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21章

作者:安化军

  杜中宵站起身来,有些奇怪。自己在京城认识的人不多,晚上谁会来找?虽然内城没有宵禁,但夜市基本分布在皇城周围,主要为上朝的官员服务,相国寺周围已经慢慢开始沉寂下来。

  打开房门,只见门外站着两个大汉,正是前些日子与吴克久见面时坐在茶铺里的人。

  一个大汉叉手道:“小官人,我们员外吩咐,有事商量。”

  杜中宵警惕地守住门口,沉声道:“夜色深了,有事明日再说不迟。”

  另一个大汉笑道:“这却由不得小官人。得罪!”

  说完,猛地一步上前,叉住杜中宵的脖子,一下掼到了房内。

  另一人闪身入房,把房门闭上,上前帮住按住杜中宵。就从床上取下布单来,撕碎了,绑住了杜中宵的手脚。两人合力把杜中宵扔到床上,直起身来。

  先入房的汉子从腰间摸出一把明晃晃的解腕尖刀,对杜中宵道:“小官人得罪,却莫说话。若是引得别人过来,这一刀先结果你的性命!在下马大,那一位是牛二,来自西北军中。”

  杜中宵直觉得头皮发麻,强行镇定心神,问道:“我出身小户,身上没什么钱财,你们要什么?”

  马大道:“明日一早,我们便就回西北去。听闻小官人有一个从酒糟里蒸酒的法子,写成册子。此法颇能赚些钱财,我们兄弟只借那册子一用。”

  杜中宵看着两人,沉声道:“你们既是来自军中,拿了我的册子有什么用?满京城都知道,酒糟中蒸酒是我的法子,只要开封府行文到西北,你们哪里逃去!”

  牛二笑道:“小官人不必关心这些,我们自有办法。只要册子交给我们,便再与你无关!”

  杜中宵叹了口气:“那册子于我无用,无非是再重录一次而已。那边桌子上的就是,你们尽管拿去好了。不过,开封府天子脚下,守卫森严,尤其严查西北来的人。你们最好拿了册子就走,若是再做出什么歹事来,定然逃不过官府追捕!”

  马大到桌子前,拿起册子翻看几面,喜道:“不错,就是这个了!——小官人安心,我等只是求财而已,不会坏你性命。有了这法子,我们去西北必能发财,还要多谢你!”

  杜中宵看着两人,总觉得哪里不对,沉声道:“这册子是苏小官人改过的,许多人都知道我要上交朝廷,瞒不过去的。明日必定会有别人知道此事,只要行文西北,军中只怕容不下你们!”

  牛二道:“小官人安心,西北蕃部众多,必然有我们的藏身之地。——得罪,小官人委屈一下。”

  说完,随手撕下一块碎布来,把杜中宵的嘴堵了,又把他牢牢绑在床上。

  两人仔细查看一番,见再无破绽,从容出门而去。

  大相国寺这里鱼龙混杂,客栈里查看不严,就任由这两人大摇大摆地出了门。

  到了汴河边上,其余几人迎上来,问道:“两位哥哥,可曾得手了么?”

  马大扬了扬手中的册子:“那小官人是个文弱书生,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对了,吴家的那个小员外呢?有了册子,再有这个人,便就万无一失了。此次回去,大功一件。”

  “那边魏二郎正拉了吴小员外在州桥附近饮酒,一会你们过去就是。明日一早,你们便第一批出城去。我这里看住彭提辖,盯紧了他,过了郑州我们便接张相公的家人,取道河东路返回。等到京城这里得了消息,必定要向陕西路追查,那时我们早已回乡了。”

  马大点头:“好,便就如此说定。盯住彭提辖是正事,切莫出了差错!”

