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康熙 第514章

作者:大司空

  进门之后,玉柱只是闲逛,却没购物的兴趣。

  周荃看中了一副好画,便兴致勃勃的和掌柜的讲古。

  “这幅《晴峦萧寺图》勾勒的是冬日山谷中的景象,其间峰峦叠嶂,瀑布飞泻而下,枯木寒林、寺塔楼阁交相掩映,山石雄浑而秀美,显出自然山水的灵秀之气和雄伟气象……”周荃一路滔滔不绝的作出了点评。

  浣花斋的大掌柜,频频点头,挑起大拇指,连声称赞周荃,“先生您,真的是好眼力呐!”

  玉柱不禁微微一笑,论及鉴赏古玩的眼力,周荃已经称得上当代大师了。

  因为,隆府里的全部古董和字画,包括宫里赏下来的好宝贝,周荃都仔细的把玩过了。

  古玩这个行当,比拼的就是国学功力、行业潜规则和见多识广。

  玩古董的人,十个有九个都在耍诈,稍微有个闪失,就要吃闷亏,栽跟头。

  周荃丢了功名之后,玉柱丝毫也没有亏待他,每年给的束脩足有三千两之多。

  一口气买了好几样古玩和字画后,周荃笑着对玉柱开玩笑说:“东翁,来年只怕是又要涨束脩了呀!”

  玉柱瞥了眼竖起耳朵听壁角的大掌柜,便仰起下巴,笑道:“最近有些不凑手,来年啊,先涨三成,可好?”

  周荃知道玉柱的家底子异常之雄厚,随即拱手笑道:“多谢东翁体贴,学生想办法俭省一些便是。”

  就在店里的二掌柜包古玩之时,从门外忽然进来了一个异常俊俏的粉裙丫头。

  那粉裙丫头,不仅长得俊,穿着打扮也十分出挑,一看就知道,必是大户人家的婢女。

  “叶掌柜,我家太太预订的那些玩意儿,可曾备妥?”粉裙丫头的声音,贼好听,如同黄鹂轻鸣一般。

  玉柱是个有前科的坏蛋。

  他公然抢走别人老婆的恶劣行径,就不可能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

  不过,玉柱就算是再好色,也干不出当街抢妞的勾当。那也太恶了,肯定超过了他做人的底线。

  周荃是个地道的明白人。他见玉柱不由自主的多看了几眼那个粉裙丫头,心里便有了数,这丫头已经入了东翁的法眼。

  “去,仔细打听一下,这是哪家的丫头?”吴江也看出了玉柱的异样神态,随即吩咐身边的长随,命他去打探那位粉裙丫头的虚实。

  那位粉裙丫头,抱着装裱好的字画,出门的时候,玉柱望着苗条的背影,心说,至少是9分以上啊。

  在大户人家之中,一般情况下,当家的太太若是长相一般,她身边的心腹管事丫头,就不可能太过俊俏。

  红花还需绿叶衬,凡事就怕比较嘛!

  在这个男人可以合法纳妾,收通房的时代,当家的太太,只要不是缺心眼,都会在暗地里防着男人在外面偷腥。

  一般而言,有见识的当家太太,都会养几个漂亮的丫头,从通房开始,慢慢的抬妾,以帮着固宠。

  一时之间,信息量太少了,玉柱也看不出究竟是哪种情况?

  离开了浣花斋之后,周荃故意拖慢了几步,小声问吴江:“是哪家的丫头?”显得对吴江信心十足。

  吴江伺候在玉柱的身边,已经快二十年了。若是没有一些独门的厉害手段,他怎么可能一直屹立不倒呢?

  “回周先生的话,小的已经使人打听清楚了,那丫头乃是浙江粮储道的续弦夫人,从娘家带过去的陪房大丫头,名唤春楹。”吴江也知道周荃在玉柱心目中的地位,丝毫也没敢隐瞒,一五一十的都说了。

  周荃轻摇着折扇,点点头,看似不经意的说:“区区一个丫头,尚且如此,嗯……”

  吴江听了半截话,随即心领神会的说:“那夫人的容貌,也就可想而知了。”

  周荃轻声一笑,吴江这小子,确实是异常之机灵啊!

第688章 耍威风

  吃罢了晚膳后,玉柱和周荃二人,并肩漫步于杭州的街头。

  周荃收拢折扇,忽然一叹:“浙菜名不副实,远不如鲁菜也!”

