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这种不公之心思,就像郭中将的开场白一样:“令人齿寒!”
远离这片战场,去彭城,借助那座在十年前就建成的秘密军火库,重新补充兵员,恢复战斗力,和日军再战!沉默看向远方的吴中将下定了最后决心。
可能那位也想不到,因为前线局势糜烂他下达的坚守军令,却把这支英雄之军从他的身边推的更远,或许他们因为国家命运的缘故还会在他麾下作战,但当有一天异族之敌不在,想让他们将枪口对准自己的族人,那却是极难的事了。
更别说,在西北,这位东北军第二号人物其实和那支军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了。
到了午后,郭、吴二人都各自从自己幕后大佬处收到大同小异之回电:尔等伤亡过半,已无力再战,现令你部觅机脱离战场,待补充完兵力再战!
曾经时空中,128师全军7000人,于嘉善血战七日后,伤亡3000,接近百分之五十的战损率基本上已经是打残了最终被迫退出战场。
而这次虽有了67军和43军相助,却迎来了日军更凶猛的进攻,为巩固防线更是连续夜袭,伤亡比之曾经也没少到哪儿去,2000多人的伤亡也是触目惊心。
有这样的伤亡率,加之嘉善前线的战绩撑腰,那位湘省大佬自然可以撸起袖子怒骂即将就要撤销的淞沪战区司令部,哪怕是指桑骂槐,因为即将要开始的金陵保卫战还需要湘军赶到的另外几个师,一帮上将中将们也只能捏着鼻子听着。
至于说43军,远在江夏养病的那位川省王更是有充足的理由,一个步兵师全军在淞沪战场上打得只剩下十分之一,咋的,你们个仙人板板的还不满足呢?非要把老子出川的二十万好男儿都填你们狗日的挖的坑里去才开心?
这位更吊,干脆没理会一个即将要撤销的指挥机构,直接找到军政部首脑何长官,请求他务必给43军留点种子,以好让这支在淞沪会战中打出优秀战绩的步兵军恢复元气,他日可和日军再战。
没有湘军大佬那么直白,嘴上说得是客客气气,可只要不是傻子,懂得都懂:老子川人出川抗战,就没想着活着回家,可也不能像你们这样白白让老子川人送死是不是?如果这么不讲武德,那也别怪老子翻脸不认人。
换成别人,恐怕听到这话的那位不光是骂几句娘希匹还得杀鸡骇猴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但拥有着秦岭、巫山等天险包围的川省盆地现在战略地位可完全不同往日了。
能坐上高位的那群‘精英’们,或许因为层层利益牵绊打不赢日本人,但脑瓜子都绝对好使。随着淞沪会战失败,金陵危在旦夕,长江中下游平原或许都在气势汹汹日军兵锋指向范围之内,拥有着天险并有着丰富物产的川省可成了最好的去处。
平原地带日军的坦克飞机可以尽情的发挥实力,可在只有一条水路和几条只能行人的山路进川的川省面前,日本人除非把坦克大炮上也插上翅膀。
这样的一位川省王,他的‘请求’,就算是那一位,也不敢说连点面子都不给。
两位中将刚收到双方各自幕后大佬的回电没多久,淞沪战区司令部给指挥部的电文就到了:“寇已自太湖而来,嘉兴防线后方空虚,我嘉兴全军若见事不可为,应及早撤离为宜!而今松江、嘉善两战,诸军皆损失惨重,军政部令,可自往江北等地修整,待重补兵员,他日再战日寇!”
川、湘两军都要撤,损失过半的67军自然也不能说硬留于防线上,淞沪战区司令部干脆顺水推舟,把这两万人都赶走,反正现在从淞沪退下几十万大军,金陵周边不缺兵。
三人的一颗心终于彻底放下,有了这道军令,他们无论是选择战还是选择退,都不再掣肘于军令的约束了。
他们现在要操心的,就是由嘉兴至芜湖这段长达500里的漫长撤退道路,两万大军该怎样顺利抵达。
一旦通过芜湖渡过长江抵达江北,日军就再如何也追之不上了,而战区司令部电令里的补充兵员一事,却是没人放在心上,几十万需要扼守金陵周边的大军都在嗷嗷待哺,这等好事怎么会落到他们这些个杂牌军头上?
