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是,是,长官您可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这必然是有预谋的破坏行动。”警长点头如捣蒜,连声附和。
心中却是为还在粮行中的小道士无比可惜,本来,由他带走的话,这种治安案件关上两个月也就放了,但若是被眼前这位陆军上校扣了这顶大帽子,恐怕小道士的性命堪忧。
甚至,就连在屋檐下那几个难民也脱不了同党的关系。
警长虽不是什么断案高手,但在这个鱼龙混杂的系统也混了七八年,察言观色的本领却是不差,甫一抵达此地,不同那些被震慑到的普通民众单纯害怕,那几个距离粮行最近的难民恐惧的同时对粮行内的小道士担忧的目光却是再明显不过。
显然,上校副官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在杀一儆百,谁敢在汤氏粮行捣乱,就用雷霆手段扑灭。
在这种战时,死几个普通人,谁还敢说他这种有大背景的军队高官什么不是?恐怕连坐镇徐州城那位知道,也只能装聋作哑罢了。
“是,是,孙副官......”听军官这么一说,王掌柜连忙低声向军官低声说些什么,从不断扫向几个难民的目光来看,他绝对是连几个购买粮食的难民一起给恨上了。
甚至,他的目光还投向人群,企图寻找先前替明心说话的人。
典型的小人,恶人之态,说他是狗,都是对狗的侮辱。
低着头的警长竭力将自己厌恶的目光藏起。他自认为自己不是什么好人,吃完被告吃原告是贯穿他从事这个行当的始终,可和这位比起来,他收了钱一定会办事的品质堪称高洁。
“冤有头,债有主!有什么责难就冲着小道好了!”明心大踏步的走出粮行,看着对着自己的几十杆枪,目光湛然。
全场一片寂然!
就算先前知道小道士铁头的一众人都没想到他的头会铁至如此,面对几十杆枪,都敢迎难而上。
陆军上校眼睛微微一眯。
“你们这些人,既然穿上这身军服,本应该在战场上卫我华夏,却竟然成了为奸商保驾护航的走狗,真是可耻至极,既是如此,我当斩之!”明心朗声说道,无视眼前数十杆枪,手往后一伸。
“嘡啷!”一声脆响,一把不同寻常的三尺大剑被其提在掌心,横在身前。
两面开刃的剑不同于中国常规细长宝剑,剑脊明显要厚的多,说其是剑,倒不如说是把开了双刃的大刀。
显然,该剑不光是具有剑该具有的击刺,更兼具有劈砍之功能,就是对使用者的要求极高罢了。
一阵微风吹过,明心那身略显宽敞的青色道袍微微荡漾,加之面目温润如玉,身材颀长,提剑风姿更显卓然。
放在普通民众眼中,此时的青年人,已然是浑身散发着光。
只是,明心越璀璨,就越令人忧伤。
面对着对准他的几十杆枪,就算再如何风姿卓然不群,也只能是身死道消之局。
可惜了!或许不光是普通民众和警长如此想,就连几个抬起枪口的士兵眼中都露出不忍。
就像明心所说的,不是谁都想当权贵走狗的,不过是身不由己罢了。
这,就是世道!哪怕他们并不乐意。
不管是乱世亦或是盛世,对于一介普通人来说,又有几人能选择自己想走的路呢?
“哈哈!小道士倒是挺有个性的!就算我等为妖为魔,你那柄剑再利又能斩几人?”上校副官错愕之下突然大笑,手微微抬起:“看在你卖相还不错的面子上,给你一个选择,跪地投降,否则......”
随着上校副官手抬起,在场的军人们纷纷拉动枪栓,手也抚上扳机。
只要那只手挥动,这些训练有素的军人必然是毫不犹豫扣动扳机,数十道钢铁洪流别说一个提着大剑的小道士了,就是披着刀枪不入的重甲,也能将他撕扯的粉碎。
明心的回答是,道袍无风自动!
