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同时,中米空军的先进战机和轰炸机对日军的地面部队形成了致命威胁,而陆航方面在连续损失数十架战机后貌似已经怂了,那意味着地面部队将长期处于被中米两国空军全面压制的被动之中。
当然了,这两点都还有解决之道,衡阳工事再坚固守军再顽强,不过是继续投入兵力以及调集重炮前来,反正现在想象中的中方主力未见踪影;而空中威胁,那地面部队就深挖壕多挖洞,白天的时候躲起来,利用夜间战斗呗!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这一点上,东方人比西方人还是要乐观一点,总会给自己可以安慰的心理暗示。
现在横山勇最头疼的一点是11军目前最大的软肋---后勤补给!
在湘桂作战第一阶段潭州作战中,横山勇采取‘稳扎稳打,随进随筑’的战术,打下潭州后,则又兵贵神速改为‘快速推进’方针。
日军士兵出发时只背10天口粮,补给弹药和粮食都不随身携带,原则上是传令各部‘粮食现地征用’,结果沿途的中国百姓在潭州失陷后要么逃往山里要么逃向更南边,把能带走的粮食都带的差不多了。
日军各部又要向衡阳周边突进,那还征个鸟的粮食?原本还指望着后勤部队紧紧跟上为大军补给,没成想中国和米国人的战机可也是袭扰的一把好手,但凡发现车队和火车,基本上都是不管不顾的俯冲下来一阵突突。
尤其是总部在昆城的飞虎队,狡猾的大大的,他们没有频频出现在衡阳上空,但他们却长期在洞庭湖盘旋,那可是在公路中断后日军最重要的后勤转运点。
日军通过船只将庞大的后勤物资从长江运至洞庭湖,然后再由洞庭湖进入湘江,最终抵达衡阳周边,结果狡猾的飞虎队嗅到了这个气息,专门对洞庭湖上的大型运输船进行攻击。
内陆河流中的船舰普遍缺乏防空武器,湘江的水深也不足以让轻型驱逐舰进入,面对上下翻飞的飞机,就靠那几门有限的20毫米或25毫米高射炮,简直就是曹丕的老婆进菜园子---甄姬拔菜!
后勤部队的伤亡一度比衡阳第一线还要惨烈。
人死了,船也翻了,这粮食运过来自然也少了。
而第11军这边光是围衡阳的兵力都高达7万余人,再加上衡阳外围百里部署已经集结的差不多的13万多主力,20万大军一天少说也得消耗掉10万斤大米,还不算其他的盐、糖、茶等物资。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中国老祖宗的那句话可太对了,每每收到各师团发来的口粮告急的电文,横山勇那颗已经谢顶的脑门上都不由自主的沁出一层油汗。
幸好,像116师团和68师团这种在一线激战的部队还有至少3日的存粮,不然横山勇都快没脸见在衡阳城外的最高指挥官岩永旺中将了。
面对这种状况,日本中国派遣军司令部无奈之下,只能在10天前从关东军那边调来一个铁道师团,加快对长衡铁路的维修,沿途架设防空炮台。
但这显然并不能马上缓解第11军目前所面临的后勤危机,而在这一点上,薛姓司令官在战前倒是就预言过:在失去制空权的情况下,日军的后勤变得异常脆弱和困难,若是在衡阳再遭遇顽强抵抗,他们绝不会坚持太久。
毕竟,薛姓司令官在整个中国战区,也算是数得上名号的名将,不然,哪怕遭遇潭州之败,军委会那位没罢他的官不说,甚至在已经做出战略部署的情况下,还又因为他的固执而重新举棋不定。
那多少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只是,这位名将忽略了自己对手个人在军事生涯中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中国派遣军司令官田俊六即将去职,在整个中国战区,能有资格代替他的,不过三四人而已,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小次大将、派遣军参谋长松井太久郎中将、第13军司令官藤田进中将是横山勇的三大竞争对手。
在横山勇的盘算里,冈村小次已经是陆军大将,排序自然在他之前,接任派遣军司令官的可能性高于百分之九十,但冈村小次升职了,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位置可不就空出来了?