三名中将一合计,各自去自己负责的防区召集各师军官开会,也算是500里长途大撤退之前的统一思想。
就算是退,也不能一窝蜂的瞎跑,那很有可能会被日本人一窝端。
吴中将坐在指挥部里还在等麾下诸将前来报到,一名卫兵却是先跑进来说有熟人找,而且点名让他这个军长亲自出门迎接。
换成别人,荷枪实弹又历经过战场的卫兵早就一阵乱棒将其打出去了,但这位气势不凡一看就非常人,卫兵不敢打又不敢答应,只得赶紧跑来向中将军座请示。
所谓熟人,自然不是军中之人,口气这么大还能有不通报名号就让卫兵来汇报,这本身就得点本事。
解决了全军最重要难题心情略显放松的吴中将也禁不住有些好奇,跟着卫兵走出指挥部,向前走了几十米,就看到一个身穿藏青色棉布长袍、留着长髯,身形挺立的中年人站在那里。
“哈哈!”微微一呆的吴中将不由脸上露出笑容,放声长笑。
在如此兵荒马乱的日子里还能遇见故人,而且,还是一名有趣的故人,绝对是令人极为欣喜的一件事。
吴中将就是如此。
很久以来,除了收到唐刀在前线给他传来全歼第六重炮旅团消息的那一刻,他都没有如此畅快而欣喜的心情了。
也或许,是因为某种恶趣味心理在作祟?
关于这一点,卧龙绝壁是不会承认的。
。。。。。。。。。。
第550章 见未来老泰山的资本
“澹台兄,一别经年,兄依旧风采依然啊!”吴中将大步走上前,将面容略显憔悴却依旧清隽的长袍中年男的双手紧握。
“吴老弟,你也一样,我在金陵城,听闻你率军于松江、嘉善之战痛击倭寇,甚为老友你骄傲啊!与你为友,澹台云舒与有荣焉。”中年人憔悴的脸上也露出笑容。
“澹台兄谬赞了,若真的想骄傲一下,那也得为你自己骄傲,谁让老兄你生了如此一个好女儿呢!”吴中将不由大乐,拉起长袍中年人就往里走。“来,先到我指挥部喝口热茶!”
“小女?”长袍中年人微微一愣,脸上泛起骄傲的同时也下意识谦虚:“明月她不过是动动手中之笔,却是万万比不上前线为国浴血之将士的。”
“那,可不只是澹台老兄你想的那样哦!”吴中将眨眨眼,脸上笑容却是神秘起来。
不知为啥,一想起自己这位儒雅老友即将成为某狡猾少年郎的老岳丈,吴大中将就有种放声大笑的冲动。
既是为了某还蒙在鼓中的陆军上校,也是为眼前号称书、画、诗三绝的江南大才,若是这位知道自己的宝贝大白菜被野猪快拱走了,他会怎样大光其火呢?
没人知道江南大才会怎么想,但卧龙却是清楚,换成自己的话,精心养育了二十年的闺女突然要成为别的男人的妻,那妥妥有种要剁了对方的心思,不管那货是长得面如潘安还是才若辛幼安。
虽感觉三年未见之老友笑容颇为奇怪,但澹台云舒或许是有心事,也或许是两人在西北虽文武有别,却偏偏志趣相投相交莫逆,也就没太往心里去。
在指挥部刚刚落座,吴中将就注意到老友看向那边站得很近并极为警惕不断将眼角目光扫向两人的两名卫兵,微微一笑,对两名贴身卫兵挥挥手,示意他们大可不必如此紧张,让他们走远一点。
两名卫兵有些无奈,向外走了五六米,却是不愿距离屋内两人太远。
这是战时,就算长官先前已经说过这是他的老朋友,但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这个贸贸然跑到战场上的中年人是不是包藏什么祸心?