那是气力已经运至巅峰之状况。
如果换成韩大主任前来,一定会瞠目结舌!那种内外合一的境界,对于已经浸淫国术数十年的他来说,是梦寐以求的追求。
却没想到,这种国术至高境界,竟然会出现在一个少年人身上。
如果可以,他一定会告诉这位胜券在握的陆军上校,或许,已经达此境界的明心在远距离情况下依然会不敌这数十名已经全神戒备的士兵,但在此近距离而且还是如此错综复杂的街道上,他们还真不一定就稳胜。
身形已经敏捷到不似人类的宗师级高手或许躲不过子弹,可他却能在你枪口指向他之前就产生感应从而闪避让你无法锁定他。
至少,尚提供有大量躲避空间的粮行可以让明心躲过第一波攻击,只要士兵们敢追进来,对于他们来说,那将会是一场灾难。
有些遗憾的看了一眼屋檐下瑟瑟发抖的难民们,明心低垂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血色,他想救他们,却不曾想将他们送上死路。
不过,在坚强的本心面前,这些遗憾瞬间了无痕迹。
手掌握紧了师门传承近千年的大剑,这把剑砍开过金兵的重甲,斩掉过蒙古大将的头颅,再杀些权贵走狗,也不会是多么困难的事。
上校副官的脸色阴郁,眼中同样闪过厉色,手正待下挥。
“轰隆隆!”
如雷的马蹄声在长街上响起。
那是只有成规模的骑兵才有可能造成的景象。
事实也的确如此,二十几名骑兵正沿着长街高速前进。
被惊动回望的上校副官也不由瞳孔猛然一缩。
这里可是城区不是野外,是谁竟然放任骑兵在此狂奔?就算是他,也不会轻易如此做。
第762章 霸气!
领头的一名军人,身材高大魁梧,领章上的三颗金星同样闪耀。
而他身后的两列骑兵,虽然已经开始高速狂奔,但队列不乱,也未曾踢乱街边百姓所摆摊位分毫,对于座下马匹的控制力令人叹为观止。
几乎都不用等至近前,就已经知道这绝对是一支劲旅,别看只有区区20几骑,却已经踏出千军万马的感觉。
做为军人,上校副官本能的感应到危机,戴着白手套的手轻轻摇动,身后的一名中尉会意,手一摆,除一个步兵班十几条枪继续压制着手提大剑的小道士和周遭民众以外,四十几名士兵纷纷向两侧移动,并调转枪口,对准狂奔而来的骑兵。
骑兵们显然也看见了这一幕,但这竟然也没有让他们减速,继续保持速度向这边狂冲而来。
被枪指着的民众慌乱起来,却被十几条枪指着一动不敢动,只能眼睁睁看着骑兵越冲越近。
50米,40米,30米,20米.....
直到此时,领头的军官才猛的一勒缰绳,他身下那匹枣红蒙古马一声长嘶,骤然减速,向前又冲了七八米,逐渐停了下来。
身后的二十名骑兵动作整齐划一,纷纷降速,停在身材高大军官的身后。
军官扫一眼满地蹲着的百姓,对两侧对着自己的冲锋枪却是视而不见,目光更是越过就站在自己对面的几名军官,看向十几米外的粮行门口站着的小道士,嘴角微勾。
显然,这名上校军官是来找明心的。
只是,明心却是不认识这名面容英武的军人,哪怕他也感觉到这名军人是来找他的。
或者说,是来救他的。
不然,不会摆出如此大的阵仗。
“兄弟,你是那部分的,这里是城区,不是军营,你如此纵容骑兵狂奔,可是违背了战区司令部前几日刚下达的‘不得扰民’的军规!”上校副官看着傲然坐在马上的陆军上校军官,眉头拧了起来,越众而出,指责道。
能成为上校的兵,本身就得有足够的能力,而到了上校还是副官,那更是聪明人中的聪明人,不用那名陆军上校把同级别的他当空气,就冲骑兵摆出冲锋的气势无所顾忌的冲过来,他就知道,这是来找茬的。
一个小道士,竟然还有一个陆军上校做后盾,这还真是奇怪了。
不过,对于他背后杵着的那位来说,这算不得什么,别说一个区区上校了,就是坐镇的徐州的那位,又怎的?
