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唐刀指挥着麾下最精锐的两个连,仅用一战就把第11军最高指挥官横山勇给打疼了,疼得甚至都开始准备用讲规矩的方式来赢得这场战争。
收到第11军发来电报的第5航空军团那位日本陆军少将一脸无语,若不是横山勇打完此仗后有着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担任方面军司令官,他指不定一口老痰就吐过去。
也不知是谁在派遣军司令部的高级军事会议上慷慨陈词:“此战,我军要动用一切能打击中国人的手段,使之迅速屈服并承认自己的失败!诸君,我第11军全体帝国官兵,已经做好为帝国效忠的准备,希望你们也是如此!”
这会儿,却来个帝国皇军的生命不能白白损耗,你脸呢?
不提日本人这边既肉疼又心疼的,中方那边却是在各种报纸上大肆宣传衡阳保卫战到目前的战果。
《大刚报》在头版头条的末尾里这样写道:“这一个月来,全国人民天天惦记着衡阳,挂念着衡阳;全国同胞和孤城中的衡阳军民,同呼吸,共命运。本报在5个城市开通捐款点,望全国人民捐款为衡阳守城之军购买物资,本报亦向全国人民保证,从衡阳之战开启到衡阳之战结束,本报所有出售报纸收益,全部捐出。”
《扫荡报》也是战前从衡阳迁出的报纸,这份报纸的社评一向颇具文采,他们在报纸里声情并茂的写道:“本报自衡阳迁来,对衡阳此城及保卫战中的守军,先天有着浓厚的敢情,于此更愿致其崇高的敬意。
今天我们虽远在千里,与你们音讯暂隔,然此间每日,无不神驰左右,引领而东。
我们自在此著文,每日皆以你们胜利的捷音,报导国人,今天借衡阳外围暗袭战大捷,为尔等贺!
来日更愿以我们的笔触,亲手为尔等写下史诗,因风而寄,不尽所怀,纸短情长,谨祝珍重!”
这篇报纸写的倒是文采斐然,但衡阳城内军民超过百分之八十却是看不懂听不明白,就像罗大虎频频发出疑问:“啥叫神驰左右?啥叫因风而寄?”
做为班长的阿东.......
老子打仗比你行,但文化这块儿,哥俩也差球不多啊!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士兵们看着报纸乐呵呵,看不懂不要紧,反正都是夸咱的不是?
这帮读书人们也是牛皮,夸人都要夸得如此高深莫测!
著名的《大公报》怎么可能落于人后?由于《大刚报》捷足先登,他们没能特约到澹台明月这样的著名战地记者,但他们关系网也发达的很,依然和城内另外几名战地记者都保持着联系,每天都对衡阳城内外的战况进行连续报道。
《大刚报》用暗夜袭击的大胜做头版头条,《大公报》就在自己头版头条上弄了一篇《葛师长赤膊大战张家山》,虽然描述的是半月前爆发于张家山的战斗,但一样写得绘声绘色,活灵活现。
把预10师的官兵们看得那叫一个眉开眼笑,整了半天,他们预10师也有一个猛将师长,丝毫不输于谋略出众的唐团长。
“卧槽,师座啥时候赤膊上阵了,我咋不知道,难不成是跟30团上去的?”28团的团长曾京看着报纸上的故事,一脸的惊讶。
一边的团参谋长哈哈直乐:“如果哪天真的要我们师座赤膊上阵,恐怕我们就没机会坐这儿看报纸了。”
这当然是战地记者和报纸一起炮制出的故事,文学嘛!总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其报道的灵感来源于那天日军动用15个步兵大队狂攻张家山、虎形巢等阵地时,预10师师长葛有才亲自带着一个警卫连抵达张家山督战。
葛有才的本意是,如果麾下3个步兵团的预备队全部用完,那他带来的这个师部警卫连就顶上去。
虽说最终没用上这个警卫连日军就退了,但中间依旧发生了个小插曲,那是在葛大师长率部前进的过程中,日军有个小分队竟然趁着交战双方激战之机,摸进山林,并向这一队明显看着要去支援前线的中国军队发起攻击。
一颗子弹就贴着葛大师长的肋下穿出,将棉布军服射了个对穿的窟窿。
也就是葛大师长在战时从不穿毛呢将官服,而是和手下团长们一样的棉布军装,不然以日军精湛的射术,保不齐这颗子弹就会偏那么几厘米。
手下的士兵们慌得一逼,死里逃生的葛大师长却是不以为然,到地方了还脱下军装,光着个膀子给手下团长展示自己肋下子弹高速划过留下的弹痕,吹他有神佛保佑,鬼子的子弹根本都伤不到他。
然后,‘赤膊上阵’的葛大师长就被获知此事的方显绝在电话里一通痛骂,那可是方显绝在衡阳的头号心腹大将,要是这样死在摸进来的一小撮日军手里,那对他这个衡阳最高指挥官的打击可想而知。
结果,令最高指挥官方显绝怒火滔天的一件小插曲,却被如此演绎了一番,还深得预10师广大官兵好评!
