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265章

作者:汉唐风月1

  这个晚上,唐刀可向他这个投资人,拿出了一个在任何人看来都几近玩笑的投资计划。

  用唐刀的话说,这叫风投!

  极具风险的投资!

  。。。。。。。。。。。

第496章 风投(中)

  两人客套的寒暄没有那么久。

  “我听几位长官说保安团弟兄们这一战打得苦,想来看看他们。王专员如果有什么需要,尽管对唐刀说就是,别的没有,这一战缴获的补给还是有的。”唐刀也没有打算被邀请进入位于阵地内部王公屿地下掩体指挥部的意思,而是将目光投向黑压压的战壕那边。

  “那,请!”王公屿眼里闪过感动,很干脆的一伸手,肃手想请,嘴上却是带着几分迟疑:“只是,弟兄们挖战壕一天了,刚刚入睡不久......”

  “不必打扰他们,我只是看看!”唐刀冲正面看向自己等人的哨兵摆摆手,示意不用多礼!

  一行人进入阵地沿着战壕而行。

  仔细审视着眼前的阵地,唐刀的眼里露出欣赏。

  松江保安团真的不同于半个月前唐刀眼前站没站相的痞子民兵了。

  没有什么军容军貌,此时已至深夜,如同王公屿所说的,除了哨兵,绝大部分士兵们都已经缩进战壕里入睡了。

  他们应该是真的很疲倦,唐刀也不是能引得万人空巷的大明星,就算是他的粉,在战场上经历了生死危机,又将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构筑阵地上的保安团残兵们也早已疲惫不堪,根本没有追‘星’的心思,一行七八个人就在距离他们五六米外行走,也没能将他们吵醒。

  这就是最真实的战场,可以改变人类很多习惯,而只保留最基本的本能。

  生存的本能!

  这当然不是他们太渣,睡得如此死,如果有人来偷袭,必然是全军覆没,期间自然是有人警惕的探出头,只是都被哨兵和负责警戒的警卫员摆手制止,示意是长官巡察阵地。

  根据王公屿略显得意的低声介绍,就他现在这块阵地,虽不过五百人的兵力,却派出达一个步兵排的哨兵,两个步兵班在外围四周,四人一组,共八组,最远的达距离阵地一公里。

  内部还有两个步兵班,一组两人,共14组,每组之间距离不过30米,基本能覆盖整个阵地各个角落。两小时一换班,一直到天色大亮,连续三日,皆是如此。

  这当然也是因为被夜袭惯了也照葫芦画瓢的日军连续数次潜伏袭击的缘故,警戒松懈,就意味着死亡。

  光是凭这份外紧内紧的警戒态度,他们就已经有了一支正规步兵们该有的模样了。

  令唐刀感到惊讶的还不止于此。

  基本呈现一个‘F’型的阵地,已经足以展现这群昔日痞子民兵们足够强的求生意志。

  战壕,都深达2米以上,如水的月光下,站在壕沟的一侧望过去,战壕里每隔一段距离还有用木头和沙包搭建的工事,像唐刀这样的军人,自然一眼就看出,那是简易版的防炮工事。

  在阵地的中后段,还有突起于地面半米的工事,那显然是给重机枪这种重火力点所使用的。于这些工事之间,更是纵横交错着好几条深度同样的交通壕将之连接在一起。

  显然,这是一个极其正规的野战步兵防御阵地。只是,想在三天的时间里构筑如此一个功能完善的野战防御阵地,就算是唐刀麾下的警备营,估计也有些困难。

  但偏偏被人做到了,而且是人数已经锐减至500人的一支‘民兵’部队完成的。

  摆摆手示意其余所有人都留在阵地上,唐刀负手继续向前。

  王公屿眼神微微闪动,却是径直跟上。

  越过战壕重新走入黑暗的唐刀在阵地外围二十米的位置停下,很有些感叹:“这是我见过的一流防御阵地,松江保安团能有如此战力,真是太难为王专员你了。”

