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900颗钢珠就像恶魔的狞笑,肆意的收割生命!
由于位于交趾军身后,那些交趾特工用于阻挡正前方子弹的掩体在这片疯狂溅射的钢珠面前,完全属于不设防。
仅此一炮,就有超过十五名交趾特工被钢珠射成了筛子!
其威力之大,哪怕是相隔超过50米,依然有猝不及防的交趾特工身体被钢珠击穿。
或许当时没死,但在这种战场上,受伤就等于死亡!
交趾特工很凶悍,哪怕遭受双面夹击,哪怕一个照面就遭遇巨大伤亡,依旧不撤退,反而分出一部分返身迎敌,另一部分继续对核心营区继续攻击。
只是,另一枚钢珠跳炸弹毫不留情的继续轰过来,惨嚎声响彻山野!
趁着交趾特工混乱之时,属于顾北疆的名场面诞生!
就在短短的60秒内,位于400米外的侦察连副连长总共射出13颗子弹,击毙11人,重伤2人。
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击杀了一个步兵班!
不是没有交趾军试图对这个在数百米外的中国狙击手进行反击,但无一例外的都被感受到弹道的顾北疆反杀。
他们距离伤害顾北疆最近的一枚火箭弹,落在顾北疆狙击点13米外,溅起的石头碎屑砸到侦察连副连长的钢盔上留下一个浅浅的凹痕,却没让正在疯狂收割猎物的猎人动一下眼皮。
极度精准的射杀和正在陆续加入战场的侦察兵,让交趾特工的凶悍荡然无存,他们选择了突围。
但此时已然晚了!
不光是掉队的21名侦察兵已经全员抵达,103团也抽调了一个半步兵连向这边山坳狂奔而来。
愤怒的步兵团长下达了和顾北疆同样的命令!
80名交趾特工,留在交战现场的尸体,有63具,还有14具尸体散布于距离交战现场100至800米的丛林间,疯狂追击的侦察兵们当然不会让这些凶残的家伙还有返回家园的机会。
最后3具,也是跑得最远的,距离一线哨卡也就不到600米。
当时夜色已经降临,如果让这3人再躲10分钟,或许他们真的就还有机会活着回去。
可惜,憨憨上等兵灵敏的嗅觉让他们丧失了最后生还的机会。
追踪而至的顾北疆先是一枪击杀一人,再以他那把老枪枪头上折叠的三棱军刺,以特种兵学院教授的刺杀术徒手搏杀两人。
手持米军军用匕首的两名交趾特工高手到死都不明白,他们能干过人高马大的米国人,为何合起来都干不赢一个身高不过1.7米的中国青年。
尤其是,他还固执的使用已经过时的数十年前的拼刺战术!
“没有过时的战术,只有过时的人。白刃战!是我中国军人的光荣传统,也是我中国军人无畏精神的体现,任何时代,都不会落伍!”那是亲自教授顾北疆拼刺术的阿根爷爷手持刺枪站在顾北疆身前傲然说的第一句话。
“杀!”当看到已经须发皆白的老人手持刺枪半蹲作势大吼的那一刻,已经亲历过战场的顾北疆就感觉自己像是被一头猛虎盯上,浑身汗毛都炸开了。
那一刻顾北疆深信,曾经在冰原五圣山战役中以一支步枪闯入米军中连杀米军19人的刺刀战神哪怕是年过75,亦能轻易刺杀他这个在军中锻炼过数年的青壮。
死去的交趾特工怎么可能知道,他们面对的,是曾经中国最优秀的一批中国军人合伙教出来的第三代中国军人。
说的再白点,是一批老怪物教出的小怪物。
哪怕是唐山河,青年时期也没收到过这种待遇,实在是他青年时期,那帮老家伙们都还在壮年,根本抽不出来多少时间锤炼他,而等到顾北疆到军校的时候,老家伙们都基本退休窝在小院里喝酒吹牛逼,突然一个战友后辈进了他们的视野,你以为都是顾某人的面子呢?
那也是个可爱的玩具好不好?
三年的特种兵学院学习,顾北疆感觉自己迟早要被这帮老家伙们玩死,不是为了爷爷的面子,顾北疆早就和除了唐老爷子以外的那帮老家伙们说拜拜了。
那倒不是唐老爷子有多平易近人,主要是不敢,那老头儿连他畏之如虎的寄北姑姑都笑脸相陪。
寄北姑姑可是回来三趟‘揍过’他三顿的女人,哪怕是阿根爷爷说他已经很不错了,也没撑过十招,顾北疆心目中妥妥的军中第一搏击高手。
“我现在和老头儿打,训练可以打平手,上战场,第三招我就会死!”唐寄北听到顾北疆的吹捧后,很冷静的回答他。
“卧槽!”