只要官兵们喜欢的,那就是好文章,方显绝看着报纸上写的活灵活现的故事,却也是莞尔一笑。
不过,对于几大报纸上绝高的评价和支持,方显绝亲自复电给山城宣传部,请他们转告几家报社:“感谢全国同胞,我们要报答你们的深情厚谊,我衡阳守军哪怕剩一兵一弹,也必奋战到底,与衡阳共存亡!”
那位看到报纸上刊登的方显绝复电后,很是开心,特意致电方显绝:“只要你衡阳守军力不从心,发电‘甚稳’二字,48小时之内,军委会必解衡阳之围!”
“老师,不会抛弃他的学生的。”收到那位电报的方显绝瞬间热泪盈眶!
“我信你个鬼,糟老头子坏的很!”唐刀的白眼差点儿没翻到天上去。
方显绝永远不会知道,曾经时空中‘援军明日抵达’这句话会被重复30次。
第1514章 再战!
“7月3日中国人针对对我11军116师团野战医院的袭击,我军虽损失惨重,但亦可看出中国人已黔驴技穷,唯有冒死潜出防线用自杀式攻击方式对我军还击。
而今,第3师团和第27师团已经抵达,我军合围衡阳之总兵力达10万之众,衡阳这个弹丸之地,我大军随手可破之!”横山勇在发给衡阳前线4个中将师团长的电文里如此说道。
能让横山勇在屡遭挫折后还能发出如此信心的电文,自然是他拥有足够的实力。
此时,第3师团陈兵衡阳城东、城北,第27师团会合补充士兵高达万人编制重归2万人的116师团主攻衡阳城南,补兵超过7000位于城西的第68师团也迎来了自己的新任师团长堤三树男中将。
还有两个独立混成旅团做为预备队也做为衡阳外围防御,驻扎在距离衡阳15公里外。
除此之外,日军动用2个师团铺设道路终于有了成果,不仅大量物资通过已经修通的道路运抵衡阳,一个装备着32门150重炮的重炮旅团也已经抵达城南,更有一个中国派遣军司令部特别调来支援的战车第3师团一部。
横山勇心目中给衡阳守军准备的最锋利的一把战刀,就位了。
战车第3师团和第3师团的区别前面就是多了个战车二字,但两者完全不是一码事儿。
世界大战已经进入第3个年头,机械化部队对于西方世界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名词,但这种新事物在东方,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都是极为少见的。
而战车第3师团就属于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极其少有的机械化部队。
该师团的编制是下辖第5,6战车旅团,每个战车旅团下辖2个战车联队。
就以此次来衡阳的战车第13联队为例,该战车联队下辖1个轻战车中队,配备95式轻型坦克;3个战车中队,配备97式改中型坦克;1个炮战车中队。
战车13联队总计有作战轻型坦克14辆,中型坦克57辆,汽车27辆,联队人员1071人。
95式轻型坦克很好理解,这货就是俗称小豆丁94式的升级版,不过就是多了一门37毫米速射炮,装甲防护力其实还是那个逼样,装甲厚度为6~~12毫米,别说遇见反坦克炮这种大家伙,就是四行团装备的12.7毫米重机枪,也能在300米的直射距离上撕开其装甲。
97式中型坦克却颇为少见,97式中型坦克防护装甲按照日方自测的,能经得住94式速射炮150米距离的直射,但在同等距离上却扛不住中方当时所用的日耳曼式37毫米战防炮。不过攻击能力却是不弱,拥有一门47毫米速射炮,可在400米的射击距离上可穿透45毫米厚的钢装甲。
这两款坦克,都不是四行团目前所配备的超轻型坦克所能匹敌的!
