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311章

作者:汉唐风月1

  “是!”唐刀心里也舒了口气。

  眼前这位绝对是个聪明人,直接从他取的这个名字就知道他的用意,获得这千把号人的统领权可不是他唐刀区区一个督战官帮人家出了口恶气就能获得的,那得让人家觉得他有足够价值。

  唐刀要在老鼠山这个山区构筑防御阵地,就是他的价值所在。

  “那我界牌全军,于此地再坚守一日夜,替你全军再争取24小时,可行?”

  “足矣!”唐刀点头。

  若是坚守至明日此时,日军又必然不会晚间贸然行军,相当于再加一个夜晚。

  30多个小时,雷雄等一千多人必然能将他所规划的战壕和坑洞挖了个七七八八,扛不住重炮和航弹,可扛75山炮这种小口径火炮即可。

  那可是唐刀在来这里的两天里和营部几名副营级干部头都挠秃了,又找了好几个广德当地老乡一再确认,才选好的地点。

  那里的山,可比界牌险多了。

  就是,这一日夜,可不好守。

  那得,用人命换。

第588章 还未至那个年龄

  下午四时许!

  连续进攻无果的李寿山终于露出其狰狞嘴脸,再不顾阵地前还有什么自己的伤兵,调集四门四一式山炮和总计达12门92步兵炮对左翼阵地进行了饱和式炮击。

  足足40分钟,凶猛的炮火将阵地上覆盖着的茂密枝叶都给掀开,一线战壕更是生生轰塌数处。

  这样的炮火强度下,别说那些距离一线战壕不过数十米的伤员和尸骸被炸成残肢断体满天飞,就是战壕内部有人的话,伤亡也必定惨重。

  幸好,在唐刀临走之前,就已经命令所有人撤出战壕躲到山脊的另一边,仅留下重机枪工事里的重机枪射手和几个观察哨。

  那也是一线战壕第一次彻底的暴露在靖安军步兵们的视野里,沿着山势挖掘的战壕连绵近千米,想越过这道山岭去攻击界牌村主阵地,首先就得占领这道看似已经被火炮轰击得摇摇欲坠的战壕。

  否则,他们就得继续绕路。

  远方比这里还要险峻的多的山峰或许可以让小股部队翻越过去,但仅着步枪等轻武器的小股部队过去又有个球用,不过是给装备的有机枪有迫击炮的中国军队送菜。

  靖安军再次组织了超过400人三个步兵连抵近已经清晰可见的一线战壕前沿。

  这一次,靖安军前线指挥官显然是接到了死命令,必须一鼓作气攻克敌阵地,炮火都还没完全停止,只是逐渐变得稀疏,400余步兵就从两百米外开始大踏步冲锋。

  两挺藏在一线战壕之后地堡工事里的重机枪开始怒吼起来。

  那就是通知山脊后藏着的步兵们的信号。

  “弟兄们,二鬼子们上来了,跟我上!”李九斤毫不迟疑的一挥手。

  三个步兵排坚决的从山脊各处,冒着靖安军还在延伸的炮火进入战场,跳入二线战壕,再通过交通壕进入一线战壕。

  纷飞的炮火中,最少有五六名士兵都还没来得及跳入战壕,就被弹片击中倒在血泊中,但没有人去扶他们,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没时间。

  两挺重机枪或许能给进攻中的靖安军步兵一定的压制,但战线太漫长了,光靠两挺射速不过500发每分的重机枪就想将千米宽度上的靖安军步兵彻底压制住,那纯粹是做梦。

  “弟兄们,跟我一起,抬伤员!”川军少尉眼睁睁看着二连的士兵们在炮火里前进,而后在炮火里栽倒,眼睛不由自主地红了。

  这样的炮火强度下,将大量士兵派入战场就像是自杀,所以整个川军营都被李九斤做为二线部队,一旦一线战事紧急,川军营就得上阵。

  可看着二连的士兵就这样不管不顾的冲入炮火中,时间紧的连伤员都不顾,有点血性的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伤员在血泊中挣扎,甚至,在下一轮炮火的席卷中死去。

