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275章

作者:汉唐风月1

  赵成熙可是整个松江保安团唯一一个上过军校的军官,本来还是中央军的一个排长,但因母亲病重,家中三代单传仅其一子的他不得不辞去军职回家侍奉母亲,这一照顾可就是两年,直到母亲去世。

  那个时候已经是37年年初,急于提高自己保安团实力的王公屿亲自上门,以保安团连长的位置相许,尚存报国之心的赵成熙虽对民团也看不上,可考虑着母逝父孤,他既可以从军又可以就近陪伴老父,这才成了一个‘民兵’连长。

  本来王公屿也是打算过个一两年,就把赵成熙提拔起来当营长,但还没过上半年,卫国战争就爆发了。

  也正是这段履历以及赵成熙战场上还算出色的表现,才让唐刀将其任命为辎重连连长,否则,真当辎重连就是个运物资的搬运工呢?战况紧急之时,辎重连就是唐刀手里最后的预备队,那是要进行决战的最后一把刀,其连长这种重要主官哪能全靠平衡人心随意给的?

  显然,正规军校毕业生的底子仍在,这大半年在保安团也没蹉跎,这一手枪法哪怕是放在步兵连主力排长的位置上都说得过去。

  唐刀也大为满意,频频点头。

  “连长威武!”辎重连的官兵们也是一阵扬眉吐气,原本他们可是做好自己连长一发不中的尴尬心理准备的。

  现在,却是强的不知多少了。

  相对于辎重连连长超出人的意料。

  一连连长冷锋则是众望所归的以48环的成绩勇夺连长级射击趣味赛的第一。

  尖刀连就是尖刀连,连长都是一等一的强。

  略微让所有人吃了一惊的是炮兵连长胖大海,这位以一根炮管干翻四名日军名传全军的炮兵连长竟然打出了令人惊叹的46环,稳居第二。

  近能徒手干仗,中能用枪搞人,远还能拿炮弹砸你,这简直就是全能型人才啊!

  “连长牛逼!”炮兵连的官兵们脑袋昂得简直就像是刚上完小母鸡的公鸡。

  “卧槽,有啥啊!这会儿要是下雨,信不信都能把炮兵连那帮瓜娃子们淹死?”二连的士兵们嘴角猛撇。

  “为啥?”

  “鼻孔都朝着天呗!”

  “哈哈,可不是!”

  ......

  二连的当然有点酸。

  实在是他们的老兵油子连长其实已经很争气了。

  李九斤可是悄咪咪的打出了同样46环的惊人成绩,可是,被炮兵连长同样小母牛上天的成绩一比,反而没那么惊艳了。

  可不是嘛!你一个步兵连连长和人家炮兵连连长射击水平差不多,有啥值得骄傲的。

  相比之下,三连倒是心态平和多了,他们的连长钱大柱曾一人守一个步兵排阵地挡住日军一个步兵小队的战功无人能与之匹敌,而且他最为年轻,枪法稍微逊色那些‘老家伙’们,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所以,钱大柱打出31环位列8个连长倒数第三的成绩,也没有太让他们过于失望,反倒是意料之中。

  而赵大强这个昔日的陆军中将王牌警卫员却是有点失水准,39环的成绩很不错,却也只能位列四个步兵连长的中下游,但其臀部的伤影响其发挥是必然的。

  特务连的彭冲则干脆还吊了个膀子,还坚持不让自己的连副代替自己参赛,一只胳膊加一只残手,虽然花费的时间最长,打出了倒数第二20环的成绩,却已经对得起他特务连连长的职位。

  如果等到伤势痊愈,特务连上下坚定的认为,就算比不上冷锋那样近乎枪枪全中靶心,也必然不弱于李九斤和胖大海这样的神人。

  八个唐刀选出的连长可谓是各有千秋,没一个是善茬。

  第二拨提着枪走向自己射击位的,是特战小队七个人。

  不过,由特战小队队长提出的一个要求,却是让围观的士兵们差点儿没惊掉下巴颏。

  狂!太狂了!

