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26章

作者:汉唐风月1

  这,是决死军令,不是大楼里的中国守军死,就是他这个步兵大队长亡。

  可是,一天的时间,他真的能拿下对面那栋拥有着不俗火力和坚韧战斗力的堡垒吗?

  如果说在这个清晨前他还有着极为充足的信心,但经过方才一战,那种坚不可摧的信心早就动摇了。

  甚至,他还有种错觉,别说他一个步兵大队了,就算是整个联队三个步兵大队齐聚,也别想轻易攻下那座已经陷入沉寂的堡垒。

  其实,那不是错觉,而是一个从军超过十五年老兵的直觉。

  曾经的时空中,36步兵联队齐聚四行仓库大楼,从三面狂攻,依旧三天三夜而不得破,自个儿却是撞了个头破血流。

  第3师团颜面尽失,四行八佰却是震惊中外。

  日军这边锣鼓紧密的调兵遣将准备着下一轮决战,位于仓库中的陆军中校也在下达一条条军令:

  “命令,所有官兵没收到命令前不得上战位!”

  “命令,楼顶所有火力点撤进大楼内!”

  “命令,通讯兵通知对岸所有百姓疏散!”

  。。。。。。

  “团副,没有机关炮和迫击炮震慑,日军步兵可就肆无忌惮的从三面包围我们了。”机炮连连长雷雄有些激动的跳出来反对。

  雷雄自然不是瞎哔哔,失去了炮火打击,日军步兵可以在其机枪的掩护下更从容的接近仓库大楼。

  堡垒其实有些像坦克,中远距离很牛逼,可一旦被接近,机枪步枪的射界可就有限,只能任人宰割了。

  保持足够距离,不让敌军进入射击死角,才是堡垒防御的重点。

  “愚钝!日本人什么尿性你不知道?”陆军中校轻叱。

  眼中厉色闪过:“没用大炮轰击纯粹步兵战术已然被证明无效,下一轮开战,必然回归他们的老招数,以火炮清除我楼顶重火力点为主要打击目标。

  再不济也如同你所说的,压制我方重火力掩护其步兵抵近。

  既是如此,我们就先如他们的意又何妨?”

  果然,当楼顶的机关炮和迫击炮等重火力撤回楼内三十分钟后。

  日军的四门山炮发言了,由东向西。

  日军精选了近一个小时的射角很精准,近乎完美的避开了距离不过40米的租界地盘,就算稍有偏差,也是落在仓库正面和侧翼的地面上。

  在连续试射七八轮炮弹过后,至少有一半的炮炮弹要么落在宽厚的墙壁上,要么落在楼顶上,炸出了一片片璀璨的烟火。

  从已经退出岸边超过一百米的中国民众的角度观看,庞大的四行仓库楼体彻底被硝烟所笼罩,时不时爆出的火焰让人无比心悸。

  邻近仓库大楼的苏州河仿佛都在战栗,宽达40余米的河面上水波和不断被激起的万千涟漪组成一幅诡异的画面。

  岸边的西方士兵们则早就离开工事跑远了。

  中国人是疯子,日本人更不是什么好鸟。

  就算没有炮弹落这边,但被弹片和飞石来一下也会去见上帝的吧!

  。。。。。。。。

第51章 铜豌豆(双倍月票了,求砸!)

  无论是楼里还是楼外的中国人,在这个时间段,小心脏远比沸腾着的河面来得忐忑。

  但幸好,中国军民应该感谢这个时代。

  或许穷了点要啥没啥,但还没学会造假。仓库大楼材料用得足够扎实,规划图中用多粗的钢筋就用的就是多粗的。

  胁板次郎大佐阁下真的是足够愤怒,36步兵联队的直属炮兵中队当然得卖力,足足狂轰了半小时。

  至少干出了七八十发炮弹。

  终于,炮击的频率逐渐稀疏下来。

  一阵秋风吹过,浓烈的硝烟慢慢消散,人们的视野逐渐清晰。

  高大巍峨的建筑依旧屹立在苏州河北,肉眼可及,不光是仓库主体完好无损,甚至连墙面也没什么太大损伤,也就是多了不少斑驳,那是火药爆炸熏出来的黑色和一些算不上太大的坑洞。

  从远方斯马莱特准将居高临下的角度看过去,四行仓库楼顶上倒是有不少沙包工事被炸飞炸平,但坚硬的楼板却是硬挡住了75毫米榴弹炮的侵袭,几乎没有炮弹能炸穿楼板进入楼体之内。

  而那,也或许就是日军花费近百发炮弹唯一获得的成就了。

  日不落准将阁下倒吸一口凉气,裆下却是微微有些忧郁。

  虽然因为对弱者的同情导致他对中国军队的倾向性要更强一点,但身为租界最高指挥官,他更要考虑租界的安危。

  中方守军这边强,就意味着日本人必须拿出更为强力的手段进行攻击。

  70毫米直射炮和75毫米榴弹炮对这座坚硬的堡垒已然无用,那日本人会如何做?

