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没当更大的官不要紧,只要弟兄们都还在一起就行。
战争中的年轻人们,思想远比那帮大人物们单纯。
第482章 沸腾的城市
到了晚间,战区司令部下发的战功已经由嘉善前线指挥部分发下去。
各师各旅基本上在这次战功盛宴中都分得了一杯羹。
军政部否决了嘉善前线对唐刀这个首功者提升为实职团长的意见,但鉴于嘉善前线两军一师在此次战斗中所做的贡献,或者说是需要他们继续坚守,其他的要求都满足了。
连同松江之战的请功,都一并批准了。
战死在松江城内的所有官兵,按照松江指挥部自己定的,皆提军衔一级,立有战功的官兵,皆提军衔一级;所有参与松江之战的官兵,包括松江保安团,皆奖励大洋二十块,奖励由军政部拨付,等大军回返立刻发放。
以前这是松江指挥部自己定的,校官以下还好说,但校官升职可得军政部那边批准,这次以下全都解决了。奖励的大洋也无需自己来筹集,那可是几十万大洋啊!
另外,在嘉善前线的67军、43军以及湘军128师,所有参战之军,皆奖励大洋十块,有立功者,升军衔一级,而128师所有参与夜袭战官兵,无论生死,自团营级长官以下,皆提军衔一级,奖励大洋十块。
当然了,相比于这种大范围的普奖,还未归建各部正在集中修整的‘先遣团’才是这次盛宴的最大赢家。
先遣团所有战死官兵,无论职衔高低,全部提军衔两级,抚恤照提衔之后发放,另补每人50块大洋安家费用。
此战过后生还者,皆提军衔一级,奖励大洋30块,若于松江之战奖励中已提军衔者,则不再重复提升,另补30大洋奖励。
也就是说,先遣团中只要活下来的,少说也是提军衔一级,另外还能挣60大洋奖励。
除了军衔和大洋的实质性奖励之外,整个‘先遣团’荣获各种勋章的,高达600,近五分之一的授勋比,算是小小的创了次记录,就算是在淞沪大战中,也从未有过那一支部队享受过如此殊荣。
勋章这玩意儿虽然不能变现,但寄回家里,还是有点作用的,光耀门楣不说,有了这种记录功勋的‘护身符’,乡镇里的士绅们再如何横行霸道,也得高看一眼,不敢再任意欺凌。
否则,一闹起来,除非是那种手眼通天的人物,谁也无能阻挡这种来自于军队的怒火。
当然了,这也就是对讲礼仪的士绅有效,对于那些穷乡僻壤早已习惯横行霸道的恶霸土财们来说,国家都不算啥,何况一枚小小的勋章了。
但有总比没有强,至少也是一国政府对前线之兵生命付出的认可。
每个人,哪怕在这样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中,微小如一粒灰,不也需要寻找属于自己的认可感吗?
不过,眼热是有的,眼红却是极少。这里的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没有那支一进驻地就倒头大睡的部队,他们这次可得不到如此之丰厚的奖励,哪怕到目前为止连个现大洋的毛都没看到。
如此重奖,可不是看在嘉善前线阻挡了日军第十八师团七昼夜的份上,而是因为全歼了第6重炮旅团,那是整个淞沪大战中一次歼灭日军最多的战斗,更是一拳砸得日本人晕乎的战斗,到现在第十八师团都还没回过神来,一整天连一枪都没放过。
其实,这还是前线各军信息不够通畅,依旧低估了各位大佬们对歼灭日军一个重炮旅团的重视程度。
在下午的时候,复兴社派出的高级情报员就抵达了第6重炮旅团阵地附近,看见了第十八师团在阵地上热热闹闹的‘收尸’盛况。
用该情报员颤抖的小手发回给总部的电文描述:“那真的是,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红旗是太阳旗,被鲜血染红的太阳旗在阳光下显得无比鲜艳;而人山当然是尸体堆成的山,至于说人海,可能是该情报员觉得,在此处不把成语说完整实在是不习惯,何况视野里活动的日本人少说也有三四千人,配得上这个词。
为了收尸,第十八师团动用了一整个辎重联队和一个步兵大队。
曾经装满了粮食和弹药的卡车和大车都被卸货用来装载尸体,但就是这样,依旧不够用。日军只得麻木的像堆积木一样,把一具具尸体摞到车上,堆得都冒尖了,还要往上再挂两个。
其从一辆辆大车上流下血水的腥臭味儿,顺着风最少传出去好几里,把躲在旷野里受过严格训练的高级情报员都给熏晕了。
一离开那个地狱般的地方,就吐了个稀里哗啦。
除了尸体,就是大量被炸毁的火炮钢铁零件。
日本人一直以来都是个极尽节俭的民族,虽说炮被炸毁了,但这些碎钢碎铁也不能丢,运回国内回回炉,指不定还能再造几门炮出来不是。
这种状况还能说明什么?说明先遣团没撒谎,他们是真的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奇迹之战。虽然在授奖之前,潜伏在平津的高级谍报人员已经证明过了。
在傍晚时分,终于获得真实证据证明自己真的获此大胜的军政部迅速刊发了以‘嘉善前线我军荣获大胜’为标题的文章。
早已从各种渠道收到内幕信息的各大报社迅速跟进,立刻组织印刷,因急需大量人员售卖,某大报的总编亲自上到街头当了回‘报大叔’。
不过,也因为这次难得的售卖经历,据说还造成了该总编大佬的误解。
谁特良的说报童生活艰难不易的?这完全是捡钱好嘛!
