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唐刀很欣喜这种连他都没意料到的变化。
新乡距离郑州大约也就百公里左右,修整好的四行团全速行军之下,也就3日可达。
而唐刀却显得有些迫不及待,在距离新乡还有四十公里时,就带着吕三江和一个骑兵班十匹马,直奔驻扎于新乡的第一集团将司令部。
第一集团军或许有人会很陌生,但若是说起第一集团军的前身29军,很多人或许就会恍然大悟了。
没错,第一集团军就是以原29军为班底,下辖第五十九军(由原三十八师扩编)、第六十八军(原一四三师扩编)、第七十七军(原三十七师和一三二师扩编),在华北失陷之后,新组建的第一集团军归属第一战区指挥。
而其集团军司令官,自然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宋上将,也是唐刀此行要见的那个人。
第一集团军之所以此时在新乡,自然是因为日军攻势紧迫,第一集团军不得不一退再退,新乡算是他们建立在郑州之前的最后一道防线。
若是再破,第一集团军就不得不退至郑州了。
唐刀抵达新乡的时候,已经是晚间吃过晚饭,有些深沉的夜色中,关卡盘查严密,哪怕唐刀带着盖着战区司令部大印的通行证,也有军政部下发的军官证,还有四行团团长的名号,也依旧花了近一个小时才抵达第一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
可能是考虑到日本战机轰炸的原因,第一集团军司令部并没有放在新乡城内,而是在一座还算平静的小村庄内。
只不过村民们都被劝离,小村庄内宛如一个阵地,通道和平坦的屋顶上都有沙包构筑的工事,至少有一个警卫营驻扎于小村内,可想而知,村外的阵地上更是少说有一个步兵团。
毕竟,这是一个指挥着近十万大军的最高指挥机构。
让吕三江、二丫等人就在村口的工事处等候,唐刀一个人跟着前来领路的一个少校参谋进入村内,抵达一个安静的小院子外。
是的,就是安静。
在这个有些寂静的冬夜,除了小院周围挂着昏黄的灯笼,没有想象中的戒备森严或是繁忙,院门口站着两名手放在腰上驳壳枪枪把的士兵,小院院门的门缝里透出一丝昏黄的光,应该是行军专用马灯点亮的,否则不会光线那般微弱,安静的近乎寂寥。
完全没有一个上将级集团军司令官该有的排场。
也没有人来迎接唐刀,奉命前来领路的陆军少校抱歉的冲唐刀笑笑:“唐团长,我奉命领你来此,您自己进去吧!”
唐刀微微额首冲比自己还大上近十岁的少校表示谢意,深吸一口气,大踏步上前推开门,走进小院。
或许是冬夜寒冷,房门关着。
唐刀走近,还未等他喊报告,屋内传来声音:“是四行团唐刀吧!请进!”
唐刀推开门,屋内一个坐在四方桌后、没有戴军帽仅着军服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的军人正抬起头看着他。
“我是宋者远!”知道唐刀可能从未见过自己不敢确定,头发已经花白的军人首先自我介绍。
唐大‘啪’的一声立正,朗声汇报:“43军所属四行团团长唐刀,代表四行团所属,向宋将军问好!”
“我记得我第一集团军和你43军可没什么交情,有什么值得你唐团长脱离自己部队专门跑来看我一趟的?”宋上将脸上表情冷峻,言语中也有些拒人以千里之外。
唐刀当然知道,此时应该是属于眼前这位将领人生最低潮的时候,经营了数年的华北大本营被日军占领不说,看似强大的兵力超过10万的29军也远没他想象中那般有战斗力,不仅在华北大输特输,后来重新组建第一集团军,也在山西和豫省之战中连连败北,一直退到此地。
换成谁,恐怕心情也不会好。就看他现在所处小院,甚至没有和司令部下辖的参谋部放在一起,恐怕也是心情抑郁,就想在夜间清静一下。
但唐刀更知道,这位自认为的人生谷底,其实远还没到达,那还得到一个月后,新乡之战再度失利,第一集团军丢了新乡不得不退至郑州,并在年中被迫辞去第一集团军司令官之职担任第一战区副司令官,彻底失去了对军队的指挥权后才会真正跌入谷底。
从曾经显赫无比的华北第一人到客死川省的异乡人,那恐怕和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是脱不开关系的。
“报告长官,这是张军长让我给您带的一封信!”唐刀倒也干脆,见这位冷冰冰的,颇有种你既然见过我了,也尽了足够礼节,你哪儿来的回哪儿去的意思,立刻从荷包里掏出一封信。
那是从徐州临行前,张军长让他经过豫省时带给这位的。
当时唐刀也颇为不解,他知道义薄云天的张军长落到人人喊打被骂‘卖国贼’地步的始作俑者可正是那位,那对于张军长来说,被兄长战友背叛之痛,完全不亚于被民众的误解。
“明轩他对我不起,但他毕竟还是一军之长,也还在率部和日本人作战,不再是兄长,亦是战友,我于他这封信,是希望他明白,国家民族之仇高于一切,只要他继续奋战,我张某人就算再重归他之麾下,也是甘心情愿!”张军长却是意味深长的看了唐刀一眼,淡淡的说了一番他的理由。
唐刀虽没看信的内容,但对张军长却是更为钦佩,恐怕也只有这样的人这样的胸怀,才能成就他未来之名声吧!而不仅仅只是以上将之身慨然赴死。
“那个张军长?”宋上将微微一愣,显然还没有反应过来。
继而,脸色微微一动,低声呢喃:“你从苏北而来,除了荩忱外,想必没有第二个张军长了!”
