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368章

作者:汉唐风月1

  但在这种狭窄的空间里,日本残军就算是想偷袭,也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三八大盖实在是太长了,尤其是日军到这個时候还傻不呼呼的把个刺刀卡在步枪上,稍微的一动,刺刀就在石头上撞的山响。

  那完全就是给搜索队指明方向,先是丢几颗手榴弹过去,而后,连面都没露,先是驳壳枪探出枪口一梭子子弹扫过去,打不中没关系,后面手持冲锋枪的军士班长根本不给匆忙躲避中的日军反应时间,又是跟着一梭子子弹扫过去,最后还有一把驳壳枪收尾,三人互相交替掩护前进。

  用冲锋枪和驳壳枪的不是军士班长就是排长级少尉,虽然没有常年做为小组级配合,但他们都是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提拔起来的,互相配合甚至比自己步兵班还要更默契。

  手握三八式步枪的日军最多也就开一枪,几乎毫无反抗之力就被这样以浪潮般前进的一波接一波弹雨给扫倒在石林中。

  装备的不同和战术正确的运用,基本保证了4连官兵在这样的搜索作战中的绝对性优势。

  除了一名手持冲锋枪的军士被一名极为狡猾躲在石柱边上的日军手握着刺刀突袭给刺中胳膊,可也就此一击,反应迅速的军士班长弃枪用手锁住其手臂,战友间的绝对信任让日军再无任何机会,后方迅速跟进的两名军士生生用枪托将日军给砸毙。

  除此之外,参与石林搜索作战的其余官兵基本都完好无损,战果则是击毙残余日军近30人。

  至于其他的日军,要么是被迫击炮和掷弹筒炸死其中,要么是慌不择路的蹿入雷区被炸死炸伤。

  在雷区中受伤,其实比死还要惨,因为没人能救他,他只能眼睁睁的等着自己失血过多走向死亡。

  所以对这样的日军,赵大强自然也不会命令自己的士兵冒险进入雷区去干掉他们。

  经过近30分钟的搜索作战,经过各搜索队报上来的日军尸体数量,总数高达64具,加上山路上被那神奇一炮给炸死的,总人数达七十多,基本和逃入这片区域的日军数量吻合,赵大强宣布搜索作战结束,全连开始投入封锁河谷日军后路作战。

  至于辎重,反正放哪儿也跑不了,万一河谷这一仗打输了,要辎重也是球用没得。

  不过,那门被秦五郎步兵班意外缴获的山炮,却是被赵大强当宝贝一样命令他们将山炮搬运过来。

  为此,进行短暂修整的4连虽然每两人分一罐牛肉罐头权当补充体力,但秦五郎的步兵班却是拥有足足45罐的配额当做奖励,平均每人三罐。

  哪怕只是配额,可也把其他步兵班羡慕的眼睛发蓝,这两天大家吃烤土豆吃得都反胃了,秦五郎的步兵班却可以在最少一周内用土豆就牛肉吃,这得是多幸福的事儿啊!

  但这也只能羡慕,谁让人家干掉一个日军炮兵小分队呢!另外还缴获了一门山炮。

  最牛逼的是,发出神奇一炮干掉日军指挥官的人,还是小日本自己,虽然其主因是因为小土豆丢下去的一枚手榴弹。

  经过秦五郎仔细勘察并和这边的战果相对照,虽然很玄乎,但所有军官不得不承认秦五郎的判断。

  那是土豆情急之下丢出的手榴弹掀翻山炮的瞬间也击毙了预备开炮的日军炮兵小分队长,临死前拉动炮闩使山炮顺利发射。

  只是那时炮身已经彻底倾斜,炮口对的不是天空而是微微倾斜向下,加上火炮原本用来卸掉的后坐力缺失,几个作用力的合力之下、竟导致的炮弹却不是像往常一样根据正常的曲线弹道飞行,而是平直的打向炮口所指向的方位。