华灯初上的城市,在报纸新鲜出炉的那一刻,就像一锅被煮了很久的开水,彻底沸腾了。
身穿着长袍的读书人,如果此时手里没有一张刊载着‘前线大胜’的报纸,那真的就没脸出门。
就这?
哪怕是位于社会最底层的劳力,出门碰到熟人如果第一句话不是“今天你听说了没?”,都不知道怎么跟人打招呼。
青年的学生们更是这锅沸腾开水中冒泡的主力军,在各级学生会的领导下,纷纷打着横幅上街游行。
不过这次可不是示威,而是庆祝!是声援!对前线还在和日寇作战的将士们的支持和声援。
除去目前已经被日军占领的平津沪杭等大城市,整个中国,从北到南,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学生们都行动了。
而破天荒的,负责治安的警察没有阻止这帮兴奋到眼睛发光的年轻人们的逾越之举,甚至还有不少警察在他们喊着“中国万岁,中华民族万岁”口号的时候,也举起自己的手臂。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
是各地游行队伍齐声高唱歌曲频率最高的两首歌。
唐刀在四行仓库之战中教会士兵们哼唱的‘流行歌曲’,经过澹台明月之手,通过电报早已传遍大江南北。
不少人唱至“这里是全国皆兵”,早已不是眼含热泪,而是痛哭流涕。
因为,他们的亲人挚友有不少就在那片战场上,没有人能知道他们的消息。
这场久等不至的大胜,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唯一消息。
绝望之中,迎来如此消息,怎能不哭?
这就是一个全国皆兵的时刻。
欢呼、欢笑,又带着泪水,就是此刻中国的写照。
弥漫至每个大城市的大游行,一直持续到深夜。
用亲眼目睹此情此景的西方记者书写于自己记录并在几天后的西方报纸中的话说:“这是一个弱小的民族,投入自己全部之力,依旧无能抵御侵略者,但这也是一个有着强大生命力的民族,因为一次在我们看起来算不得什么的战场胜利,而全民沸腾。
这不是他们弱小胜利来之不易,而是我分明看到了他们那颗被胜利撞击的心,当他们不再麻木而变得渴求胜利的时候,那对于他们的对手来说,将是怎样的灾难?
因为,他们可是拥有着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超过四亿的人口,那已经超过了整个欧洲!
上帝啊!那真的是太可怕了。当这个民族醒来的时候。”
西方记者的惊叹和日本‘朝日新闻’在此战之后第三日终于刊发的‘帝国重器尽丧敌手’的悲叹,成了中国境外媒体最鲜明的对比。
而中国被连续大战失利打击得快抑郁的大佬们终于长舒了一口气,裤衩总算是保住了。
提升军衔发放空头支票奖金,大白菜一样批发勋章,都不算个事儿。
睡醒后和属下们扯了好一会儿淡的唐刀也终于接到指挥部的命令,让他前往指挥部参加庆功宴。
第483章 土豆又见土豆
这个时候开庆功宴?
唐刀估计也没想到这帮大佬们会如此的‘奢靡’,想了想还是喊过来二丫和夏大雨,低声和他们俩嘱托了几句。
不过大佬们应该还算清醒,这个所谓‘庆功宴’规模极小,除了唐刀以外,另外只邀请了澹台明月这个随军大记者,雷雄等一帮仅次于唐刀的军官们都被要求在驻地待命。
不过说实话,等唐刀弯着腰走进那个位于防线三公里后就设在一个简陋的步兵排级防炮洞里的前线指挥部之后,才发现自己真的是错怪了三大中将指挥官了。
除了他和澹台明月这两个受邀参加的客人,主宾也就那三位。
“三位长官好!”唐刀站直身体行礼。
“哈哈,咱们的大功臣来了,来,来,先就座,咱们这是庆功宴,有什么话,咱们边吃边聊。”吴中将看起来心情极佳,抬手简单一个回礼,便主动上前招呼唐刀和澹台明月落座。
“长官先!”唐刀必须得假模假式的客气一下。
无论从官职还是年龄,他这一屁股如果先坐下去,估计旁边的澹台大记者都得拿脚踹他。
“必须你这个娃娃先坐,没有你我们可捞不到吴总指挥这碗饭吃,你娃娃不知道吧!咱们马上要吃的,可是吴总指挥亲自在炊事班下厨做的,他说战功之事亏待你了,他必须得亲自做顿饭补偿你。”顾中将一伸手,把唐刀给生按在弹箱为主体的凳子上。
大佬们都这么说了,唐刀自然也就不再推辞。如果再你推我推,这顿饭指不定还得什么时候开吃,他可是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澹台大记者贴心的利用傍晚的时间给他烤的几个土豆,都被雷雄、冷锋和庄师散那帮混球们分了,一点都不顾惜长官身体,连杨小山、牛二这样的铁杆粉都特娘的跟着凑热闹。
而庄师散那个平时在松江城吃香喝辣惯了的货竟然还一口气吃了两个,尤其是唐刀看到他一嘴黑的时候,还很嘚瑟的说:从未品尝过如此美味!
