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事实证明,土豆的眼光不错,他三枪击毙的可不是普通日军军官,竟然是堂堂国崎支队的大佐联队长。
战后,唐刀亲自宣布对土豆的奖励,个人发奖金100大洋,军衔由刚提的陆军上等兵提升为陆军下士。
成功以‘女大三,抱金砖’为由推销出自家小妹的秦五郎秦班长更是眼光不俗,整个步兵班荣获全独立营唯一一个步兵班级一等功不说,全班荣获奖励500大洋,另外他的军衔也由陆军中士提升为陆军上士。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他还收获了一个年轻有为的妹夫,不到16岁的士官,别说在独立营是头一份,就是放眼全军,恐怕也不多见。
要知道,唐大营长在火箭崛起之前,也不过才是个中士班长,而那个时候,他都20出头了。
可能唯一悲催的,就是被当做聘礼送来送去的日本陆军大佐阁下,在被像头猪一样抬着丢到中国军队各级长官面前,身份证明被一一搜出并在几个侥幸存活的战俘辨认却确定后,还被一顿摆拍。
澹台明月将这位已经身死的日本陆军大佐阁下拍的那是清清楚楚,成为独立营全歼这个步兵联队的铁证,就算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部想赖,都赖不掉。
被以各种‘妖娆’姿势摆拍的日本陆军大佐阁下在未来的两个月后成了中日两国大打宣传战的红人,一方抵死不认,一方则底气十足的说你不认行,有本事把活着的竹内云山拉出来溜溜?
那热度,可比未来的网红流量大多了。
第698章 胜利果实(上)
从春天到秋天,从播下种子到辛勤耕耘,对于农民来说,收获的那一刻是最幸福的。
而对于处于尾声的战场来说,收割胜利果实却是喜悦着也焦虑着。
没人愿意在这样的时候还需要牺牲,可如果足够的小心谨慎就需要足够的时间。
独立营已经超乎完美的完成了战前所布置的任务,仅用不到两个小时就彻底击溃河谷中的近2000日军,而后在天黑前一个多小时进入扫尾阶段。
可远在几公里之外,还有一支兵力高达2000余人的日军主力在虎视眈眈,如果他们有所异动,唐刀将会不得不被迫放弃最后的搜索率兵转移,甚至为此不得不放弃河谷内外大量缴获。
两种截然不同的战术选择,其实已经不再由唐刀控制,而是将选择权交到了国崎怔旳手上。
而远在数公里外的国崎怔早在1个小时前就感觉到了异常,山区再如何崎岖难行,竹内云山那厮已经走了快6个小时,就是爬也爬到了。
况且,就算是真的遇到什么问题,导致行军缓慢,而且野战电台信号也不好,他手下不还是有通信兵吗?两条腿跑不快,还不会骑马?
绝不至于数个小时的时间,就像是彻底消失了一样。
国崎怔凭军人的直觉感觉到竹内云山的步兵联队一定是有了什么意外,最大的可能是和中国军队交上火了。
“该死的中国人,一定是企图调虎离山营救被围的这群中国人!”国崎怔在沉思片刻后却是很自信的做出在战后被评定为最愚蠢,几乎没有之一的判断。
但处于国崎怔当时的处境,这或许也是最合理的判断。
因为,没人能相信2000余日军会被一支规模算不上有多大的中国军队击败并全歼。
号称大日本帝国的‘钢军’不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重炮旅团,两个步兵大队的战力足以和中国一个步兵旅对抗而不落下风,而这片山区的中国人最多也只有3000人,尚有近千人被国崎怔死死围在青龙岭村的孤岭上。
所以,竹内云山所属最多也不过是被中国人用毁掉公路的方式拦住无法继续前行,并且借用大山信号盲区的缘故导致两军无法正常联络,最终造成错觉让他不得不调集兵力前去救援,从而使得被围的中国人能有机会脱逃。
这就是国崎怔最终判定的理由。
无可反驳的充分。
国崎怔的主力大军除了连续派出三支小分队充当联络部队向捞金坑一带接近,并没有多派出一兵一卒。
然后,国崎怔下达了全面总攻青龙岭村的军令。