  地瓜第一个沿着山脊向下方滚去。

  十五岁的少年兵其实依然害怕,看着腾起的火球将山石炸得粉碎,躲在山脊背后都能感觉到涌过来的热浪将脸灼的生疼,趴在地面上都觉得心脏快被颤抖的大地给震出来,他无比恐惧。

  就像先前就一个步兵排呆在宽阔的阵地上一样,看着黑压压冲上来的敌人,地瓜无比恐惧死亡。

  可那些大哥大叔们为什么不怕?军令一下,他们同样漆黑而肮脏的脸上坚定而平静,只是勒了勒自己的武装带,检查了下手榴弹是否插紧,弹带有没有松垮,转身就跟着自己的长官和兄弟们,冲入随时可能将他们撕扯成粉碎的炮火之中。

  他们没有爹娘吗?他们没有妻儿吗?所有的问题在他们毅然冲进炮火的那一刻,在少年川兵的脑海里变成一片空白。

  他只能趴在山脊上眼睁睁看着他们跳跃看着他们滚动看着他们摔倒在爬起来,以及那几个,再也爬不起来的.....

  随着身边排长一声怒吼,地瓜就从山脊上蹿了出去,那几乎是下意识的,想把那几位大哥或是大叔扶起来拖回安全地带的心思,在那一瞬间压过了对死亡的恐惧。

  连滚带爬,镶着帽徽的军帽在气浪中已经不知道去哪儿了,那是地瓜人生中第一顶帽子,平时无比珍视,可现在却是顾不得了。

  身上和脸上更是被碎石和灌木刮刺得一条条血痕,这个时候竟然也不是那么疼,相反,地瓜心里满是喜悦,因为,他终于接近一名身体强壮的大哥了。

  身穿深蓝色军服头戴钢盔的大哥就躺在山坡上,看着身上没有太多的血迹,就是脸有些白,就连被硝烟熏黑的颜色都压不住。

  “大锅,大锅,你那里疼,我帮你包一下。”快速爬到受伤士兵身前的地瓜连声说道。

  受伤士兵眼睛半睁着,应该是陷入了半昏厥状态,久久没有回应地瓜,直到地瓜极为焦急的在其身上不断搜索创口,可能是碰疼了他,从昏厥状态中醒来,双眼焦距对了好半天,才看清眼前小小个头满头大汗的川军士兵,痛苦的呻吟了一声。

  “大锅,你醒了,真是太好了,你告诉我那里负伤了,我帮你包扎一下,我排长马上带弟兄们下来抬你回去,你莫担心。”地瓜欣喜若狂,凑近伤兵大声安慰道。

  “谢谢你,小兄弟!”感受到小个头川军的关怀,伤兵心中温暖,挣扎着低声致谢。“不过,不用那么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我们都是兄弟,你不用那么客气。”地瓜连连摇头。“放心,你身上没有伤口,应该就是被狗日的气浪撞了一下,很快就会好的。”

  “不成了,被炮弹皮啃了一家伙!”面对少年川兵的安慰,伤兵却是抽动着面颊苦笑,竭力张开手臂。

  一个无比狰狞的伤口展露在地瓜面前。

  那是多么恐怖的伤口啊,被弹片撕裂的肋部,足可以伸进整个手掌,从地瓜的角度望过去,甚至都能隐约看到伤口中在微微起伏的内脏。

  那至少是一块巴掌大小的弹片才能造成的伤害。

  而之所以地瓜先前没看到血,那是因为海量的血由此流出而后沁入地面,伤兵下意识的保护,更是用手臂遮挡了这个狰狞而致命的巨大创口。

  他活不了了,就算地瓜是个初入战场的新丁,也知道,这种伤,不可能活了。

  地瓜眼里瞬间涌出泪光。

  “不哭!”伤兵看着两行热泪喷涌而出的少年川军,艰难的摇摇头,眼睛看向自己的胸前,“帮我拿出来!”