  唐刀这番话虽有恭维之意,但却是也极为客观,哪怕客观的带了一些居高临下的意味儿,却也是很难令人反感。

  因为,他是唐刀。

  从四行仓库之战到松江之战再到前晚将第六重炮旅团一击致命,唐刀展现出的军事指挥才华已经有目共睹,就连吴中将在私下里也说过,唐刀的成长速度太快了。

  曾经的唐刀,被四行仓库最高指挥官谢中校评定为如果指挥一支连级部队,其神出鬼没的机动作战能力将无人能出其左右。

  但唐刀由最开始指挥的一百多人再到仓城指挥近一千人,最后到袭击第六重炮旅团的三千,从几无生机的脱离作战到血腥的防御战再到惊爆一地眼球的夜袭战,战战皆胜。

  令人为之炫目的团级部队军事指挥能力还只是其次,其成长速度才是令一众将官们叹为观止。

  这样的唐刀,已经有资格评定任何一支团级部队的优劣。

  何况,站在他对面的松江专员本质上只是个地方官员,陆军少将不过是个虚衔罢了。

  一个类似于未来市长一样的人物,能把部队管理成这样,真的已经很优秀了,唐刀足够真诚。

  “哎!唐主任谬赞了,不是王某能力强,弟兄们能这样,可都是被日本人逼出来的。”王公屿脸上露出一丝浓浓的悲戚。“日本人的大炮实在太厉害了,一炮下来,就是一个房子般大小的坑,我属下的那个营长,就是这样没了的,战后我派人寻找了很久,别说骨头,连片军衣都没找到。”

  “是啊!这就是战争,想活着,就得变强!”唐刀也微叹一声,目光看向王公屿:“王专员,唐刀此次前来,是想和王专员您谈一笔生意!”

  “谈生意?”王公屿微微一呆。

  从唐刀来,久经官场考验的他就知道,唐刀定然是有事相求,但这位官场老油条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位军界的明日之星竟然开口要和他做生意。

  他王家虽然世代经商,也算是江南数得上的大户,可现如今大部分江南都沦为敌占区,他老王家的祠堂都因为大军构筑工事需要木头被他亲自下令给拆了,还做个鸟的生意啊!

  卖日本人还是咋的?

  “没错,是谈生意,不过不需要王专员您投钱,而是需要您投人。而且,我现在还不能告诉您未来会经营那个方面的生意,也无法承诺您的投入会有多少产出,也就是说利润无法保证,我唯一能告诉王专员您的,只要我唐刀还活着,你王家在战乱的年代一样可以混得风生水起更胜往昔!”唐刀很完整的解释他要谈的生意。“在我的家乡,这种生意,叫风投!”

  月色下的唐刀,身形笔挺,刀削斧凿的脸上,仿佛有着光,那是自信的光。

  “疯投?”老王同志这会儿是彻底的呆了。

  自信个毛啊自信!那叫自负好不好?恐怕说了半天的唐刀也就一个‘疯投’让官场老油条很认可,连利润都没法保证的投资,可不就叫‘疯投’嘛!疯了的人才会投资。

  “是的,就叫风投!”唐刀没有因为老王眼中闪烁出的嘲讽就退缩。“您可以理解为风险投资,也可以理解为疯狂的投资!”

  “疯狂的投资......”看着年轻而自信的唐刀,王大专员不由眯了眯眼。

  自信也好,自负也罢!都是这个不过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那是隶属于年轻人的锐气。

  如果是其他人,单凭他这番话,官场老油条都能让他知道什么叫翻脸比翻书快,但这个年轻人,是唐刀。

  一个刚刚干掉几千日本人的年轻陆军上校。

  光是投资他这个人,只要筹码不是难以接受,都是可以试一试的。

  “唐主任不妨说来听听,王某需要投入什么人手?”

  “您的保安团残部,全部!”唐刀微微一笑,满口的白牙在月色下仿佛发着光。

  就像是一匹看到美食的饿狼。

  至少在那一刻,王大专员是那样的观感。

  给老子一把枪!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他的有冲锋枪外加驳壳枪和机枪,重机枪!