“你们是战区督战队?”唐刀冷冷的扫了眼前的陆军上校一眼。
是的,唐刀来了。
陆中达本来是想去67军在徐州城里的联络部搬救兵,那是唐刀临行前交待他的,如果在徐州城内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去找67军的人,他们一定会帮他。
汤氏粮行有军队背景,想救明心小道士,也只能是67军出马了。
幸好,他还没跑到67军联络部,就看到唐刀以及骑兵排诸人拉着马走了过来。
陆中达自然立刻向唐刀汇报,并把明心的个人情况说了个清楚,他知道,人才难得,唐刀一定会出手相助。
当然了,陆中达也知道其中利害关系,简短扼要的把汤氏粮行背后的关系说了下。
“20军吗?那帮软蛋!”谁知不说还好,一说出那位的名字,原本还在权衡利弊的唐刀却是冷哼一声。“骑兵排,全体上马,跟老子去救人!”
陆中达当然不知,他这位长官,对于战争中的中国军人极少有无比厌恶者,若说有,恐怕那位身居高位的20军军长必然是其中之一。
战场上,技不如人又或是贪生怕死导致战役失败,那也无话可说,是为庸将败将,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岳武穆那种名将。
但每逢大战,必保留实力任由友军死战,在自己的辖区,更是荼毒自己百姓拼命往自己口袋里薅钱,就是无药可救。
而那位,就是这样一人。
唐刀当然知道这位有多毒辣,此战过后,因为他是某人嫡系,由20军军长晋升为第31集团司令官并兼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后,辖整个豫省。
那真是豫省人的灾难!
就是在他主政期间,发生了著名的大饥荒,1942年7月到1943年春,豫省111个县中有96个县受灾,受灾总人数达1200万人,约15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约300万人逃离豫省,病饿于途中之人不计其数。
是不是很讽刺?日本人冒天下之大不韪激起全国奋战的大屠杀,竟然只是这次大饥荒死亡人数的几分之一。
那场大饥荒是天灾,更是人祸!看看那位在饥荒中干了些什么?根本不顾灾民生活,仍大抓壮丁,大建府衙,大修河堤,在此死亡的百姓不可计数。
这还算了,他更利用职权谋私,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大发国难财。部下更是败坏到了极点,所有旧军队能干的坏事一一干尽,一度出现有组织的抢劫强奸等罪行,豫省百姓对汤是深恶痛绝,有了“河南四荒,水旱蝗汤”的说法。
而更让人觉得其不可救药的是,当豫湘桂会战失利,日军攻下汤部仓库,发现面粉就有100万袋,足够20万军队用一年!
那为何在饥荒时,汤不体恤百姓呢?其麾下一名军官对西方记者言道:“如果人民死了,土地还会是中国的;但如果士兵饿死了,日本人就会占领这些土地。”
相比于日后的变本加厉,此时以次充好的汤氏粮行简直犹如慈善机构。
如此臭肉,崩说这里只有他20军一个联络部,就算是那个软蛋军在这儿,唐刀也要会他一会的。
问清楚位置和明心打扮,唐刀让庄师散带着陆中达先去67军联络部,自己则直接跳上马,赶往汤氏粮行所在地。
“我们不是,但维护战区军规,是所有军人的责任!”上校副官微微一窘,嘴上却是搬起大道理砸人。
“军人的责任?”唐刀那张犹如刀削斧凿的脸突然绽放出笑容,提起马鞭指着上校副官的鼻子。“既然你跟老子谈军人的责任,那老子就告诉你什么才是军人的责任。”
“军人的责任,不是在这里给奸商祸害百姓保驾护航,不是在我国城池拿枪指着我华夏之民的头,而是在战场上和侵略者死战不退,直至流至最后一滴血。”唐刀身体微微前伸,目光锐利如刀。“你告诉我,你,以及你们,做到了那一条?”
