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而对于河谷中的日军步兵们来说,更要命的是,他们拼了老命构筑的临时野战阵地基本只能防一防子弹,对于这种从天而降的迫击炮毫无抵抗能力。
于是,后来的十几分钟里,战场上就出现了一种极为诡异的形势。
日军的掷弹筒不断在山林中炸起一团团硝烟,而河谷中,则是不断响起巨响。
掷弹筒打不到山脊之后的迫击炮,迫击炮也不管他们,就逮着那些还企图建立阵地的日军步兵打。
这次可不像‘没良心炮’那样就是瞎几把打,丢到哪儿算哪儿,迫击炮可是精准炮击,一炮打不中,第二炮第三炮第四炮随之而来。
浅浅的战壕和石头挡得住子弹,可挡不住这种从天而降的炮弹。
河滩上的石头再度成了迫击炮的帮凶,数不清的碎石四处迸射,把日军步兵炸得那真叫一脸血。
一时间,河滩上的惨嚎声甚至都超过了隆隆炮声。
实在是,伤者比死者还多。
有的是被四溅的弹片打的,有的是被犹如天马流星拳一般的碎石击伤的,相比而言,那种直接被气浪抛飞,等掉下来就基本没气的日军步兵还舒服一些。
至少,不用享受那种痛至骨髓的痛楚了。
你想想,那种鸡蛋大的石头嵌入到肉里面是啥滋味儿?剧烈至让人抽搐的痛苦还是其次,石头上携带的大量细菌远比铜制的弹头更可怕,受这种伤的伤兵没有青霉素这种抗菌药的话,百分之九十都会死于细菌感染。
当然了,这会儿的日军可想不了那么多,如果不努力一点儿,别说活到明天了,就是撑过今天下午,都难。
被迫击炮一顿炮击揍得哇哇乱叫的日军终于孤注一掷,重机枪和步兵炮终于冒着风险开枪开炮,试图掩护步兵们再度向山上进攻。
“好,庞大海干得不错,再告诉庞大海,把日军的重机枪都给我干掉,老子给他炮兵连记一等功!”唐刀眼睛亮了起来。
相对于那些只能盲目对着山岭开炮的步兵炮,日军装备的20来挺重机枪,才是他想快速解决战斗的心腹大患,只要干掉他们,日军光靠步枪,是挡不住装备着数十挺冲锋枪和近百把驳壳枪的独立营官兵冲锋的。
是的,一旦距离青龙岭村那边的侦察兵发现日军主力有向这边移动的迹象,唐刀纵算再如何不想,也只能用上最后一招解决河谷内的敌人。
否则,当这里的残兵和日军主力合兵一处,青龙岭村上的数百官兵将彻底成为弃子,休想有一个人能生还。
但日军也很聪明,在重机枪阵地没有构筑完成之前,他们根本不敢将其拿出来,主要以轻机枪和更灵活的掷弹筒在掩护步兵进攻。
不过现在,眼瞅着步兵不断被对手的火炮蹂躏,再这么玩下去,迟早都是死路一条,只得把自己压箱底的武器冒着风险登场了。
这些,可都是炮兵连的功劳,十几分钟的精准炮击,把日本步兵炸得足够惨,虽然两侧的阵地上,中国步兵也因为日军掷弹筒疯狂还击伤亡了数十人。
都被唐刀快骂成狗了,炮兵连能不爆发出所有潜力吗?
就连炮兵连长胖大海这会儿都亲自担当一门迫击炮的炮手,用两个肥厚的手掌根据炮兵观察员传过来的坐标高速调整着火炮各参数。
大冬天的,光着膀子,依旧汗如雨下!
第678章 最后希望(月初求月票了!)