第497章 风投(下)

  “你说什么?”王公屿眼神在逐渐变冷。

  “我需要人手!”唐刀淡然道。

  “我奉令以四行营为基础成立43军独立营,承蒙吴、郭两位长官看重,一个小时前将松江警备营也全部划归到我的麾下。”唐刀继续说道。“但,兵力依旧不够!”

  “警备营成立之初就已经有兵力八百余人,连绵大战虽有战损,四五百人依旧还是有的,再加上你唐副主任四行营余部,接近600人的兵力,已经足够一本步兵营的编制了。”王公屿脸色泛出冷色。“为何还要打我保安团的主意?怎么?是几位总指挥对王某人有何不满?在这个时间点还要来做此同僚倾轧之事,是不是有些太过了?”

  冷静下来的王大专员将矛头直指指挥部的几位大佬,在他看来,如果没有得到那几位的授意,唐刀无论如何也不会做出如此疯狂的举动。

  拿一个虚无缥缈的承诺,就来刨他这个松江保安团司令的根。

  这样的乱世,荣华富贵都是虚的,有人有枪才是真理!

  “和几位总指挥无关,我是自己来找您的!”唐刀摇摇头。“只有您同意了,我才会对他们提出这个请求!”

  “那,断无此种可能,唐副主任你还是彻底死了这条心吧!”王公屿直接了断的拒绝了。“王某虽然不才,但也能率领着这些松江男儿杀敌报国!”

  “现如今日寇就在防线外虎视眈眈,军务紧急,我就不再留唐副主任你了,有缘再见!”说完后,王大专员就打算拂袖送客。

  显然,没有冲想来刨根的唐刀恶语相向,已经是王大专员最后的克制了。

  “嗤!”唐刀一声轻笑。

  轻蔑之意,哪怕是黑暗都挡不住。

  竖子焉敢如此?转身欲走的王公屿眉毛都快竖起来了。

  对唐刀观感良好的时候,唐刀这种表现叫年少轻狂,狂是狂了些,但因为年轻,一切都可以原谅,现在恶感满满,自然就只有盛气凌人四字可以与之形容了。

  “王专员您说杀敌报国,那我问您,嘉善一战之后,您欲去往何方抗敌?”顶着王大专员可以将人突突成蜂窝煤的眼神,唐刀神色不变。

  “我部将退往金陵,日寇一日不还,我部将一日不返家乡!”王公屿多少还是有几分书生意气,虽然看唐刀的眼神恶狠狠的,但依旧一字一顿的回答。

  “可若是金陵都没了呢!”唐刀石破天惊。

  “金陵都没了......”王公屿脸色难看至极。“这不可能!”

  这个可能性,除了唐刀之外,再无人想过,不光是中国人,也包括日本人自己。

  因为,金陵是首都,是整个中国的心脏。

  连发起战争的日本人,都没想过自己能一举占领庞大对手的心脏。

  日本大本营制定的作战计划现在都还在上海派遣军司令部的案头,而那已经是修改之后的第二版作战计划了。

  事实上,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得感谢日本国内那些野心不断膨胀的战争野心家,正是他们将战争的扩大化,导致整个日本不得不像一个上足了发条的战争机器,全力投入战争,被拖入了持久战的泥潭不说,还被迫发起了太平洋战争,最终将放在战争赌桌上的国运输的一干二净。

  战争,打得从来都是经济和工业实力,别说现在的日本,就是让他再发展数十年,他们也不一定能够支持这么大规模的战争。

  在这一点上,整个日本,或许只有一个堪称天才级的战略家看得清。

  那正是时任日本大本营作战部部长的石原莞尔。

  淞沪会战的前期,日本人傲娇的不行,认为两个师团就足以扫平一切敌人,谁知道,此时的中国军队与当年九一八时已是天壤之别。

  松井石根带领的2个师团进入中国后立即陷入了苦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抵抗,无奈之下只得紧急向日军大本营求援,希望立即增兵。

