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489章

作者:汉唐风月1

  “通信兵,传我的军令回团部,告诉他们,总攻开始!一营二营全力剿灭包围圈中的日寇,三营继续以火力牵制眼前日军,他们若要逃跑,衔尾急追!”唐刀下令。

  “是!”背着野战电台的通信兵迅速跳下马,开始发出电报。

  轻轻一夹马腹,战马带着唐刀在两列马队前小步缓行,唐刀的声音在空旷的旷野中回荡:“弟兄们,看到了吗?就在我们前面,日本人的炮兵,在等着我们砍下他们的脑袋,告诉我,你们,准备好了吗?”

  没有人轰然答应,他们只是再次一起举起了已经拿好的骑枪!

  不到200人,但冬日的阳光下,却是刀枪如林!

  “很好,跟着我和龚团副,前进,杀死所有穿黄色军服的人。”唐刀一带缰绳,进入骑兵队列。

  骑兵冲锋的时候,单独冲在最前面,固然很拉风,但绝对也是死得最快的那个,所谓众矢之的,说的就是这个。

  骑兵作战,靠的是团体力量,无需个人英雄!

  。。。。。。。。

  骑兵们都挨的很近,马挨着马,肩擦着肩。

  冬日的寒风中,马鼻喷着白雾,人口喷着白气。

  随着战马迈着小步的前行,所有骑兵,拉起了自己脖子上的黑巾挡住了口鼻。

  这,颇有种四十大盗的既视感!

  或许,只有冬天骑过摩托车又不戴头盔的人才会知道寒风扑面的酸爽。

  这帮来自东北的骑兵们可都是老司机!

  “咚,咚,咚”沉闷的马蹄声响起,队列开始缓慢移动。

  就像是一堵墙慢慢前移。

  缓跑一阵,马匹开始逐渐加速,队列也开始逐渐散开,每匹马之间相隔大约五六米,190多名骑兵排成两排,一排90多名骑兵拉开的马线足有一里路,两行马队之间相隔大约二百米。

  到了700米的距离,一路缓跑300米的马队则开始全速冲刺。

  闷雷般的响声响彻全场,整个天地之间仿佛都是隆隆的马蹄声。

  声音之隆,似乎连一千多米外响彻于中日阵地上的剧烈枪炮声都被淹没了。

  未来中国的骑兵已经几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唐刀亲眼见过西陲戎边部队一个连队七八十匹战马全速冲锋,那动静,已经很震慑,整个戈壁的石头都似乎跟着一起跃动。

  可现在,唐刀见到和听到的是,是近200名骑兵在全速冲锋。

  虽然已经学着骑兵们蒙上了面巾,但刺骨的寒风依旧扑面而来,就像是骑着摩托车在寒冷的冬日里狂飙一样,但这,和身边已经听不到任何声响,只剩下隆隆的马蹄声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

  也许只有身临其中的人才知道,无论你是谁,在这样的情景中,只会觉得自己的血,在燃烧,肾上腺素,在狂飙。

  可以想象,只要骑兵狂飙起来,就没有人能挡住他们的脚步,一切阻碍,都将成为粉糜。

  而在冷兵器时代,动辄就是数千乃至数万骑兵集体冲锋,那将是一种怎样的场景?唐刀甚至都怀疑,那会不会如同一场小型地震一样,人站在那样的战场上,估计站都站不稳。

  哪怕现在,只有不足200骑兵开启冲锋模式,整个战场,也都被后方传来的轰隆隆的如雷马蹄声给惊呆了。

  初开始,就像天边在打雷,到最后,雷声,就像在每个人耳边敲响,整个天地之间,再无枪炮的声音,唯有雷声。

  两个日军的炮兵中队士兵们正在卖力的搬着沉重炮弹,以至于这个寒冷的冬日里,他们连黄色军装都脱了,至于说钢盔,那更是早就丢下了,脸上流着热汗,头上也冒着热气。

  做为第2步兵联队的最后依仗,为了数千同僚能够回家,两个日军炮兵中队数百号壮汉们正努力秀着他们的肌肉和优秀。

  然后,由远及近轰隆的雷声,惊碎了他们的努力,在他们回首猛地收缩的瞳仁中,一排黑色的“墙”从地平线上跃然而出,高速向己方阵地移动。

  那当然是因为距离远而造成的误差,只有凑近,他们才会看到那抹触目惊心的深蓝!