  玉柱莞尔一笑,鲁菜师傅的不传之秘,乃是提鲜的海肠粉。

  这个时代的杭帮菜的大师傅们,尚未掌握提鲜的秘诀,只能在菜肴之中多添糖,或是干脆就是纯粹的清淡。

  回了行辕之后,玉柱刚进二门,就见雪薇扁着小嘴,两眼泪汪汪的望着他。

  “爹地,您又说话不算话了。”雪薇异常委屈的抱怨玉柱,没有带她也一起出门逛街。

  玉柱走过去,拉起雪薇的小手,放在唇边,轻轻的一吻,满是歉意的说:“乖女,都是爹爹不好,快别生气了。明儿个,对,就是明儿个,爹爹一定带你上街玩耍,可好啊?”

  雪薇奋力抽回了小手,仰起精致小脸,满是疑惑的问玉柱:“真的?”

  “真的,千真万确。”玉柱再次拉起雪薇的小手,重重的点头。

  夜已深时,玉柱依旧缠绵于床榻之间。

  唉,爱丽丝就像是磕了药似的,越来越奔放了。

  时近正午,玉柱刚刚梳洗完毕,正在用膳。

  吴江快步进来了,哈下腰,小声说:“禀爷,阖省绿营的武官们,已经齐集于辕门之外,等着您的接见。”

  玉柱点点头,笑道:“且让他们等着吧。”

  “嗻。”吴江心领神会的退了下去,他知道的,柱爷这是故意想给个下马威了。

  作为封疆大吏中的两省总督,玉柱手头掌握的兵权,异常之重。

  整个浙江省的驻军之中,除了抚标中军和杭州将军辖下的八旗兵之外,皆归玉柱节制。

  待玉柱吃饱喝足,品过了香茗之后,吴江这才领着浙江提督徐文龙,匆匆赶来书房,拜见顶头上司。

  “浙江提督,卑职徐文龙,叩见玉中堂。”徐文龙毕恭毕敬的扎千行礼,态度别提多恭顺了。

  徐文龙是从一品的绿营提督,玉柱则是挂了兵部尚书衔的闽浙总督,亦为从一品。

  但是,在大清朝,文贵武贱,蔚然成风。

  照不成文的规矩,武职的提督拜见文职的总督,必须行堂参礼。

  徐文龙担心得罪了顶头上司,肯定没好果子吃,索性行了更低一层次的扎千礼。

  反正吧,礼多人不怪,伸手不打笑面人。

  在满洲重臣的玉柱面前,徐文龙刻意把姿态摆低一点,绝对没坏处。

  玉柱端起茶盏,小饮了一口,却故意没叫徐文龙起身。

  徐文龙的心房,猛的颤动了几下,暗道不好,有麻烦了。

  直到喝了半盏茶,玉柱这才淡淡的吩咐道:“徐大哥,你太过多礼了,坐下说话。”

  “嗻。”正忐忑不安的徐文龙,如蒙大赦,深深的低下头,再次扎下大千。

  等着徐文龙斜着身子,坐定之后,玉柱信口问他:“本部堂初来浙省,两眼一抹黑,还请徐大哥说一说,贵省的军务诸情吧?”

  “回中堂大人的话,浙省共有绿营驻军……”徐文龙早有准备,便详细的介绍了浙江的绿营军务。

  玉柱眯起两眼,一边喝茶,一边仔细倾听徐文龙的介绍。

  从古至今的名帅,都格外重视部队的基本战术素养。

  比如说,某位名帅,就曾经提出了“一点两面”、“三三制”、“四快一慢”和“三猛战术”等经典的战术原则,并编订成册,发给部下们认真学习领会。

  迄今为止,常胜不败的玉柱,自然也很重视战术。

  “徐大哥,照你的说法,浙江绿营诸军,竟是三日一操?”玉柱听出破绽,便盯着徐文龙,追问了下来。

  在清初的康熙朝,徐文龙能够坐上一省绿营提督的宝座,绝非无能之辈。

  他听出了玉柱语气不对头,赶紧起身,哈下腰,恭敬的答道:“回玉中堂,卑职倒是一直琢磨着一日两操,无奈何,钱粮实在是不凑手啊。”

  在大清朝,朝廷按例下发的绿营俸饷,实际上,仅仅是平时驻营状态的基本军费而已。

  诸如,操练、调动、剿贼之类的军务,都需要先拨下粮饷,丘八们才会敷衍的采取行动。

  通俗的说,也就是,上头给多少钱粮,绿营的丘八们就配合着上司,演多大的戏。

  不给钱,还想丘八们卖命,甭想!

