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香川君,怎么办?我们是出去,还是在这里等着?”将身体藏在角落里不停扫视着四周生怕被人打黑枪的上等兵轻声问自己的同伴。
香川上等兵因为身形本就靠外,将身体贴在青砖墙上回头看看确定自己同伴能够给自己身后掩护,端着枪猫着腰靠近店铺大门。
探出头朝中山大街外面看看,至少三名土黄色倒伏在长街上,还不时有子弹打在地面上‘噗噗’作响,瞬间做出判断,“我们不能出去,就守在这间杂货铺里,万一有中国人,森木小队长听到声音,也会来支援我们的。”
这就是老兵对战场的判断,很正确的判断。
如果两人离开店铺进入大街的话,会有很大可能被他们无从知道方向的子弹给射杀。
留守店铺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甚至,为了保证自己不会被藏匿的中国人打黑枪,在香川上等兵的示意下,山口上等兵直接向已经搜索过确定没人的房间内丢了颗甜瓜手雷。
与其说是攻击敌人,其实不如说是打草惊蛇,只要有人藏在周围,一定会被爆炸的手雷给惊到的。
两名日军老兵不需要太多线索,只需要听到躲避的声音,就能确定可能存在敌人所在方位,不说能干掉他,至少防范起来没问题。
乌鸦,就在那间房间的隔壁。
突然爆炸的手雷虽然没伤着他,巨大的声响却是震得他眼冒金星,只差一点就惊呼出声。
只是,两名日军低估了一名自九岁就独自谋生青年的忍耐力。为了能养活自己,寒冬腊月,小小少年都能潜入水中将地笼给捞起。
乌鸦强忍着极度的不适,压低身形,躲在那扇木门后,连呼吸几乎都快停止了。
就像他当年伏在夜色中的田垄中捕杀狗獾一样,没有足够的耐心,凶猛的狗獾甚至可以反杀猎人。
第271章 勇猛和稳健的区别
两个日军上等兵丢完一颗手雷,侧耳听了听周边的动静,确定至少在这个店铺里没有中国人,心里却是安心了不少。
只是,两个日本上等兵依旧没有出门的意思。
因为,不光是中山路大街两侧有爆豆般的枪声响起,一百多米外也是枪声大作,甚至更遥远的地方也是。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现了,不光是他们这些在长街周边的一个步兵中队受攻击,另外两个由他们左右两翼进入民居的步兵中队同样也被中国人枪击。
这时候跑长街上去,那不是傻缺嘛!不如呆在这里等战场形势稳定一些再说,两个日本老兵不用言语交流,仅是对了个眼神就知道同伴的意思。
“中国人太可恶了,想靠着对地形的熟悉的优势对我军进行偷袭战。”还躲在墙角处的日军大尉瞬间洞察了对手的用意,不由咬牙切齿的怒吼。“通信兵,打信号弹,我们需要援军!”
