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下方是中国人的军队,在对手的空军如此搏命的状况下,他们几乎已经可以想见被迫跳伞同僚的惨状。
下方犹如小蚂蚁般在旷野中狂奔的中国骑兵,绝对会提着马刀,就像砍木头桩子一样砍掉他们的头,然后用马蹄将之踏成肉酱成为野草最美味的肥料。
小日本,真的是够机智。
高空上的他们虽然远离地面,但依然犹如亲眼目睹一般,猜到了他们选择跳伞同僚的悲催结局。
有两个日军飞行员在战机失控之前毅然选择了跳伞,为自己的命运做最后一搏。
很不幸,哪怕是他们落地点距离主战场有高达4公里的遥远距离,但他们的缓缓飘落的伞花实在是目标太明显了。
早在他们跳伞之初,就各有超过40骑兵奋力踢着马腹全力冲向他们所在区域。
一名从1000米高空落下摔了个七荤八素侥幸未死的日军都来不及举起手来不及发出声音,就被一片刀光和马蹄给湮没了。
中国骑兵需要的不是什么荣誉,而是血祭!
以血来祭奠同袍!
敌人的血!
这片战场上,注定不会有异族人的呼吸,那会玷污这片土地,肥料则不再其内。
另一名要稍微强一些,他开枪了,以自己随身携带的南部十四手枪。
不过,不是射向正向他狂奔而来的中国骑兵,而是放入自己的口中,身为贵族的日军不想被砍掉头颅不能魂归家乡。
只可惜,那依然无法改变最终结局,他也被隆隆马蹄生生踩进泥土,成为肥料。
中国空军搏命是搞个平本,而占据胜势的他们搏命,就是脑瓜子有泡。
这就是此时中日两国空军们的心态。
“江南大地之钢盔”凭借着性能远逊96战机的霍克III连续干掉两架日机,现在还在高空中和三架日机纠缠不落下风,已经惊艳得让唐刀这只来自未来的小蝴蝶惊佩。
这样的飞行员,如果放在未来,绝对可以被冠以‘金头盔’的存在,但在这个时空,他只能是一名战士,为自己的生存而战,为民族的生存而战。
王牌飞行员麾下那些年轻的兄弟都在以命搏命,他又怎会自惜其身呢?
所以,和三架日机处于均势缠斗的‘八星’战机突然改变状态,向下俯冲,那竟然是要主动放弃霍克III自身优势进入更适合九六舰战发挥的低空。
属于单翼机的九六舰战在低空中的机动力和速度都远超做为双翼机的霍克III。
三架日机那有不大喜过望的道理?
连在云层中不断寻觅着机会的那架日机都呼啸而下,紧跟而来。
1500米,1200米,1000米,800米......
霍克III战机无比坚定的降低高度。
唐刀的眼,不由红了!
他没有和那名王牌飞行员打过照面,也没和其通过话,但他突然就懂那个人的心意了。
那个人的意思是:向我开火!
是的,无需通话,中国王牌飞行员用战机不断坚定逼近低空的姿态,无比坚定的告诉他素未谋面的地面指挥官:请向我开火!全部!
他相信,步兵指挥官,能懂!
骤然开火的地面火力网,可以将他和三架日机一起,化作比高空中还要璀璨的烟火。
可曾经向自己的将军喊出‘向我开炮’的唐刀,能做出这样的冷酷决断吗?
距离他最近的澹台明月不知道。
她的英雄,首次迟疑!
。。。。。。。。
第391章 以战友的名义
唐刀当然会迟疑。
他早就布设好的地面火力自从敌我双方空中机群开始互相绞杀在一起的时候就停止了射击,因为双方距离实在太近而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计超过40挺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根本不敢随意开火,生怕一不小心把自己的飞机给打下来了,那才真叫糟糕。
而三架日机之所以敢追着‘八星’战机进入千米以下低空,那自然也深知地面火力的顾忌,否则他们哪有那个胆子进入地面火力网的攻击范围?