竹内云山的小脸,其实在迫击炮开始吊打河谷内的己方步兵那一刻,就是苍白的。
苍白的脸配上硝烟在其面部留下的黑,就像舞台上的小丑,有些滑稽,可并不好笑。
因为正在努力占据河谷后段的日军军官们都明白,如果没有外援,光靠河谷内的同僚们自身努力,恐怕是绝冲不出这片死亡河谷的。
可联队部的野战电台已经宣告阵亡,外援何时能至已经成为一个未知数,相对于此,倒还不如祈祷中国人的炮弹没那么多。
可惜,随着日军重机枪次第开始射击,‘咻~~’划破长空的炮弹尖啸又把日军军官们最后旳期望给埋葬了。
那是四一式山炮炮弹在空气中奔行的特有声音。
两门75口径山炮,独立营最后的底牌终于粉墨登场。
胖大海就算被唐刀骂成狗,也没舍得动用这两个大杀器,实在是两门山炮的炮弹相比于迫击炮炮弹来说,太少了。
总共就60发,打一发就少一发。
好钢就要用到刀刃上,终于等到日军的重机枪露头,两门被放置在距离河谷800米外山脊上的山炮可以发言了。
为了能以最快速度通报山炮炮击区域,几名炮兵观察员甚至不惜犯险,就站在没有遮拦的山岭上用旗语向远方通报。
以至于有三名炮兵观察员被掷弹筒榴弹碎片击伤,幸好都不算致命。
不过,他们的勇敢让远方的山炮班在最短时间获得了炮击坐标,并发起了攻击。
75MM口径的小型榴弹炮放在大型战场上只能是小炮,可在这里,却是妥妥最大口径火炮,而且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他们根本不用担心河谷内的日军用炮火反压制。
首先,日军得有炮兵观察员能看到他们的炮兵阵地;其次,日军的火炮得敢在这个完全处于中国军人射程内的战场上开炮。
别说七八百公斤的山炮开炮的动静大得不行,就是一门山炮周边簇拥上十几个人,那也分明是在给中国人指明目标。
除了更加灵活方便的步兵炮,日军的山炮基本都没露头。
一团团炮火在河谷中炸响,简陋的临时工事根本起不了任何的保护作用,不管是重机枪还是人体,只要被一轮炮火命中,基本都是成为一地零件。
河谷中的战况,随着独立营炮兵连的火力全开,胜利的天平已经逐渐在向中方倾斜。
消耗是很大,近乎于倾家荡产式的消耗,但在唐刀看来,只要能杀伤足够多的日军步兵,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为唐刀最清楚,打完此一战,独立营或许未来很久都没有机会再和日军打这样规模的战斗了。
伴随着金陵陷落,他将率部向北方那座大山进发,在那里,独立营将会彻底的成为一支山地野战部队。
一脸苍白的竹内云山很痛苦,但依旧没有绝望,因为他还算明智的选择,将麾下两个步兵大队分成三部,一个尖兵步兵中队打头领先主力一公里为一部,中段为全军主力为一部,还有一个步兵中队携十几辆马车的辎重为一部,既是保护物资,也可以为全军殿后。
也就是说,虽然近两千步兵的主力被围困于河谷之中,但日军依旧还有一头一尾两个步兵中队外加一个辎重队留在河谷之外。
竹内云山最后的希望就在这两个步兵中队身上,不过,他并至没有把希望寄托于全军之前的那個尖兵步兵中队。
虽然尖兵步兵中队为他麾下精锐中的精锐,但他们面前是一个拥有数百人兵力的中国步兵营,用屁股想,竹内云山也知道他们很艰难,回军对河谷两侧的山脊发起攻击,才是他们最应该做的。
日本陆军大佐的希望是位于全军最后并没有陷入重围的步兵中队和辎重队,不需要他们对中国人发起攻击,只要他们跑路,跑出这片山区向支队主力那边发出警报,自己这边就有希望突破重围了。
可是,顾西水的特战小队跟着日军在山林里行进了超过两个小时,自然早就将日军的布置电告唐刀。