  但这还不是最奇迹的,最奇迹的是,从炮口到日军大尉中队长藏身的辎重车,中间还隔着两座小山尖,就算是有直达的空间,视野所及,也绝对不会超过两个拳头宽。

  可这一炮就这么神奇的发生了,正好擦着连续两座山尖而过,一炮命中近400米外山路上的辎重大车,其弹道之精准,只能说是三清显灵。

  创造这个奇迹的小土豆并没有获得太多额外奖励,但所有人都知道,那不是赵连长舍不得给,而是这位功劳太大,已经不是赵连长这个级别能做主的了,那得唐长官亲自来。

  不过土豆已经很满足了,他收到了赵大强给他的一包日式香烟,虽然还烟盒上还沾着日本人的血。

  那是刚刚从日军尸体缴获的。根据独立营的规矩,所有击毙日军的获得的财物缴获,六成上缴营部,两成留连部,一成留给步兵排,一成给步兵班,而烟草、粮食和装备弹药这种紧缺物资,则全部上缴,就算是连部也不能私自截留。

  赵大强给他的这包香烟,其实是违反了军纪要扣军饷的。

  用赵大强的话说:老子现在没有钱,也没权力升你的军衔,那也就只能拼着扣一月军饷奖励你娃一包烟了,不过,你娃别抽太快了,老子没烟的时候指不定还得找你。

  奖励很小,但土豆无比开心,从昏迷中醒来的卫东来和蔡勇冠两个连长已经求着他要了几次烟了,他每次只能厚着脸皮去找老兵们半根半根的借。

  比如李九斤,那个大叔嘴上不饶人,可对他一直关爱有加。

  现在,他不光是可以还了欠账,还凭自己的能力给两个长官烟草自由。

  他,也是可以凭自己能力获得战功的精兵了,再也不是那个两个步兵连用命护着的小小兵了。

  一包烟给小兵带来的满满幸福感,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是很难理解的。

第690章 被凿掉的骄傲!

  对于此地的独立营4连来说,这一仗无疑是大获全胜。

  除依照唐刀军令全歼这股殿后日军使其无一人脱逃外,还额外缴获了十几辆大车的辎重。

  但更让人欣喜的是,那批辎重里除掉可供全营2000余人所用三日份的粮食补给外,另外还有200枚步兵炮炮弹和数万发机步枪子弹。

  如果配上这一战中缴获的两百多条步枪和掷弹筒、轻机枪,妥妥可以武装两个全日式武器装备的步兵连出来,那些还拿着老套筒的川军弟兄们绝对会喜欢的。

  这绝对是超额完成了唐刀教给的任务。

  而换来这一切战果的损失不过是两人牺牲,10余人负伤,损失小的近乎可以忽略。

  别说赵大强这个连长喜笑颜开,甚至宁愿扣发一月军饷也要给土豆奖励一包烟,全连官兵都开怀大笑,有些‘肤浅’的,甚至直接抱着同班战友笑着笑着就哭了。

  那是他们前所未有旳大胜。

  除了他们自己,没人能明白这些兵们为何打了场‘小仗’就心情激荡至如此。

  他们当然都打过大仗,远比这种不过数百人对战规模大的多仗,他们也曾经胜利过,可那,是用牺牲换来的。

  当夕阳的余晖落下,日军终于退却,留给他们的是什么?

  是满目苍夷的阵地,是战友的痛苦呻吟,是已经苍白如纸无比冰冷的脸庞。

  整个阵地都是。

  尤其是在淞沪战场上,知道士兵们最不喜欢去的位置是那里吗?是三线战壕。

  所有人甚至宁愿呆在一线二线战壕里挨日军的炮弹,也不愿意呆在更安全的三线战壕。

  因为那里,是存放士兵遗骸的区域,白天日军攻击一刻不停,来不及运到更后方的遗体全部堆在战壕里,就像是一根根烂木头。

  更可怕的是,当天气炎热,死亡的味道不再是阴森,而是腐烂。

  无论是26师还是88师,他们几乎都有类似的经历。

  不管是失败还是胜利,他们都需要用巨大的牺牲来换取。

  可现在,战损小的微乎其微,他们不再看到那种熟悉的场景,但日军,却是尸横片野,他们怎么能不激动呢!