  这个就涉及到了绿营兵中的诸多陋规了。

  首当其冲的,必属吃空饷了。

  以玉柱的经验,只吃二成空饷的绿营军官,都算是有良心的好军官了。

  一般情况下,绿营的将领们,至少要吃三成到四成空饷。

  其中,绿营兵的驻地,越是富裕,军官们吃空饷的比例就越高,士兵们也越是胆怯不敢战。

  玉柱这个顶头上司,若想整徐文龙,只须派人查帐,他徐某人就要掉脑袋了。

  不客气的说,浙江绿营的军费帐目,哪里经得起一查呢?

  当然了,徐文龙也并非没有还手之力,他也有对抗上司的损招。

  暗中唆使手下的心腹,聚兵闹粮闹饷,这个招数可谓是源远流长,烂俗却很管用。

  一般的汉臣或是汉军旗人,担心在老皇帝那里,落下不擅治军的恶评,总会心有顾忌。

  但是,纵兵起乱的损招,面对满洲上三旗,且是外戚出身的玉柱,其中的风险,大得完全不可控,还很可能全家都要掉脑袋。

  以满制汉,乃是大清朝的基本国策。

  朝廷既要用绿营兵,又时刻提防着绿营做乱,徐文龙焉能不知?

  徐文龙的解释,玉柱肯定是不满意的。

  但是,玉柱此次提兵南下,主要目的是,奔赴台岛,剿灭叛贼。

  任何一个上位者,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其实是先抓主要矛盾,再抓次要矛盾。

  作为闽浙总督,福建那边要开战,浙江这边的粮饷供应,就成了决定成败的大事。

  为了剿贼的大计,玉柱并不想把徐文龙怎么着,但是,该给的教训,也必须要给。

  瞥见玉柱发出的暗号,一直侍立于侧的吴江,随即扯起喉咙,大声喝道:“送客!”

  顶头上司下了逐客令,显然是心怀不满了。

  徐文龙知道不妙,却也不敢当面违拗,只得乖乖的扎千退下了。

第689章 慌死了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肩负剿贼重任的玉柱,不可能长期冷落浙江督粮道王盛元。

  几天后,玉柱在内书房里,接见了王盛元。

  “浙江督粮道,卑职王盛元,拜见玉中堂。”王盛元俯首贴耳的长揖到地,态度别提多恭顺了。

  玉柱端起茶盏,小饮了一口,淡淡的说:“王大哥,坐下叙话吧。”

  “谢中堂大人恩典。”王盛元的心下,暗自窃喜不已。

  能够顺利的见到玉柱,王盛元私下里塞给周师爷的银票,显然起了大作用。

  在官场之上,权倾两省的玉柱,若是公然不待见王盛元。王盛元在浙江的好日子,就肯定到头了。

  顶头上司整部下,有的是阴招,压根就不需要明说。

  不客气的说,玉柱啥都不需要做,只要一直冷落着王盛元,就等于是暗示全省的官员,本帅不喜王某。

  总督不喜欢的人,全省的官员们肯定是避之惟恐不及,谁敢与王盛元走得过近?

  “王大哥,浙省现有存粮几许?”玉柱放下茶盏,目光炯炯的盯在王盛元的身上。

  王盛元是管粮食的官僚,他来拜见总督,禀报粮食的储备情况,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回中堂大人,杭州存粮共有五十万石……”王盛元也是有备而来,十分详细的介绍了,浙江全省的粮食储备情况。

  临来浙江之前,玉柱从户部调阅了浙江存粮的档案,王盛元禀报的库存情况,倒也大差不差。

  “王大哥,本帅奉旨剿贼,你就照着三万人食用半年的标准,立即启运杭州库存的粮食,务必于一月内,全部送去泉州。”玉柱也懒得多说废话,径直下达了指令。

  “这个……”王盛元暗暗叫苦不迭,头皮阵阵发麻。

  因为,王盛元方才禀报的粮食库存数量,仅仅只存在于账本之上而已。

  实际上,很多征收上来的新米,都被王盛元私下里倒卖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