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430章

作者:汉唐风月1

  662团那个通信兵刚气喘吁吁跑过来,几个大兵就围上去。

  一号靶纸是顾晖泽的,不出所有人意外,他的枪法惊人,以那种高射速射击,又是200米的距离,竟然打出90环的成绩,沈老六只能用倒吸一口凉气表示叹服。

  而到属于唐刀的2号靶纸,双方士兵的眼睛几乎都瞪圆了,他们根本无法统计出真实成绩。

  因为,属于十环的那个红色圆心,已经被彻底射烂,比沈老六150米外射出惊天97环的靶纸圆心还烂。

  除此之外,靶纸上再无孔洞!

  难道说,唐大团长竟然全部射中圆心,打出100环的满分?

  而且还是在身体不断横移,短短十秒钟之内?

  这是神迹吧!

  一想到若是战场上出现这样一名射手,几名历经过不知多少场残酷战场的老兵们,不管是四行团的还是662团的,集体背后生寒。

  “幸好,这是咱长官啊!不是日本人。”沈老六看了看周围双眼瞪圆不可置信的战友和友军,无比庆幸道。

  心头却不由生出一种渴望,什么时候,他才能达到长官这种水平呢!

  “就是,就是,怪不得我们顾团长直接说输了呢!唐长官果然厉害!”两名622团的士兵头如捣蒜。

  他们却是不知道,唐刀能有如此射术,其实除了枪法原本神准以外,对于半自动步枪的性能比这个时代所有人都了解也有极大关系。

  捷克ZH-29虽然后座力大,但基本原理其实是和五六半自动是差不太多的,只不过产自十几年后的五六半自动枪机、导气系统要更先进一些。

  而唐刀初入伍时,使用的最多的步枪,就是这种仅被用于训练的半自动步枪了,新兵连就表现优异的唐刀做为步兵团里刻意培养的新兵苗子,有超过三个月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抱着这种步枪。

  他曾经在步兵旅内部选拔赛中打出过20秒20发,中198环,中间还要换弹匣的可怕成绩。

  这个成绩打破了该步兵旅的射击记录,可放在全国之军,还是差了一点。

  因为,二十几年前有位士兵就用五六半自动步枪打出过40秒40发,满分400环的惊天成绩,而随着时光的推移,因为全新突击步枪逐渐的列装全军,此可怕记录不仅没有被打破,反而愈有被尘封的趋势。

  这是训练场,在战场上则有更牛的牛人。

  那场爆发于西南的丛林之战中,有位来自滇省的士兵,就是用这种半自动步枪,用132发子弹,射杀了128名敌人。

  那两位是青年唐刀追逐的对象,只不过到后来,因为频繁出任务,唐刀更多使用的是高精尖的狙击枪,虽然枪法越来越准,但他依然知道,光凭半自动步枪,他是没法达到那两位前辈的高度了。

  不过,在这里,无比熟悉半自动性能的唐刀却是成为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但唐刀其实还是做了保留,如果他愿意,靶子还可以再往后挪100米,300米外他可以达到射速10秒10发95环以上的成绩。

  和662团比试一轮枪法,让双方对各自都有一定了解,只能说,能从各自残酷战场上存活下来的人们,没有一个是弱者。

  怪不得仗越打到最后,日军就算还有空中以及地面火炮优势,也再未像战争前期一样轻易就获得会战级别战场的胜利。

  那不是日本人变弱了多少,而是中国军队变强了。

  战场,就是残酷的生态链,不变强,就只能成为强者的战利品。

  当然了,除了这个收获,通过试枪,唐刀已经对这种ZH-29半自动步枪的性能有数了。

  这种半自动步枪射速高火力猛,但如果没有一定水平,无法保证其命中率,全部列装普通步兵暂时不现实。

  就算以后兴办的军工厂研发出半自动步枪,士兵们也要经过严格射击训练,否则还不如拿着栓动步枪,至少那玩意儿枪更长,和日军拼刺起来不吃亏。

  至于现在,不如每个步兵营30杆,特种中队留20杆,骑兵连留20杆,警卫连留20杆为好。

  至于说这枪如何分配至个人,那就是各营各连主官们去操心的事儿了,唐刀心中大概已经有了定论。

  而更让唐刀惊喜的,却是顾晖泽给他准备的神秘大礼。

  那六个被油布遮的严严实实的大家伙,不仅有搬运车还有弹药车,是唐刀对67军重装备中馋的口水滴老长却被老吴同志严词拒绝给予的玩意儿。

  用笑眯眯的顾晖泽的说法,这些大家伙,哪怕在东北军中,可只装备旅一级部队用的重火力,而直到四行团已经进入大林庄开始接收装备的那一刻,他才接到长官电报,如果他觉得行,东北军系统就送唐刀这个小步兵团六门,赚个人情!

