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1028章

作者:汉唐风月1

  说白了,如果在深壕里碰到这玩意儿,除了等死还是只能等死。

  跟着唐刀走进这种花大力气构筑的火力地堡,内部却是比方显绝想象的要大的多,地堡内配置了射击室、弹药室、掩蔽室,还有一条向上的隧道直通山上的主阵地,这条通道可以保证地堡内所有的粮食、清水、弹药等物资补充,也可以输送兵力和向后方运送兵员。

  “这种地堡做得不错,就是怕没有这个时间啊!”方显绝转完地堡,叹息道。

  “这种配置虽然耗时耗力,但可以让地堡里的士兵们安心在地堡内作战,而不用担心自己是一次性消耗品,于对敌之时,士气也可以持续高昂。”唐刀说道。

  “而且只要有工程设计图,有足够原材料,工兵部队只要按图纸施工,一个工兵排只需2日,就能构筑这样一个地堡出来。我四行团全团5000人,可是当了一年的工程兵团,这样的地堡,只要给足材料,无需十天半月,只给我一周时间,我可以让他遍布城南。”

  “哈哈!好,我等的就是你唐团长这句话,日军来袭,城南山地深壕、地堡群可就全交给你四行团了,预备第10师自师长葛有才以下,所有人任你调遣,你唐团座带着葛将军去扛大包都成。”方显绝放声长笑。

  唐刀的工事群越犀利,代表着对日军的杀伤就会越大,他甚至有信心,一个步兵团拥有这片工事,日军一个步兵旅团来打,都能碰得头破血流。

  甚至,方显绝都有种迫不及待的感觉,希望日本人按照他和唐刀所想象的来战衡阳了。

  是的,或许连这位虎将自己都没意识到,去年常德之战战死的挚友对他的影响有多大,大到他甚至宁愿战火涂炭湘省大地,也要与日军殊死一搏,替挚友报仇,替挚友留下的三个娃娃向日本人讨回血债。

  方显绝不是圣人,他也有私心,他无比渴望用一战来向那位处心积虑要赶他离开第10军的薛姓上将证明,他对战局的判断是正确的,而薛姓上将错的离谱。

  虽然这个证明无比残酷,需要不知多少将士付出鲜血和生命!

  但,战争,是你不想就不会到来的吗?

  显然不是,战火永远都是需要用生命为柴,伤亡数字为雨,方能由炽热渐渐熄灭。

  这本就是个以少部分人意志为转移的时代,绝大部分都只能随波逐流,哪怕是像方显绝和唐刀这样的悍将勇将,也只能在这种狂风巨浪中竭力保持仅有的一丝清醒,握紧手中的枪,企图冲破这不断吞噬着生命的惊涛骇浪,看到终归平静的那一天。

  “此时我方有背后柳州机场支援,制空权可以得到保证,日军在白天作战风险极大,因此利用暗夜实施偷袭将成为日军主要作战方式。这种断壁、深壕在白天看得很清楚,但到了晚间视线受困,白天观察得是一回事儿,等到近在咫尺的反应又是另一回事儿了。”唐刀在带着方显绝看完所有山地防御阵地工事、火力部署后,说出自己的最后总结陈词。

  方显绝脑海里此时已经浮现出真实战场发生后的一幕场景。

  四行团所研发出来的阵地火力配置,基本都是以‘隐蔽性第一’为原则,不管是整片主阵地还是深壕,所有轻、重机枪一律侧射,严禁直射,彼此形成交叉火力网以相互掩护,以免被日军发现射孔而以步兵炮拔除火力点。

  这也体现了唐刀的防御火力策略,不是以‘挡’为主,而是在设计精细的野战工事配合下将日军放进来打。

  就是要把日军整个攻击线路全程控制在守方的轻重武器组成的火力网中。当日军开始冲锋时,在步兵以步枪、冲锋枪组成的直射性火力中,他们只能匍匐前进,侥幸通过这段火力网的日军抵达90度的绝壁断崖前,不得不以架云梯或叠罗汉的方式向上仰攻,这时就将迎来断崖上交叉而来的机枪扫射以及铺天盖地的手榴弹集群轰炸。

  在被轻、重机枪和手榴弹打得晕头转向之际,日军士兵为了活命,仓促之间只能到处寻找掩体暂时躲避,这时他们都会不假思索地滚到壕沟里,日军以为只要进了壕沟,守军看不到他们也打不到他们,就安全了,殊不知一旦进了壕沟会死得更快。

  沟底的六厘米长钢钉会让他们疼的欲生欲死,壕沟两侧地堡里的8挺机枪同时开火组成的弹鞭会把日军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扫倒!