  说完,带了其余几人,沿着汴河向州桥那里而去。

  吴克久被魏二郎拉住吃酒,直到夜深,见对方还没有散的意思,忍不住问道:“哥哥,夜色已经深了,街上没什么行人,不如我们也回去休息。”

  魏二郎道:“小员外且等一等,稍后我有几个朋友过来,送一场富贵与你。”

  吴克久道:“有什么话,明天说不好么?再大的事,也不差这几个时辰。”

  正在这时,西边马大、牛二等人沿着汴河大道过来,魏二郎看见,指着对吴克久道:“看,他们这不就来了!此事关系小员外前程,心急什么。”

  马大、牛二等人到了州桥边的摊子坐下,魏二郎道:“这是马虞侯,我们此行的首领。”

  吴克久不明所以,见对方神神秘秘的,也不好询问,只是拱手行礼。

  马大喝了一口酒,对吴克久道:“小员外,可知我们是什么人么?”

  吴克久摇头:“我与诸位素不相识,哪里知道你们是什么人。这位哥哥傍晚的时候说有生意要与我做,一直在这里喝酒到现在。我问他,又吞吞吐吐不肯说清楚。”

  马大道:“好教小员知晓,我们是西北韩相公属下,到开封城来公干。因军务紧急,明天一早便就要出城去,是以烦你等在这里。这些日子你在京城蒸酒,有些名声。我等想来,这门手艺到了西北,必有用处,是以让魏二郎邀你在这里,一起到西北寻场富贵。”

  吴克久听了连连摇头:“我在京城自有门路,去西北干什么。这些日子我替人家蒸酒,颇结下了一些人脉。只等运作一番,未必不能搏个出身。”

  马大笑道:“什么出身?能做官么?京城这里人才何其多,什么时候能轮得到小员外!不如随我们到西北去,就凭你会蒸酒,便不难有个官身。”

  吴克久连连摇头:“要想做官,哪里会那么容易。诸位不要拿这种诓我!”

  马大拍拍吴克久的肩膀:“西北正在打仗,能跟内地一样么!几位相公,哪个手上没有几十几百的空白告身。只要得相公赏识,随便给你填一道便是。你旁边的客栈住了一个姚嗣宗知道么?便是西北帅府推举来京,得授了实缺知县。不只是他,这些日子还有数人,都是西北征辟,得授幕职、知县。”

  吴克久有些心动,想了想道:“可他们终究是到京城来,衙门试过,才有官做。”

  马大听了大笑:“他们做的是幕职官,知县之类实缺,自然要到京城来。小兄弟,实话说,你觉得自己做得了那种官么?哈哈,只要小兄弟心气没那么高,事情便就容易了。”

  吴克久哪里肯信,只是当官的诱惑太大,又舍不得起身。

  马大看出了吴克久的心思,不住劝他,说些西北的故事。西北战事不利,为求一胜,朝廷对封官赐赏毫不吝惜。这不只是在战场上,边地州军也是一样。

  吴克久听着,不由有些心动。

第61章 真真假假

  日上三竿,苏颂到了杜中宵住处门外,高声道:“杜兄,今日有事么?既然不来,何不找个人知会一声。平白让我在那里等了许久。”

  说完,看房门虚掩,里面没有声音。想了一会,推门进入房里,一眼就看见杜中宵绑在那里。

  苏颂吃了一惊,急忙上前取出堵住杜中宵嘴的破布,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杜中宵深深吸了一口气,才道:“昨夜来了两个贼人,取了我要献给朝廷的小册子,就把我绑在这里了。苏兄替我松绑,速速报官,那些贼人住得离此不远。”

  苏颂手忙脚乱地解开杜中宵,扶他坐起来,详细问起事情经过。

  耐心听完,苏颂道:“这些人取了册子又有何用?朝廷一道旨意下去,天下哪里有他们用这法子赚钱的地方!哪怕远在西北,哪个番邦敢收留他们!”

  杜中宵坐着发了一会愣,突然道:“当然有地方敢收留,苏兄莫要望了党项人!”

  苏颂吃了一惊:“你是说,那些贼人欲要去投党项?”

  杜中宵深吸了一口气:“我们瞎猜无益。苏兄,我们一起出去看看,附近住的那几个西北客人可还在这里。那几个贼说是来自西北,说不定跟他们有关。”

  刚才灵光一闪,杜中宵突然想起前世听过的跟张源有关的传说。传说张源到了西北化名张元,深受元昊器重,地位很高。此人颇有些本事,留下了一些传奇故事。其中一个,便是到西北之后,派人到宋朝境内接了家人从容离去。前两日,住在附近的西北来人,可正有张源的家人。

  与苏颂一起出了房间,杜中宵到旁边客栈,找到尚未离去的杨著和卢凯,问道:“前两日有一个西北的彭提辖与我们一起喝酒,不知人还在吗?”