眼睑低垂,或许是不想让唐刀看到目光中的恍然:“我先前想过不少你唐刀前来见我的理由,但却独独没有想到会是因为荩忱而来,昔日我陷他于不义,他又如何会再和我联系。”
虽然这位集团军司令官竭力维系着表情平静,但唐刀依然能感觉到他此刻情绪的复杂。
或许,这位昔日的‘华北第一人’为摆脱自己战败之责任而将锅甩给了自己好友,其实也并不是没有后悔过的吧!
这就是人,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光鲜亮丽的人生背后,未尝不是腐臭和肮脏,而看似卑微和懦弱,未尝没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人的眼睛,总会欺骗自己。
对于这些风云人物间的私人恩怨,唐刀不会去轻做评判,时间会给出最终答案。
或者,答案重要吗?重要的是,在那个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时代,他们为这个国家和民族做过什么。
不过,终究是统领过十万大军的超绝人物,很快平复心境,从唐刀手中接过信封,一边拆开一边挥手示意唐刀坐。
“明轩兄......”信笺上开篇的三字,就让这位上将司令官忍不住心情激荡,低声读了出来。
这自然是令他也出乎意料的称呼,哪怕只是客气。
信不算长,也就一页纸,但这位却是反复看了三四遍,足有十分钟之久。
良久,轻轻将信笺放入信封中并收入一个文件袋中,而后看向唐刀。
脸色再无先前之冰冷,眼神中露出温和不说还有几分掩饰不住的讶异,就这么静静的审视着唐刀。
看得唐刀都忍不住有些发毛。
他那位张大哥不会是在信中推荐自己加入这位的第一集团军吧!那可是太糟糕了。
别看第一集团军现在是兵强马壮,哪怕打不过日军也没有像普通部队一样一败涂地,还能层层抵抗,可用不了多久,眼前这位上将司令官就得去职,第一集团军的番号也将成为历史,倒是其麾下各军倒是没有坠原29军的威名,在抗日战争中有着杰出表现。
“呵呵!唐团长别紧张!荩忱他虽在我面前力荐你这个小兄弟,但并不是因为我第一集团军。”不愧是曾经大佬,透过唐刀有些炸毛的表情顿时看透了他的心思。
而后,轻轻从座位上站起,缓缓走到唐刀面前,石破天惊的说道:“首先,我得谢谢你!”
唐刀.....
让一个上将给自己说谢谢,这特么比加入他们还令人惊悚好嘛!
反正以唐刀人生经验,一旦有人跟你说谢谢,那绝壁不会有啥好事儿。
显然,他又快猜对了。
。。。。。。。。
第831章 铜铃般的眼!
不管是不是真的被这位惊住了,唐刀都得脸上显出惶恐。
谁都喜欢真实的人,但有时候太过真实,其实对人也是一种伤害。
就比如一位陆军上将对一个小小的陆军上校说:“我谢谢你!”,陆军上校却极为坦然的接受了。
你品,你细品!原本还是真心实意的说谢,指不定转眼间就变成恼怒了。
“长官,不敢,唐刀不过是担任张军长信使而已!”唐刀连忙笔直站立。
“呵呵!那你可不必自谦,若没有你这信使,可就没这封信了!”宋上将微微一笑,摆摆手示意唐刀不必谦虚。
背着手在屋内踱了几步,眼睛看向窗外暮色,微微有些低沉的声音传来“唐团长,既然你和荩忱一见如故,估计我和荩忱因为燕京之变所生嫌隙你也应该知晓吧!”