  但这个人情,可不是一般的大!

第784章 重炮

  唐刀必须得两眼放光!

  比起可以加强步兵轻火力的半自动步枪来说,这六个大家伙可以将四行团的重火力整整提升一个档次。

  那是六门辽造16年式150口径重迫击炮!

  炮管长度 1950 mm(L12.8)实际口径152,高低射界45度至75度,方向射界13度,弹重:6/8号榴弹19/23公斤,初速 210m/s;最大射程:3340m(8号榴弹),炮身重178KG;脚架重62.5KG;座板重68KG,放列全重310KG行列全重508KG。

  且不看其只有3300米的射程,光是说这种迫击炮23公斤重的炮弹,就是堪比105榴弹炮的存在。

  事实上,在中原大战后期,正是因为东北军拥有大量150口径重迫击炮,反某人联军才在东北军出关之后迅速崩溃瓦解。

  实在是,其火力堪称当时中国军队重火力之冠,别看其射程短,可那一炮下去,就是碉堡也扛不住,更别说血肉之躯了。

  或许这种炮因为射程的问题没法和日军的105榴弹炮等重炮抗衡,形成不了对日军炮群的压制,但支援前线步兵却是绰绰有余,打重机枪阵地更是轻松吊打,除去永固工事,其余任何工事在其23公斤重炮弹面前皆是虚妄,绝对的掩护步兵利器。

  而且这种在辽造11年式150重迫击炮基础上进化而来的16年式重迫击炮,为增强机动力,加了炮车和可装10发炮弹的弹药车,两三匹挽马就可以拖着这门炮外加炮弹行军。

  这样的一门重炮,一个炮兵班20个人足够了,和一门82口径迫击炮所需人员也差不多。

  就连日本关东军,在九一八事变后从东北军大营中缴获了此炮也喜上眉梢,在诺门坎和北极熊的大战中大量使用此炮,给已经进入机械化阶段的北极熊造成了极大损失。

  唐刀相信,炮一连的连长胖大海一定会喜欢的。不过,别激动的上手就好,那一身肥肉膘,太特良的腻了。

  “感谢顾兄!日后662团但有所求,虽千山万水,四行团也必相助之!”唐刀握着眼前陆军上校的手,郑重承诺。

  毕竟,49军和唐刀有过过命交情的67军不同。

  67军那是和四行团不仅在战场上互为依靠,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四行团最少三分之一的骨干力量是出自于67军,两军看似是分属不同系统,可无论从亲近程度还是实质联系,两军都是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49军只不过是67军的友军,面对人家主动送出的人情,若唐刀还像对老吴同志那样只是道谢就收下了,那才是让人家觉得不值。

  面对唐刀郑重的承诺,顾晖泽微微一笑,并没有拒绝照单全收。

  他跟随自己那位军座长官日久,知道那位的心思,这六门原本不在武器清单中的150重迫击炮,就是他对唐刀和四行团的投资,如果能有意外收获,当然是意外之喜,如果没有,还算家大业大的东北军也浪费得起这六门炮。

  但实际上,顾晖泽可不知道这其中还有其他的曲折,若不是眼见位置仅在自己之下的吴大军座对唐刀的看重远超出自己的想象,基本已经坐稳东北军一哥的刘军座可不会随意拿6门150重炮来对一个小小步兵团进行投资。

  东北军这个堪称豪华的秘密军火库里的军火倒是能装备8个步兵师,可也都是以轻火器为主,像150重迫击炮总数也不过48门,绝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送出去的。

  那也是大战之前这位东北军一哥在向老吴同志表明自己的态度:咱们东北军为一体,你提的要求我不仅给你办到了,甚至还超额超量完成。

  至于说送唐刀一个人情,那不过是稍带手的事儿。

  至少在当下阶段,一个兵力不过2000余人的步兵团,尚不足以让一个在日后能晋升为二级上将的大佬级人物当成自己所布大局中留下的后手和棋子。

  在大人物的博弈中,想当棋子,也得有当棋子的资格。

  可无论是顾晖泽还是那位做出送炮决定就随之放置于脑后的刘军座,或许都没想到,就是这六门炮,给他49军换取了一个天大的人情。

  曾经的时空中,49军这支东北军中的强军可是在两年后的上高会战中因为遭遇日军的毒气战,精锐丧失殆尽,自此战力大不如以往,自此数年内对日作战再无战绩,那位刘军座更是因此背负责任被最高统帅以此为借口调离。

