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实在是因为他们的伤,没办法再让他们服役了。
四行团从未抛弃过伤兵,不管伤有多重,宁愿物资武器不要,也必须得有人抬着伤兵离开。
这是独立营成立之初唐刀亲自下的一道铁令,凡不遵守者皆以战时军法论处。
或许会有很多人对这条军令有所诟病,认为这是血腥战场最无用的善良,但只有那些普通士兵知道,正是有了这条军令,他们敢于赴死。
因为他们最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重伤之时被无情抛弃,连死亡都无法自己决定的绝望有多么无助,他们亲眼看见过不少,被日军用战马活活踩死的伤兵,被日军用刺刀架起生生疼死的伤兵......
没有人想成为那一幕场景的主角。
伤兵们被运到后方医护队救治,很幸运的,他们活下来了,但很多人却失去了腿和胳膊,无法再服役了,根据军规,他们必须退役。
唐刀承诺他们,他们的退役仪式将会等四行团到达目的地再举行,想回老家的发放足够的路费和抚恤金,不想回家的,唐刀也会就近给他们进行安排,这个得看他们的选择。
一般来说最后入场的方阵就是压轴的,也是荣耀的象征,现在唐刀就将这个荣耀,留给了这些不得不要退役的伤兵们。
没有人反对唐刀的决定,这些伤兵,哪怕因伤退役,也永远是四行团的兵,是四行团的一份子,从未变过。
这个由二十六人组成的方阵,没有先前的士兵们走得那般齐整,虽然他们已经很努力的保持齐整。
有的拄着拐,有的缺了胳膊,身体上的残缺制约了他们极难将动作完全保持一致。
可是,当这个最后方阵入场的时候,观看人群集体保持安静,整个训练场里,只有这帮伤兵方阵并不是特别整齐的脚步声和他们为了保持队列整齐还稍显辛苦略微粗重的呼吸声。
“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即将退役士兵方阵,对于他们,无需多余介绍,他们身上的伤痕就是他们功勋的证明。在这里,我代表我四行团全体将士将一句话送给他们:老兵,不会死去!”
这次,不是澹台明月在解说,而是唐刀亲自站到了话筒前,金属质的声音通过音响传遍全场:“全体都有,向战友,敬礼!”
“唰!”的一声,在场所有的军人,全部举起了自己的右臂。
没有等伤兵们先行敬礼,在场的上校、中校、少校......到还没有佩戴上军衔的新兵,全部向伤兵们行起了军礼。
“老兵不死!”站在远方没有资格参与这场阅兵式的小何老师不由自主的重复唐刀的这句话,向站在她身边的澹台云舒叹息道:“澹台先生,贵千金眼光真是眼光,竟能觅得如此文武双全之夫婿啊!”
“那里!那里!”中年大帅哥抚着自己颏下长须谦虚,用眼角余光瞟瞟自己这位才华过人的小同事,心下却是犯起嘀咕。
别人不知道眼前这位小女子的厉害,他却是知道的,不光家世不弱于他澹台家,在华清大学物理系那一级更有第一天才学生的美誉,那位叶教授对自己的得意弟子评价更是让人动容。
称其:若能学业上再进步,必能成为中国物理研究持一方牛耳之人物。
这也是打动金陵大学校长将其聘为学校讲师的理由之一,否则,中国第一大学怎么会轻易让一个不过20岁的年轻女子担任如此重要院系的专业教师。
还是得尽快让两个年轻人完婚啊!中年帅大叔前所未有的有了一种危机。
这倒不是说阅尽千帆的老澹台心眼小,而是唐刀这货真的是太优秀了,越接近他,越能感受到他的世界之深邃,仿佛,这天下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难题。
就像现在,一个小小的阅兵,竟然被他演绎的如此波澜壮阔,不管是百姓还是见过大世面的‘名流’都在按照他的节奏在走,不少人是眼圈红了又红,尤其是当退役士兵方阵走出之后,脸上的泪水流出来都尔自不知。
是的,那些连路都走不稳的军人,值得所有人尊重,他们有了少了一条腿有的少了一条胳膊,看似艰辛,却依旧目光迥然,虽是蹒跚,却依旧高昂着头。
“向战友敬礼!”老兵方阵领头的拄着拐杖挂着六等宝鼎勋章仅剩一条左胳膊的少尉眼中闪着泪光,厉声吼道。
与此同时,少尉将拐杖狠狠夹紧并努力抬起了自己的左手,行了一个并不算很标准的军礼。
那已经是他竭尽所能的标准了。
年轻的少尉很多人都熟悉,那是冷锋所属一连的一名排长,在青龙岭防御战中被日军步兵炮击中身边三米,一条胳膊被炸飞,另外还搭上了大半只脚掌,治疗好之后听说自己因无法战斗甚至连后勤工作都无法完成需要退役,哭的不行,誓死不离开,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接受。
站在远处向来冷峻的冷锋脸上更是犹如一块冰冷的石头,但钢盔帽檐阴影遮挡住的眼睛里,却是泪光隐现。
他怎么能不难过,那是他跟随他时间长达三年的兵,从上等兵到下士,再到因战功晋升少尉排长,最终还是他出面和少尉谈了一夜,终于劝服他接受退役这个事实。
他必须得泪光莹莹,26名退役士兵中,他一连的兵虽然最少,只有3人,可那是因为,他的兵大多都是因为重伤不治,青龙岭受重伤的16人中,只有7人能最终活下来,4人能重新拿起心爱的枪。
虽然少尉所行军礼看着有些别扭,但不少女人的眼睛里却和他一样闪烁起了泪光。
从他的泪光中,没有人怀疑其中代表的决心,所有人都相信,如果有需要,他将会如同他刚劲有力举起的手一样,拿起钢枪。
而让更多人泪目的是,是方阵中同时举起的手臂。
有右臂的举起右臂,没有右臂的举起左臂,有右臂但没有手的,也搞不犹豫的举起光秃秃手臂放在眉际,有两个士兵原本是用右手拄拐,但在听到“向战友敬礼!”命令的时刻,毅然将拐杖交予左手拿着,右手高高举起的同时,用单腿在队伍中艰难的跳跃前行。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啊!这又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感动啊!