“澹台兄,这里是前线,我想你应该不是恰巧路过吧!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你尽管说,我能帮你的,一定尽力!”吴中将心思缜密,一看老友这个神色,就知道他此来定然是有事相求,而且还不是件简单事,不然也不会有连自己贴身卫兵都要避开的神态了,干脆就开门见山。
“没错,从广播里听到老弟你率兵在嘉善一带布防,我就从金陵出发来此地等你了,算下来我在这里已经等了你三天了。”澹台云舒点点头。
吴中将眼睛微微一眯,“你说!”
“是这样......”澹台云舒也不再隐瞒,将自己所需一口气说完,眼中露出恳求:“此事我思来想去,只有请老弟你相助,换成别人我也不放心。”
吴中将倒吸一口凉气,好半天没有说话。
派出一个步兵营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关键是这位要去的地方让他有点犯难,军令上他67军可是去往江北修整,若是他67军一个步兵营就此北上,若让那位得知,可得产生一些不太好的联想,而这里可不光是他67军,还有在东南的57军和49军,若是让那位心里一犯嘀咕把东北军系都推往一线,那他就是已经式微的东北军的罪人。
但老友好不容易求助一次,这个忙又不能不帮,果敢如吴中将此时也不得脸色犹豫。
能成为朋友的人,个性或许不一定都相同,但其中必然有共同之处,一见老友听完自己的求助,面露犹豫举棋不定,骨子里却是很刚硬的澹台云舒也不做苦苦相求之举,当下站起身:“吴军长你定然也有你的苦衷,那我再想其他办法便是,小女在军中担任随军记者多承吴军长你照拂,这个情分澹台云舒铭记于心。”
“哈哈!”见老友发怒,连军长之职都喊出来了,吴中将本是满脸苦笑,正待说出实情予以解释,却不料听到老友说起澹台明月,不由眼前一亮,却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见自己发怒,这位老朋友却仿佛专以气自己为乐,还笑得那般畅快,澹台云舒更怒,拱拱手:“告辞!不送!”
“哎,我说你个老澹台,怎么就如此器量,我又没说不帮你。”吴中将一把薅住举步欲走的澹台云舒。“你这个忙我帮了,而且,我答应你,我将派我嘉善两军一师中最精锐的步兵营帮你,全歼日寇第六重炮旅团那一战你知道的,该步兵营就是攻破第六重炮旅团阵地的主力。”
“那真是太感谢了。”澹台云舒一听老朋友如此说,立刻两眼发光,刚刚那股子喷薄欲出的怒气早就不知道飞哪儿去了。
他所求之事牵扯到数百人的性命,非精锐之军所不能担任,有这样一个步兵营,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不过啊!这事儿光是我这个总指挥说了就算,那还得看你家千金的意见。”吴中将笑眯眯地说道。
“明月她不过是个记者,如何能决定这种军务大事?”澹台云舒脸上涌出狐疑。
只是细细一想,以老朋友的为人他或许会不答应,但一旦答应了也绝不会推诿,更何况还是把决定权往自家女儿身上推的这种不着边际的理由。
“你就说想不想见闺女吧!如果非跟我装样说不见,那我也没办法,小明月不开口,那个步兵营我这个总指挥也是调不动的。”吴中将继续笑道。
“那就见见!”澹台云舒风轻云淡的点点头,眼神里却是满满的都是喜悦和期盼。
澹台为江南望族,他澹台云舒自幼就展现出书画方面的天赋,更是得族内长辈看重,从小就锦衣玉食,哪怕是为增加见识游历天下,也是前呼后拥五六人于身边卫护,可极少像现在一般单人单骑风餐露宿数百里,若不是有金陵城防司令部开出的通行证,指不定连人带马被抢了几回了。
除了那件极其重要之事,另外不就是想见见离家已有大半年的宝贝闺女嘛!