方面军司令官可是比他这种直属军司令官高了半格,也只有成了方面军司令官,他这个老牌陆军中将才有可能晋升陆军大将,否则他这一生恐怕都得在中将的位置上卡着。
而他想坐上方面军司令官的宝座,湘桂会战就是他最后的机会,若获得胜利达成大本营的战略目的,方面军级司令官的位置那是妥妥的,若失利,那他回本岛养老也是妥妥的。
所以,衡阳之战算得上横山勇军旅生涯最重要的一战,满脑子都是陆军大将梦想的横山勇又怎会轻易放弃?
但不放弃是一回事,此时的后勤补给难度又是另一回事,此时进退两难的横山勇不得不掂量继续强攻的后果,他也不得不向中国派遣军司令官田俊六请求,暂停对衡阳的全面攻击,等日军修补后勤线,重炮部队调集到位,陆航方面重新积蓄力量之后,再重启对衡阳城的全面攻击。
而此时中方主力依旧停于原地并没有向衡阳大规模聚集也给后勤压力巨大的日军一个喘息之机,日军一边继续围死衡阳,一边调集部队修复公路铁路恢复交通,仅仅用于开辟汽车能通行道路的就有2个师团4万人之多。
中方原本可以解衡阳之困的一个难得的机会就在薛姓司令官的固执,那位的举棋不定中悄然溜走,使得衡阳保卫战注定会会在中外战争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只是所用的墨和彩都是红色,猩红!
。。。。。。。。。。。
从6月19日起,衡阳之战随着日军的主动暂停而进入僵持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中日两军就互相对望着,你吃你的饭我捉我的鱼。
现如今谁也不富裕,粮食短缺的日军盯上了水塘和河里的鱼,而衡阳城内虽然暂时还不缺粮,但方显绝也已经意识到求人不如靠自己,为长久计,日子得开始抠抠搜搜的过了,减少供应的中方官兵们自然也看上鱼儿们了。
于是,双方在大战的间隙小规模冲突依然不断,不过战术目的不过是为了争夺池塘中的鱼。
双方都派出大量瞭望哨,但凡是发现对方敢偷摸的在目光所能及的水塘中捕鱼,那好说,日军用掷弹筒用远程冷枪射,对想吃肉的中国军人进行打击,而中方这边则用迫击炮和轻机枪对‘偷鱼贼’进行猎杀。
未来那些在禁渔期偷偷捕鱼的家伙们被发现拘留后还个个委屈的不行,如果知道他们的日本小偷前辈们在这个时代基本都是被一通火力招呼,不得感到庆幸他们是生活在和平年代?
可别小看这种小规模冲突,有时候不过损失两三名士兵,但你挡不住这阵地多防线长啊!
最夸张的一天,日军投入了20个步兵小队,负伤的不算,阵亡步兵109人;中方这边动用了16个步兵排,消耗迫击炮弹900多发,子弹14000多发,战死士兵68人,重伤数十人。
负责防御城西的第3师师长周庆详看着运到师部的十尾鲜鱼和一连串的弹药消耗以及伤亡数字,当场暴怒,把麾下的两个主力团长骂得狗血喷头。
在这位中将师长看来,这那里是鱼,分明是他手下弟兄们的尸骸,换成谁能吃得下去?
可他也明白,这不是什么意气用事,这是战争。交战双方是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让对方无法获取资源,削弱对手的同时壮大自己,哪怕是令人心痛的消耗,那也要拉着对手一起消耗。
牺牲是日常!