不是加藤英雄懦弱胆小,身为‘钢军’陆军大尉,他并不怕和中国人面对面对阵,但透过刚才数十秒的战斗,他敏锐的感觉到,在这种他完全陌生并错综复杂的地形环境下,恐怕光靠三个步兵中队和两辆94式装甲车以及两门步兵炮,并不足以占据战场主动权。
他拥有大日本帝国陆军的骄傲,但绝不盲目自大。
现在他和他麾下所面临的战场,是千篇一律的白墙黑瓦,房子与房子之间挨的紧紧的仅供两人并排行走,就连弄堂也不会超过一米宽,端着插上刺刀长达1.7米的三八大盖想转身,都还得先把枪背起来,但该死的中国人,却是拥有一梭子就能打出十发子弹的驳壳枪。
而且毫无什么心理负担,打完就跑,等你回过神来想去追他们,那些撒丫子就跑的家伙们早就消失在看着就眼晕的民居深处了。
这是日本陆军大尉从未经历过的战场和战斗模式,所以,他迅速做出判断,想征服这片街区,800人是不够的,兵力最少还要翻上一倍才成。
加藤英雄的判断在战后被认为是正确的,因为街区中的中国人兵力远超过了国崎怔的预想。
日本陆军少将原以为中国指挥官在这样一片街区投入个千把号人就很有魄力了,毕竟只是用来拖延时间。
他却是低估了中国人的决心,要想在这里死守三昼夜,就必须得付出足够的牺牲,哪怕是用人命来换一分一秒。
毕竟,这里总共才三万多人,而数十公里外的沪西,却是有着数十万大军和更多的难民。
郭、吴二人可不是还没有学会冷酷放弃同袍的热血青年唐刀,两个陆军中将的心早已在无数次战争中被锻炼的坚如磐石,他们可以为战死的士兵流泪,但若是能为了更多的人活着,他们会毫不迟疑的将士兵填入火坑,包括他们自己。
做出正确判断的日军大尉在打出一颗红色信号弹代表向大队求援的信号后,高声向周围躲进店铺里的日军下达命令:“全体就地搜索防守,等待增援!”
除了拥有重机枪和装甲的94坦克车能耀武扬威的在大路上用重火力显示着自己无敌的存在,其余日军步兵纷纷根据自家大尉中队长的命令,三个一伍,两个一伙的以各自呆着的店铺或者民居为据点对着可能的威胁方向射击起来。
虽然这样的龟缩流战斗方式不够彰显大日本帝国陆军的英武,但保守的战术却很奏效,中山长街区域日军的伤亡很快小了起来。
至少比左右各百米外的两个步兵中队的伤亡要小的多。
一进入民居区域,就以小分队形式散开对民居进行搜索的两个步兵中队在混战中伤亡极大。
中国人不讲武德的从二楼向各种狭小弄堂中丢手榴弹的方式,简直就是运动中步兵的噩梦。
飞溅的弹片混杂着砖墙碎屑在狭小空间中的威力显而易见的被加成了,哪怕隔着六七米都会被炸伤。
死了也就死了,但偏偏都是伤者居多,一个伤员还得分出至少一个人去照拂。
更悲催的是,他们进入民房中进行搜索,人多的时候看不见中国人,但一旦人少,藏在暗处的中国人就各种打黑枪,而那些已经占据高处看似可以覆盖近百米区域的轻机枪火力点和掷弹筒却只能干瞪眼。
他们唯一的收获,或许就是在发现民居内有敌人时,三八大盖精准的射击和甜瓜式手雷的及时抛掷,精良的单兵战术让他们的反击还算犀利,也打死打伤一些穿着黑色军服的中国人。
只不过,和他们自己的巨大伤亡比起来,中国人竟然处于优势。
两名日军大尉显然没有加藤英雄那般脑袋瓜灵活,暴跳如雷之下反倒是驱使着属下们追着中国人的身影向前。
这也是属于‘钢军’的特质,越挫越勇,永不言败,很顽强的战斗精神。
于是,他们遭遇了更多的围攻。
另外两个保安营长可能没庄师散那么大的决心,更多的是只想混过这个白天,最好日本人能知难而退。
有这种心理,自然是越靠近日军方向,放置的兵力越少,越靠近己方城池,兵力就越多。
当日本人这么不管不顾的追过来,自己想活就得干掉他们,那自然也只能招呼着更多的人全力阻击。
方圆两三公里的街区里,还足足有近1600多保安团士兵,两个深入的步兵中队却不过400人,又没有重火器掩护,他们还真是不够看。
扛着三八大盖去打巷战,本身就是很傻逼的行为。
别说他们,就是数十年后的战斗民族,开着坦克和装甲车进入完全陌生的街区平叛,也被杀了个血流成河。
两个步兵中队陷入苦战,远方的枪声一阵响过一阵,这让中山大街附近的日军步兵纷纷在心里暗赞自家中队长。
至少,他们没有盲目追击而是主动的对自己所控制区域进行防御型攻击后,伤亡少了不少不说就连中国人的枪声也稀疏下来了。
狡猾的中国人,也拿稳健流没办法了。
也就是说,在这一片,双方短暂的进入僵持阶段。
不过,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知道这种僵持只是暂时的,日本人绝不会甘心就这样停步不前,而领了死命令的中国人也不会轻易让日本人就这么蚕食他们的运动空间。
稳定下局势的日军步兵开始巩固自己的领地,他们必须保证自己所在区域绝对安全,等着援军抵达后,再向外扩展。
山口和香川两个参军足有四年的上等兵,在忠实的执行中队长下达的命令。
两个老兵或许打巷战没有经验,但配合却是很有默契,就在小小的杂货铺内,一个负责持枪警戒,另一个挨个踹门进屋搜索,甚至不惜浪费手雷,给黑洞洞的房间内先丢上一颗手雷,搞得跟未来的特种兵对付恐怖分子一样专业。
但那扇很窄很窄的小木门却没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
或者也是他们认为那不过是个装饰,不足一米宽的木门,是给人用的吗?