现在想想,却是颇为后悔,如果不让她去读女子高中和大学,她或许还在家中陪伴父母,而不用行此危险之事,自从知道她去了淞沪战场当战地记者,他这个当爹的可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已经随家族迁往江夏的老妻更是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几乎一天一个电报催他把女儿带回家,不然就要跟他离婚。
离婚!这个新鲜词从大家闺秀出身的老妻口中说出来,澹台云舒完全可以想象老妻的无助。
只是,知女莫若父,澹台云舒知道,女儿是个极有主意的人,她决定的事,只要是正确的,几乎没有人能劝她回头。
而要命的是,她做记者这件事,无论横看竖看斜着看,都无可挑剔。就像他曾经在儿女幼时就教育他们的:我辈无论习文还是弄武,皆是为我中华之崛起。
这是我的中华啊!小棉袄的选择,有什么错?
可是,子女对于父母,就像是藤连着瓜,如何不会牵挂?
捣蛋儿子让人不省心那是正常的,可连小棉袄都这么让人牵肠挂肚,江南大才心里那也不是一般的苦啊!
想着马上就能见着小棉袄了,心思已经稳了大半的江南书、画、诗三绝的大才子这会儿心都飞了。
“军情紧急,我马上还有个军事会议要开,我就不送老兄你过去了,让小虫带你去。”卧龙将自己已经迫不及待的老朋友送出门后说道。
“吴老弟你忙你的,我自己去就是。”澹台云舒也不客气,跟着前面领头的卫兵,身形矫健的很,话还没说完,就小跑出去十几米。
他是没回头,否则一定可以看见自己老朋友那乐的,喉咙里的小舌头都清晰可见。
“唐刀小子,老子可是给你送了个大礼,把你娃的未来老丈人送来了,可就看你小子能力够不够了。”看着老朋友急匆匆的身影消失,卧龙自个儿在哪儿乐的不行。
“军座,见老丈人需要那些能力?”一旁的一名卫兵见某中将笑得如此‘猥琐’,不由好奇求教。
这是属于单身狗的迷茫,对于老泰山这种生物,他们本能的会产生一种畏惧。
实在是,没人会喜欢‘睡’自己姑娘的家伙,这一点儿,男人们再蠢都有这个自知之明。
“首先得有副能抗揍的好身板吧!哈哈!”卧龙那表情,犹如干掉了日军一个师团般舒爽。“等会儿小虫回来,你记得让他把老澹台和小狐狸碰面后的所有情况都给老子一五一十汇报。”
“军座,您家千金好像也十二了。”能随时为自家军长挡子弹的贴身卫兵几乎就是家人一般的存在,小心翼翼地提醒笑得正开心的某中将。
“瘪犊子!滚!”
......
。。。。。。。。。。
第551章 晴天霹雳
独立营为了一系列物资能运抵嘉兴防线,几乎都累脱力,这会儿自然是趁着日军还没追过来的当口,在工事里呼呼大睡修整。
澹台明月虽然不像官兵们一样要负重十几公斤还要走上二十几公里,可所有驮马和马车都要拖运物资和伤员,不管是女护士还是澹台大记者都没有特殊待遇,全部步行行军,而且倔强的澹台大记者在途中还咬着牙帮着医护排的女护士们背起了药箱。
精神层面再如何坚强,抵达工事的那一刻,身体终究还是受不住了,直接就躺在唐刀给她铺好的被服上睡着了,甚至连指挥部给独立营准备的热腾腾的米粥都没喝一口。
而唐刀这个独立营主官可就没独立营官兵们那么好运了,刚抵达大气都还没来得及喘上几口,就被43军军部通知去开会。
虽说那里有中将副军长、少将旅长好几个,上校团长也不少,可他这个陆军上校,才是如今43军手下兵员最多的主官,他不去开会,估计将军们都会觉得少了点啥。
更何况,唐大营长向来都是语出惊人,从来不落俗臼,更牛逼的是,事实都证明,他那些惊人言论最终都是正确的。