先前4架日机悲催的命运早已告诉日本海航的飞行员们,地面上的高射炮虽然不多,但若是进入600米以下,被击中的几率将高达七成。
所以,三架日机看似追击凶狠,但其实依旧保持着足够的警惕性,‘八星’战机已经下降至500米的低空,他们基本上还是在700米左右空域上空追击着。
200米的高度落差和直线距离不足500米,依旧在他们的机枪射程之内,‘八星’战机只要稍露破绽,他们就会开火。
只是,别看这看似长长的500米,对于将马力加至最大全速近乎至每秒百多米的战机来说,其实也就是一两个呼吸间的事,即使是提前预设火力空域的开火,‘八星’战机也必然在疯狂子弹的攻击范畴之内。
但,留给迟疑中的唐刀的时间也不多了。
先遣团沿途布设的各种高射炮和高射机枪也不过2500米左右的宽度,4架战机你追我赶,几乎都是全速,只需30秒钟,就会完全离开火力网的攻击范围。
而彻底失去高度优势的‘八星’战机再想拉升,在3架日机超过8挺机枪的射击下,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奢望。
是的,从乐以卿决绝的选择俯冲向下,希望借助火力网解决身后的3架日军战机那一刻,他就已经把命交给了唐刀这个地面指挥官的手上。
将生命交给战友,一个素未谋面的战友,这已经远远超越了所谓信任。
因为,他也是在为自己仅剩的两个战友做最后一搏,否则,就算身为王牌飞行员的他能摆脱3架日机的纠缠,那两个已经打疯了的中国飞行员也必然无法再跟随他返场。
每当想起那些小伙子们曾经意气风发的从那座小山坡上掠过,那些姑娘们拼命挥手致意的美好画面,而此一战之后,独留自己形单影只,再不敢从山坡上空进入高空,年轻的中队长就心如刀割。
为了这些可爱的年轻人们,他决定,替他们拼一个未来,哪怕此身陨落。
霍克III高速从唐刀所在的树林上空掠过,空军上尉向下凝望,陆军中校抬头仰视。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错,但其实谁也没看见战友的脸庞。
只是,有些心意,无需见面,不需细谈,战场之中的战士,只用握紧钢枪,你我皆知,不过是死战而已!
“请向我开火,以战友的名义!拜托了!”
霍克III微微摇着翅膀,向仰望着他的唐刀再次请求着。
“请向我开火,以战友的名义!”
700米的天空上,紧紧跟着乐以卿的一架领头的日机机身上的三颗金色五角星在阳光的照耀下无比刺眼,那显然也是日军战机的王牌。
三颗金星代表着曾经有三架中国战机和三名飞行员战陨于这架日机的机枪下。
机舱中,一名日本海军航空兵大尉控制推着方向舵将飞机精准保持在700米的高度,看着下方200米高度上的霍克III嘶鸣着向前,有着一个可怕疤痕显得极为扭曲的脸上涌出残忍而得意的微笑。
做为渡边淳二的副手,小泉孝太郎其实在渡边淳二完犊子之后就接过了整个机群编队的指挥权,他现在就是现在空中剩余所有日机的最高指挥官。
对于前方这架机身上拥有的五角星比自己多了两倍并连续击落己方两架的中国战机,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有着击落三架战机的战绩就和其玩什么单挑。
他足够谨慎,不仅带着两架僚机共同追杀他,甚至还洞悉了对手希望地面火力网帮助的野望,从进入1000米之下的中低空,就要求所有人务必将高度保持在700米甚至更高的高度之上。
其实,不能说小泉孝太郎胆子小,甚至,纵观整个第三舰队海航,这名日本海航空军大尉的坚韧无人出其左右。
初到淞沪,在第六天的战斗中,已经击落对手三架战机的小泉孝太郎就负伤了,而且是面部中弹。
是的,你没有听错,的确是脸上挨了一枪,可怕的机枪子弹从左腮穿入,击碎了大部分的牙床再从右腮穿出。
可以想象,仅是中弹所带来的剧痛,就足以让普通飞行员休克最终送命,更何况那时的小泉孝太郎还要面对着空中还没停止的战斗。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货是死定了。可是,这货顽强的令人吃惊,不仅咬牙坚持到战斗结束,甚至还飞回了一百多公里外的航空母舰并顺利着舰。
满头满脸鲜血完全是被医护兵拖出座舱的日本海航空军大尉获得了整艘航空母舰上日军们的军礼致敬。
可怕的意志,就算是在魔鬼那一边,也一样会获得尊敬。
这是他伤愈后第一次出战,被长谷川清大将亲自授予勋章的他只会变得更加残忍坚韧,而不是变得懦弱。
之所以如此谨慎,那是他知道,光是单挑他干不过那架中国空军的王牌,但只有打掉中国空军的王牌,才能摧毁中国空军最后的抵抗意志。
一个甘愿放弃己身荣誉而开始为整个机群编队作战的日军空中指挥官,其实要远比一个狂热的只想收获功勋的日军王牌飞行员来得更可怕。
小泉孝太郎知道中国王牌飞行员的打算,他也知道中国步兵指挥官的纠结,可怕的地面火网或许是能对他和同僚造成足够的威胁,但那同样会把更低空的中国战机卷入子弹的狂潮。
所以,他将飞机保持在700米这样的高度,除了那种可怕的20毫米高射炮,射高最高也仅为800米的高射机枪对他们造成的威胁其实并不大。
中国人只要敢开炮,他会立刻带着两名同僚拉升,先去协助同伴将那两架中国战机干掉。
就算中国人的王牌飞行员因此逃走,在其有地面火力网的支援下,13对9的战损比至少让大将阁下的脸色不会像吃过翔一样难看。
而如果中国人不开炮,那是再好不过,只需15秒钟,他们就可以向前再冲出1800米,脱离他们的火力网,中国的王牌飞行员死定了。
对于小泉孝太郎来说,无论地面上做那种选择,他至少都不会亏本。
只是,这位日本海航空军大尉,实在是太小瞧了中国王牌飞行员,也太低估了地面上的陆军指挥官的决断。
当唐刀看着霍克III轻摇的机翼,眼睛瞬间涌上血色:“全军开火!全军开火!机炮对准霍克III后方空域,其余轻重机枪,火力覆盖!”