  但对于已经攻至此地的日军来说,他们在上面会被主阵地上的机枪、手榴弹以及迫击炮压迫驱赶,在下面会被机枪扫射,两难选其一?

  对于一个有足够思维的成年人来说,一个都不想选,可他们没办法,最常见的做法只能是迎难而上,然后在上方或者下方成为枪下亡魂。

  这种断壁加上深壕,就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杀人机器,步步为营,步步杀机,什么战术素养在这种工事和火力配置面前都是个屁。

  除非是日本人用大炮把山给打平了,把山上的守军全部干掉,才有冲上来的可能。

  方显绝的脑海中已经出现了攻击衡阳城南那片山地的日军尸横片野的模样。

  “精彩!设计出这些防御深壕的人真是天才,我能见见他们吗?”方显绝站在断壁上,内心激荡无比。

  “团部的几名主官除我之外,前几日都出门去采购物资去了,日本人都要来了,我们可不得提前做点准备?”唐刀微微一笑说道。

  他总不能告诉眼前的这位,这些战壕设计不是出自别人,正是出自眼前这位和他的参谋长以及工兵营长之手。

  而断壁前的这道深壕,在未来有个名字,叫‘方显绝壕’!

  横山勇的第11军10万大军,也正是在这种杀人机器面前,撞了个头破血流。

  曾经时空中曾记载过,在逼近HY市区之前,仅是城郊争夺战,日军的损失就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4万多人,这一数字包括了阵亡的日军第68师团长佐久间中将、残废的第68师团参谋长原田贞大佐,以及阵亡的旅团长志摩源吉少将。

  “好!能把未雨绸缪做到你这个份上的,除了你唐团长再也没有别人了。”方显绝点点头。

  “那现在你告诉我,第10军现在要做些什么。如果需要提前在衡阳城郊做些阵地布置,我可以安排第3师和预备第10师先行部署。不过城内我现在就无能为力了,那毕竟是赵市长的地盘,他虽是我好友,但他也是薛司令官麾下,若是衡阳城内有大动作,他很难向做出湘省不会有大的战事的薛司令官交待。”

  “我的意见恰恰和方长官意见相反。”唐刀却摇摇头。

  “此时衡阳城内外定然遍布日军眼线,若第10军现在就对城南做重点工事构筑,日军有足够的时间去调整他们的部署,倒不如等到日军作战意图彻底暴露之后再行构筑不迟。

  但衡阳城内,却是耽搁不得了。地上构筑工事不行,那就先开始来地下。

  比如,以第10军在衡阳城内的第3师师部驻地开始,从现在开始,立刻秘密挖掘地下通道,以保证地面电话线被全部炸断的情况下,依旧可以有通信兵通过地道抵达各阵地,甚至可以通过地道向被占领的阵地输送兵力。

  总之,真等到巷战那一天,这些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会给我守军极大帮助。”

  “你这是从冀南那边的地道战获得的灵感吧!听说你四行团在冀南就是带着老百姓们掏空了整个村庄的地下,把日本人打得晕头转向的。”方显绝道。

  “嘿嘿!方长官说错了一点,不是整个村庄的地下,是所有地下,到我四行团奉命调离华北时,冀南百分之八十的村庄间都有互通的地道,军民随时可以转移。光是挖出的黄土,都造了几百个人工丘陵出来,我们又把其给掏空了,在里面搞了不少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的对从原野中奔行的日军进行远距离射杀。”唐刀轻笑道。

  方显绝倒吸一口凉气,很真诚的冲唐刀竖起大拇指。

  怪不得这位建议自己在衡阳城内挖地道,敢情人家差点儿把整个冀南的地下都给掏空了。

  也怪不得拥有近30万兵力的日本华北方面军在太行山拿四行团没办法,在冀南这个平原地带竟然也被四行团杀得损兵折将。

  唐刀这是在大山里当挠人就跑的猴,在平原当咬一口就钻地的狐狸,这特良的谁防得住?

