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118章

作者:汉唐风月1

  藤原本一的自傲自然有他的道理,骑术和战斗意志暂不去论他,双方所装备之马匹原本就相差极大。

  日军的战马俗称为东洋马,并不是本地马种,而是经过精心培育而来。

  这战马培育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那是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从明治维新开始,正在崛起的日本无比重视战马的培育。日本本土的马也属于蒙古马种,或许在岛国素来有‘异’体相吸的缘故,体高(由鬐甲顶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原本就不过1.35米的蒙古马到了日本体高竟然再度降低,不过1.3米。

  于是,日本政府开始引进阿拉伯马、纯种马、盎格鲁阿拉伯马,以这几种马和本土马进行杂交,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终于培育出属于日本自己的大名鼎鼎的东洋马。

  就这,还要经过挑选,体高达到1.53米,体重为460公斤,而且无累赘之肉的军马才有资格成为骑兵的战马,落选的只能当炮兵挽马、辎重挽马或是驮马。

  反观中国骑兵所骑乘的蒙古马,体高不过1.35米,体重最重的也不过360公斤,最高时速不足50公里每小时,各项指标都距离东洋马差上一大截。

  当然了,中国骑兵选蒙古马做为战马,虽也有无奈之举,但蒙古马也有它的优势。

  该类马匹不用**粮,什么季节吃什么草料即可,又吃苦耐劳不畏寒冷,生命力极其顽强。

  用句大白话说,就是好养活。这个特点是最适合现在的中国国情不过。

  而日本的东洋马,一天不配点精粮就得掉膘,导致日本骑兵平常所携带的粮食,马粮比人的口粮要多,彻底的金贵玩意儿。

  另外,蒙古马在长途行军上,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在东北,骑兵们曾经连续行军十天,每天达到100公里,若换成日本的东洋马,那可是万万不能的。

  可是,这些特点和现在的战场并没有半毛钱关系,骑兵对决,靠的就是短距离速度快速提升以及马匹本身重量,万一避之不及两马对撞上,自然是身高体重的占便宜。

  战马马种方面已经处于绝对的劣势,更别说日军骑阵已经在开始加速,而一群中国骑兵还在不紧不慢的散步式向前。

  “轰!轰!”犹如炸雷一般的马蹄声传遍旷野。

  刺激的中国骑兵们脑后的寒毛都根根炸起,坐下的战马亦受到刺激有些惊悚的打着响鼻,马蹄不由自主地加快。

  “稳住,稳住,听我命令!”龚少勋扫了一眼身边脸色不变目光冷峻看着前方的唐刀,高声吼道。

  有些心悸的骑兵们纷纷抚摸着坐下躁动不安马匹的脖子,也竭力使自己的心平静下来。

  “哥,日本人加速了。”年轻士兵忍不住也有些惶急。

  “慌什么,长官不下命令冲刺,自然有他的道理。”老兵目不斜视望着前方,低声冷吼。

  班长的冷静,让年轻士兵有些慌乱的心稍稍平静。

  只是,他不知道,老兵紧握着辽造十三骑枪的手心,满是滑腻。

  老兵信任自己的长官,但面对着日军骑兵疯狂袭进的兵锋,他依然难以自制的恐惧。

  双方距离,已至300米,日军骑兵已经进入最后加速阶段。

  远远望过去,对面就像是卷来一团乌云,铺天盖地的袭来。

  地面,仿佛都在颤抖。

  但,在骑兵队列最前方的龚少勋和唐刀以及两个骑兵连长,依旧死死压着速度,中国骑兵还在慢跑。

  250米!

  200米!

  “枪!”

  随着藤原本一的断吼以及他以双腿紧夹着马腹单手持枪向前的动作,日本骑兵们纷纷举起了自己的骑枪。

  这是骑兵对决前的常规战术,从一开始就举着马刀准备冷兵器式的对砍战术在有了热兵器后已经落伍了。

  200米的距离,足以使得骑兵先射出骑枪内的子弹再抽出挂在马腹上的马刀。

  “避!”龚少勋一声吼之后,一侧身,整个身体都藏在马腹之下,显示出精良的骑术。

  中国骑兵们有的死死趴在马背上,有的也学着他们的长官,整个身体悬空藏在马腹之侧。

  “砰!砰!砰!”一阵枪响过后,中国骑兵这边最少有十人落入马下,也有战马被子弹击中,嘶声怒吼,不顾身上骑兵的竭力控制,四蹄发力狂奔奔出阵列,狂奔二三十米后力竭倒在地上。