文化不够,卧槽来凑!顾北疆呆立良久!
没有经历过那场战争,怎么知道那场战争的残酷?想活下来,就算是绵羊也学会了吃肉。
。。。。。。。。。
“你很好!那一战你跑得很快。”10年后,已经垂垂老矣的老顾轻拍顾北疆的手背,微笑而逝。
顾北疆泪流满面!
爷爷在临终前,没有表扬他杀敌16人的战功,独独说他跑得够快,因为跑得足够快,他赶到了,没有来不及!
而爷爷,这一生也终究是,来不及!
他临终而笑,那是终于可以去见她了!
60年了,他记着她,而她,还记得他吗?
。。。。。。。。。
2020!
华夏全国人们都戴上口罩的时候,川省榕城一群穿着白大褂的医护却逆流而上,拖着巨大的行李箱走上大巴,他们要去不见硝烟的战场。
送行的人群中,一个小伙子眼巴巴的看着即将走上大巴的女孩,突然放声大喊:“杜小夭,等你回来,我保证,以后所有家务都归我!”
“好!顾西瓜,你说得噢!”女孩回首,笑颜如花!
25岁的顾西水却早已是满目晶莹!
第1534章 番外(3)
1995年6月!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湾岛某政要获米国康奈尔大学邀请以个人身份访问,华国高层震怒,召回大使!
两国高层停止大使级别以上接触!
7月中,已经久居太行山自从老母亲去世后就再未走出黎城县境内的太行特种兵学院老院长唐刀突然静极思动,带着老伴由孙女儿唐小刀陪同离开太行山。
已经年愈八旬的老兵驱车所去的第一个地点是晋东娘子关!
“当年的晋东大战,明月你还记得吗?老曹、小屠他们一个班就打得只剩两个人了,还是两个残废,一个眼瞎了一个腿断了,李九斤报到我这儿的时候,我这个当团长的也是心酸呐!”已经年愈八旬头发近乎全白了的唐刀身板依旧挺直,站在娘子关上无比感慨的对同样是满头银发的老伴说道。
“那一战我怎么不记得,我们赢了,打垮了21师团,全歼了第20师团的一个步兵旅团。”澹台明月诉说着那一战的辉煌战绩时,眼神中却闪过一丝沉痛。
“但我们2师1团,却牺牲战友数千人,我记得赵大哥他当时不过40出头的人,头发却都快白完了。就连程大哥那么开朗的人,看到伤亡数字,也是连抽了好几根烟。”
“胜利的背后,尽是牺牲呐!”唐刀喃喃自语,仰首看向另一侧山巅上伫立的晋东抗战纪念碑。
那块纪念碑很高,因为不够高,就无法写下数以千计的名字。
第二站,唐刀去了冀南紫山。
如今的紫山,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穷乡僻壤,随着华国经济蒸蒸日上,国民旅游热情逐渐走高,这里被当地政府搞成了红色旅游景点。
当年地表上只有五六间平房的冀南行政公署被保护修缮,看着可比50多年前要干净整洁多了,为防御日军飞机轰炸修筑的地下坑道以及军事指挥中心包括当年构筑在山崖上的工事,也有不少被恢复。
当地政府在知道老首长要来时,心里还有些忐忑,生怕自己因为将卫国战争的战场进行旅游开发引起老首长不快。
唐刀走到位于景区最核心区域,看到那座抗战纪念碑周边的松树上系着不少白花,知道是清明节当地各学校组织中小学生步行前来祭奠后,却是露出微笑。
经济浪潮的席卷下,所有人都在改变,但只要少年不忘先烈,就是极好!
未来,终究是属于那些少年的,他们会在物质欲望的横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的。
第三站,唐刀飞往沪市!
这一次,他没有惊动任何人,甚至拒绝了孙女的陪同,夫妻俩就站在那座依旧还挺立在苏州河畔的高大建筑前,执手而立。
他们在这里相识,一晃已是接近60年的时光。
当年,他是英姿飒爽的少尉,率部在这处绝地和日军死磕,捍卫华国军人最后的尊严;她是冒死潜进仓库的随军记者,只想让国人知晓这群向死而死勇士们的名字。
他们,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他在这里,让日本人流尽了鲜血,将苏州河都快染红了!