他们的脚步声虽然没有像步兵那样轰天动地,他们的手上虽然没有像先前步兵一样刺刀闪亮钢枪如林,他们亦没有炮兵营那般可摧毁一切的战争之神。但是,高举的带有残缺的手臂却仿佛比钢枪更要令人畏惧,独腿跳跃的脚步声却仿佛天外一声炸雷,炸在人的心间,让你无比战栗,浑身的细胞都在为此战栗。
这一幕,让不知多少人脸上挂满了泪珠而犹不自知。
也不知道是那位人士带的头,高举着手臂纵声狂呼:“中华,必胜!”
“中华,必胜!”所有在场四行团官兵们跟着一起狂呼。
“中华,必胜!”全场百姓一起跟随。
澹台明月在这一天的战地日记中的结尾中如此写道:
在看着两名即将退役的伤兵以右手行礼,而用仅存的左腿跳跃前进,右腿空空的裤脚随着跳动的风空空如也的摆动时,我的眼泪也终于忍不住了。
他们的躯体虽然残缺,再无法像曾经那样勇敢战斗,但他们就像他们的团座长官所说的那样:老兵不死!
残缺的是躯体,不死的是精神,若国家民族需要,他们依然会重新拿起枪,无论前方是什么样的枪林弹雨。
传遍四野的‘必胜’口号,一直响彻了足足十分钟,至声嘶力竭!
那一刻,再无军人、名流、百姓之分,他们只有一个身份,中国人!
因为这些士兵,让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战败噩耗中终于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他们从未如此坚定的相信,中国会赢得这次战争的胜利。
就连那些藏在角落中的阴郁目光,在这一刻,看着纵情高呼的上万军民,也不由短暂失去焦距。
这,就是四行团阅兵之目的!
阅的,不是武勇,是抗战之精神!唯有精神,是枪、炮、飞机、舰艇打不跨炸不烂的。
。。。。。。。。。。。。
第810章 耍帅的后果!
轰轰烈烈的阅兵式终于结束!
场外没有参加阅兵的官兵开始进场,负责布置舞台的军人们也忙乎起来,民众也根据镇公所人员指定的位置进入观看联欢会区域。
会场上闹哄哄的,许多人的情绪还沉浸在刚刚完成的阅兵式中,对即将开始的联欢会节目更是抱有极大的期待,或者说对联欢会之后的内容更期待。
会场西北角的土灶台也开始点起了火,厨师和帮工们搬着大量的肉食和蔬菜进入自己的工作场所。
联欢会一结束,就是流水席阶段,根据准备的长条桌椅,一轮上桌吃饭的人,能有三千余人的样子,看现在来人的规模,这顿饭恐怕得吃到晚上。
不少人得饥肠辘辘的等上一天,好在唐刀早已预料到此事,早在昨日,就找郑州城各大酒楼定了两万余馒头,在民众依序进入会场时,就有军人抬着一箩筐一箩筐的馒头进行发放。
无论男女老幼,一人一个!
那倒不是唐刀小气,舍不得多发,而是豫省本就是小麦产区以面食为主,再加上也是靠近北方性格粗豪,吃饭用具和讲究精致的南方也大不相同。
吃面用的是海碗,在南方那叫一般叫盆,馒头自然也不小,一个馒头比碗口也小不了多少,一般南方人可能连一个都吃不下。
就这,许多人还不吃,悄悄把馒头塞进怀里打算带回家。
不是不饿,也不是舍不得,豫省人可是小机灵鬼,我是来吃席的,越饿等会儿咱吃得不是越多呢!