第517章 特战小队的才艺展示(上)

  “做为特战小队,我们当然不能和普通步兵连一样的标准,我们要求将靶子向后再移一百五十米!”顾西水立正给唐刀汇报。

  “准!”唐刀微微一笑。

  他知道,这也是顾西水想让步兵们认识他们的一种策略。

  要么不展示,要展示,就直击灵魂。

  属于军人特有的单刀直入战术。

  特战小队级别高待遇高人员却很少,这样的特殊编制对于这个时代的官兵们来说,自然是很难以理解的。

  想证明自己值得,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像顾西水要求的这样,超过对普通步兵的标准。

  当然了,他必须也得有这样的实力,否则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贻笑大方了。

  想让人认可,还是得靠实力来说话。

  “350米,这必须得是特等射手吧!难不成特战小队个个都是?”一个士兵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先说350米的射击距离,基本已经接近中国军人装备的中正式步枪和辽造十三式步枪的有效射程极限,哪怕是枪管更长弹道更平直的日式三八大盖,射术精良的日军也不是说就能在如此遥远的距离上一枪而中的。

  让中国军人颇为胆寒的日军步兵最为危险的射击距离,多在250米至300米之间,极少有能在350之外精准命中的。

  更何况是现在越来越暗的天色,如果说200米之外的木耙已经朦朦胧胧,那正在向后移动的木靶几乎已经只能看到一个模糊不清的影子。

  或许,只有特等射手才能完成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特等射手,一般来说,一个步兵营能有一个就不错,新成立的独立营,一下就七个?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们级别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咋可能?特等射手那个不是拿大量子弹喂出来的,顾西水他们虽然都是战功赫赫,但据我所知,他们入伍的时间都算不得上多长,就算是有射击天赋,也不至于一下就涌出来七个吧!”一个年长一些的士兵回答身边的同僚。

  很快,他们的疑惑就得到了解答。

  首先,被摆在远方的木靶子数量要更多,高达12个,其次,除了距离达到顾西水要求的350米以外,木靶的摆放方式也和8个步兵连长射击时略有不同,分别是三三一组,就是三个木靶之间的距离绝不会超过两米,从远处看几乎是三个隐隐约约的影子挨在一起。

  12个木靶子一共分为四组,挺立在远方的旷野中。

  这是个啥子意思?绝大部分官兵都是懵逼的。

  “我特战小队七人一共分为两组,分别由射手、火力支援手、突击手三人组成,一组射手装备带有瞄准镜莫辛甘纳步枪和驳壳枪各一,火力支援手装备MG34一挺,突击手装备MP28冲锋枪及掷弹筒一杆,二组射手装备带有瞄准镜中正式步枪和驳壳枪各一,火力支援手装备捷克式轻机枪一挺,火力支援手装备驳壳枪和掷弹筒及大刀一把!队长顾西水配望远镜、冲锋枪、信号枪各一,战时负责携带野战电台。”顾西水高声向唐刀汇报。“所以,我部不是以单兵为作战单位,所有攻击将以三人小组的方式呈现。”

  “准!”唐刀微笑着点头。

  这种架构早在他抵达驻地之后就已经和他选定的特战小队指挥官顾西水深入探讨过,并提供了人员名单给他进行选择。

  唐刀看重顾西水的,并不仅仅是他的射击水准和勇猛,而是他的头脑,虽然他没有任何特种作战的经验,但唐刀相信,有他这个老师在,以及残酷的战场当训练场,顾西水一定能成为这个时代最优秀的特种兵之一。