唐刀也早就根据日军的队形做出相应战术调整,负责阻击日军后队的是赵大强的第四连。
他们的战斗任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歼灭这股敌寇,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还能缴获点物资。
或许不会有多少装备,但吃的绝笔不少,那是独立营现在最需要的。
所以,前方河谷中的战斗一打响,赵大强就通红着眼珠子下达了攻击命令。
赵大强的愤怒不是来源于眼前反应迅速的日军,而是原本定好的他的四连担任诱敌任务,可还没到清晨,就变成了冷锋的一连。
是,他承认比起战斗力来说,冷锋的一连为全营之冠,可一连就这样抢走了原属于他和四连的战斗任务,终究还是有股子技不如人的邪火。
这不能怪负责统筹全局的唐刀,也不能怪冷锋,这股火自然只能冲着眼前的日军发泄了。
四连所面对的战场距离河谷还有七八百米,是一条山路。
一边是深沟,一边是高山,山路又狭窄,倒是个打闷棍的好地方,可对于一个步兵连的伏击阵地来说,却有几分艰难。
因为日军的队形拉得实在是太长了,若是被日军抽个空子反击上山,那伤亡可会大大增加。或者遁入大山对数公里外的日军主力发出警报,那对于全军都是极其危险的。
200余日军步兵护送着拥有近一百日军辎重兵以及十几辆装载的满满当当的马车,整个队列长达近800米。
所以赵大强将手下的三个步兵排外加一个火力支援排散布于长达1000米的各个攻击点上。
10个步兵班,各步兵班要负责将近100米的战线。特别加强给四连火力支援排的两挺重机枪分别守在战线的前后两端,两门迫击炮则位于山脊后,由赵大强亲自指挥对顽抗的日军火力点进行打击。
攻击命令下达之后,雨点般的子弹就向三四十米外的日军队列倾泻而去,还有手榴弹。
只不过为了防止将马车炸毁,手榴弹一般都没有冲着日军的辎重队招呼。
但其他的日军,可就倒霉了。
尤其是打头的两个步兵小队,四连百分之六十的攻击皆是针对他们。
冲锋枪、驳壳枪、轻机枪,步枪所有能射击的枪械再加上几十枚手榴弹,劈头盖脸的就向迅速做出战术反应的日军步兵们招呼过去。
套用一句现代语,正憋屈着的独立营四连这会儿使的‘王八拳’,瞄准对手,倾尽全力,一通乱砸。
骤然遭遇如此打击,日军反应再灵敏也不求行。
想避开这些,除了往山上攀爬,另一个选择就只能往深沟里跳,十几二十几米的沟跳下去,用屁股想估计也落不到什么好。
但,选择往深沟里跳的日军还真不少,虽然很多日军并不是自己想跳下去的,那是被被惊慌失措的同伴给生生挤下去的。
没胆量往下跳的,就只能疯狂的往山上爬,哪怕山上射下来的子弹密集的让人头皮发麻。
勾着身子端着枪向山上攀爬的日军像割稻子一样被装备给各班的冲锋枪和驳壳枪扫倒,但日军依旧前仆后继,嘴里叽哩哇啦嚎叫着猫着腰端着枪向山上发起冲锋丝毫不停歇,仿佛是不知死亡的恐惧为何物。
不是日军勇猛的连死亡都不知道是何物,而是眼前的现实告诉他们,呆在狭窄的山路上,不管你是不是躲在山石下,不管你是不是能躲过中国人的手榴弹子弹,最后的结局一定是被杀死在山路上。
冲上山岭,迫使中国人离开山脊或者互相对射分担山路上的压力,是他们唯一的生路。
因为,中国人除了常规枪弹手榴弹,竟然还用上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燃烧弹,虽然那是人工投掷的。
。。。。。。。
第679章 地狱火!
是的,除了‘没良心炮’这个大杀器以外,唐刀还特地为步兵们准备了秘密武器。
燃烧弹!