  日军大本营对于松井石根的要求感到惊讶不已,他们甚至不敢相信中国军队能够挡住日军整整两个师团。于是日本参谋部派了一个叫西村敏雄的人前往中国调查情况。

  不久后西村敏雄带回了让日军大本营十分震动的报告,大致如下:第一、中国军队作战极其勇猛,顽强,不管是被压倒性的炮火袭击,亦或是陷入包围都绝不后退;第二、中国军民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第三、中国军队大量增兵,一线有十几万军队,二线已集结二十多万军队;第四、松井石根带领的2个师团陷入了苦战,后勤补给亦跟不上,事态十分严重。

  西村敏雄的报告非常真实而客观地反映了当时淞沪会战的情况,如果日军妄想用2个师团击败中国,其结果只能是被中国军队赶进大海里喂鱼。

  虽然日军大本营了解了真实的情况,但是对于是否增兵依然犹豫不决,争论不休。

  其中日本陆相杉山元支持立即增兵,越快越好,而担任作战部长的石原莞尔却坚决反对,二人争论不休。

  石原莞尔作为日军中唯一的一位天才级的战略家,他对于侵华战争有着完全不同的认识,如果日军按照他的设计思路走,恐怕抗日战争的最终结局都会发生改变。

  石原莞尔认为自日本明治维新以前,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上都堪称霸主级的存在,拥有让世界颤抖的先进文明和科技。日本不能因为一场甲午战争就天真的认为中国是老弱国家,不堪一击。更不能妄想在短时间内结束战斗,一旦进入持久战,日本将前途未卜。

  石原莞尔还十分超前的寓言空军以及原子弹在战争中的作用,因此他坚持主张对中国实施“不扩大计划”和利用超级武器“最后决战计划”。

  如果日本真的按照石原的步伐走,在占领东北后就死死的守住不放,而放弃战争扩大化,最大化的利用东北丰富的资源,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根据后世的中国军事学家战棋推演,若是按照这位的战略实施,中国,将永远的失去东三省,除非中国有堪比全面抗战的勇气,不惜将剩下的国土卷入绵绵战火。

  幸好,那样的结果没有发生,日本大本营决定增兵,总共五个师团外加两支海军舰队浩浩荡荡杀往淞沪。

  石原莞尔也因此辞职。

  但日本大本营多少还是听取了石原莞尔的意见,前期打算先在淞沪稳住脚之后再行发动全面侵略战争,第二版的作战计划中,上海派遣军攻至几道国防线之后就会先收住兵锋。

  可是,日军向来有‘下克上’的传统,从华北调来的第十军并不打算如此‘循规蹈矩’,一路势如破竹直接杀奔至金陵城下,并最终花费巨大代价攻克金陵。

  日军,从那一刻起,就必须要上紧发条,全力开动战争机器。

  日本人自己都想不到,中国人当然也想不到,从淞沪退下来可还有几十万大军,如何会被一击即溃?

  可事实是,会战大败之后,士气低落、军心涣散、那些位居高位的大佬们却还在忙着勾心斗角互相扯后腿,焉能不败?

  王公屿当然没想过这种可能性。

  “淞沪重镇都能丢,金陵如何不能丢?”唐刀再度冷笑一声,伸手拔出插在绑腿上的三八刺刀,就以地面做纸,以刀为笔,画出当前战图。

  一个方向,第十军主力正沿着京沪铁路狂奔,另一个方向,十八师团和嘉善前线正在对阵。

  唐刀指指嘉善防线之后,淡然道:“如果日军从太湖边上绕过来,王专员您认为,你还有没有机会一日日寇不还,你和松江保安团一日不还乡?”

  .......

  王公屿脸色猛然一僵,迟疑良久回答道:“可你独立营以及大军同样在这里。”

  “所以,撤退是必然的!”唐刀眼神从自己画的战图上挪开,看向幽冷虚空,幽然道:“不光是要向金陵撤,更要向更远的地方撤,而后积蓄足够力量,和日本人干!”

  “你唐刀能行,我为何就不行?”王公屿想起了唐刀曾经说过的‘持久战’,脸上露出无力,但依旧还在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