  两天的时间,接了新任务必须从悲怆中走出的年轻少尉做得很好,除了牛二这个特等射手是他无论如何都会选择的,他又选出了以黑子为首的另外五名士兵。

  两个掷弹筒手、两个机枪手以及两个精准射手足以形成两个让任何步兵班胆寒的火力小组。

  尤其是他们还拥有着令人心悸的精准度的话。

  MG34机枪总共只有两挺,一挺给了特战小队,另一挺被唐刀留在特务连警卫排备用,所以另外一个小组就只能用捷克轻机枪提供火力支援了。

  不过到这会儿,官兵们也听明白了,人家特战小队要给大家展现的,不是单兵水准,而是两个小组的火力准度,怪不得是三个靶子为一组,想来那是分别给射手、机枪手、掷弹筒手准备的,一人一个。

  不过,可没人觉得这是做为队长的顾西水在投机取巧,反而都是心里再度一惊。

  包括原保安团的那几百号人,在场的可都是有过战场经历的老兵,他们知道这样的组合射击难度无疑比单兵射击还要大的多。

  就比如掷弹筒手,350米的距离,已经足够远,靠榴弹的气浪把木靶摧毁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可不足两米之外就是同伴的靶子,如果不是精准到以厘米计,搞不好另外两人的木靶都会被掷弹筒手一人给炸个干净,那可就尴尬了。

  虽说那已经是极其难得的精准度,但刚刚顾西水那股子老子就是最强的兵的自信,可就被丢到黄浦江里去了。

  “四组靶子,我想请冷锋冷连长来做指挥官,您随意挑选两组,如果十秒钟之内,我们特战小队的射手、火力支援手、突击手不能摧毁各自目标,我们特战小队愿意各捐二十大洋!”顾西水再提出一个请求。

  “好!我就来当一回特战小队的指挥官!”一直酷酷的冷锋难得的兴致大发,满口答应。

  已经没人再觉得顾西水狂了。

  那是因为,已经被这位新科特战小队少尉小队长的狂给搞麻了。

  由冷锋任意指定目标,十秒之内就摧毁各自目标,这不管对步枪射手还是机枪射手又或是掷弹筒手,都是难度极高的任务。留给他们瞄准的时间,甚至不超过三秒。

  两分钟后,等远方的士兵狠狠挥动红旗示意一切都准备完毕。

  “特战小队一组,第三组目标,射手2号靶,掷弹筒手3号靶,机枪手1号靶!特战小队二组,第一组目标,射手1号靶,机枪手2号靶,掷弹筒手3号靶!”冷锋站在特战小队已经准备就绪的两个小组之间,脸色冷然的下令。

  连射手和机枪手、掷弹筒手的靶号都进行指定,难度显而易见的再度提高。

  此时,围观的官兵们已经对特战小队最后的射击结果不是那么在意了,在他们看来,掷弹筒手如果一举将各组三个靶子炸得粉碎,就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显然,他们太低估他们的战友了。

  警备营人员组成本身就是唐刀从67军和43军各部用近乎苛刻的眼光挖来的,四行营更是从战火中走出来的御林军精锐,再次被战火洗礼后的两部精锐,从中优中选优挑选出来的几名士兵,又有那个是弱者?

  不说牛二和黑子这两个最被唐刀器重的天赋型士兵,那两个掷弹筒手也是在松江保卫战中屡建奇功的牛人。

  很多人就是这样,平时不显山露水,但遇到险境,却是井喷式的爆发他的潜力。

  那两位,以前都是67军最普通不过的掷弹筒手,军衔还都只是个上等兵,但在松江保卫战中,一个摧毁日军三挺轻机枪和一挺重机枪;一个则连续和日本人掷弹筒对射炸死对手五组,而自己却是神奇的毫发未损。

  胆子大射得准也就算了,更牛逼的是这位仁兄还擅长刀法,走到哪儿都是一把大刀背背上,在巷战中遭遇日军,一个原本呆在后方的掷弹筒手硬是一人一刀砍死过两名日寇,简直就是天生的突击手