  泪水在脸上冲开两条清晰泪痕的地瓜小心翼翼的从伤兵口袋里拿出一张照片。

  那是一个身穿少尉制服头戴着钢盔手持冲锋枪笔挺战立的年轻英俊士兵形象,他的背后,是一个窗户,还能依稀看出一些模糊不清的楼宇。

  “这是澹台记者给我拍的照片,如果可以,让长官们帮我寄回家,我爹娘最希望我出人头地,这个照片给他们看,应该会很开心的吧!”伤兵喃喃自语。“小兄弟,我的枪留给你,给你杀鬼子!”

  “我不要你的枪,我不要!”地瓜泪如泉涌,拼命摇头。

  伤兵的枪就摔在两米外,那是一把近乎暂新的中正式步枪,最多只见过汉阳造的地瓜见都没见过的好枪,换做以前谁说要给他这么一杆枪,他能每天抱着这杆枪睡觉,乐得做梦都会笑醒。

  但地瓜现在,一点也不想要,他只想这个他只见过这一面的伤兵能活着。

  可是,活不了!

  伤兵的脸越来越苍白,在少尉排长带着几个人带着担架爬过来之前,他已悄然无息。

  当心中最大的愿望了解,顽强的生命力在致命创口面前终将凋谢。

  独立营中士孟千秋,殁!

  广德之战后,43军军部特晋升孟千秋为少尉,其军职终和照片中他特意找自己长官所借军服相符。

  其母,于两年后收到其子遗照,将其子照片日日放其胸口,数月后便因病而亡。

  当娘的,要的不是儿子出人头地,是一切安康。

  只可惜,儿子还没活到理解爹娘的年龄,所以,他不懂。

  甚至,没当过爹娘的他们,无从理解爹娘失子之后的心里之痛。

  痛入骨髓,不如身死的是自己。

  。。。。。。。。

  地瓜,拥有了他所在步兵排最好的一杆枪。

  枪上所沾染的血迹,极其爱护此枪的地瓜却终生未曾拭去。

  大锅的血,仿佛一直温热,从未冰冷!

第589章 血性!

  靖安军的攻击足够坚决,几乎就踏着炮火的边缘在冲锋。

  但,李九斤的二连更为坚定,顶着炮火进入战壕。

  400多靖安军的步伐在一线战壕前50米处停止了。

  冲锋枪和驳壳枪以及步枪组成的密集弹雨只是原因之一,中方的迫击炮突然开始对阵地前步兵队列进行吊射,才是靖安军蚀骨之殇。

  趴着,或许可以躲过弹雨,但从天而降的迫击炮炮弹可不会管你趴伏的姿态有多标准,只要在其杀伤范围之内,连人带枪都一起掀翻,想往前,冲锋枪和驳壳枪组成的弹网根本不是栓发步枪所能比拟的,每前进一米,都会有人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为避免伤及一线步兵,靖安军的炮火不得不停止,只剩下轻重机枪和掷弹筒为步兵提供掩护。

  说白了,双方开始拼消耗。

  消耗的不仅是弹药,更是人命,就看谁先承受不住这种消耗。

  李寿山的眼皮在猛跳,石渡英阶的手心也在不停流汗,这已经是靖安军一旅目前所能做到的极致了。

  光是这轮炮火准备,就已经消耗了靖安军携带的炮弹的三分之一,可这还只是广德城之外的第一天战斗,如果战况再拖上两日,靖安军一旅的所有火炮都将成为摆设。

  有火炮助阵都打成这个样子,若是没火炮呢?日军少佐和铁杆汉奸简直不敢想象。

  所以,他们只能硬挺,挺到中方指挥官那边承受不了弹药消耗或者人员伤亡。

  哪怕他们心里都无比清楚,中方那边有战壕和工事,这种纯粹枪弹对射中伤亡比例要比毫无遮掩的己方步兵们小得多。

  李寿山此时终于展现出属于他的冷酷,不仅将麾下2团最后一个步兵营派上战场,更是动用了自己的警卫部队担任督战队。

  就在整个阵地后方500米处架起了十挺轻机枪,但凡有不听军令后退者,杀!