“狂妄!你那个部队的,敢如此对我20军团说此话?”上校副官被唐刀如此一指责,不由血气上涌。“我部在汤长官率领下在南口与日军血战数日天下闻名,谁人不知?”
“南口血战?”唐刀这才想起那位汤大军长还曾率13军在南口与日军血战的经历,以一军两师之力力抗日军一个师团合一混成旅团18日。
该役13军损失兵力一半,却毙伤日寇超过一万,粉碎日寇三日攻下南口的狂言,虽败犹荣!
可那是中低层中国军人浴血奋战的结果,和这位躲在100公里外司令部的军长又有个球的关系?
“南口血战,的确英勇,我中国军民皆知!”唐刀眼神中露出尊重,继而,看向上校副官的眼神满是轻蔑。“可那和你们又有什么关系?就因为第13军属于你军团麾下吗?或者说,第13军英勇牺牲之英灵不远,可以好好看看你们甘为权贵走狗之丑态?”
仿佛觉得还不过瘾,唐刀以马鞭指向上校副官以及他身前提着枪的几名军官,“你,你,还有你,你们谁上过战场,给老子看看你们的伤疤,任何一人有,老子就为老子刚才的话,给你们磕头道歉!”
唐刀一没有拿枪,二没有提刀,仅仅就一根马鞭,面对着指着自己的数十杆枪,一通臭骂,那一身霸气,却是连台阶上面对枪林弹雨亦未曾畏惧的明心都无比心折。
这,才是真正的军人!
第763章 猛虎的回答!(双倍求月票!)
显然,这不仅仅只是普通人会如此想,唐刀睥睨一切的霸气,使得上校副官为先发制人表现出的咄咄逼人气势都为之一窘。
如果说之前,面对枪口依然选择拔剑欲战的明心犹如一头不屈从强敌的幼虎的话,那此时手持马鞭声震全场的唐刀,则是一头不折不扣的猛虎。
只是这头虎,用的不是代表武力值的尖牙利齿,而是,大义!
曾经华夏人传承数千年、安身立命的‘义’,不管自己把自己放在何等位置,这种传承自古老东方的文化精神,其实从华夏人一降生,就已经深埋于其基因烙印之中。
只是很多人,选择性遗忘罢了。
可真是出现,固执镌刻在基因烙印里的因子一样会被激活,不管是羞耻或是继续不屑一顾,总之,是存在的。
所以,唐刀才能震慑全场,而不是仅仅靠跟在他身后的二十骑。
“混蛋,你究竟是那部分的,何敢在我20军团弟兄们面前如此大放厥词!”上校副官不由自主地后退两步后,终于反应过来,眼神阴鹫,厉声吼道。“我20军团部在此缉拿日寇扰我后勤补给之间谍,谁敢阻拦,谁就是与我20军团为敌,格杀勿论!”
说罢,手一挥,街道两侧的士兵们纷纷平端起枪瞄向唐刀和他身后的骑兵,而已经占据要地的两挺机枪猛地一拉枪栓,射手也将眼睛瞄向准星。
这是要开战的前奏!
全场气氛寂静的近乎凝滞,只能听到战马因为不安轻轻踢踏长街石板的声音。
但,唐刀和他身后二十骑却丝毫不为所动。
“问我老子是那部分的,行啊!”唐刀微微咧嘴!“你刚才不是说你20军团血战南口天下闻名吗?你20军团曾以一军两师之力抵挡日寇一个师团18日,是你最引以为傲的战绩。
那你知不知道,有一支军队在淞沪大场镇,全师6000人血战七昼夜,仅以数百人生离战场,阵地寸土未丢。
你知不知道,还有一支军队,曾以半个步兵团在一栋房子里挡着五倍于己的日寇七昼夜?而在外围,再无外援,却有二十万敌军环绕?
你知不知道,更有一支军队,明知日寇第十军十万大军气势汹汹由海上而来,自身兵力不过其三分之一,却因为数十万大军要撤离,只能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