这次会议,从上午10时一直开到午后,从嘉兴作战策略一直到43军未来该怎么办,师长、旅长、团长们那是各抒己见,你争我辩吵得是不可开交,只有唐刀在哪儿哈欠连天,心不在焉,也只是偶尔附和几声。
因为只有他心里最清楚,光是43军军部讨论,没意义!甚至这些都不取决于指挥部的意愿,而是得看那些上层建筑们暗中较劲的结果。
以郭中将和43军在那位重病缠身的川省王心中地位来看,十有八九是可以争取到撤退资格的,毕竟,在大场镇顶住日军一个步兵联队的狂攻血战七日而不退的战绩,也是目前川军最拿得出手的荣耀。
果然,到了午后,返回军部的郭军座一锤定音,接下来不过就是安排那些部队先撤,那些部队后撤,这次可不是从嘉善到嘉兴这种20几公里级别的撤退,而是要直接撤往芜湖并由那里过江,到时候再看是去彭城还是直接向长江上游的九江。
对于这些,将军们比唐刀拿手,唐刀只提了一条建议:“想全军顺利,必须得全力对后方日军小规模渗透部队进行击杀,来多少杀多少,直到日军不再送人头为止。
日军那股援军虽然正在自太湖向嘉兴而来,可足有200公里距离,他们就算是每天急行军100里,也至少需要三天到四天,嘉兴全军还有足够的时间。
这个意见当然被郭军座和刘师长所采纳,毫无疑问,这个战斗任务自然又是落在他独立营头上,谁让他独立营不光战功彪悍精锐众多,而且还有唐刀这个屡出奇招的营长呢!
别说只有不到2000人的43军,就是还拥有15000兵力的67军和5000人的128师,也皆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吴中将还是很贴心的送出麾下骑兵营供唐刀调遣,以增加唐刀清剿后方日军特工队的机动力。
嘉兴和嘉善一样都是平原,光靠步兵们的两条腿,跑得累死也不一定能找到人不是?但日本人却完全可以藏到暗处,只用观察中方是不是又想跑路。
忙完这一切,头脑昏沉沉的唐刀只想回到驻地安心的睡上两个小时,接下来他要忙的事情还很多。
结果,走到驻地,就看见两名哨兵正在和一个穿着长袍脸上还留了长髯的中年老男人掰扯。
澹台云舒很生气!
兴冲冲的跑来见女儿,67军军长身边的卫兵那不是盖的,简直就是走动的通行证,十几个哨卡听说他是吴军座的客人那都是毕恭毕敬的让行,结果距离女儿仅一步之遥的时候,活通行证也不好使,无论卫兵小虫好说歹说,两个哨兵死活不让进,说营长有令,全营正在修整,无关人等一律禁止进入。
想找澹台记者可以,等他们通报让她出来迎接。
军情之事,澹台云舒自然也能理解,至少从侧面证明,这个号称43军直属独立营的步兵营长军纪还是很严明的。
可江南大才却没想到,他这儿站哨卡外都等了大半个小时了,自家闺女也没露个头,去喊的哨兵对他心急之下不断的询问也是爱答不理。
见别人也就算了,见自己牵肠挂肚好几月的闺女都这么难,傲气如澹台云舒那还能不怒?
而对于负责此时哨卡执勤的几名辎重连的士兵来说,几乎所有战斗部队都在沉睡,他们辎重连破天荒的领取了警戒全营的任务,连长连副下了死命令,这是战时,谁特娘的出了纰漏,重的自然是死罪难逃,轻的也要喂马一个月。
自然的,根据唐刀临行时颁布的军令,别说是67军军长身边的卫兵,就是67军军长亲自来,他们也只敢放吴军座进去而不会放这个一看有几分派头的长胡子老男人进去。
而且,还是找澹台记者,咋的,跟我们营长抢女人呢!不是看有友军陪着你来找的份上,哥几个不得给你个老东西套上麻袋一顿闷棍呢!
这种活儿对于出身保安团的几个士兵来说,简直是驾轻就熟不要太容易。
所谓的通报,其实不过是那位辎重连上等兵在自己班长眼神的指使下心知肚明的跑工事里转悠了一圈,谁都没喊,就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