  “那是什么?”刚从前线侥幸存活下来又被重新派至山炮中队当督战官的松本右门呆若木鸡般的呻吟。

  猛然睁大的瞳孔和面部不断抽搐的肌肉,将不可置信四个字的意境演绎得淋漓尽致!

  “敌袭......”还在演绎呆若木鸡的日本陆军大尉身边的士兵却凄厉嘶声大喊,犹如被一根狼牙棒捅了后门。

  而远方的主战场上,则伴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打上天空,两个步兵营6个步兵连3个火力支援连集体怒吼着“杀!”

  再不掩饰自己的火力,随着所有轻重机枪开始怒吼,士兵们纷纷卖力投出自己身边早已旋开后盖的手榴弹!

  据不完全统计,不足十秒钟的时间内,两个步兵营加上担当投弹的新兵们总共投出了3000余枚手榴弹,密度远超战前。

  两千米外蹄声如雷之时,四行团官兵们跳出了战壕,按照三三制编制的步兵班,基本是一杆已经上好刺刀的长枪兵带着装备着冲锋枪或是驳壳枪的士兵,形成一个既可以白刃战又可以连续火力射击的火力组。

  还趴伏在草丛里和四行团官兵对射的日军步兵本还有六七百人之多,但3000枚手榴弹覆盖却是唱响了属于他们的最后挽歌。

  事后证明,这一波令庄大参谋长痛心疾首的手榴弹集火覆盖,让猝不及防的日军步兵损失惨重,最终能从草丛中跃出和中国军人短兵相接的步兵已不足400。

  而要知道,原本被包围的日军两个步兵大队可拥有8个步兵中队和2个重机枪中队,虽然经过连绵大战后都不满编,可也拥有步兵1800多人那。

  可仅仅只用了三个小时,随着中国军人进入决战模式,他们仅存四分之一的兵力能参与战斗,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

  被投于战场上的近万枚手榴弹,或许才是决定性因素!

  战后,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也对麾下各部下达指导性命令,不得轻易让中国人接近防线四十米,长木柄德制手榴弹在这个距离简直就是步兵的噩梦。

  石黑贞藏那一刻的神情绝对不比正在面临骑兵冲锋的松本右门大尉好上多少。

  不至于一口老血喷老远,但看他瞬间赤红的老脸,就知道,这老货的血压在那一瞬间至少200,就差一点点,不用浪费子弹,这位被土肥圆耳提面命拿来对付四行团的精锐日军步兵联队大佐联队长、就会血冲天灵盖,脑血管爆了。

  “炮兵,完了!”石黑贞藏痛苦的闭上眼,两行泪珠滚滚而落。

  或许,对于这位潸然泪下却又无比清晰的日本陆军大佐来说,要完蛋的,不仅仅只是炮兵,还有他整个步兵联队吧!

  700米的冲刺距离,对于爆发出最大速度的奔马来说,不过四五十秒的时间。

  几乎将所有兵力都调往正面战场和自己联队部侧翼的第二步兵联队,在炮兵中队方面,只留了一个步兵小分队象征性的给炮兵们安心。

  十杆步枪和一挺轻机枪,面对这种狂奔中的目标根本无能造成多大的伤害。

  况且,在接近200米的时候,藏于狂奔中战马侧面的骑兵们纷纷又坐回马背,然后开枪!

  伴随着枪响,十五名日军步兵至少有两三人栽倒于简易战壕中,其余步兵下意识匍匐躲避。

  放蹄狂奔时速高达60公里的战马可比奥运会百米金牌得主还要快得多,200米的距离,只用十二秒就能抵达。

  在抵达日军炮兵阵地前100米左右,骑兵们就丢了手中的骑枪,从马背刀囊中拔出马刀。

  冬日的阳光下,寒光闪闪的马刀可比刺刀要刺眼多了。

  直到此时,前后两排骑兵们,才齐齐怒吼一声“杀!”