战车第3师团来衡阳的除战车13联队外,还派来了机动步兵第3联队,机动炮兵第3联队,师团搜索队等作战部队。
机动步兵第3联队是日军少有的既有战车又给步兵配备汽车运输的机械化部队,该联队除本部有一个轻型装甲车中队外,下辖3个步兵大队和联队炮中队以及整备中队,总计有战车25辆,装甲运兵车15辆,汽车约90辆,全部作战人员达4000人。
机动炮兵第3联队下辖3个炮兵大队,第1大队为汽车牵引90式野炮12门,第2、3大队为汽车牵引91式105毫米榴弹炮12门。
师团搜索队有4个中队,其中1,2中队为轻战车中队,各有95式轻型战车15辆,而第4中队为97式中型战车中队,有战车12辆。第3中队为乘车步兵中队。该搜索队总计人员800多人。
别看这个由豫省调过来的战车第3师团一部只有兵力6000左右,但其拥有各式坦克百辆,火炮近30门,作战能力甚至还要强于一个乙种师团。
这一点在不久前的豫省之战中就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攻占许昌后,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战车第3师团为核心向当时汤姓将领所部集结的侧翼地区、陕县、临汝等地进行闪电攻势,不到三天便攻入了汤姓将领所部的侧后方重镇临汝。
至此豫省作战日军的主力第12军针对汤姓将领部队的包围战已经完全成功,汤姓将领手中的三个嫡系核心部队第13、29、85军皆被围困于其中。汤姓将领不得不指挥各部向嵩县周边山区突围,整个豫省战役惨败局势就此定下。
虽然战车第3师团在野战中一战功成,但在攻击城防之战中却并没有那么顺利,尤其是第1次对洛阳城的攻击行动,机步第3联队伤亡达215人,日军战车在洛阳城下被中方94师的战防炮击毁颇多。
而该联队在整个“豫省作战”损失也极大,伤亡近千人。
这亦说明日军这个所谓的机械化师团,不过是伪机械化,其无论炮火攻坚能力还是自身防护能力,都和真正的机械化师团相去甚远。
但,在中国战场上,已经足够了!
中方自己在豫省战役的总结报告中也承认,日军装甲部队的参战“势如疾风,以致战局全盘失利,不胜痛心。”
至此,围困衡阳城的日军步兵总兵力达9万之众,另有各式战车一百余辆,各式口径火炮近200门,其中150口径重炮32门,105榴弹炮24门。
只看这个人数和装备数量,似乎都不用怎么打,光是数字都能把衡阳城给压垮了。
确切来说,除了1937年那次日本第10军以10万大军围攻松江小城以后,日军就再也没有如此以碾压式优势攻击一个中方据守的城池了。
仅从日军投入的重装备数量上来看,此次衡阳城面临的压力远超昔日松江。
毕竟,当日的松江3万守军,领到的军令只是守城3昼夜,为大军撤离争取时间。
而此时的衡阳,却无路可退了。
横山勇甚至放弃了‘围三阙一’的围城战要义,把衡阳给围的死死的。
要说一只苍蝇也飞不出衡阳城那肯定是有些夸张,一两个人甚至几十个人想趁着夜色潜出包围圈还有可能,但要说几百人的规模离开衡阳,那是想都别想。
7月8日,随着日军独立辎重兵第4联队将炮弹运抵衡阳郊区,横山勇认为,第二次全面进攻衡阳的时机成熟了。
沉寂了整整20天的衡阳城再度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据说,衡阳方向腾起的浓烟,连30公里外都看得清清楚楚。
日军攻击的套路仍然是‘飞机炸,大炮轰,步兵冲’三部曲,不过,与之前的第一轮攻击相比,这一轮日军重火力尤其是空军和火炮的协同攻击力度较之前攻击成倍增加。
在空中,日本第5航空军团虽然失去了宝贵的轰炸机来不及补充,但在日本陆军大本营的全力支持下,零式战斗机和97爆战机再度增援100余架。
获得巨大增援的第5航空军团上下士气高涨,主动对芷山机场以及桂林、柳州几个重要机场进行空袭,中方和米方出动上百架战斗机予以应对。
中日双方这一天把空中战斗从衡阳转移到了桂省各处,仅7月9日这一天,中方殉职飞行员达29人,损失战机39架,米方殉职飞行员12人,损失战机28架。
而日方更是破纪录的被击落战机87架,被击落战机的日军飞行员跳伞被俘虏的仅有6人,其余全部战死,创造了中日双方自开战以来双方战损战机的记录!