  49军的番号虽然没被撤销,但其实名存实亡,几乎相当于全军覆没。

  唐刀自然知晓这段历史,他不仅要还上这个人情,更不愿眼睁睁看着这支强军就这样湮没于历史的车轮之下。

  而且唐刀相信,给他两年的时间,他已经拥有足够的财力去还上这个大人情。

  日本人为何甘冒天下之大不韪频频使用毒气,不外乎是欺负中国军队经费有限,连子弹都得数着用,更别说装备防毒面具了。

  有了这六门炮,唐刀和顾晖泽原本就还算投契,这下气氛就更为融洽。

  唐刀原本还不想将四行团运力提高至极限,那样会减缓行军速度,可一看东北军土豪至此,那自然也只能咬着后槽牙,把领取一个步兵团装备生生变成两个。

  全团汇合之后,就全部换装。

  四行团目前全团装备的步枪、机枪因为各种原因,也是五花八门各种都有,三八式、中正式、汉阳造,三种步枪的子弹都不通用,广德一战更是将各种弹药库存消耗了个七七八八。

  正好,趁这个机会,换装,统一制式,也减少了军需后勤的难度。

  而顾晖泽对唐刀的请求也无所谓,军部传来的军令也是四行团能运多少就给他多少,反正大战在即,若不把武器发放出去,只会便宜日本人。

  两个整编步兵团的装备,不光是把辎重连的运力压榨至极限,一辆大车几乎装载了近一吨的装备,驮马更是负担了近百公斤,而辎重兵新兵们也体会到了这一月10元大洋军饷不是那么好挣的。

  就算身体最瘦弱的士兵,身上也背了四支步枪,六枚手榴弹。

  但他们没资格叫苦,不说警卫连和骑兵连这些四行团精锐们的身上和战马上都挂满了武器,就连唐团座和龚团副以及庄参谋长身上的负重都超过了30斤。

  当夜,宴请完四行团三名校级军官吃过晚饭的顾晖泽只是浅睡了四个小时,因为四行团已经领完并装载好全部装备即将全团出发,匆匆忙忙洗了把脸赶往庄口给唐刀一行送行,见到的是身背着五杆步枪腰间插满手榴弹的上校和两名中校。

  那可能也是顾晖泽这一生所见过的最像运输兵的团长,但或许那也是让顾晖泽喉头梗动好半响没说一个字的团长。

  “顾兄!他日战场再见!”唐刀向匆匆赶来送别却没说一个字的同僚微笑敬礼,然后牵着自己背了两个炮弹箱的战马转头离开。

  为了装下这两个步兵团装备,自他以下四行团全军都成了运输兵,战马自然也不例外,骑兵连的精锐们也成了牵马的马夫。

  遥遥看着四行团庞大的车队和人员消失在自己眼前,久久未有说话的顾晖泽终于长叹一声:“四行团之强,不是强在所谓射术啊!而是强在凝聚力,有这样一批甘愿和士兵同等待遇的长官,士兵如何不为之效死?所谓官兵一体,指的就是这吧!”

  站在这位陆军上校之侧的军官们眼神闪动,却无一人说话。

  因为他们知道,就算他们眼前这位团座长官能这么做,他们也做不到。如果拼死拼活当了官,却还要和小兵们是一个待遇,那他们还要如此努力做什么?当官,不就为了享受比人强的待遇嘛!

  不光这些在旧军队日久的军官们心里清楚,叹息中的顾晖泽其实也清楚,官兵一体四字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不过是镜花水月,没有人会愿意为这四个字放弃自己获得的特权,别说他一个小团长无法改变这一切,就是他那位军座也不能。

  在‘官本位’顽固思想的引导下,官兵一体这种将校梦寐以求的凝聚力终究只能是梦想。

  这一点,或许只有在抗日战争中的那支军队曾经达到过,为了‘疯狂’的理想,那些伟大的人曾经无比纯粹。

  只是,权力就像上瘾的毒药,一旦尝过,就不可自拔,有些人,终是忘了初心。

第785章 不出意外的意外!