真特良的死贱死贱的!
但,上天总是公平的,他受几位长官之邀有大餐吃,那帮混蛋们只能继续小米粥配烤土豆吧!每每想到这儿,唐刀心里就平衡了。
“好娃娃,怪不得吴、郭两位将军这么欣赏你,我那个女子如果没许人,一定招你当女婿!不过,让我想想,好像我还有好几个侄女儿。”顾中将大笑,自己也直接落座到唐刀的对面。
唐刀急于品尝美食的干脆利落,却是正在顾中将的审美点上,在他看来,军人,就应该这样,那有那么多虚头巴脑的。
虽然他也知道,这是唐刀还年轻,职位也还没踏入高级军官的行列的缘故,等唐刀年岁渐长职位逐渐升高,再不可能如此了。
但至少现在,唐刀进门之后的所有表现,他都很欣赏。
恐怕只有一旁被郭中将微笑着招呼落座的澹台大记者想翻白眼。
以前唐刀如何风采卓越她不管,那是在战场上,面对他的都是日本人,他越强日本人死的越快,能在背后看着他的,只有她一人,但在战场下,你咋还那么‘招蜂引蝶’呢?
幸好,也就是这位长着络腮胡子的‘大叔’年龄够大,女儿许人了,不然是不是就直接要来个‘战场招亲’了?
“顾老弟,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不知道人家唐副主任早已经是名草有主的人了?”最后落座的郭中将提着一个酒坛笑道。
“谁啊!谁这么有眼光?这样有眼光的老头儿,我以后碰到必须得敬他一个。”有脸盲症患者潜质的顾大中将随口说道。
“那个老头儿姓澹台,和吴叔父也认识,您以后一定会有机会见他的。”澹台明月突然脆生生插口。
“也姓澹台啊!这么巧呢!怎么吴军长认识这么多姓澹台的。”络腮胡子大叔显然还没明白某记者心里对他已经暗自不爽了,微微一呆。
“噗!”刚美滋滋喝了口茶打算和唐刀这个大功臣干一碗酒的吴中将差点儿没把茶喷桌上。
那他这一下午的心血可就白费了。
中将下厨,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容易啊!
当然了,让这位如此失态的,不是因为老顾同志实在是太实心眼子,而是澹台明月咋就如此大胆了,这么说是不是就打算官宣了?
“哎呦!我的顾老弟啊!这都还不明白呢!”郭中将眼珠子往澹台大记者那边使劲儿斜。
略感尴尬的唐刀都怕这位大佬把眼珠子给从眼眶里滑出来。
“噢!懂了!”胡子大叔如同醍醐灌顶。“敢情是澹台记者你的亲戚!这真是不错,唐刀你可得好好关照澹台记者。”
......
短暂的沉默后,吴、郭二人笑得前俯后仰不说,就连澹台明月都忍不住乐了。
这个胡子大叔,还真是,爽直到可爱啊!这都不带拐弯的啊!
可能只有想填饱肚子的唐某人有些不开心。
说好的庆功宴,宴呢?
以弹箱垒起来铺上军用防雨布的饭桌已经很简陋了,这都可以理解,但桌上的食物.....
碗倒是不少,但食物也太特良的单一了吧!
那圆溜溜黑呼呼的是啥?以唐刀还算细致的观察力,如果没看错的话,应该是烤土豆吧!
烤土豆,行!那玩意儿在四行仓库唐刀没少吃过,绝对顶饿!
那碗里炒的黄呼呼的片状物,貌似除了土豆片,好像也不会是其他的玩意儿。
爆炒土豆片,也没问题!也顶饿......
那切成丝儿的,看那色泽,也绝不会是萝卜丝儿。
您就这么执着呢!换个口味不成吗?
行,食材有限,战场上嘛!咱这都能忍了,但你一样来双份是个什么鬼?
也就是说,摆在桌子上的,两碗烤土豆,两碗爆炒土豆片,两碗清炒土豆丝儿,五个人六个菜,还多了个菜,绝对是用了心的。
绝对的,唐刀那一刻眼珠子都瞪圆了。
比烤土豆还圆!
“怎么样?是不是闻着还挺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我偏偏就这个在行,来,尝尝我的手艺,要知道,我在家的时候,只要一下厨,弄我这个拿手菜,你老嫂子都激动的泪花流。”吴中将竟然还有王婆卖瓜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