只是,知道是一回事,心中依旧难掩酸楚,花了数十人生命抢回来的一百多斤鱼全被3师师长周庆详送到指挥部。
而他自己,则亲自赶到一线,决定利用日军疏忽之机,给日本人也来场夜袭。
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段时间,都是日军利用夜色频频对中国守军防线发起突袭。
最危险的一次莫过于三天前,就在日军曾经发起火牛阵的易赖庙前街阵地,凌晨时分,志摩支队70余名日军轻手轻脚的摸了过来,神不知鬼不觉地突入了易赖庙前街的民房内。
原来,守卫的官兵一周都没休整,在连日鏖战之下,官兵们早就精疲力竭,竟然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日本人或许也没想到会遇到这种状况,他们甚至以为是中国人自己伤亡惨重,早就放弃了这片他们攻击了超过13天的阵地,于是就在摸进的民房内建立工事,先稳固防守再打算进一步扩大阵地。
结果,一名凌晨起来打算换防的守军士兵正好撞见一名蹑手蹑脚前行的日军步兵,因为天色昏暗,双方几乎是在相差不到两米的位置才发现对方。
两名士兵各自差点儿都没吓尿,从双方本能的举枪就射都还没射中对方的情况来看,就是惊吓过度的一个心理状态。
不过‘砰砰’的枪响却是惊动了双方士兵,一场堪称惨烈的近距离攻防战就在这个阵地上演。
由于距离太近,中日双方都没法使用迫击炮和掷弹筒,基本就是靠步枪、冲锋枪、机枪的对射以及相互投掷手榴弹、手雷,血肉横飞的程度半点不弱于两军动用大口径火炮的大规模交战。
第3师第7团第1营营长就在距离这片阵地600米的地方,当即带着一个步兵连增援此地,并率领麾下与日军展开逐屋争夺战,终于在当天上午11时将突入该阵地的70名日军全歼并将后续支援来的130多名日军击杀超过一半。
但不幸的是,这名少校营长由于身边跟着两名警卫员,被藏在水田里的一名日军神射手发现,一枪从从其肋部射入,子弹穿过大动脉,当场阵亡。
拿一个得力的少校营长换130多名鬼子,这个买卖是一点都不划算,老成持重的周中将可是一直把这笔账都记在心里,到今天这一刻终是爆发了。
就在水塘鱼获争夺战激烈爆发的当天晚上,就由这名陆军中将亲自坐镇,第7团第1营第1连第1排的少尉排长邓星明中尉主动请命,这个尖刀排主动报名的25人,组成敢死队,每人背着一杆冲锋枪6个弹匣带8枚手榴弹,以牺牲营长报仇的口号,同样在凌晨2时许,摸入日军阵地。
趁着日军睡得正香的时候,拉开手榴弹突然扔过去,然后拿着冲锋枪就是一阵突突。
当时也属于夜黑风不高的天气,虽然月明星朗,但视线依旧不清,日军仓促间也没能打出照明弹,双方就在你看不见我我瞅不见你的情况下对射。
中方人员本就少,加上近程火力强大,在这样乱战时刻当然要有利的多。
况且,他们此行目的不过是要收割人命,也没有偷袭日军想占领阵地的野望,‘打砸杀’一通后转身就溜走了。
结果,25人竟然奇迹般的只有6人受了枪伤,在战友的协助下还都顺利退回来了,无一人阵亡。
而日军那边差点儿没把那位志摩少将给气个半死,打了老半天,阵地上没留下一具中国士兵的尸体,倒是躺满了帝国步兵。
当场死亡的就有26人,被弹片和子弹击伤的更是高达40多人,整个的一个完败。
在这块阵地上的最高指挥官,一名日本陆军中尉被愤怒的日本陆军少将勒令剖腹谢罪。
死亡名单上再加一人!
衡阳城外未起大战的这段时间,自然绝不止是区区鱼儿的争夺,更多的是来自于空中投下的物资争夺。
不过这次,可不是当年四行团想方设法争夺日军空投物资,而变成日本人争夺中国空军投下的物资了。
原来,和日军连续鏖战半月后,那位让方显绝率军再坚守10日,自然不可能想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就问方显绝有什么要求。
方显绝这次不傻了,鏖战半月后,城内手榴弹用掉百分之四十,子弹用去百分之三十,最短缺的还得是口粮,由于多了那5万预备役,已经用掉百分之六十,于是要求支援各类粮食。
此时日军已经把衡阳周边20里围的犹如铁桶一般,别说运粮食进去了,就是想潜伏进去几个人都难,唯一的途经,只能是由空中空投。
那位既然话已经说出口了,虽然有些困难,却也不能食言,于是,从6月23日起,中国军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空投开启了。
而这种地位的转换,距离上一次四行团在石牌变着法把日军空投物资抢去的时间点,不过才堪堪过去三年而已,世事变幻之快,莫过于此了。
第1506章 玩心眼儿?