  滚落下马的骑兵根本没有起身逃跑的意思,而是连滚带爬寻找距离自己最近的沟坎。

  那是他唯一能活命的地方,否则,不用等日军骑兵杀到,他都要先被自己人的战马踩的筋断骨折了。

  骑兵一旦进入战斗状态,绝不会为任何人停下脚步,最高指挥官也不行,冲锋中落马的,死亡几率超过百分之九十。

  不是摔死,就是被马蹄踩死。

  日本骑兵的枪法不错,在高速冲锋的马背上,依然能命中200米外同样在移动的目标,再给他们一轮开枪的机会,或许和他们对阵的130多名中国骑兵就能和他们兵力持平。

  只是,他们没时间了,已经启动的中国骑兵也不会停下。

  “弃枪!拔刀!”藤原本一在高速前进的马上,手腕微微一转,将不长的骑枪插入一侧枪囊,继而拔出另一侧的马刀,指向前方。

  那一套动作,娴熟到可以称之为漂亮,就连他身边从军超过五年的骑兵大尉都不得不佩服这个贵二代,镀金归镀金,但人家本事绝对是有的。

  能在高速奔驰的战马上这样毫无凝滞的收枪拔刀的,整个骑兵联队绝不会超过十人。

  大部分骑兵要么花费好几秒才将骑枪插入枪囊,要么干脆直接将骑枪丢掉,直接拔出马刀。

  战斗胜利了,再捡回骑枪便是,如果失败了,骑枪自然也没什么用。

  日本人也会审时度势,不完全都是顽固不化的死脑筋。尤其是,人家是高贵的骑兵,是那些土包子步兵们能比的吗?

  丢杆枪算个球啊!

  双方距离已经接近至150米,以全速冲锋东洋马的速度,不过是两个呼吸间,就可以杀入速度刚刚起来的中国骑兵阵列。

  但,藤原本一的眼神里却无先前的自信和轻蔑,直觉让他觉得有些不对劲。

  一支能主动走出树林和他进行骑战的骑兵,怎么会如此不堪?直到这个要命的时候才开始加速?

  难道,他们还有什么阴谋?

  只是,再如何感觉不对劲,现在已是全体冲锋状态,哪怕前方已是刀山火海,他也得冲。

  是火海,那就踏平,是刀山,那就劈碎。

  藤原本一的眼神逐渐平静,手中的刀握得更紧了。

  然而下一刻,刚刚平静的眼神凝固了。

  “卑鄙!”藤原本一的怒吼声响起。

  他自己则是身体一侧,整个身体悬空,躲藏在高速奔驰的马腹下。

  中国骑兵的阵型突然变了,向两翼散开,貌似要避开日军骑兵的兵峰。

  这原本是极为错误的选择,战马是在高速冲锋,但并不是说不可以转向,避开的骑兵速度将会再次降低,那不是寻死吗?

  但位于前排的骑兵突然抬起的枪,才是骄傲的日本贵族将自己躲成一团的最主要理由。

  那不是单发式骑枪,是冲锋枪。

第233章 骑战!(订阅啊!月票啊!)

  当100多米外一溜最少超过50杆冲锋枪被端平,枪口喷出能令目光被灼痛的炽热金属洪流后。

  敏捷的将身体藏在马腹下的藤原本一终于明白了。

  他明白自己先前的心悸来源自何处,事出反常即为妖,中国人再如何愚钝,他们也不会放缓马速坐等被屠戮,他们将马速控制在中低速,只是为了保证他们的枪口能端的够平够稳。

  那是超过五十杆德国人的花机关,中国战场上最可怕的单兵连射型火器。

  在北方战场,帝国陆军就已经吃过这种武器的亏。

  只是,中国人也没能力全部装备上这种自动火器,只有最精锐的中国部队才有。

  但骑兵却拥有这种武器,还是成规模建制的,却是战场上的头一遭。

  没错,冲锋枪虽然火力凶猛犀利,但因为其射程太短,不过百米的距离,对于骑兵对决来说,马速提至最高的对手几乎只需要一个呼吸就能全速冲至。

  所以,极少有骑兵装备冲锋枪的,多是射程更远的骑步枪,这样可以保证射击后就进入马刀对决阶段。

  但,唐刀却是另辟蹊径,随着一个骑兵连护送炮兵入城之后,就特意找到吴中将,请求他将军部直属警卫营装备的冲锋枪至少抽出一半归他调配。

  然后,已经拥有击毁三艘炮艇和400日本步兵辉煌战绩的唐刀就带着55杆冲锋枪找到了龚少勋,直接将单发拉栓式的骑枪给丢到一边了。

  唐副主任的想法实在是太过于天马行空,龚少勋和两个骑兵连长还有点儿懵的时候,两个骑兵就从江边跑回来,后面还跟着一大票日本骑兵。

  三个骑兵连的战力和一个日本骑兵中队的战力大概持平,跑自然是没道理跑的,不能跑就只能干,唐副主任送来的冲锋枪是唯一减少自己伤亡却还能给不知情对手带来足够打击的武器。

  龚少勋虽然没这么干过,但也只能这样硬着头皮陪这位唐副主任和日本骑兵做上一场了。

  五十多杆冲锋枪同时集火是什么景象?