  甚至,就连一个因为损失巨大被迫回转求援的步兵连上尉,也被督战队毫不留情的格杀当场。

  靖安军第一旅再如何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钱,他也必须得在日本主子面前先打好这一仗,谁让他因为泗安之战的胜利一时得意洋洋在国崎怔少将面前夸下海口,一定会成为进军广德县城的第一支帝国陆军,为此,哈哈大乐的国崎怔将自己的配枪都送给了他。

  李寿山知道,那既是鼓励,也是变相的鞭策,若是他不能实现自己的诺言,那把有着象牙手柄的手枪或许就会有一颗子弹留给他。

  李寿山发了疯,一线战壕里的李九斤同样咬紧牙关。

  这场防御战应该是他二连成立以来所遇到的最艰难一战,一帮二鬼子竟然比日本正规陆军还要坚硬,数百人在其轻重机枪和掷弹筒的掩护下趴在地面上、就凭借着一些弹坑和石头、木桩为掩体和战壕里的二连对射。

  战壕里的各种轻重火器,战壕外的迫击炮和重机枪包括掷弹筒都在对其开火,肉眼可见的对方在半个小时的鏖战中损失超过四分之一,哪怕就是日军,当战损超过百分之二十后,也会先退下,以火炮轰击后再行进攻。

  可没想到,鬼子不知道给他们的狗下过什么药,这些狗脑袋的硬度比其主人还要强,就是不退。

  二连麾下三个步兵排,到此时已经减员超过20人,意味着每个步兵班伤亡超过2人。

  伤亡大的吓人也就算了,冲锋枪和驳壳枪近战火力是很凶猛,可消耗也远比步枪要快,哪怕之前已经下过命令,不到万不得已,冲锋枪和驳壳枪都不得连射,子弹消耗也是极大,很多冲锋枪已经只剩下最后一个弹匣。

  炮火初歇后,重新进入二线战壕的川军营已经请战过两次,有些承受不住弹药消耗的李九斤终于下令,川军的五个步兵排进入一线战壕,除留下一个步兵排镇场子之外,其余两个步兵排先退往二线战壕略做修整。

  既可以让士兵们先喝几口水吃点东西恢复体力,也可以暂时节约点弹药,战况若是紧急,可以迅速在进入一线战壕。

  五个川军排近一百五十人虽然人数不少,但手里的武器却是太过差劲,很快就让靖安军感觉到对面的火力弱了不少,立刻蠢蠢欲动起来。

  但勇气这个东西,真的是可以传染的。

  连续两小时,就躲在后面看着二连浴血奋战的川军们早就眼珠子通红,他们是当过逃兵,但那多是长官要求,并不意味着他们就真的都是弱渣。

  川军誓师出川之时,沿路乡亲奉上汤圆米酒相送,高唱着军歌的草鞋军们喝光米酒摔碎破碗呐喊着‘倭寇不灭,誓不还乡’的口号言犹在耳。

  ‘袍哥弟兄,不拉稀摆带’的川人口号更是深入每个川人骨髓。

  枪不好,他们还有手榴弹。

  “兄弟们,二鬼子要上来了,给老子准备好投弹!”第一个率领麾下进入一线战壕的川军少尉怒吼的声音几乎压过了炽烈的枪炮声。

  吓得不足四十米外的几个靖安军都连滚带爬的往后退。

  但那,尚不足以吓住大部分奋力向前爬动的靖安军。

  对于这波被督战队压着冲上战场的靖安军来说,前进是死,后退也是死,但前进死了还有安家费,后退死了可是白死,指不定老婆孩子还会被那些当官的给欺负了。

  他们可是深知自己部队中那些当官的冷酷无情,一个不愿意下令对无辜民众开枪的少尉排长被李寿山亲手吊上军营大门一日夜活活冻死不说,其新婚不久的妻子还被其上校团长霸占,玩腻了之后更是被卖入青楼。

  旅长李寿山还对属下行为大肆赞赏,说不听军令者就该如此下场。

  川军士兵们在战壕里把身上携带的手榴弹挨个排好,旋开后盖,等待着投弹的命令。

  “成锅,老子若是死了,记得照顾哈我家娃儿!”一个士兵苦着脸对七八米外的士兵喊。

  “照顾你个锤子,你少给老子说丧气话!你家娃儿可是要娶我家幺妹儿的,你个瓜皮敢不准备好彩礼?”士兵愤怒的回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