  “再电询团座,他们已经抵达至何处!”

  雷雄焦躁的在一间极为简陋的堂屋里来回踱步。

  这是四行团团部临时驻地,是找当地一家农民租用的。

  四行团三个步兵营和炮兵营等主力在这里已经滞留两天了。

  本来按唐刀军令,由雷雄亲率的四行团主力负责为大量装载物资的辎重队开路,领先辎重队大约100公里将近三天的行程,等全军出了徐州战区的范围再全军汇合向郑州进发。

  可等出了苏南进入豫、鲁、苏、皖四省交界的小镇后,负责前行侦察的一个步兵班在进入前方必经之路的芒殇山后,竟然失去消息。

  这尚是四行团从未遇到过之状况,负责此次侦察任务的是二营三连的一个步兵班,虽然基本都是原川军组成,但雷雄知道,就算是和日军交战,一个全副武装的步兵班,也绝不会轻易的就这样被人一口吞下连警报都没传出来。

  惊怒之下的雷雄没有立刻派出更多的侦察部队进入面积广阔的芒殇山地区搜索失踪者的痕迹,而是派出不少人化装成平民在小镇上打听。

  果然,这一打听就打听出不少消息了。

  在三日前,一支足有一万余人的大军急匆匆进入芒殇山地区,虽然不知其番号,但雷雄本能的想到了唐刀在徐州城得罪过的20军团。

  唐刀收到雷雄的电报后,立刻电询坐镇67军军部的老吴同志,没过多久,老吴同志来电:20军团奉命驻扎的区域,除微山湖一带,新增芒殇山地域!务必小心!

  虽然不相信20军团就敢在战区之内对友军刀枪相向,但唐刀宁愿将人心想的更阴暗一些,也绝不愿意将四行团2000余人的生命放在他人之手。

  两年后的皖南之变,某些人对友军毫不留情的杀戮已经证明过这一点。

  唐刀立即电令雷雄:全军停止前进,不再向山区派遣侦察部队,一切等全军汇合再定。

  满负荷运输装备物资的辎重队全力向雷雄所率主力靠拢,雷雄也只能听令让三个步兵营围绕着驻军的这个小村庄开始布防。

  一切都按战时标准,两天时间,留守村庄的一营在庄外挖掘了三条战壕,炮2连在村庄内,炮一连在村庄后方,二营三营则于后侧两翼挖掘临时野战阵地。

  以目前四行团的战力,只要不是遭遇三倍兵力以上敌人围攻,扛住两天是没问题的。可令雷雄感到焦躁的是,由于广德之战消耗了百分之八十的弹药,现在四行团步兵和炮兵的弹药存量低得令人发指,而驻军在山中的20军团在等待了一天多之后发现四行团竟然开始布设野战阵地,有蠢蠢欲动现象。

  在山外侦察的侦察兵们最少发现了两个步兵团番号,那意味着随时可能会有五六千人攻向仅有一千余人的四行团主力。

  和唐刀一样,见识过不知多少内部倾轧甚至不惜刀枪相向的雷雄绝不会低估某些人的阴暗,那些屠夫杀起自己人来有时候甚至比日本人还凶残。

  雷雄听过他的老上司说过数年前在赣省,那些刽子手是怎样向普通民众挥起屠刀的,凡是参与过分田地的,皆杀!人头滚滚,屠村灭户,可谓赤地千里,杀到最后,不少士兵都开始拒绝接受军令,可那些上位者却毫无怜悯之心。

  只是,面对如此困局,也尚是雷雄平生首次,他不想对自己的同胞举起枪,但想到一个步兵班还在那些人手中甚至已经全军覆没,心中之愤懑更是无以复加,如何决断,只能交给唐刀这个主心骨来抉择。

  或许,不光是雷雄面对这种即将和自己人开战的突发情况坐立难安,对于四行团官兵们来说,也是第一次。

  他们可以杀敌也可以死,但那是面对外寇,他们的心无比坚决,可一想到对面被自己子弹射中或是射出子弹的竟然是自己人,那究竟会是怎样的心情?

  难过?悲伤?愤怒?

  或许,兼而有之吧!无比的复杂。

  不过,唯一可确定的是,他们不恐惧。

  无论是谁,只要敢对他们开枪,那他们唯一的做法就是,打回去。

  这是一支在战火中被锤炼过无数次的军队,他们信赖自己的长官,自己的战友,无论谁想干掉他们,不付出足够的代价,是万万不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