“这个,我倒是听张大哥说过一些,他说及此事,情绪一直颇为激动,只是我并不知晓其中内幕,无法对此做出评判!”唐刀答道。
这也是唐刀给这位留了面子,实是他知道,这位在历史上本就是个极为复杂的人物。
他是一个爱国将领,1933年3月率29军于长城喜峰口同日军血战,获喜峰口大捷的同时也将日军第八师团阻挡于长城之外,此后数年,苦心经营29军并数次拒绝日本人拉拢,保持着一个属于中国人的气节。
但同时,他又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军阀主义者,在平津的所作所为,一半是为日本人所迫,一半仍是希望建立一个独立王国,搞军事割据。
而之所以最后兵败平津却仍陷自己多年兄弟于不义,那也是企图东山再起的自私想法在作祟,这一点,其实谁都没有那位校长看得更清楚。
那位校长重用这位曾经‘华北第一人’麾下的张志中,冯智安、刘如明等人,却是将他调离指挥第一线,也是因为于此,而最终张的59军在LY不顾伤亡与日军血战获LY大捷,冯、刘在徐州大战中也有各自杰出表现,倒是也显出了那位校长的眼光。
不过,人类这种生物从来都是双面性甚至多面性的,对于唐刀来说,眼前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军阀大佬从未生起过投降日本人的心思,那就够了。
正如张大哥所说的,只要还在抗战前线,不是兄弟,亦是战友!没必要抓住一些人性的阴暗穷追猛打。
“你倒是少年老成,顾忌着我的身份,不为你大哥出头!”宋者远的声音幽幽传来。“不过,你的张大哥,可没如此客气,给我写了一页纸区区两百字,却是大骂了我一百字有余。”
唐刀脸色微微一凛,对那位已经投入淮河防线战斗的张大哥更是钦佩的不行。
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如果对一个人失望至极,不过就是不闻不问,视若空气。
而若是责骂,却是还有期望。
这对于被坑的不要不要的差点儿没自寻了断的张军长来说,自然是因为国家和民族,才肯放下这种私人恩怨,这不光是需要足够博大的胸怀,更得有大智慧。
不过,再想想曾经的时空中,眼前这位因病去世后,已经荣升集团军司令官的张军长依旧恸哭并写下挽联悼念的行为举止,那现在他写下这封信缓和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你唐团长的聪慧,自然是能想得到,这是荩忱对我宋某人的谅解,真是让我没想到啊!”宋上将继续叹息着说道。“当日我为求东山再起想保留名声,在荩忱为全国民众所唾弃之时,不为他做辩解,事后每每思及于此,亦是后悔不已,可事已经做了,我也从未想求得荩忱之原谅!”
虽看不到这位陆军上将的表情,唐刀亦是能想象得到他脸上的欣悦。
他是枭雄,枭雄哪怕明知道自己做错了,甚至敢于当着唐刀这个小团长承认自己错了,可他不会后悔。就像他面对那位校长的招揽,硬是不肯离开西北军投入那位的怀抱一样,哪怕他知道,那其实是大势所趋。
但,他纵算再如何不后悔,能获得多年兄弟的谅解,他心里仍旧是很高兴的吧!
“不过,更出乎我意外的是,荩忱后一百字可都是全在说你。”宋上将满脸欣悦的转过头,看向唐刀。“你知道,荩忱对你的评价是什么吗?”
“jl不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唐刀有点头疼,这话说的太吓人了些,如果不是他了解那位大哥的为人,一定认为这就是捧杀!