  不过,他们很快就平复激荡不已的心,赵大强只给了全连10分钟的修整时间。

  主战场的战斗还在持续,他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等着享受胜利的果实。

  伏击日军后续部队这一仗顺利完成,但并不代表河谷之中也会如此轻松了事。

  要知道,通过特战小队侦察,这股日军总兵力达到2200余人,除去这一拨300日军以及打头的一个步兵中队,被合围在河谷中的日军兵力高达1700人,这个兵力甚至已经超过了河谷两侧的独立营兵力。

  虽有地理优势,还用‘飞雷炮’把日军炸了个晕头转向,但日军不是猪,他们有优良装备也有良好的战术纪律,更有敢玩儿命的所谓武士精神。

  这边的战事用了超过一个小时顺利结束了,可河谷中的枪炮声还一直未停歇过,而且无比激烈,想来日军也不会甘心引颈受戳。

  而竹内云山就在距离河谷末端大约300米的位置,满脸苦涩的看着前方如火如荼的战场。

  他的想法虽然有些自私,但从战术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无论是前方还是后方,他必须要打通一个通道。

  否则,别看河谷中他拥有近2000人的兵力,但在中国人完全占据优势地形的火力压榨下,他麾下的伤亡只会是越来越大,能够防御的兵力越来越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走向死亡。

  所有人,包括他自己。

  由后方传来的炽烈枪炮的声音已经告诉竹内云山,不知已经算计他多久的中国人同样对他的后队进行了攻击,期待还隔着重重山岭的支队主力来救援他,基本已经成为幻想。

  再联想到国崎怔之所以电令自己赶来汇合,是因为他终于包围了数百中国精锐,突然有所觉悟的竹内云山浑身冰凉。

  如果这股被包围的中国人是自投罗网呢?是不是就像钓鱼,撒下引诱鱼群前来的诱饵,而后用大网将鱼群一网打尽!

  能布下这个局的中国指挥官该有多么狠辣?

  而最让竹内云山感到恐惧的是,一个敢将数百人做为诱饵送到对手嘴里的指挥官,又怎么会轻易放掉自己已经到嘴的猎物?

  或许,除了那种能将炸药包抛射一百多米的神秘武器,后面还有更可怕的布置在等着他。

  他只能,也必须拼老命!

  竹内云山拼命的手段,就是拿他现在还能直接指挥的数百人对堵在河谷末端的那座小山狂攻,那是关乎河谷内所有日军的生命线。

  小山上只需要架设数挺轻机枪,就可以彻底封锁整条道路,不攻克那座小山,就算是那辆还没被击毁的94装甲车前来,也冲不过那条布满死亡的路。

  是的,那条可通行大车的山路上,已经横七竖八的倒伏了最少两個步兵小队,那都是近一个小时之内狂呼着‘板载’的帝国步兵们最后的结局。

  随着近1个小时的战斗,不惜一切代价连续发动了三次板载冲锋的竹内云山绝望了。

  那座牢牢锁死山路的小山上中国人的兵力虽然算不上多,但装备却精良的令帝国步兵们心伤。

  他们的冲锋枪多也就算了,那是精锐中国军队的标配,面对这样的中国军队,帝国陆军一般都会选择用火炮解决问题,可惜他现在没有火炮。

  可中国人甚至连重机枪都多的不像话,一个不大的小山上,兵力不超过两个步兵连的中国人竟然放置了最少6挺重机枪,6条随时就可以喷出的火舌,简直就是步兵的噩梦。

  是的,对于竹内云山大佐和他麾下的这数百日军步兵来说,这是他们从未经历过的战场。

  在华北平原上,他们一直所向披靡,他们有105榴弹炮,有75山炮,还有轰炸机助阵。先是大炮轰,再是飞机炸,然后用步兵冲,这三板斧一旦祭出来,几乎没有多少中国军队能抵御。

  可在这儿呢?被伏击先不说,单轮装备,飞机大炮都没了,三板斧少了首先就少了俩,这还不算,此时的日军甚至连重机枪都没有,最牛逼的重武器是拐把子轻机枪和掷弹筒。

  所有重机枪和步兵炮,都被智慧的竹内云山留在河谷内抵挡来自两侧山岭中国人的攻击。

  可若是将那些重武器都调来此地,会是什么后果?竹内云山敢肯定,那或许他都没有攻击这个小山头的机会,拥有各种轻重武器的中国人早就把河谷内的步兵给打崩溃了。

  没了河谷内的步兵们牵制中国人的主力,大家可不得一起玩完嘛!