天色已然渐暗,他虽然有2000余大军将青龙岭村前后左右包围了个严严实实,但山岭终究是山岭,周长近2000米,处于外围的日军包围圈则更大,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
若是让中国人利用夜色潜下山岭并偷偷溜走,哪怕只是几个几十个,也让急于报复的国崎怔难以接受。
更重要的是,透过竹内云山所部遇阻,国崎怔感受到了其余中国人的‘焦急’。
敌之砒霜,吾之甘露!为避免夜长梦多,国崎怔也彻底失去了等待竹内云山部的耐性,再度炮击山岭二十分钟后,投入整整三個步兵中队由东、南、西三面发起了进攻。
后方,更是有三个步兵中队待命。
已经投入和即将投入作战的日军步兵达到千余人,说不上倾力出击,也算是使了大半力气。
也就是说,当捞金坑的河谷之战接近尾声的当口,青龙岭村那边却进入了白热化的决战时刻。
中日双方彻底交换了角色。
只不过,冷锋和佟易的两个精锐步兵连及一群辎重兵们的境遇却是比竹内云山部要好的多了。
虽是孤军困守,但早早做好准备的他们首先弹药充足,不说145师师部把自己几乎所有能拿得出的弹药武装到负责保卫运输物资的警卫连身上,冷锋的一连更是要什么唐刀给什么。
从67军和43军两位大佬那边弄过来的冲锋枪和驳壳枪足足有一半份额都被一连给带走了,光是冲锋枪多没用,子弹也足够充足,只要有力气背,有多少你背多少。
最夸张的一个上士班长,竟然一口气背了400发冲锋枪子弹外加8枚手榴弹。
用他的话说:这次就算要死,那死之前也要打个痛快,老子还从来没有这么奢侈过。
其实,他的真实意思各级长官们也明白,他这是替他的步兵班里的弟兄们准备的。拿枪的人死了,但枪只要没坏,就还有继任者,他是给继任者留足子弹。
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这名个头仅1.6米显得有些瘦瘦小小的汉子,竟然背着超过15公斤的负重翻山越岭,远超过了这个时代单兵负重的极限。
而像他这样选择的班长或是班副也不在少数,他们这些老兵可无比清楚一件事,防御战中如果弹药不足,就只能拿人命去填。
相对于被日军的枪弹打死,他们宁愿累死。
充足的弹药储备和大量连射型火力的配置,让决意攻山的日军品尝到了什么叫痛苦。
山炮、步兵炮对拥有石头寨墙和壕沟的中国士兵所造成的威胁比他们估计的还要更小,而中国人以逸待劳将他们放入100米区域再行射击的方式却是让他们饱受煎熬。
哪怕是不露头只用枪口对准下方大致区域的狂扫,往往就是好几人惨呼着摔入灌木和石缝中为代价。
说白了,在这样的作战模式下,后方架着的超过20挺重机枪看着打的挺热闹,其实压制力也有限,而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精准射击,对于一直将头埋在壕沟下面的中国军人,更是蛋用没有。
想攻上山,除非是熬到中国人的弹药被消耗光,这不是伪命题,从逻辑上判断,中国人是决计没法长期维持这样的火力强度的。
可关键是,他们有多少人命可以陪着中国人玩消耗?日军前方的各级指挥官们痛苦的只想喊麻麻!
但又不能退兵,国崎怔越过步兵大队长直接向三个步兵中队长下令,在他没有发布撤退军令的情况下,撤退者军法从事。
不用亲眼看国崎怔阁下那张铁青的脸,几个日军大尉就知道,所谓军法从事,基本就是丢把刀让你剖腹。
随着竹内云山部遇阻,国崎怔阁下的耐心早已被消磨殆尽,此时的他,暴躁易怒,典型的更年期老男人。
三个方向的战场就这样陷入僵持,中国军人消耗着大量携带的子弹,日本人消耗着生命。
这一点,倒是和河谷之战颇有几分类似。
不过,河谷这边却是因为国崎怔‘自信’的选择,得以一直顺利的将搜索格毙日军残军的作战进行下去。
伏击、击溃战用时近两小时,搜索格杀作战也持续了几近相似的时间。
冬日西沉,伴随着最后一声枪响,河谷内除了士兵们老战友碰面互相问候的欢声笑语,就再无其余声响。
近2000人一起行动,将河谷和河谷两侧的山体搜了两遍,再无任何发现。
没有哀嚎声打扰独立营官兵们的欢畅,所有日军都成了死人!