中方已经掌握着制空权这没错,可日军也不是泥捏的主儿。
随着第5航空军团认怂,中国派遣军司令部紧急从关东军处借调了3个防空大队抵达华中,并在中方空投前夕运抵衡阳郊外。
那可是超过70门20毫米高射机关炮和16门75毫米高射炮组成的地面防空炮群,虽然并不能完全阻止轰炸机在高空投弹,但依旧对空中保持着一定的威慑力。
就比如6月24日夜间,在衡阳城内林恒领衔的空军联络处的协调下,10架运输机轰鸣着由桂林方向飞来,在接近衡阳城10公里的区域才进入低空,打算在已经进入灯火管制表面上看过去是漆黑一片却已经做出灯火指示的衡阳城上空空投物资。
结果,日军在听到空中的轰鸣声后,立刻打开对空探照灯,对中低空进行密集发射,这迫使运输机群不得不重新飞到2500米高空上,凭借着地面极其微弱的灯火指示,投下空投物资。
这种高度投下的戴着降落伞的物资包落下的方位可就全凭天意了,风向一变,天知道这些物资包会飘向那里?
毕竟,衡阳城的总面积也就不到3平方公里,加上城外中方控制的阵地,总面积也绝不会超过6平方公里。
而且日军围城太紧,位于郊区的两军阵地属于犬牙交错,有些阵地之间甚至相隔不超过300米,双方官兵在战壕里都不敢直立行走,生怕露头就被对方步兵给瞄上了。
果然,当天夜间风向是由西向东,大批的物资包晃晃悠悠从衡阳城上空飘过,就在中方军民的眼皮子底下落进湘江,顺着滚滚江水顺流而下。
这还是好的,有的甚至直接落在第3师团第6步兵联队残军的阵地上,那可把正在为粮食发愁的松上良政大佐给喜坏了。
本来以为天照大神已经放弃了他这个倒霉孩子,原来所谓的否极泰来就是这个意思啊!他麾下的两千余残军就剩下两日口粮了,结果从天上掉下来数千公斤的大米和白面,这真的就是传说中的天赐啊!
对岸的190师一千多号人就这么眼巴巴的看着硕大的物资包掉到日本人的头上,肺都差点儿没气炸了。
“空军这是生怕喂不饱狗日的鬼子啊!”本就脾气火爆的1营长杨济和更是干脆在战壕里破口大骂。
“你给老子住嘴,谁还不能有点失误?你特良的是忘了那天空军战机把鬼子船只炸得稀烂时候你是怎么拍着巴掌叫好了是吧!”在战壕里同样准备发号施令让官兵们出阵地去捡物资的上校团长把自己麾下头号悍将一通骂。
团、营长都忍不住骂良,可见他们对空投物资主动‘资敌’的这种行为有多愤怒。
事后经过和桂林机场沟通,衡阳城内外能捡回来的物资不过12吨,刚刚超过总空投物资的一半多点儿,那也意味着落到日本人阵地上的也将近一半。
结果一出来,别说衡阳城内军民内心憋屈的不行,就是那位也是大光其火。
可纵使如此,物资还是要继续空投的,12吨粮食对于还有7万人的衡阳城来说,不过是两日口粮罢了。
那位为了能让方显绝坚定再守10日的决心,不仅每天都会打电话到空军司令部亲自询问当天空投计划,更是干脆让自己的少将侍从官飞往桂林,亲自担任为衡阳空投专门成立的后勤部门主官。
这种待遇,在此之前从未有过,衡阳城内军民大为感动,身为最高指挥官的方显绝更是眼含热泪,当众表态,老师如此鼎力支持衡阳守军,别说再坚守10日,就是百日又如何?