  有这样一名悍将和强军辅助,横山勇无论带多少人来,老子也要崩掉他满嘴的牙。

  晚霞漫天的傍晚,即将名满天下的中将参议突然间无比的自信。

  只是,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想到,重获第11军司令官宝座没多久的横山勇,此时也正凝视着潭州和衡阳。

  这名以坚韧著称日本陆军中将的眼神中,亦是满目坚定。

  所有人都有失败重来的机会,唯独他这个复任的军司令官没有,他必须一战功成!

第1477章 最后的努力(上)

  1943年4月21日,调任军政部参议的方显绝搭乘运输机返回山城。

  第9战区司令部下达军令,调86军副军长方日应于第10军担任中将军长一职。

  1943年4月22日,方日应正欲启程前往衡阳,第9战区司令部却收到来自第10军第3师、预备第10师两名中将师长及麾下所有旅长、团长、营长联名抵制新任军长上任的信件。

  薛姓上将勃然大怒,却又有种无力感,这封信意味着他如果强行安排方日应上任,导致的结果就是第10军这支‘泰山军’彻底分崩离析。

  哪怕他贵为第9战区司令官,最近这两年也深得那位信任,也必然会因此事被那位训斥。

  尤其是此时日军兵锋未明之时,素来刚愎自用心高气傲的薛姓上将也只能先忍下这口气,命方日应暂缓上任,留在潭州等待时机。

  第10军再次成为没有军长的军队,其属下的190师也被勒令不得返回衡阳区域。

  整个衡阳地区,可用于作战的部队,仅为第10军第3师、预备第10师以及衡山脚下的那支战功赫赫的工兵团。

  4月24日,军政部高层察觉日军似有侵犯湘省之意,特意致电第9战区薛姓上将,叮嘱他‘由赣北直攻株洲与衡阳之情报甚多,务希特别注意与积极构筑据点工事,限期完成,以防万一为要。’

  但薛姓上将不以为意,认为‘防线之敌未见增加,何来万一!’、‘惊弓之鸟的教训何其深刻!’

  哪怕随着时间的推移,军统各地情报站也纷纷报告‘日军有大规模调动迹象’,但三次潭州会战皆取得守土胜利的薛姓上将这次却近乎固执的没有引起丝毫重视,对战区情报部门送来的情报皆束之高阁,置之不理。

  直到4月28日,军政部再次发来急电:“有大量日军集结在鄂南一带,目前正有南移之迹象,随时会进攻潭州!”

  薛姓上将这才意识到,日军是真的要对潭州动手了。

  不过这时的薛姓上将依旧没有太过紧张,1942年年底第三次潭州会战大捷后,第9战区一年多都无战事,潭州人民过了一段太平日子,他相信这次他依然会胜利,日军依然会失败。

  在薛姓上将的词典里,自大自负是不会存在的,他的自信是来自于万家岭,来自于三次潭州会战,无论阿南惟几还是横山勇,都不过是他手下败将。

  4月30日,日军第5陆军航空军将司令部推进至江夏!

  5月1日,横山勇抵达鄂南,设立湘省作战指挥部!

  5月2日,横山勇向第11军发布湘桂作战命令!

  5月3日,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田俊六将前线司令部移至江夏,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率部在岳阳附近集结完毕。

  5月4日,在湘桂作战发起的前一天,有人问日本参谋总长东条小机中国军队的准备情况,东条小机说:“中国军队虽然估计到日军将进攻潭州、常德、以及浙赣地区,试图加强各个阵地,但其兵力分散,并未认真对待,更没有看到中国对于帝国即将发起的全面进攻采取从其他方面集中兵力的情况。虽然中国军队也担心帝国作战有可能发展为更大规模的作战,但总体而言,他们对帝国的作战设想,至今没能做出清晰准确的判断。”