伴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被打上天空,一直沉默着的刺猬再度张开了浑身尖刺。
炽烈的机枪声,使得高空中还在互相追逐的战机都为之战栗,纷纷选择拉升进入更高的高空,以免殃及池鱼!
第392章 属于中国军人的胜利
“开火!”
“开火!”
.......
随着程铁首等各级地面指挥官的怒吼。
地面上,沉寂许久的火舌猛然喷发,覆盖了阵地上的天空。
肉眼可见的,正在疾驰的霍克III机身上火花直冒。
就像一只翱翔在枪林弹雨中的海燕,他依旧在拼命前飞。
虽然各火力点的射手们已经努力的避开他,而将枪口对准紧跟在后方的日机,但依旧不断有高射机枪的子弹落在乐以卿的战机上。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所有高射炮在射手刻意将其射击空域放在霍克III战机之后,所以还没有20毫米机炮炮弹命中霍克III,否则,霍克III战机的座舱再如何有防弹板防护,估计也逃脱不了机毁人亡的命运。
是的,中国王牌飞行员敢这样进入低空请求地面火力开火,不仅仅只是不惜此身的勇气,也有着他的依仗。
霍克III战机最高速不如96舰战,拉升速度也不如,拐弯半径也比96舰战要大,说白了,除了因为装备一挺12.7毫米机枪火力要比96舰战强,其余各项数据皆不如日本海航装备的主力战机。
可为何在淞沪会战的初期,中国战机和日本海陆两军的数次空战,中国空军不仅没输,反而略战上风呢?那可不仅仅只有杀身成仁勇气的原因。
霍克III的发动机功率和96舰战的发动机功率相差无几,机动力之所以差了不少,其原因不仅仅只是因为其是老旧的双翼结构,其空重1480千克可要比96舰战的1210千克的空重高上了200余千克。
重量大或许并不意味着机体更坚固,但更厚实是一定的,最重要的是,米国设计师给霍克III的飞行座舱和发动机都安装了防弹板,厚达10毫米的钢板总重都达100多千克。
而日本人的军工砖家们,拿脚投票,将这些‘无用’的钢板都给省略掉了。
理由也很简单粗暴,多这一百多公斤的无用重量,使得战机机动性能下降,如何全面优于中国的主力战机霍克III?
甚至,在大战爆发之前的半年,抠门到极致的军工砖家们还自主拆卸掉了无线通话器,导致日军飞行员们想交流,就只得在空中靠飞机摆动翅膀,或是飞行员的手势。
对此,日本海陆两军的飞行员们只能用‘八嘎’两个字来表示自己的不满。
怕不方便吗?绝对不会。
日本那群拿脚投票的军工砖家们为了让飞行员们接受这种原始的通信方式,压根儿就没设计飞行座舱舱盖。
就是,像未来的摩托车一样,就安装了一块挡住脸的的挡风玻璃,没得顶盖。
有挡风玻璃挡住呼呼寒风,你丫的还戴着防风眼镜,还想咋的?日本军工砖家们将抠门尿性发挥到了极致。
尼玛......日本海军怒了!
于是,海军花了半年,给飞机装上了无线通信器。
我擦尼玛......日本陆军也不干了。
于是,陆军航空兵们还得靠手。
原因是,日本海军经费充足,而陆军土鳖们,没钱你说啥?
所以,此时的日本海航好歹可以用无线通信器进行联络,但悲催的日本陆航都还得靠晃翅膀尖。
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相同点是,飞机座舱,就是飞机座舱,和防弹没有半毛钱关系。
中国王牌飞行员赌的就是,自己可以被重机枪子弹击中,借助防弹板扛过这一波,而日本人,座舱只要被重机枪子弹射入,那就只能是凉凉。
而对于此时差点儿被地面突然爆出的无数火舌闪瞎眼小泉孝太郎来说,他发现自己真的是想的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