  轰隆隆的马蹄声瞬间将两百人的喊杀声湮没,可那股子冰冷而炽烈的杀意却是隔着百米距离都能刺激的人寒毛直竖。

  就连迈开四腿跑得飞快的锤子,背上的毛都忍不住竖起来了。

  那是源自生物对杀气本能的恐惧!哪怕那些骑兵是它的战友。

  在付出了近十匹马人仰马翻之后,第一排骑兵,冲入正面宽达400米的日军炮兵阵地。

  没经历过在万马奔腾中拎着刀子砍人的人,永远也不会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两侧都是雪亮的刀锋和狂飙中的战马,耳朵里充斥的全是轰隆隆的马蹄声,根本容不下其他任何声音,你也根本没时间去搜索什么敌人,你只知道,端着刀,从你视野中的敌人身边一掠而过,然后,就是冲天的血光。

  根本不需要你费多大力气,马匹高速奔跑的动能和巨大的惯性已经足够让你的马刀劈开任何坚硬的物体。

  如果,敌人就在正前方,你的刀够不上,那更简单,撞上去,马儿强壮的前肢外加携带的数千斤动能能将任何人撞成全身粉碎性骨折。

  唐刀现在就是这种感觉。哪怕他武力勇冠三军,他有自信,如果在马下,这里的200骑兵,无人是他手下三合之将。

  可是,当骑兵冲起来的时候,第一次参加这种骑兵冲锋作战的唐刀意识到,这里,根本不是展现个人武力的战场。

  骑兵,就像是他们先前组成的令人心悸的队列一样,靠的是集体的力量,别看他们相距超过5米,但依然像一堵墙,用强壮的马身、沉重的马蹄和雪亮森冷的刀锋组成的一堵墙,将沿路的所有抵抗,全部,摧毁。

  如果是他面对这群骑兵,唐刀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逃,向可以逃离这群可怕骑兵攻击范围的任何地方逃。

  哪怕就是给他一挺冲锋枪,唐刀也完全没有信心能在这个可怕的战场活下来,就算你打死了一个,十个,甚至几十个,但,犹如一排大浪扑面而来的骑兵们终究还是会把你淹没。

  那帮几乎呆傻了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的日军炮兵,面对着这样犹如排山倒海的冲击,内心中该是怎样的绝望?

  没人知道!

  更没人知道在马蹄如雷的第一排骑兵狂冲过来的时候,拔出武士刀冲着中国骑兵森冷的刀锋迎上去的松本右门大尉那一刻是咋想的。

  反正就,挺爷们的!

  只是,在中国骑兵们看来,那就是送上门的菜!

  一颗水嫩水嫩的大白菜!

第855章 实力决定了运势!

  人所处位置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

  站在日军的立场,松本右门大尉却是表现出了他身为军人的勇气!

  已经损失了自己速射炮中队的日本陆军大尉双手握刀,刀锋向前,绝望而又坚定的指向距离自己仅有六十米犹如巨浪一般‘砸’过来的中国骑兵。

  不管他是处于什么目的,是想掩护自己已经无比慌乱的同僚撤退也好,还是想证明自己身为帝国军人的勇气,又或是想激起同僚们抵抗的决心,不要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但,一名敢于面对近百骑兵森冷刀锋举起自己最后武器的人,都是值得让人尊重的,哪怕他是敌人。

  只是,对于狂奔中的中国骑兵们来说,他们眼里看不到松本右门肩章上属于大尉的金星,也看不到松本右门绝望举起的武士刀,同样也感觉不到他所谓的军人勇气,他们眼中只有敌人,穿着屎黄色军服的敌人,不管你是反抗或是不反抗,他们都是一刀挥下。

  松本右门大尉的武士刀算得上锋利,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闪着森然的寒芒,可是,在携带着数千斤动能的马刀面前,再如何锋利的刀其实还不如一根铁棒来得更有用。

  只听“铛”的一声轻响,第一个照面,日本陆军大尉的武士刀就被一名从他面前高速掠过的中国骑兵一刀而断。

  中国骑兵毫不停留,继续高速前冲。

  紧跟着,就是另一名骑兵的挥下的马刀!

  日本陆军大尉身躯僵硬不动,直到骑兵奔出去超过十米,一颗带着钢盔的头颅才缓缓从脖颈上掉落,一股血泉喷出近两米的高度。

  而或许是因为刀太快的缘故,被血液染红的无头躯体竟然还屹立不倒,直到又一匹骏马呼啸着从一侧奔过,尸体才仰天而倒!

  所谓的勇气,在绝对实力面前,啥也不是!