  杨著道:“彭提辖是与张源子侄一起到西北,诱降张源的,岂能久待。他今日一早,便与张家的人一起出城,向西北去了。算算时间,他早已出城,不定已过八角铺了。”

  杜中宵道:“此事有蹊跷。昨夜我那里遭了贼,与西北来的人有关,两位若是无事,与我一起去报官如何?此事牵涉到叛国之贼张源,不可大意。”

  杨著和卢凯商量一番,并无异议。此时朝廷查党项奸细极严,既然牵连到了,不能逃避。不然日后真与党项有关,影响两人的前程。

  却说吴克久被马大、牛二等人裹挟着出城,走了几里路,心中打鼓,道:“几位实说,这是要到哪里去?若是军中行事,又不见你们穿军装,又不见有官员交接,让我心中不安。我表哥在京城里,可否让我托个人,去给表哥说一声,不要让家里牵挂。”

  马大笑着道:“小兄弟安心,我们做的是军中机密事,自然不能让外人知晓。等到了地方,你有了官身,再递信给家里,多么荣耀!我们许多人,路上能出什么事情?安心赶路就是。”

  吴克久越想越觉得不对,心中恐慌。只是身边的几个人凶神恶煞一般,好似吃人的样子,又不敢出声反抗,只好随着前走。等到太阳升起来,一行人已到了八角铺。

  看着路边卖吃食的摊子,吴克久道:“清早出城,肚子着实饿了,不如吃点东西。”

  牛二道:“此去路远,丝毫耽搁不得。我们带得有干粮,随便啃几口充饥即可。”

  听见这话,吴克久心中越发惊慌,觉得这些人怎么都不像官面上的人。只是路上行人不多,身边的人又看得紧,找不到脱身的机会。只好按下心思,心中慢慢想办法。

  过了岳台镇,就见到前面一队官兵迎面而来。虽然盔甲并不鲜明,看着有些散乱,但是官军无疑。

  吴克久看了心中大喜,屏住呼吸,单等到了近前,便策马跑到那边队伍里去。身边这些人虽然凶恶,在吴克久想来,总不敢去冲撞禁军队列。

  两方离得近了,吴克久猛提一口气,就要策马而出。却不想前面的马大当先出列,向来的官军叉手行礼,高声道:“虞侯辛苦!此处人多眼杂,怎么迎到这里来了?”

  一个军官纵马向前,与马大回礼:“不是晦气么,过郑州的时候,竟然接了一件差事,送些物事到中牟县里。左右已经到了这里,干脆便前来迎迎哥哥。”

  吴克久在后面看见,马大这些人与官军称兄道弟,心中不由又狐疑起来。莫非这些人真是西北来的军人?自己此去,还真能搏个官身?若是如此,倒也不是坏事。

  来的官军有三五十人,与马大、牛二等人会合一处,转头向西行去。

  马大与虞侯并马而行,低声道:“虞侯,你们托的是虚名,怎么会接到差事?”

  “不要提了,在郑州碰到一个阉宦,要运什么货物到中牟县里,十之八九是自己贩货营利。我们恰好在城外被他的人碰到,写了一纸公文,强行差了过来。这是中原腹地,也不敢与他们翻脸,只好替他们走一趟。等到郑州,我们还要回去缴了回书,才能与你们一起上路。若是不然,那厮几个州县行文,我们却是插翅难飞。这是他们私人的事,比官家差下来的事情更加难缠。”