  做为一名老牌军人,日不落帝国准将可不会傻乎乎的将自身安全完全寄托在所谓的国家协议之上。

  所谓协议,只是政客们拿来糊弄普通民众的遮羞布,一旦牵扯到自身利益,他们会毫不迟疑撕掉。

  政治上如此,国家利益上亦是如此,日本人的耐心也是有限的。

  斯马莱特准将的目光投往四行仓库东面距离大约800米的方向,逐渐阴沉。

  那里有个巨型储存罐,整个租界的煤气,都是由那里输出,如果因为某种意外被引爆,爆炸的威力足以将小半个租界荡平。

  当然了,相对于日不落帝国准将裆下淡淡的忧郁,日军方面上上下下的指挥官们看着远方屹立不倒的仓库大楼时的感觉,完全可以用蛋疼来形容。

  从胁板次郎到丰田秀再到被任命为一线指挥官的小泉令诚,集体在内心最深处发出类似于未来数十年后岛国最发达产业女主们的呼喊。

  他们在这个时代就开始了努力传承岛国小片事业的光荣传统,***!小泽老师!波多老师!仿佛都听到了来自未来前辈们的心声,她们不是一个人或是几个人在呼喊,她们激情四溢,她们媚眼如丝,尖叫着喊出了那两个字:真特良的硬啊!

  其实吧!一轮山炮的狂轰乱炸,对于仓库内的已经算是灰头土脸的中国守军们来说,也不是就稳若泰山,哪怕是豪勇如机枪连连长雷雄,也摇晃着被震至昏沉的脑袋狠狠地从嘴里吐出一嘴的灰,怒骂了一句:“日恁良的,鬼子疯了!”

  哪怕有坚固的楼体保护,但身处于炮火中心整个大楼都在颤抖的感觉,绝不是普通人所想象的。

  再坚韧的战士,面对陆战之神的肆虐,命运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之时,也会不由的心动神摇。

  就连冷静如陆军中校,在日军炮击结束后,脸色也是微变,命令道:“各连统计伤亡,上报楼体受损状况,同时发报师部联系我租界内情报人员,我要知道楼体外部状况。”

  “团副,何必那般麻烦!”一脸灰扑扑的雷雄裂开嘴,露出满口白牙,“看额的!”

  派几名士兵拿来几块大木板,又请陆军中校亲自在上面书写了几个大字:外墙受损几何?

  然后,士兵们举着木板站在了临河的窗户前。

  “我们的英雄在问我们话了!”

  在日军炮击后就躲入小巷或是店铺内的民众们有眼尖的,高声呼喊起来。

  “安静,都安静!”有聪明人制止了那些热血沸腾的同胞。

  刚刚日军一轮猛攻,从河岸边工事里离开的租界士兵脸色已经极其难看,这会儿已经有端着枪驱赶还在河岸边呆着的民众迹象。

  如果大家伙儿再这么齐心协力的一喊,那些个被两军交战吓得不行不行的洋毛子迁怒于他们可咋整?

  倒是不怕洋毛子能把大家伙儿咋的,可若是把大家伙儿赶离河岸不能再看弟兄们打鬼子,不能给弟兄们加油打气,那可是无比的遗憾。

  还是年轻人反应快,迅速拿起先前提醒仓库守军的白布,在上面书写上大字:无碍!

  收到岸对面群众的反馈,指挥部内一帮军官们都笑了。

  “民心可用。”陆军中校眼里发着光,下令道。“让没事儿的弟兄们都到窗口站一站,让我们的同胞们好好看一看,我们都好好的,日本人也不过尔尔。”

  一排排深蓝色们在临河的窗边站起,身形挺拔,哪怕他们脸上、身上落满了灰尘。

  英雄们没事儿,他们都好好的活着。对面的民众们捂住了嘴,努力不让自己因为激动而欢呼出声。

  四行仓库大楼能抗住75山炮的狂轰乱炸足够坚固或许只是原因之一,对面的普通民众的不离不弃,才是这帮军人们欣慰的真正理由吧!

  军人,可以战斗,可以马革裹尸,也可以不知自己魂归何处,但必须清楚自己为谁而战。

  那些高举着白布迎着日军可能随时飞来的流弹依然坚定站在河岸边的中国人,就是他们留在此地战斗的理由。

  他们,不是为自己而战,是为整个中国而战,虽死无憾!

  唐刀没有站在窗前看平民和军人们无声的交流,而是带着拥有瞄准镜的牛二躲在瞭望哨的洞口后,脸色冷峻的看着前方。

  日军的火炮无效,唐刀自然知道。

  曾经的时空中日军可不光是动用了75山炮,甚至还用了37毫米速射炮以及75野炮这样的加农炮,都拿四行仓库这颗铜豌豆毫无办法。

  除非是动用重炮,但显然这会儿日军还没被逼到那般山穷水尽的时候。

  唐刀忧心的是日军的行为却是有些反常,按照日军常规战术,日军早在山炮开始肆虐的时候,步兵就应该抵达一线阵地,再趁着炮火稀疏对方重火力点来不及还击抵近阵地前沿......