他现在不过是个小团长,指挥着不到3000人,放在这个动辄都是几十万大军交战的时代,整个一个小麻虾。
“呵呵,能得荩忱这个评价,你唐刀可是第一人呢!要知道,就算是当年喜峰口,赵登于他亲率两千精兵夜袭日军阵地砍得日军人头滚滚,可也只得了荩忱一句‘虎将’之誉啊!”说起赵登于之名,脸上原本满是欣喜的枭雄眼中不由自主地浮起一丝痛楚。
华北之败,不仅丢城失地,他辛辛苦苦打造起来的29军亦是损失惨重,手下重将佟令阁战死,赵登于战死,张志中离开,十万大军不足一半,这都和他对日本人战前频频异动没有太警惕有关系。
如果他对日本人的狼子野心更警惕一些,哪怕日军兵力已经在他之上,也不至于仅用半月,华北战事就一败涂地。
这,或许也是这位枭雄唯一后悔的事。
“张大哥仁义,自是对我这个小兄弟不吝褒奖!”唐刀连忙谦虚。
“你别急着谦虚,这也是我感谢你的原因之一,荩忱的个性我最了解不过,他为人慷慨仁义最识大体,可平生最重承诺,我所做那件事着实伤透了他的心,如果不是他急于向我推荐你,恐怕这封骂我的信还不知过多少年月才送到我手中。”宋上将重新收拾心情,淡淡一笑,摆摆手道。
“而且你的战绩我也是听到过的,四行一战或许是一股子悍勇之气撑着,但广德一战却是堪称经典,诱敌深入外加声东击西,以优势兵力围歼敌军一部,打得板垣征四郎第五师团所属鬼哭狼嚎,真是替我29军出了好一口恶气,这是我向你说谢谢之二。”
“来,我不忙着说你的张大哥是如何向我推荐你的,以你对你张大哥的了解,你觉得他会怎么说?”宋上将此时应该是心情轻松,竟然一改先前的郁郁,让唐刀自己猜信中所写。
唐刀却不敢马虎,这些个能在乱世中搅动风云的人物,无论是他先前碰到的程上将,又或是看似最豪迈的老吴同志,没有一个简单人物,看似不经意的问话,其实都埋的有坑。
心思电转,唐刀首先否定了先前那个让四行团加入第一集团军序列的想法,第一集团军对日作战完全处于劣势,就算有一个上将级司令官罩着自己,那对四行团来说也毫无好处,张军长为人慷慨大义,但绝不是思维简单之人物,自然不会轻易将自己刚认的小弟往火坑里推。
再其次,前线连续失利,已经让这位上将司令官正在向深渊边缘滑落,这一点其实早已有了端倪,刘如明的六十八军奉令调离去往徐州,或许不光这位上将司令官心内清楚导致郁郁寡欢,军中其他人也是心知肚明。
事实也的确如此,三个月后,这位上将司令官就被任命为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彻底失去对一线部队的指挥权。
让唐刀从现在已经焦头烂额的这位上将司令官这儿获取实质性的帮助绝不现实。
那只有一种可能,张军长想到他要赶赴华北前线,这位深植平津数年,关系错综复杂,哪怕被迫离开,也一定留了不少资源可以对他有所帮助。
“张大哥应该是希望宋长官您还留在平津的底子对我四行团北方作战有所帮助吧!”唐刀回答道。
“哈哈,好家伙!怪不得你张大哥在信中如此推崇于你,真是心思敏捷,把你张大哥的心思摸得门清。”宋上将不由开怀大笑。
“不过,你张大哥对你可也足够了解,专门告诉我不用卖关子,说你一定能猜得到,但我偏不信,非要试一试,若是你猜不到,那说明你张大哥对你的了解是片面的,我留于平津的那些资源,就算烂了,也不会轻易许人。”
笑意微微一收,很认真的说道:“幸好,你没让你张大哥看走眼。”
唐刀有些哭笑不得,那些资源他给是不给,全在乎他一心而决,那有如此多的弯弯绕绕。
最底层的真实逻辑,还是他有些不舍吧!
想来也是,他从一占据三省地盘的华北第一人,落到如今之地步,不到最后时刻,那会轻易将东山再起的本钱交予他人,换成唐刀自己,扪心自问之下,也是难以做到的吧!
“呵呵,唐刀你心里转的什么心思,我也知道,不过是认为我不舍而已。”看看唐刀,宋上将有些自嘲的说道。“当然你这么想当然也没毛病,我宋者元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如何能轻易许人?就算是荩忱以主动放弃我和他之私人恩怨也不成。”
“但,荩忱他却说,想光复华北,你唐刀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选,我想问问你,你目前不过3000之兵,你有何能耐?”宋上将虎目中放出寒光,紧紧盯向唐刀。
这可是一个统帅过超过十万大军的大将,这突然一认真,莫名的就有一股子无形压力逼了过来。
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第二层考验吧!张军长这帽子是越戴越高了,光复华北都弄出来了,唐刀这会儿也算是虱子多了不怕咬,反正扯就是,就算是扯错了,这位看在张军长面上也不能咋样。
至于说他留在平津的那点儿底子,不过是些潜伏下来的情报机构,将来唐刀去津城租界运装备的时候,或许能方便一点,唐刀还真不是太在乎。
“光复华北,我还真没想过,不过在华北如何日军作战,唐刀倒是有些想法。”唐刀想了想,不卑不亢的回答道。
“日军此时在华北,为迅速占领我中国全境,投入了总共达30余万的兵力,日军有大炮飞机助阵,想和这30余万日军作战,别说主动进攻了,就是层层防御,我军亦得投入近百万大军。
故,大兵团作战在华北,几乎已经算是不可能。可我华北全境地域辽阔,山区纵横,日军别说30万,就是100万,也无法完成对我华北全地域控制,他们想加强控制,就必须得培养二狗子,但二狗子那个战斗力,不提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