这就是豫省,淳朴中带着精明!也是数千年来所谓兵家必争之地带来的常年战祸所形成的,不精明,怎么在乱世中活下去啊!
不过平民们还是摄于荷枪实弹士兵的威严,虽然乱哄哄却还算有序,并不乱跑。
比平民区更热闹的,恐怕还得数草棚区的‘名流’们。
相对于普通民众,他们这些‘买’了VIP坐席的大佬们待遇可就好多了,有草棚可以用于挡风,还有火炉取暖,八仙桌上还摆了几碟瓜子、糖果这样的小吃,唐团座对于‘顾客是上帝’的理念让‘名流’们感觉还是很物有所值的。
就是他们四处走动,也没人多说他们半句。
那你说的,就是来的这200多家VIP客户,就贡献了32500大洋,刨去整个新年阅兵联欢会所有开销近2万大洋,四行团军需处尽落12000余大洋,这样的投入产出比,可是门好生意啊!
阅兵开始前拿到礼物统计的唐团座那一刻脑海里可是一阵翻江倒海,他要不要在日后每年都复制一下今天?不过是官兵们出把子力气,就到手一万多大洋,至少可以解决数十牺牲官兵抚恤金的问题。
是的,对于目前的唐刀来说,最难的不是兑现官兵奖金和军饷的问题,那些缺口虽然大,但他未来岳父送来的两万余美刀完全可以补上这个大窟窿。
可牺牲官兵的抚恤金,是个深不见底的无底洞。
为鼓励士气,唐刀在独立营成立之初就和各连连长承诺过,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但凡是在他唐刀麾下作战过并战死的士兵,除军部抚恤科发下的一次性抚恤金及抚恤年金外,每人由团部另加100大洋抚恤金,用以奉养双亲,家里若是有妻儿的,则再加100大洋。
而各级军官,则根据级别,从准尉开始,以50大洋为一级标准,唐刀还拿自己做比喻,若是他战死,四行团则需补贴他家450大洋,这还是他是个光棍汉的情况下,这会儿他已经和澹台明月定亲,按照华夏传统规矩,也算是有老婆的人了,抚恤金达550元。
别看一个陆军上校也不过才550元这种抚恤金标准,但对照军政部颁布的抚恤金等级,一个陆军上校若是战死在战场,抚恤金也不过1000,加上年抚恤金500,也不过才1500元而已。
而这已经是中高级军官,到士兵这一级却是更惨,二等兵为80+40,士兵中最高等级的上士,也不过是150+80,上士也才230大洋,这样一笔钱如何能奉养双亲抚养妻儿?
唐刀这个额外抚恤的做法无疑让官兵们减少了后顾之忧,可这笔资金却不是唐刀张开说了就有的,唐刀得去挣。
尤其是从独立营建营之初,就连续遭遇大战,从嘉兴到嘉善再到广德,加上后来收编的死鬼刘汝斋的川军团,唐刀麾下仅是战死的士兵,就已经达到数百人,平均按照200银洋一人来算,高达十万以上。
但这还不是最要命的,唐刀知道,一旦抵达北方,他四行团就算不改旗易帜,这听调不听宣几乎是注定的,那位或许为了所谓大局不忙对付他一个小小步兵团,军饷会拨付,可抚恤一事绝对是想多了。
那几乎也意味着,军政部那笔抚恤也得四行团自己想办法筹集,那又是十几万银洋的缺口。
二十几万银洋的资金缺口甚至还只是个起点,因为在北方战场上或许不会出现类似于徐州会战这种大规模会战,可破坏日寇交通线和补给线的敌后战斗会同样残酷。
牺牲,几乎是每天都会发生的事。
老吴同志送给唐刀的那张提货单还在二丫的背包里放着,那个更不用提了,上百万美刀的资金缺口,唐刀现在努力压制着自己压根不去想,可博福斯山炮和可用以高平两用的机关炮无时无刻不在唐刀眼前晃悠。
唐刀很清楚,或许他经过努力能在太行山中建起军工厂,生产出机枪、步枪甚至小口径迫击炮,但想生产博福斯山炮和机关炮那种武器并达到进口武器性能标准却是想都别想。
不光是技术的问题,主要是没材料,对于当前的中国,生产火炮最大的难点是炮管,中国根本没有锻造炮管钢的技术,所以山西老汉就算坐拥此时中国排名前二的军工厂,貌似也能仿制日本的四一式山炮,可因为炮管的技术达不到,不仅是射程要近好几百米,炮管的寿命也低了许多。
搞钱,已经成为唐刀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所以,走下主席台的唐刀带着澹台明月陪同战区司令部派来的范参谋抵达VIP坐席区和各位‘名流’们亲切友好的交谈,万一遇到情怀暴发户,愿意捐赠军资呢?唐团座可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哪怕是唐团座绝不会亲自开口提捐资助军这事儿,一切全凭自愿原则。
阅兵式最后两个方阵效果绝对起了类似催泪弹的效果,笑意盈然中,当场就有三个大商贾满脸郑重的愿意出资一万大洋用以四行团对牺牲官兵和退役伤兵进行抚恤。
实在是,四行团最后两个小型方阵的出场阵容太让人感动了,哪怕是在金钱面前最为冷血的商人这种生物,也不得不被感动的泪流满面。
对于此,唐团座当然欣然接受,并当众承诺,该日后该商户若有商队经过他四行团或者43军辖区,一定保证其安全。
这几乎就差明摆着说,以后你就进我四行团友好人士名单了,但凡啥时候来我川军的地盘报我唐刀的名号就成。
商人们可不傻,他们来,不就是对未来进行投资的嘛!四行团都已经如此卖力展现了,也展现出了未来强军之姿,他们此时再不投资何时再有机会?