当然了,这种没多少技术含量,主要以汽油和橡胶及白磷混合、仓促之下完成的作品与其说是燃烧弹不如说是燃烧瓶。
这种原本在松江巷战中就被使用过的燃烧瓶,却被唐刀冒着风险搬上了野战战场,那主要也是因为有地理优势。
唐刀在查看河谷周边地形的时候,就已经认定日军因为兵力众多,绝不会像放羊一样你挨着我我擦着你走进河谷,河谷之外必定会有日军的存在的。
河谷太宽,由一根火捻子引燃的燃烧瓶并不适用,搞不好还会因为日军火炮或者掷弹筒的反击引起爆燃,那反倒把自己给坑进去了。
所以河谷边上的部队都没装备这玩意儿,也就赵大强的四连因为他们战场的地势装备了,平均每名士兵携带一个。
这玩意儿使用起来倒是很简单,用火柴点燃垂于瓶口的棉捻子,而后奋力丢出去即可。
砸烂后飞溅出旳汽油颗粒分布面积决定了燃烧瓶的杀伤半径。
唐刀为此专门带着各连、排、班长们在山谷中做过试验,一个燃烧瓶丢出去,最大的杀伤半径能达到3米,最小的也有1米。
杀伤半径不小,威力更是惊人。
一颗粗如成人腰身的大树,被两名军士先后丢出去的燃烧瓶砸中,整颗大树都陷入熊熊烈火中,最终被生生烧毁。而一颗光秃秃的三四米高的大石头,连挨几个燃烧瓶,火焰一直持续了近10分钟,数千万年前就存在的石头,硬是被这些可怕的火焰给烧炸了一个大口子。
所以,当看见日军如此奋不顾身强攻的那一刻。
“给老子把他们烧回去!”赵大强一阵恶向胆边生。
既然不怕子弹不怕手榴弹,那就看看你们怕不怕火烧!
时任第4大队第3中队的大尉中队长小泽理生就亲眼目睹了这样一场惨剧。
他麾下最勇猛的第1小队苍空井少尉是日本国内有名的空手道道场高手出身,曾经在战场上不用步枪,徒手灭杀过两名中国人。
小泽理生到现在依然记得在中国北方所遇的中国著名大刀军中身高足有1.8米的壮汉一脸的不可思议,他的大刀挥舞的虎虎生风,却被苍空井少尉以及其灵活的步伐闪开,并伺机找到其破绽,欺身而入,以一记手刀,击碎了他的喉结。
那名手持大刀的中国壮汉领章是陆军中尉,应该是连长级别的人物,被苍空井少尉击杀后,正在和他们白刃作战的中国军人士气大跌,最终一百多人战死,只有十几人得以逃脱。
可就是这样一位高手,却被从山上抛出的冒着烟的简陋玻璃瓶给击杀。
小泽理生看见仓空井少尉已经竭力在山坡上躲避,他粗壮的双腿给其提供了难以想象的灵活性,纵观整个步兵大队,日本陆军大尉敢肯定绝没有人能做出比他更出色的战术规避了。
可他仍然死了。
被活活烧死!
中国人的燃烧弹密度并不高,大约七八米才会有一个,但威力却令人毛骨悚然。
可怜的苍空井少尉已经连窜带跳的逃出去五六米远,那团原本距离他不过一米的燃烧瓶落地后爆出的足有两米直径的火球并没有伤他分毫。
可他或许是因为逃的太快了,却不幸逃进了另一个燃烧瓶的杀伤区域。
那个燃烧瓶正好撞在一颗大石头上,橘红色的火焰直接笼罩了半径达三米的区域。
该区域内的日军步兵们一阵滔天惨嚎,比屠宰场的猪叫得还要更凄惨,其中就包括正好蹿入其中的仓空井少尉。
站在小泽理生的角度,苍空井少尉就仿佛是扑火的飞蛾,明明看见火焰绽放,但他依旧不管不顾的一头撞过去,似乎是这个冬天太冷了,他急需烤火一般。
但小泽理生知道他不是,只是两個燃烧瓶一前一后的时间差正好让苍空井少尉没法改变自己已经全力做出的战术规避动作。
如果只是被火焰光顾,顶多被烧得皮开肉绽,只要拼命在地面上滚动,借助碾压,还有可能压灭火焰,逃得一条生路。
可中国人制造的恶魔武器,阴毒到出乎他的想象,那些火苗犹如跗骨之蛆,无论你如何在地面上翻滚,都倔强而固执的燃烧着,甚至,越烧越旺。
可怜的苍空井少尉就在他的大尉中队长惊恐的目光中,不断滚动着嚎叫着,身上的火焰和黑烟却愈来愈浓。
强壮的身体让他的生命力远比普通日军步兵要更顽强,但显然,承受的痛苦也更大,以至于他甚至哭着乞求同伴给他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