从损失战机数量上说,中方和米方应该是获得小胜,但几条重要飞机跑道被疯狂的日军战机不惜以撞地的形式破坏,致使几个重要机场在未来的几天内起降飞机数量不得不大幅度减少。
这是一场惨胜,至少在未来的一周内,对衡阳的空中支援大幅度削弱。
这也导致7月9日这个白天,衡阳上空没有出现一架中方战机,反而日军出动了最后的32架战机,对HY市区以及城南、城西的山头阵地进行轰炸。
虽然四行团防空营奋力反击,但此次携带炸弹的都是战斗机,也都在3000米高空上投弹,只有40毫米高射炮能对日机有所威胁,仅仅击落3架日机,但日机的炸弹依旧丢到了中方阵地上。
另外,日军集中了所有火炮对城南、城西进行炮击,尤其是那32门150毫米重炮,对中方阵地的威胁尤其巨大。
张家山221高地的人造绝壁在150毫米重炮长达4个小时连续不停地轰击下,最终彻底坍塌,成为一个只要用力奔跑就可以冲上去的斜坡。
前面深达十米的深壕,也被可怕的炮火轰塌,就连在深壕里藏着的机枪据点,也被炸成一片废墟。
哪怕是藏在其后藏兵洞里的一个机枪班16名士兵,也被生生震毙于其中。
但日军依然不满足,从早上8时发起炮击,一直到下午6时,炮击了整整10个小时,创造了日军在战场上的炮火准备之最。
战后据统计,光是这一天的炮击,日军就消耗了包括榴弹、穿甲弹、毒气弹等各式炮弹2.6万发,如果按照10小时36000秒来计算的话,平均每秒钟就有将近一发炮弹落在中方的阵地上。
这个强度或许还远不能和未来数年后北国冰原上的五圣山战役米国人向中方一天炮击30万发的强度相提并论,但在中国战场上,已属于顶流了。
黄昏时分,日军向衡阳发起了漫山遍野的冲锋!
城北!
由第3师第7团防守的城西被杜仙庙、杨林庙、青山街、县立中学等阵地,在连续遭遇105榴弹炮轰击和毒气弹轰击后,当天已经损失超过500士兵,当场战死近300人!
在拥有足够完善的工事情况下依旧战损百分之二十五,足以证明日军炮火的可怕。
但在延绵一整个白天的炮火中煎熬之后,他们还要面对第3师团第68步兵联队的攻击。
担任进攻城北主力的第68步兵联队直接出动了麾下3个步兵大队,在步兵炮和重机枪的掩护下,对着第7团防御的6个主阵地发起了冲锋。
甚至,还有8辆隶属于战车13联队的97式坦克伴随步兵冲锋!
坦克装备的47毫米速射炮,足以击穿任何一个在炮火中残留却敢于开火的重机枪地堡。
而第3师第7团仅有配属给他们的2门战防炮,用来对付就停留在400米外开炮掩护步兵冲锋的8辆97式坦克,实在是力不从心。
无论兵力还是火力,第7团都远不如日军!
换做平时,仅存1500人的中方阵地在日军这等不惜血本的冲锋下,被攻破防线的可能性高达百分之八十。
但经历过一个月血战又在这二十多天内不断受到激励的中方官兵意志无比坚定!
而且这二十天来,他们也不是坐等日军来攻,早就把这道正面宽达1800米的防线用深深的战壕连成一片。
纵横交错的战壕别说日本人进去了头晕,就是进入其中的中方官兵自己不看插有路标的标识牌也不知道阵地究竟是属于那个步兵连的。
第7团这20几天来所屯的最多的不是子弹,而是手榴弹,平均每名官兵分配的手榴弹高达30枚!
他们采用的战术很简单,并不冒着日军重机枪阵地拼命扫射过来的弹雨进行火力压制,而是让日军接近到四五十米的距离,在观察手拼命的嘶吼声中“手榴弹,投!”
成百上千枚手榴弹在阵地前爆炸,形成一片弹幕,把弯着腰冲过来的日军炸得血肉横飞。
“投!”
“投!”
......
伴随着一声声嘶吼,在20分钟内,第7团各阵地上投出手榴弹近万枚,消耗各式子弹四万发。
这是原来一个步兵旅战斗一整天才完成的消耗量,第7团仅用时20分钟就完成了,换成以前是根本想都不敢想。
海量的火力覆盖也获得了丰硕成果,各阵地前日军遗尸超过400具,伤兵的哀嚎声甚至几度压过了隆隆爆炸声。
中方这边也没有保持沉默,同样有怒吼声和痛苦的嚎叫声。
有些伤兵胳膊被炸飞了,有些肠子流出来了,只能脱下军服给缠着,避免脱出体外。
那种极度的痛苦之下,就是钢铁铸成的铁人,也会忍不住嚎出声以减轻自己的痛苦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