  日本人对第9战区的战前准备洞若观火,不说十分清晰亦有八分。

  但薛姓上将却并不知道,为了发动‘一号作战’,日军大本营在1943年底就在国内进行紧急扩军,编组了14个独立步兵旅团调往中国战区,还成立了8个野战补充队随军作战,随时可补充部队伤亡。

  此外,原拟调往东南亚战场的第3、第13师团等仍留在中国战场,日军此次直接用于湘桂作战的兵力超过25万人,几乎是37年淞沪会战投入的总兵力,虽然很多是国内扩军招的新兵,战斗力远不如昔日,但也绝不是相同数量下的中国军队所能抵挡的。

  从开战以来,每次大型会战,中方兵力都至少要在其两倍以上,才有鏖战数月的可能。比如徐州会战,日方投入20万人,中方却投入了60万;又如江夏会战,日方投入18万,中方集结全国兵力,投入超过50万。

  而这次,薛姓上将却是不知彼也不知己!

  1942年初,为打通滇缅公路,中国组建远征军,军政部从第9战区抽调了第15、第19两大主力集团军到滇省,到1944年初,又再次将7个军调入印缅战场,第9战区已由巅峰时期的40万降到不足30万了。

  哪怕就是加上四行团这种被那位严令搁置的特种步兵团,第9战区内可战之兵满打满算也就30万。

  30万对25万,这应该算是中日双方在大型会战中兵力最接近的一次了。

  但就是这样,第9战区也依旧还有机会!

  虽然唐刀已经根据目前战区部署,知道第四次潭州会战必然会失利,也知道衡阳必然会有一战,但想到潭州城内的数十万民众,他依旧还想做出最后的努力,在4月底给自己在潭州的一位好友去电,再次阐述了自己对当前战局的判断。

  不是谢近元,也不是老郭同志,这两位虽然在这些年因为战功获得升迁,但由于受到唐刀的牵连,两人已经被排挤出第9战区的核心圈,别说给那位薛长官谏言了,就是连他的面都鲜得一见。

  那是唐刀结识不到一年的一位朋友,年龄相差不大,意气却是极为相投。

  唐刀在闲暇之余曾携带妻儿去往潭州,老上司谢近元听说后,特意接待他,并专门邀请了自己在第9战区的好友赵子立介绍给唐刀认识。

  能和谢近元这样的人成为好友的人,自然不是普通人。

  赵子立,豫省人,1908年生,结识唐刀时年方不过35岁,却已经和谢近元一样挂着一颗将星了。

  而且这位年轻的少将可没有丝毫家族背景,其18岁就加入西北军,19岁考入黄埔军校,跟随过郝梦龄、关麟征等名将,既是实战派又是学院派,从第9战区的上校参谋到参谋科长再到少将参谋处长,可谓是不断被重用。

  唐刀和其相谈甚欢的最大原因,不是因为这位在1943年年底就将升任为战区参谋长,也不是这位是‘天炉战法’的重要贡献者之一,也不完全是他将是湘桂会战之前第9战区对战局研判的最清醒者,而是通过交谈,发现他极有主见,从不人云亦云,

  唐刀来到这个时代,固然是希望靠着自己对历史脉络清晰的认知在这个时代改变一些什么,很多人如果不是因为他,结局甚至早已注定。

  但唐刀是个正常的人,人在这个世上,不管友情爱情,其实都不过是在求同,在万千人中寻找和自己志趣相投之人。

  比如张将军,他豪迈、热血,具备最纯粹军人的气质,这点就和唐刀曾经的那位大队长极为相似,所以唐刀和他成为朋友兄弟,并不仅仅只是因为他注定名垂青史的名气。

  而这位名叫赵子立的年轻将领,其身上的某些特质,唐刀也极为欣赏,两人年龄也不过差了7岁,从年龄段上来说算是同一个时代之人,相谈甚欢的模样,把主请客的谢近元都搞得有点嫉妒了,笑着说:“还是年轻人能说到一起去,我这个老头子都快插不上嘴了。”

  其实,谢近元此时也不过才38岁罢了,比唐刀也不过才堪堪大了10岁,只是在军中多为副职,又在租界被困2年,曾经的飞扬洒脱也被磨砺得沉稳老练,话自然就少了些。

  唐刀和赵子立两人也谈及过世界战局的变化,唐刀有意识的强调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失利,他们若还想守住东南亚的宝贵资源,那打通大陆交通线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至于其他的唐刀不用多说,他也相信以这位对战局的把控能力是能在豫省之战结束前做出准确的判断的。

  虽然曾经的时空中,年轻的中将参谋长就是因为谏言而被薛姓长官冷落发配,可这已经是最坏结果了,这个时空或许有了唐刀的加入会发生点什么不一样的变化呢?