  不过,那说不定也好了,至少他现在不至于悲凉到旦旦都快缩回腹腔了。

  竹内云山也没法对自己的麾下苛责什么,一个半步兵中队外加一个护卫中队高达500余人的兵力,总共发动过三次决死进攻,可每一次都至少丢下上百具遗骸被打退,打到现在还能战斗的绝不超过200人。

  原本唯一能对中国人有威胁的掷弹筒,却被中国人的枪手和数量更多的掷弹筒以及大口径迫击炮所压制,根本没法对其重机枪火力点形成压制。

  那是日军不知道,负责这座封锁日军后路小山防御的可是钱大柱的三连,并且还加派了程铁首火力支援连的一个排,唐刀犹嫌不够,额外从所有川军中挑选了30名军龄5年以上的老兵另组了一个排。

  在钱大柱的命令下,轻重机枪和冲锋枪、驳壳枪打日军步兵,其余所有掷弹筒和迫击炮以及枪法精准的步枪手主打日军掷弹筒手,日军轻步兵作战中最依赖的掷弹筒手不遭殃才是咄咄怪事。

  掷弹筒手死伤惨重,6挺重机枪完全是肆无忌惮对步兵进行杀伤,步兵再搞玩命冲锋,不过是活靶子而已,浑身贴满护身符都不行。

  以至于还活着的护卫中队大尉中队长都向他建议,请大佐阁下选择固守待援。

  没人再愿意做必死的挣扎了,就算最终必死,那也比现在就死来得迟一点儿,至少还有时间给家人写一封诀别信,哪怕就一句话呢!

  竹内云山看着已经满脸绝望不愿意再进行‘板载’冲锋的士兵们,泪水,滑落脸庞。

  他知道,他这些麾下们,勇气已失。

  第五师团‘钢军’的骄傲,被中国人用子弹和炸弹狠狠凿掉了。

  。。。。。。。。。

第691章 进了渔网的甲鱼

  一个堂堂大日本帝国陆军大佐,在战场上潸然泪下。

  这一次,倒不是真的因为要走向死亡的恐惧,而是,曾经深植于骨子里军人的骄傲被打没了,这是竹内云山所不能接受的。

  有些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宁愿屈辱的活着,而还有些人,情愿站着死去。

  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会有这样两种群体。

  竹内云山终于在生命进入倒计时的那一刻,觉醒了特属于军人的那点东西。

  更何况,做为一个大佐联队长,他比这里所有的日军都要清楚一件事,一旦他也同意麾下的建议选择固守待援,会面临什么后果。

  后果是中国人将会凭借他们目前占据优势的火力,一点点试探着将所有火力点给拔除掉,那个时候,将彻底成为这片河谷里所有人的死期。

  麾下旳决死反击或许没可能攻下中国人的阵地,但可以拖,把这些该死的中国人继续拖在山岭上。

  那个布下一个大局将他这两千人计算的死死的中国指挥官很聪明,但聪明人往往会太依赖于自己的智慧而吝啬牺牲,这是竹内云山数十年的人生经验,生活给他的智慧。

  他无比相信一点,在己方所有的重火力点没有被彻底清除之前,已经完全占据优势的中国人绝不会贸然冲下山和他做最后的决战。

  那样无疑会增大他们的损失。

  中国人的火力凶猛弹药充沛,搁以往任何时候,可能对竹内云山来说,都是抓心挠肝的痛楚,但看看天色,竹内云山反而在绝望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只要中国人因为弹药充足而吝惜付出战士的生命,那他或许有机会战斗拖到6点天黑以后。

  等到夜幕降临,漆黑的夜晚也许会给他和麾下脱离战场的机会。

  再说了,竹内云山还对自己的前锋步兵中队抱有一丝希望,如果他们能回戈一击,冲上山岭让中国人顾此失彼,或许努力向他们汇合的步兵中队也能冲出河谷,两个步兵中队只要占据一个制高点,就能掩护那河谷中的千余残兵就能源源不断从缺口撤退。

  只要离开这个该死的地方,他有理由相信,他和他的麾下还是有能力和中国人一战的,最不济,他还可以带着一部分士兵退到茫茫的大山中。

  绝不至于被中国人围杀于这片不知名的河谷。

  一想到自己或是麾下步兵联队会成为中国人报纸上炫耀的资本,竹内云山就全身发寒,那是比让他死亡还要可怕的东西。

  做为已经距离帝国高级阶层不过一两个台阶的陆军中级军官,竹内云山太清楚那位已经成为淞沪派遣军司令官亲王殿下的为人了,在围攻中国如此重城的关键时刻,一个步兵联队完蛋给帝国陆军脸上抹黑,那他这個大佐联队长必然是首当其冲被亲王殿下惦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