  从跟在后面的年轻骑兵的角度,只看到冲锋枪开火时腾起的硝烟将战友们的背影都给掩盖了。

  那可是一秒钟超过几百发子弹的集火射击啊。

  MP28一个长弹匣拥有32发子弹,唐刀的命令是,最短时间射空子弹,弃枪,拔出马刀,对敌。

  几乎只用了四秒钟,拨动马头向两翼掠去的中国骑兵们就打空了自己手里的冲锋枪,不管不顾的丢下枪,抽出马刀,双腿夹紧马腹,等着迎接狂冲而来的日军骑兵的猛烈冲撞和冷冽刀光。

  而120米外的日军骑兵,被突如其来的金属洪流打了人仰马翻。

  其实他们躲或者不躲都一样,能不能活命,得望天收。

  在马背上移动的中国骑兵根本没有瞄准的意思,平端着冲锋枪死扣着扳机就是一阵突突。

  狂飙而出的一万六千发子弹,不为射人,只为打马。

  9毫米口径鲁格弹,打中马身,就是一个血窟窿,甚至一匹马身中数弹,哪怕是高大强壮如东洋马也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

  不知有多少匹战马因为惯性冲出数十米后彻底力竭凄惨的嘶鸣着倒下,也不知道有多少匹战马当场连同身上的骑兵直接横砸在地面上,而后,将身后来不及闪避的同伴绊到。

  日军原本气势汹汹犹如惊涛骇浪卷过的骑阵,瞬间支离破碎。

  但依靠概率杀人杀马的冲锋枪不是万能的,有概率杀人,就有人有概率活下来。

  马蹄狂踏腾起的烟尘将日军骑兵的身形笼罩着,直到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日军.......高举着马刀疯狂撞入还在向侧翼运动的中国骑兵阵列。

  ‘铛!铛!’刀光相触瞬间的金属摩擦声让人听了都有种捂住耳朵的冲动。

  借着高速冲过来的日本骑兵拥有着速度的优势,高大的东洋马更是有着体重方面的天然优势,一旦撞上中国骑兵,往往都是中方的战马被狠狠撞开,骑兵连同马匹倒下。

  足足三排的骑兵队列,硬是被日军骑兵杀透,战马带着日本骑兵高速奔行七八十米才缓缓减速调转马头面向同样掉转马头的中国骑兵。

  就在短兵相接的一瞬间,中国骑兵最少倒下去二十几个,而日军最多只倒下去七八个,从双方战损比来看,日本骑兵占尽了优势。

  只是,做为指挥官的藤原本一没有一丝欣悦,看看左右淅淅沥沥的不足三十人骑兵,眼中涌起的是无比的懊悔。

  整整一个骑兵中队连同在内98人,在经历一次冲锋过后,竟然折损超过三分之二。

  足足有一半人,没有倒在中国人的刀锋下,反倒是死在中国人的枪口下,究其原因,还是他太自傲了。

  他的自傲不是低估了中国人,而是他犯了个极其致命的错误,太高估自己。

  这批中国人,既然敢离开城池去伏击三艘拥有可怕舰炮的炮艇,又怎么会怕他的骑兵中队?

  或许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想过逃这个问题,甚至,他们早已知道帝国骑兵一定会沿着江岸侦察,早就布好阵型等着自己等人的到来。

  大量可怕的冲锋枪,就是他们准备好的礼物,足以弥补他们马匹和骑战不足的短板。

  他终究还是有些太想当然了。

  可惜,再如何懊悔也是无用,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带领最后剩下的这批人,维护帝国陆军骑兵的荣誉,再次杀穿敌阵,给对手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

  哪怕,对手的兵力,已是他的三倍有余。

  哪怕,相距不过百米的双方,马速将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对手的冲锋枪应该已经射空子弹,骑战,伟大的帝国骑兵不会畏惧任何对手。

  藤原本一陷入自责并鼓足勇气缓缓将马刀指向前方的那一刻,中国骑兵们也是暗自骇然。

  他们在华北战场上和日军打过交道,也曾小规模的和日军骑兵交战过,但眼前的日本骑兵的战斗力,还是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在冲锋枪集火的射击下,仅剩一小半骑兵能够侥幸冲出弹幕,但就这四十余名骑兵,却给自己这边两个骑兵连造成二十余人死伤,如果他们全军杀过来,会造成怎样的伤害,真的难以想象。

  年轻的骑兵没时间惊骇,他在忙乱的给自己身侧脸色煞白的班长用绷带绑住伤口。

  老兵的左臂竟然齐肘而断,那是一名日军军官的杰作,如果不是老兵反应足够快,纵马过来以左臂挡住了日军军官的雪亮马刀,恐怕掉落在地上的,就已经不是半截胳膊,而是年轻骑兵的脑袋。

  “哥,对不起,是我没用。”年轻骑兵哽咽着用绷带在老兵恐怖的伤口上缠绕。

  企图堵住鲜血喷涌的伤口,但显然那是徒劳的。

  断臂几乎是用喷泉的方式在流血,或许用不了几分钟,老兵就会因为流血过多陷入昏迷走向死亡。

  老兵疼的脸色煞白,汗流如浆,却艰难的咧咧嘴,“小子别哭,仗还没打完呢!等仗打完了,老子死了你再哭不迟。别磨叽,赶紧给老子绑好。”

  唐刀也是头一次经历马上骑战,华夏最强兵王头一次感受到高速中刀锋交错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