  但现在,不管是两翼还是仓库正面,日军的步兵竟然一动未动,都还躲在最少600米之前。

  他们又想玩什么花招?

第52章 杀器有点怂(双倍月票,拜求月票!)

  唐刀自然不是多虑。

  胁板次郎面对被己方疯狂炮轰依然岿然不动的四行仓库虽是蛋疼,但绝对不会就此裹足不前,那样别说他的上司会一刀剁下其狗头,就是他自己也绝不会这么轻言放弃。

  你可以说岛国这个民族刻板、冷血,不是个玩意儿,但不可否认,他们是世界上执行力最强的民族之一。

  半个小时的炮轰中,急于在上司面前挽回印象的丰田秀其实已经向胁板次郎请求将阵地前移,只是都被胁板次郎否决了。

  他在等,等战车中队的到来。

  丰田秀损失不起,他这个联队长何尝又损失得起?

  第1步兵大队现在战损已经超过200,第3步兵大队一个步兵中队直接被打了个半残,300多的战损已经接近一个多月累计战损的四分之一。

  别看胁板次郎给丰田秀下了死命令,必须在傍晚之前攻克仓库大楼,但这位可不是傻蛋。

  他不是乃木希典,人家是天皇陛下的老师是军神,可以耗费数万帝国陆军的命去玩什么决死冲锋,还能落个英勇善战的英名。

  他若是这般做了,这一战打完,估计也没他胁板次郎什么事儿了。

  而当战车中队一旦抵达,步兵可以跟随战车前进,损失将会成几何倍数减少。

  只是,当战车中队六辆94式装甲车和四辆89式坦克轰隆隆的开过来后,领队的德川一郎少佐在知晓仓库内拥有一挺20毫米机关炮后,脸色瞬间有些难看。

  原因很简单,第3师团直属的战车大队在淞沪会战中、可是没少吃中国军队这种既可以仰起来射飞机放平可打坦克机关炮的亏。

  德川一郎麾下的战车中队原本辖3个战车小队,每小队3辆89式中型坦克,中队部2辆89式坦克、3辆用以侦查的94式装甲车,合计14台战车。

  结果到现在变成了6台94式、4台89式,那还是淞沪派遣军司令部给他们补充了5台94装甲车的结果,也就是说在战场上他们已经损失了7台89式坦克2台94式装甲车,差点儿被打光打尽了。

  而这些可怕的损失中却又有至少三分之一是被中方这种可怕的20毫米机关炮和37毫米快速炮造成的。

  其实倒也不是说20毫米机关炮有多凶残,主要是日军目前装备的两种坦克一个赛一个的渣。

  94式连坦克之名都没有,最厚的正面装甲也不过可怜的12毫米,就是个安装了挺7.7毫米机枪的装甲车,连没有装甲力量的中国人都敢戏称其为‘小豆丁’就不用说了。

  另一款被称之为主战坦克89乙式中型坦克其实也没好到哪儿去。

  说它是中型坦克,实际上只能算是轻型坦克,战斗全重只有12.1吨,乘员为4人,主要武器是一门57毫米短身管榴弹炮和一挺7.7毫米重机枪,主要用于支援步兵作战。

  最要命的,却是其装甲厚度,简直抠门的令日本陆军自个儿都表示叹服。

  其正面装甲最厚处才17毫米,简直刷新了人们对坦克的认知。

  而同期的西方列强,不管是德国的‘虎式四号中型坦克’还是红色北极熊的‘T34’或是米国牛仔的‘谢尔曼’,其装甲无一不在50毫米以上。

  这都还只是中型坦克,若是换成‘虎式’、‘T34’、‘谢尔曼’重型款,其正面装甲则高达100毫米。

  若是日军的主战坦克和西方列强对上,真的,57毫米榴弹炮只能给对方挠痒痒,而自己那17毫米的装甲就是人家不开炮都能用炮管给他戳穿。

  用流行的话说,不是一个维度的。

  当然了,这也不能完全怪日本陆军省小气,其实中国也必须为此负绝大部分责任。

  因为,做为日本的头号目标,中国,八嘎的竟然都没坦克。

  连坦克都木有,他们的坦克装甲做得再厚有个蛋用?那就,能薄就尽量薄一点儿吧!给也不富裕的帝国省点儿钱。

  在中国北方战场上,他们无疑是成功的。

  六年前的九一八,三十万中国大军不战而退;四年前热河长城一战,二十万大军同样没能抵挡住关东军的兵锋;三个多月前的卢沟桥,平津陷落。

  这些战场上都活跃着日军战车部队的身影,中国军队的步枪、轻机枪、重机枪乃至迫击炮都拿他们无可奈何。

  只是到了淞沪,中国军方拿出了压箱底的精华,税警总团、36师、87师、88师、中央军校教导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