一具具尸体被从草稞里石头背后抬出来丢在河谷的石滩上,庄师散带着一个步兵排的士兵们忙着统计人数。
日军很凄惨,军服还算完整的则被剥光,只有血里呼啦的尸体还能保持最后的尊严。
大多川军还穿着夏季军服,日军还算厚实的军服绝壁是御寒的好材料,尤其是那双牛皮靴,除了登山时不够灵活,但结实保暖,既不用怕灌木和尖锐的石头,穿上之后感觉浑身上下都暖烘烘的。
这一战不算其他,仅是军服,都能满足上千川军冬天御寒,光凭这一点,平时到晚上冻得鼻涕流的川军们就觉得值。
开个单章
今天上主编推荐,应几个好友作者的要求,开个单章推书。
《特种兵之二次入伍》,军事新的精品书,不过35万字就3200均订,成绩杠杠的。
《大明:这个武宗我当定了》,历史新书,字数不多但开头还挺惊艳,喜欢历史的书友可以去看看。
《浴血山河》,风月自己的老书,400多万字的精品军事文,没看过的书友可以去看下,风月感谢支持了。
今天请假
抱歉,今天风月和几个老师被派去几家科技企业做调研,直到刚刚才回家,今天只能请假了,明天正常更新!
第699章 胜利果实(中)
当天色彻底暗下来,独立营官兵们的心更是彻底放进了肚子里。
他们知道,他们担忧的日军主力绝不会抵达这里了,不是忧心继续投入战斗,而是,满地的缴获还要等着他们去清理。
那是一场大战后最幸福的时刻,必须不能被打扰。
事实上,狂攻青龙岭村两个小时的日军主力这会儿别说还不知道竹内云山这个倒霉孩子彻底完犊子的消息,就算知道,也是八十老汉碰到十八小娇娘---有心无力!
不过一个多小时的攻击,在青龙岭村这颗铁核桃面前,国崎怔脑门都撞至青紫,足足180具尸体和超过200名伤员被从战场上抬下,而对手依旧活力十足,还时不时有冷枪从石缝中射出,造成山下的官兵阵亡。
这也就是丢过一个步兵大队和炮兵大队的国崎怔少将阁下现在的底线已经被拉的很低,不然的话早就又气吐血了。
所以说,生活旳毒打对人的提高还是蛮大的,至少这会儿国崎怔少将阁下只是脸色发青,命令全军继续死死困住这拨落网之鱼的同时,还在野战帐篷里安心等待自己派出的侦察部队带回竹内云山部的信息。
或者说,他在等待天亮,再给他一个白天的时间,海军那边的大雾总不能连续持续两天吧!
不要多,只要一个中队的轰炸机,投下的12颗重磅炸弹就能把中国人该死的石墙和深壕给炸平。
可惜,日本海军的战机在明日能不能正常起飞没人知道,但他今晚是注定等不到来自竹内云山部的信息了。
在大局基本已定的时候,唐刀就命令老黑率领警卫排加上杨小山的步兵排以及顾西水的特战小队迅速向河谷以东机动。
果不其然,三支几乎代表着独立营目前最为精锐的小部队,在河谷1.5公里外的崇山峻岭中遭遇到了日军小分队级别的搜索队。
日军三支小分队级搜索队,除一支小分队行走于山路上,另外两支都选择由更为艰难行走的山林中前进,那也严重的拖累了他们的行军速度,以至于一个多小时才行走了不到2公里。
日军之所以这样选择也很无奈,他们要获得友军的信息,首先得保证自己能活下来,在随时可能遭遇到中国军队的情况下,他们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若遇到万一的极端情况下,怎么说也有个小分队能逃回去报信不是?