  哪怕潭州因为兵力增加多顶上一天,替衡阳多争取一天时间,那也能多挖上一条壕沟,多撤出去些民众。

  果然,如同唐刀预料的一样,年轻的中将参谋长从豫省之战之初就因为唐刀去年年中时的提醒,对日军动向极为关注,等到豫省之战即将结束,日军第11军开始集结部队,他猛然惊觉,这次日军对湘省的进攻,可能不是司令官所想的还是和前三次差不多的规模,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要发起一场空前大战。

  若是这样的话,第9战区目前的兵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求军政部增兵。

  赵子立是个性情刚毅且果断之人,立刻动身赶往设在岳麓山下的战区司令部。

  尽管已是初夏,潭州的气温已经达30度以上,在第9战区长官部大院的那颗百年槐树下,薛姓上将依然一身戎装,军容整肃。

  不过今天这位的心情看起来还不错,风纪扣被解开,一脸轻松的正坐在竹椅上听南岳管理局局长关于‘南岳一览’的回报。

  薛姓上将可不光是第9战区司令长官,因为万家岭之战的荣耀,他于1939年起开始兼着湘省第一行政长官的职务,军权和政权集于一身,是当之无愧的湘省王。

  在忙于战事的同时,他还在南岳创办工、商、农三所高等专科学校,并在衡山投入巨额资金,建设诸如忠烈祠、疗养院等设施,这个所谓的‘南岳一览’正是对这五年来湘省关于民生建设投入的宣传文稿。

  说白了,这是薛大司令官的政绩,证明他上马可以打仗,下马可以治国,那是为他的未来铺一些路。

  站在这位的角度,随着盟军开始进入反攻,日本已经日薄西山,战争在两三年内就会结束,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过,战争的结束,就代表着名将们退出历史舞台。

  不愿意退出的,等待他们的只会一个字!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薛姓上将绝对是个有足够政治智慧的人。

  “报告!”赵子立进来后立即行军礼致敬。

  “子立来了,正好正好,帮我看看这稿子里这段话合适不合适。”心情不错的薛上将招呼自己的参谋长坐下。

  “好!不过,我还有些紧急情况要向您汇报!”

  见赵子立一副火急火燎的样子,薛姓上将不由大为扫兴,挥手让几名行政官员离开,自己则带着赵子立来到作战室。

  “长官,我认为日军这次即将对我第9战区发起的进攻规模远超以前。”

  “哦?何以见得?”薛姓上将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这几日他最烦的就是有人在他面前提及日军即将进攻之事,一周前他还在军事会议上说日本人无力对湘省发起进攻,结果这一周来的情报已经在打他的脸了。

  结果,自己亲手提拔起来的中将参谋长竟然认为日军发起的进攻规模还超过以前,这不是打脸,而是在拿脚往他脸上踩。

  也就是这位知道自己这位参谋长的性情,知他沉迷战事,少有挖空心思钻营,就连提拔他当战区参谋长,他也是当场惊呆。

  “军统方面传来情报,日军在平汉铁路、粤汉铁路运输异常繁忙,有部队大量调动迹象。另外,他们在长江中下游大量抓夫,湘北地区的日军到处戒严,不准中国人通行,根据过去的经验,一旦日军在火车站附近戒严,铁路运输频繁,同时大量抓夫,就是有大举进攻的打算。”赵子立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将来自江夏、岳阳等地区的情报一一念出。

  “而且,大量密封的军列由豫省进入江夏,我有理由怀疑,日军此次集结的兵力,将会超过我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