  这应该是死于这场骑兵突袭战中的第一个日本陆军大尉级军官,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只是,这个应该被记录于战功册的战功无法记录于个人身上,因为,没人知道自己究竟杀了谁,又或是杀了几个,所有人都是机械般的挥动着自己手里的刀,砍向每一个视野里每一个敌人,凡是穿着黄色军服的人,都是敌人。

  谁又会记得他肩上的肩章是大尉还是士兵?没有人有那个时间。

  骑兵对于步兵最恐怖的就是其借助战马冲刺获得的高速,哪怕是现在已经是热武器主导的时代,高速飙进的速度根本让人无法瞄准,哪怕残存的几名日军步兵已经很努力的射出属于自己的子弹,但巨大的恐慌已经让他们失去昔日的准度,几乎没有实质性战果不说,还会被接二连三从附近高速掠过的骑兵一刀砍死。

  携带着马匹狂奔巨大动能的马刀一刀劈下,往往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刀口,别说脆弱的人体,就是举起三八步枪格挡,也有可能被一刀两断。

  当然了,那也得看刀的质量,四行团骑兵连装备的马刀大多是雁翎刀型,刀背较厚,同时兼具日本刀的一些特点,使得刃长达到了90公分,这种马刀极为锋利,劈砍小腿粗的木棒也能一刀两断,但破甲能力就稍微欠缺,在这次突袭战中,至少有三把马刀在和日军步兵拼死反击之时被折成两半。

  不过,战场上发现缺点也不是一件坏事,这成为四行团骑兵连在未来全体换装唐刀提出改进制造的新式马刀的一个契机。

  全场最闪亮的仔还得是唐团座。

  不是因为他的骑术最牛逼,四行团骑兵连从龚少勋到普通军士,那至少都是参军三年在马背上生活两年以上的老兵,就唐刀训练三月完全依靠身体力量和柔韧性能在马背上精准射击的‘半吊子’水准,那还真是不是倒数第一,也能排进倒数前十。

  别的骑兵靠的是集体的力量,你一刀劈过,下一刀我来,几乎没有那个日军能躲过第三刀,而没有骑兵战术理念的唐团座也不是孤身一人,他有锤子。

  伤势彻底恢复的锤子已经长成一条大狗,体重近80斤不说,耐力速度皆是上上之选,700米的冲锋甚至还领先已经上头的战马。

  人家是一马当先,锤子绝壁是一狗当先。

  简易战壕里的一名日军曹长绝望的冲着近在咫尺的唐刀一人一马瞄准,下一刻,却被高速冲过来的锤子一口咬中手臂,巨大的力量直接将敦实的日军曹长带倒在地。

  而后,极为聪明的锤子毫不恋战,立刻松开嘴,连滚带爬的离开。

  下一刻,唐刀骑着枣红马赶到,甚至都不用刀,马蹄轰然从日军曹长厚实的身躯踏过。

  第一下日军曹长还能口吐鲜血,接着马蹄就踩到了他的脸上。

  “嘭”的一声闷响,很有些像西瓜被踩爆的声音,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一人一马外加一条狗,配合之默契,别说让随后跟进的吕三江和几名骑兵目瞪口呆,就是唐刀自己也颇为意外。

  这天选之子的名头,没跑了!

  当然了,除了有锤子帮忙,能让唐刀在战场上砍人如砍白菜的主要原因,还得是他手上那把武士刀。

  反正是小日本的刀,唐刀压根也不心疼,不管是谁,也不管是不是举起步枪格挡,他就是运足臂力,一刀挥下。

  要是藤原战雄在这儿,估计都不用唐刀铆足力气跟他打,就这个拿宝刀当柴刀使唤的架势,都能把日本年轻武道第一人气成内伤!

  只能说,藤原家族祖传的宝刀真不是盖的,一刀挥下,往往连枪带人,一起劈断!

  那血飙得,方圆十几平方米没有任何物体能幸免!

  连杀十人之后,唐刀和座下的枣红马身上都是血里呼啦的往下滴答,一人一马身上的血腥味儿就像是刚从屠宰场里出来。

  就连被杀意刺激得眼珠子发红的锤子,都下意识的离唐刀远了一些,不是惧怕唐刀,而是唐刀身上的血腥味儿,太浓烈了,尤其是对嗅觉超过人类十几倍的狗来说,更是加强版的屠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