已经将自己放在‘弱者’心态的日军搜索队谨慎是足够谨慎了,但这种小心谨慎付出的代价却是中方三支精锐小分队在熟悉捞金坑周遭地形的老猎户的带领下,沿着不为人知的小路在两个山头上把他们堵了個正着。
他们当然不知道,他们这种行军方式在离开其主力部队1.5公里后就尽入唐刀派出的侦察兵的眼底。
唐刀为了能顺利伏击自己费劲心血才‘调’来的日军,对防范国崎怔主力异动已经到了近乎‘变态’的程度。
早在一天前,唐刀就从不多的军粮里拨付每人每天30斤大米和10块大洋的天价报酬做为酬劳,从当地村民里征召了在山里打猎超过20年的猎户30人。
12人随各步兵连、炮兵连等部队前进,避免迷路,另外18人则每人带领两个士兵,在沿途的各个山头藏匿,几乎覆盖了所有能通向捞金坑方向的路,一旦有异常情况则立刻向距离其最近的骑兵排士兵通报,吕三江的骑兵排则成了烽火传信兵,坐镇捞金坑的唐刀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数公里外的情况变化。
一次成功或许可以是偶然,但次次成功更多的是源自于对细节的苛刻。
中国军人终于获得了回报,老黑等人还在山路上前进,就收到了吕三江传来的消息,并立即根据日军行军特点做出了相应的部署。
这次双方无论是对地形的熟悉程度还是战力水平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尤其是两个纯步兵部队配上了正在熟悉特种作战理念的顾西水率领的特种小队,战斗力更是倍增。
那或许也是第一次普通步兵部队和‘特种兵’合作进行野战,但效果却是出乎意料的好。
首先遭殃的就是在山林中看似安全的两个日军小分队。
老黑的警卫排和杨小山的步兵排,各自遣一个班占据高地,由上而下对日军进行打击,将其压制在山林中,各自的一个步兵班则沿着山线将其向赶羊一样向内进行压迫。
山路上的日军小分队听到枪声想往后撤,也是晚了,警卫排和杨小山步兵排各一个步兵班早已堵在他们后面,让其进退两难,只能靠着对射勉力维持。
灭杀其两翼,再收拾山路上的日军小分队,这就是做为带队最高指挥官的老黑的选择。
而顾西水麾下的两个特战小组隐没在丛林中,对山林中的日军进行精准型打击。
两个特战小组皆配备了独立营最出色的神枪手和掷弹筒手,牛二的枪法就不必说了,300米的直线距离内,只要露出巴掌大小的躯干,皆是其射杀目标。
整场战斗下来,仅牛二一人,就射杀了8人,足足占据了毙杀日军的六分之一。
但牛二和另一名狙杀了5人的神射手却还不是这场小型伏击战完胜的决定因素。
真正主导这场爆发于三段山路各方距离达400米远战场胜利走向的,是两名掷弹筒手。
那或许也是日军小分队第一次碰见比他们还要精准几分的中国掷弹筒手,以日军老资格掷弹筒手的精度,可以在两发试射后,将第三发榴弹控制在3米半径内投往500米外,那已经是令中方轻重机枪火力射手无比胆寒的水准了。
开战以来,中方重机枪火力点有百分之五十都是被这样简陋的手持型迫击炮给摧毁的。
可两名中方掷弹筒手却比日军掷弹筒手的精度要更恐怖,也或许并不是水平要高的多,是地理优势叠加了心理因素等原因,但无论怎么说,一发试射,两发命中400米外的目标,堪称步兵的噩梦。
两个被彻底压制于山林中的日军小分队就遭遇了这样令他们无比痛楚的打击,在随队的轻机枪手和掷弹筒手因为反击被中国人发现并被干掉之后,他们彻底成了待宰羔羊。
躲藏在岩石和大树背后的射击可以挡住子弹却无法挡住数百米外射来的榴弹,中国步兵们完全不用考虑自己杀敌,只需要用火力压制,所有杀敌任务都交给掷弹筒手来完成。
加上两名神枪手的零打碎敲,两支日军小分队30名日军仅用了20分钟就被打崩溃,心理防线的崩塌导致其更不能维持防线,将后背露给几名精准射手和狙击手的结果是最终一个不剩被击杀在山林中。
然后就是山路上的残存日军的末日,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模式,两个精准到令人发指的掷弹筒手汇合杨小山步兵排里的三个掷弹筒手,将藏在岩石堆里的日军步兵进行了吊打。
近50名日军步兵完全被覆灭在皖南的大山里,没有激起一丝丝水花。
因为,全部战死的他们,竟然没有获得一点战果,中方仅有两名士兵因为躲避日军步兵们绝望的子弹而滚入灌木丛,导致面部被枝条划伤,勉强划入轻伤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