唐刀差点儿没直接扑上去捂住这位情绪明显太过高涨的陆军中将的嘴,实在是,曾经时空中他说再坚守两月也要战,结果好家伙就真的打了快两月,如果不是城内已经山穷水尽,连子弹都找不出来几发了,剩下的13天也必须得给凑齐了。
如今这一百天的FLAG猛然一插,纵使唐大团座如此凶悍的人,也有点吃不住劲儿了。
不过,有了第一天经验,衡阳指挥部的指挥官们领悟到,光有地面通信联络还是不成,飞机在数千米高空,想要投准确,必须得有足够清晰的地面指示。而且,这种清晰的地面指示还只能让高空发现而不能让日军发现,不然日本人的火炮也不是吃素的。
于是,在唐刀和林恒商量过后,用数十盏‘气死风’马灯在衡阳城内一处宽阔地围成直径十几米的一个‘’型,让运输机在空中清晰可见,瞄准着这颗光来进行空投,这样就算有风向变化,也能确保大部分物资都会落在中方控制的区域。
另外,为避免光被日军看到而招致炮击,唐刀建议由夜间空投改为黄昏时分,这样的光线条件完全可以保证日军停留在10公里外的侦察气球看不清这个空投标志点。
然后,每到黄昏时分,衡阳一众指挥官们就像热恋中的小青年一样,一个个心情紧张地掐着怀表等着运输机群来,官兵们则都眼巴巴的望向天空。
当一个个白色的降落伞包慢悠悠地从微微夜色中飘落到衡阳城里,平时被子弹贯穿身体都不流泪的汉子们幸福的热泪盈眶。
可不要以为这些空投下来的物资包里只有粮食,为了激励衡阳城内的7万军民继续坚守,那位可谓是花了大心思,在他的智囊团的建议下,桂林城早在半个月前,就动用大量人力寻找撤退至桂省境内的第10军和留下的民夫家属们,而后让他们给自己还在衡阳城内的亲人们写信。
会写的自己写,不会写的由家属口述,青年学生代笔,别说一封信发放5斤米面,就是不发,那些思念亲人的家属们也必须得告诉一下自己近况啊!
虽说这只是单向的联系,但对于还在衡阳城内的中国军人和青壮民夫们来说,绝对是最大的心理安慰。
24日那天晚上,就有一个装满了3000封家书的大包裹落在190师阵地上,被容有略亲自送到指挥部后,第二天就立即根据书信上的番号和姓名分发至各部,其中还有几百封是属于民夫们的。
“儿啊!你不用担心姆妈,姆妈在这里虽然住得不算好,但好在天气热,只要不下雨,还能过,我挂着你上次带回来的铜牌牌,走到哪里,都会有人给口吃的,也饿不着。
我就是担心你啊!你的性子姆妈最清楚不过,只是太钢易折,儿子你记住姆妈的话,姆妈等着你回来,哪怕你缺胳膊少腿了,也要回来,姆妈以前能把你养大,以后一样能养你。
好了,就说到这儿了,我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小书生听懂了没有。”
“姆妈!”预10师的一名胡子拉碴的少校营长跪在地上,冲西南方狠狠地磕头,脸上却是涕泪横流。
做为儿子,收到这封家书他如何能不悲伤?虽然已经是少校军官了,军饷也不算低,但家在衡阳城的他,也只能忍痛将老母亲和妻儿送上逃难的火车,走得急,总共就带了二十几块银洋。
这次前往桂林的逃难人群高达数万,加上从潭州那边逃过去的,少说也有十几万,骤然增多的人口自然是令那边物价飞涨,住宿吃饭或许都没办法保证,平时还算体面的老太太只能拿着他留在家里的忠勇勋章去找人要口吃的,他这个当儿子的如何能不难过?
尤其是那句我以前能养你长大,以后一样能养你,哪怕你没了胳膊没了腿,只要你能回来。
这,就是母亲!
她没说什么国家情怀,她知道自己的儿子要做什么,她不会阻止,但她希望儿子能活着回来。
旁边的几名军官莫不心酸的不行,却也不知该怎么劝。
“娃儿他爸,老总们找到俺,让俺给你写封信,俺不会写也不会说,就想跟你说,俺和娃都想你,没有你俺们这个家可不成,但俺也知道,你留在衡阳打鬼子是为了俺们娘儿几个能活着,俺向你保证,无论如何,俺一定养活几个娃,等娃大了,俺就去寻你.....”
罗大虎就属于几百个幸运儿中的一个,当他拿着由别人代书妻子发来的家书后,偌大一条糙汉子,也是眼泪汪汪的。
他哭,不是什么感动不感动,而是方军长真的信守承诺,用火车把那些老弱妇孺运到了桂林,不管怎么样,在这样兵荒马乱的年月,只要能活着,就已经很幸福了。
做为丈夫和父亲,他的要求很简单,就为妻子和娃求一条生路。
就冲这个,他留在衡阳,哪怕这百把多斤没了,也不亏!
那位麾下智囊团们的脑瓜子的确转得挺欢,这物质和精神两不落的支援,的确激励了衡阳城内军民的士气,每天衡阳城内外的军民们就眼巴巴等着运输机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