更何况,这位唐团座给人的印象可不是大家伙儿没见面时想象中的粗直硬汉,军人特有的铁血气质在他身上是一览无遗,但从他回帖请各家一起来驻地参加联欢晚会那一刻起,就无人敢轻视这位铁血军人这个看似正常行为中蕴含的智慧。
谁都知道,他若是应邀去郑州城赴宴,只能去那些影响力最大的家族,其他人倒也不会有太多怨言,这是人之常情,要怨也只能怨自己影响力还不够。
只是说起来,让人觉得略微有些尴尬。
但唐刀却以反向邀请避免了绝大部分发拜帖的人的尴尬,并且连带着收了一大票礼金,还都是心甘情愿的那种,最牛逼的是这位还能让你觉得不虚此行。
能打仗还有一颗如此智慧的头脑,尤其还如此年轻,就算他有些轻狂,那又怎样?
那个年少不风流?老气横秋、圆滑世故是已进入暮年的代名词,敢于在这样的场合喊出那样令人热血沸腾的口号,才是青年应有的表现。
见唐刀这样承诺,并让随行的贴身勤务兵记下三个大商贾的姓名和商号名称,当下,又立刻有十几家商号跟风,有的捐出2000大洋,有的捐出3000,还有的5000.
这些金额,自然也是各家根据各家财力和对唐刀以及四行团的未来进行计算,深思熟虑的结果。
意外收获六万余大洋,可把跟着的军需处处长给激动坏了,捞金坑一战都没让这位曾经的步兵连长咋的,这会儿看着各家商户郑重的捐资名单上写下的数字,却是喜的脸色比草棚上挂着的红灯笼还要红两分。
或许有人因为被情怀满满阅兵式感动而主动慷慨解囊,这个唐团座是早就预料到了。
但让他都没想到的是,有人不光被感动了,甚至还看中了他四行团的人。
“唐团长,借一步说话!”那名领头表示捐资一万大洋给四行团用于伤残和牺牲士兵抚恤的锦袍老者等到唐刀稍微空闲,上前说道。
这位名家贾东兴的大商贾,唐刀刚刚也了解到,家里是做纺织生意的,家里有着豫省最大的纺织工厂,只是工厂很多原材料来源都是来自于江南,也是这数月以来的中日主战场,因为这次大战,生意上的损失其实还是很大的,能在这种情况下捐赠一万大洋,那也需要足够的勇气。
“贾会长,有什么为难之事,你尽管说,只要在唐刀能力范围之内。”唐刀称呼的是这位的名衔,郑州纺织行业协会会长。
“有唐团长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锦袍老者微微舒了口气,笑容满面道:“不知先前打头的那位冷锋少校婚配与否?”
唐刀一愣,这是想干啥?
“若还未婚配,鄙人小女今年已年满二十,尚未找到合适人家,我刚刚看冷锋少校人品才情皆为上选甚是喜欢,不知唐团长可否帮忙撮合?”锦袍老者继续说道。
我去,这是来这儿找女婿来着?难不成是姑娘长得实在不行?唐刀看看相貌还算周正的大叔,心里不由有些犯嘀咕。
当媒婆这种事,对于唐团座来说,可是前世今生第一回,饶是他精似鬼,也因为放大招带来的附加效果有点懵。
这方面,还得是锦袍老者有阅历,一看年轻的唐团座久久没说话,就知道他顾忌什么,连忙解释道:
“还请唐团座放心,小女虽是不才,只上了女子中学没去读大学,但也是经历过新学教育,平日在家里打点生意聪明伶俐,也孝顺爹娘,我和老妻一直视若珍宝,之所以二十还未出阁,那也是她眼光甚高没有合眼之人,今日难得带她出来走走,年轻人嘛!总得互相接触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