她在苏州河边,看着他以刺刀连挑五名倭寇,让日军肝胆欲裂,她奋笔疾书,告诉全华国,我淞沪从未陷落。
再一日,身着便装的老唐头儿,竟然骑着自行车,带着一个老太太去往20公里外的松江。
如今的江南小城,可再也不是当年那座破败小城,残破的城墙大部分都已被拆除,仅留一小段和古旧城门还向所有人昭示着这座江南小城的悠久历史。
以黄土夯制的城墙上,还依稀留有弹孔,向从它身边经过的人们证明着50多年前,这里曾经爆发过一场惨烈至近乎绚烂的防御战。
城市已经很繁荣了,行人熙熙攘攘,松江特产绸缎商店前更是人来人往。
脸上已经有不少褶子的唐刀站在熙熙攘攘的商业街上握着白发老伴的手咧嘴微笑,澹台明月反手将已经不再宽厚的大手握住,浅浅的笑。
路过的行人不少都向老两口投来羡慕的目光。
这么大年龄了,还如此恩爱,怎么能不让人羡慕?
但或许只有澹台明月懂自己的丈夫,为何笑得如此灿烂。
当年牺牲在这里的上万67军官兵们,这盛世,是不是已经如你们所愿?
这是唐刀替当年67军战死于此的万余官兵们看的,也是替夏大雨看的。
夏大雨没机会看到这盛世,新华国成立后,已经当了营长的夏大雨回了一次家乡,祭奠过他的乌鸦叔,就去找了那群一直在家乡等他归来的弟弟妹妹们。
等他返回军营的时候,却是带回了10人!
13年过去,那些曾经在战火中饥不饱腹的孩童们都已经长成了青年,想要参军报国。
翌年,夏大雨带着他们走向冰原!
松骨峰一战,华国轻步兵团创造一夜行军150华里的巅峰,并随之创造以一营兵力重创米国王牌师王牌步兵团的赫赫战功。
但唐刀的小光头警卫员却从此再没归来!
还在毛熊国负责谈判的唐刀收到消息时正在参加毛熊国军方高层组织的夜宴。
那一夜,酒量甚豪的唐刀只喝了100杯伏特加就醉了,在把对方8位将军灌倒的同时自己酩酊大醉。
或许只有醉了,心就不会那么痛了。
在松江城待了两日,唐刀又去了广德,那是四行团冲破封锁逃亡路上极尽辉煌的一战。
正是捞金坑伏击战,一战击溃国崎支队,使其彻底丧失追击能力,四行营得以渡过长江升格为四行团。
在川军两个步兵连近乎全部牺牲的那座山峰的山巅上,也有一座不大的纪念碑,没有什么门亭和阁楼,就是一座高不过9米的抗战纪念碑,普通花岗岩铺就的地面却被打扫的异常干净。
唐刀一问当地陪同来的村支书才知道,这是当地各村轮值,每周都会有五人前来清扫,清明节时,祭扫的人群更是络绎不绝。
已经脱去军装的老兵,向不过六旬的老汉致军礼!
我替我那些年轻的战友们,感谢你们!
老汉手足无措,这不过是他孩提时代就听说过的故事,说他们这里曾经来过一支军队,在这里杀了好几千鬼子。
只是,也死了好多人,最后都被埋在这座山上,好多人连名字都没有。
接着,唐刀又去了石牌,那是四行团自华北而出的第一战,仅一战,就让横山勇和第11军知道,中国华北第一团的凶悍。
只是,战功背后,亦是累累白骨!
正是在这里,石大宽丢失了他的步兵连,却有幸成为四行团一员,他成了唐刀的警卫班副班长,并于衡阳一战后晋升排长,到了赶赴冰原之前,年仅20多岁石大宽也已经担任尖刀营营长了。
他的两个妹妹也已经长大,并在组织的关怀下读完初中进入新成立的护士学校,唐刀还记得石大宽在战场上给他写信,开心的告诉自己他家里的情况,说家里也给他说了一门亲事,是大妹在医院里的同事,等他回国后就回家成亲。
站在石牌抗战纪念碑之前,唐刀的眼眶湿润了。
那个个头小小的川省兵,在残酷的五圣山战役后,就再也没给他这个老长官写过信了。
战争,原本就快结束了!
可他,再也回不来了。
石大宽的老母亲,最终被萧菡萏接到唐家老宅和她一起生活,两个老太太,一个活到98,一个97,由一个从冰原之战回国的残疾老兵唐小九夫妻俩陪伴着。
老太太走的时候,很安详!
亲自抬棺的唐刀和李九斤、冷锋、顾西水等人都没流泪,她终于要去见她的三个儿子了,想了好多好多好多年了!
她活着,只是想替儿子们看看这个崭新的国家,好下去给他们讲一讲。
最后,唐刀去了衡阳!
他在那里待的时间也最长,足足待了一周,他的足迹遍布衡阳城内外,虽然此时的城市早不复50年前的残破,但唐刀仿佛还是能看见能听见他的士兵们,就站在他的面前:“报告团座长官,已击退敌寇!”
在走的时候,唐刀携妻及孙女唐小刀,向衡阳保卫战纪念碑献花!
直到此时,外媒才注意到唐刀这名老兵的行踪,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他们很难不浮想联翩,这代表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