两个土包子山民那里会知道,精明的江南人会将空间利用到极致,别说一米,就是半米,该弄个门也会弄的。
山口上等兵正无比慎重的端着枪瞄准着一处房门,用眼神示意自己的同伴进屋搜查,他的背后正好靠在乌鸦藏身的那扇门板上。
躲在门后的乌鸦也在努力寻找着两个日本兵的踪迹,他缩在墙角,除了支棱着耳朵听着鬼子的脚步声,连呼吸都轻之又轻,为避免被日本人发现,他甚至强迫自己不去看门缝。
放弃最为信任的目视,而只用听觉。
乌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成长,从一个以捞钱为己任的混子,成为一个可以猎杀人类的猎手。
直到脚步声就在近在咫尺,眼角余光一扫,门缝透过来的光线猛然一暗。
第272章 当LOW涩儿遇到了豪富
乌鸦浑身的肌肉猛然绷紧。
少年时捕猎的经验仍在,乌鸦知道,敌人,就在身侧半米处。
现在他和这个日本人中间就只隔着一层不过半寸米厚的薄木板!他甚至已经可以清晰听到小鬼子粗重的喘息声!
不知道是因为激动还是极度恐惧,乌鸦反而没了发现目标时候的欣喜,而是浑身僵硬着,拼命的提醒着自己冷静。
他很清楚,日本人不是狗獾,他不能一下干掉对手,死的可能就是他。
若是换成一名像冷锋或是雷雄这样丰富战场经验的老兵,哪怕就是牛二这样在四行仓库杀戮沙场上呆过一周的新兵,也定然会在调匀呼吸之后开枪。
已经扳到连发装置的驳壳枪,可以在一秒钟内射出3发子弹,足以将近在迟尺却一无所知的日军步兵送去见他们的天照大神。
可乌鸦不是,他毕竟只是个保安团小排长,玩心眼、耍赖皮,甚至逞强斗勇都有,但论杀人,绝对还是个新丁。
哪怕他昨夜已经于混战中开枪击杀过最少一名日军,但那毕竟是距离稍远,而且是以概率论的扫射,甚至是一梭子打完伏下身子就溜,根本没时间去害怕。
而现在,敌人近在咫尺,他甚至都能听到对方的呼吸和心跳,却要开枪杀人,敌人的血,说不定就会喷溅到他脸上,要说不恐惧,是不可能的。
来自于人性本能的恐惧,让乌鸦花费了足足十秒钟来平静。
可他面对的,是参军四年并在华北战场上参战过的老兵,哪怕乌鸦已经竭力平稳自己的呼吸和心跳,背靠着木门的山口上等兵也本能的感觉到了危险。
不是因为发现了什么,纯粹是一种直觉。
环顾四周并没有发现危险来源,山口上等兵下意识的将眼睛瞄向了木门的缝隙。
然后,一个中国少尉和一名日本陆军上等兵的目光,在宽度不过0.5厘米的缝隙中,相对。
显然,这是两个人都没想到的。
寻找危险的日军步兵没想到真的能发现目标,而一直在脑海里快速思索着怎样才能一举将两名日军干掉的保安团少尉、同样没想到日本人会傻缺到贴着如此狭小的缝隙朝这边看。
“有中国人!”山口上等兵的惊呼声都已经破音。
脑海一片空白的乌鸦下意识的挥动左手。
左手握的,不是驳壳枪。
而是一把汉阳造刺刀。