  名字也取的好,名叫蔡大刀。

  别人是提了两级三级,而这位蔡大刀可是一口气提了四级,成为军士最高级别,这样的宝贝,顾西水那里肯放过?如果不是这次要打乱原有编制进行重新整编,他估计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从李九斤手下挖来这个牛人的。

  如果说一组因为有牛二和黑子两人实力要更强一些,那这个叫蔡大刀的掷弹筒手就是二组实力最强有力的补充。

  “咚!咚!”两个掷弹筒手却是率先试射。

  。。。。。。。

第518章 特战小队的才艺展示(下)

  两团硝烟在木靶的前方升腾而起。

  没有神奇的一发命中,却也是让人心中微微一凛。

  从开火的先后次序,就已经看出特战小队这些人的自信。

  不仅对自己自信,对同伴也有足够的自信。

  他们如果先行开枪命中目标,掷弹筒手打得稍微偏离目标就把木靶摧毁了,那也无法说明他们的准度,他们于是让同伴先开火,哪怕因为有硝烟的缘故又增加了他们的射击难度。

  几乎没有间隔,在硝烟刚刚腾起的那一刹那,两杆掷弹筒再次开火。

  硝烟腾起,两个木靶子消失不见,精准的榴弹攻击摧毁了自己目标的同时,爆炸的气浪也将周围的木靶子给冲的东倒西歪。

  这也就是两个掷弹筒手有着令人毛骨悚然的精准,否则,不过相隔两米的木靶被气浪冲倒才是正常的。

  硝烟还未散去,步枪和机枪同时开火。

  两个精准射手的步枪有多准,在结果还未出来之前无人知道,他们现在展现出来的只是快。

  那比单身三十年的宅男手速还要更快。

  掷弹筒手瞄准、射击到摧毁目标用去了最少六秒钟,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4秒,拉动枪栓、射击,再拉动枪栓、射击,压根没有任何停顿的时间,动作犹如行云流水。

  五发子弹,就在三个呼吸之间,全部射空。

  单凭射速,在场被战火磨砺过的老兵们就有超过百分之九十五达不到。

  刚刚那几位步兵连长,甚至连冷锋,都是用了近十秒钟才打空弹仓。

  当然了,最令人炫目的,还是黑子手里的那挺MG34。

  因为机枪只有20发子弹的限额,所以用子弹带的MG34机枪也就上了区区20发子弹,而黑子连机枪射手常用的短点射校正弹道都没用,径直用上了长点射,令人头皮发麻的“噗噗噗”闷响中,用时不到两秒,20发子弹倾泻一空。

  随之相应的,远方那个已经倾斜的快倒地的木靶子彻底消失在视野中。

  很显然,它是被弹雨给彻底撕碎了。

  两秒钟,就是20发子弹,而且还如此精准的将弹道控制在不足脸盆大小的区域。

  光是凭这一手,恐怕就是整个独立营最牛逼的机枪射手了吧!比刚刚铁头连长还要更牛逼。

  当然了,没人傻到去拿程铁首和黑子去进行比较,一个是刀锋,一个是握刀把的,两者位置压根不同。

  而另一个机枪手,虽然没有黑子这么炫目,在其射击之下,木靶也颤颤巍巍的变小,那也是被连续不断的弹雨给撕扯的缘故。

  不用报两个步枪射手的环数,光是特战小队这几个火力支援手的表现,已经让人服气。

  如果有小规模日军在这样的距离遇到他们,绝对是被打得哭爹喊娘,

  “娘的,如果老子遇到这样的日本人,一定先派小炮班先轰他十几发炮弹再说。”李九斤龇牙咧嘴的感叹。

  不动用更重火器,他实在是想不出怎么来对付这种拥有远近程火力还贼特么准的家伙们。

  或者不光是他,其余几个步兵连长也下意识的在心中估算他们步兵连如果遇到这样的火力小组该怎么办,最后也只能痛苦的发现,李九斤所说的那种用更重火力压制的方式,是唯一可行的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