那是乌鸦从已经死去的排里弟兄身上拿的,如果有机会,他会用这把刺刀戳死一个日本人,也算是用那名死去兄弟的刀亲自给他报了仇。
这是江湖上的规矩,这样会让他上路上的更安心。
受到刺激下意识刺出的刀,甚至比刻意发力还要可怕。
钢材远比不上三八刺刀的汉阳造刺刀在撞弯了刀尖以后,仍然穿透半寸厚的木门,将破音警示同伴却只来得及将头后仰五公分的日军左眼一下洞穿。
娇嫩的眼球没法阻挡利器的突进,哪怕刀尖已弯,刺刀至少扎进眼眶五公分。
没有唐刀暴力式的穿透,但这已经足够了。
“啊!”日军上等兵立刻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惨嚎,仰天栽倒。
这个人类本能的动作,却更加重了日军上等兵的伤势。
已经变弯的刀尖就像一个铁钩,直接钩出了血里呼啦的一团血肉。
鲜血不要钱的从已经丢掉三八大盖捂住伤口的双手中喷出。
不过,倒在地上的日军上等兵却没有受重创后应有的挣扎哀嚎,而是整个身体陷入一种很诡异的抽搐。
那是肌肉群努力收缩,却无法控制身体的无奈,有些像已经被剥掉皮并断掉头的青蛙。
乌鸦刚刚那一刀,刺破了他眼球的同时,也深入其颅脑内,仰天后倒的力量更让弯曲变形的刀尖直接勾出了一些的脑髓,控制运动机能的神经彻底被破坏了。
就这,日军上等兵还能有正常伤员的反应,那只能说他们的天照大神太爱他了。
收到同伴警示的香川上等兵冲出房间怒吼着朝着还插着刺刀刃的门板背后开枪。
一枪不够,拉动枪栓,继续开枪。
整整打空一个五发弹夹,不厚的木门从上到下足足留下了五个枪眼。
虽然看不见敌人躲在门后的什么方位,但战斗经验丰富的上等兵可不是单纯的泄愤射击,他射击的位置几乎覆盖了一个成年人可以躲藏的所有方位。
打空弹夹后,香川上等兵毫不犹豫的闪向一侧,他得防备没有中枪的敌人会反击。
在射击和躲避期间,日军老兵甚至都没去看过躺在地上抽搐的同伴一眼。
因为他知道,躺在地上连惨叫声都不会发出的同伴已经死定了,还插在木门上的刀尖上,赫然吊着一坨肉球。
那是人的眼珠子。
香川丰富的战斗经验救了他,缩进墙角躲过他子弹的乌鸦也开枪了。
二十响德制驳壳枪一口气扫出七八发子弹,近乎散射出去的子弹至少有三颗落在日本上等兵刚刚所站立的位置。
“该死的,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装备这种连射型火器,他们的脆弱的后勤能跟得上吗?”匆忙从腰里挂着的子弹盒里向步枪中压子弹的日本上等兵感觉很痛苦。
什么事物都怕对比,原本性能极为优异的三八式步枪是一把好枪,弹道平直,有效射程高达400米,在远距离上就能凭借优良的射术射杀敌人,那也是日军步兵最引以为豪的方式。
可在这里,一口气就能泼洒七八发子弹覆盖数米空间的驳壳枪绝对能把三八大盖比成垃圾中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