  马大听了,哭笑不得。他们这些人是张源选出来,前来接他的家人的。有的乔装入京,还有的伪造文书,装作从西北回京公干的小股军队。这一路穿州过县,谨守规矩,并没有出事。

  此时京西路并不太平,党项乱起,陕西路南部张海起事,转战京西路,这种从陕西路来的小股禁军并不少见。张源派来的人不入城,身上又有伪造的公文,竟然一直平安无事。直到郑州附近,才碰到了一个出来办事的中使,把他们认作真的禁军,派他们给自己送私货。这些人生怕被人瞧破行藏,只好老老实实替那位宦官把东西送到地方,拿了回文,回去交差。中牟离开封已是不远,便迎了过来。

  从开封府一直到西京河南府,州县里的禁军大营不少,分布着大量军队。不过这些军队的隶属关系错综复杂,哪怕是枢密院,也很难一一理清楚。只要不闹事,扮成军队混水摸鱼不是难事。当然,一旦身份暴露,便就无路可逃,几乎每个方向都有重兵驻扎。

  张源派来的人在开封府周围来去自如,看到的人只以为他们不知是哪个军营出来的,也有的认为是外地来的,他们自己也慢慢放松下来。

第62章 追查

  杜中宵提出西北来人可能和张源家人有关,此时京中查党项奸细甚严,一时间竟无人敢做主。直到下午,权知开封府吴遵路下朝,才亲自审问此案。

  开封府比不得一般州军,城内管理极严,一般治安案件,先由厢,再军院,再到推官,非是惊天大案到不了知府面前。吴遵路下了早朝,又饥又累,立即前来办理案子,以为是什么要案。

  杜中宵恭立阶前,把自己昨夜遇袭,丢了一本册子的经过说了,吴遵路不由心头火起。

  重重拍了拍几案,吴遵路喝道:“不过是蟊贼盗窃,着几个精干的吏人,排查周围的西北客人便就清楚,怎么拖到现在!本府多少大事,却来听你们这种鸡毛蒜皮之事!”

  周围的一干公人只觉得头皮发麻,不敢说话。

  杜中宵朗声道:“相公,此案虽小,却牵涉西北,一个不好还有党项奸细牵涉其中,是以专候相公下朝,才敢来报。西北事重,相公担待。”

  吴遵路心烦气燥,厉声道:“开封府每年从西北买数万只羊,多少贩羊的客人!其间有几个不成器的,也是人之常情。你们不要希冀赏赐,什么事情都向党项那里扯!近几日朝旨,若非十分大事,不要动不动就敲登闻鼓,闹到中书枢密院,你们不知道么!”

  自西北战起,近一两年,自觉有文韬武略投书自效的,献奇门武器的,林林总总,各种各样的奇人异士都到京城来。其中确实有真本事的,但更多的是浑水摸鱼。朝廷不胜其烦,近日才有旨意,这些人不许随便接驾,动不动就拦皇帝出行,什么事都先审报衙门。今日朝上,又有人提起,吴遵路心烦,先就把杜中宵等人认作小题大做,因为做案的是西北人就当成大案来报了。

  杜中宵也有些犹豫,心中把事情理了一下,强自镇定,拱手道:“相公,不是我们小题大做,实在此事十分可疑。若是被学生猜中,朝廷要大失颜面。”

  吴遵路看着杜中宵,好一会不说话。等到平定了心神,轻叹一口气:“说,你猜到什么?”

  “学生住在大相国寺那里,周围是有不少西北客人,但都是来京投效,得了官身的。昨夜到房里的贼人,学生依稀记得,日前恰好有一面之缘。他们抢的那本册子,刚好是有想要收买,那几个人在一边听到。想买册子的,是一个本乡人吴克久,相公可以派人去看一看他在不在。还有,住在隔壁的,是一个彭提辖带了叛逃党项的张源的家人,要去西北接降张源的。诸般联系起来,学生是怕这伙贼人,本就是党项派人到京城,想要劫取逆贼张源家人的,抢册子不过是顺手而为。为何?这册子学生本就要上交朝廷,大宋国土,想靠着册子里的法子发财断无可能。相公,案子虽小,如果张源家人有失,那——”

  吴遵路沉着脸,对身边人道:“那个姓吴的住在哪家客栈?派人去看一看,带来问话!”

  说完,对杜中宵道:“你们先在衙门等候,等姓吴的来了,我再问你们!”

  自清早上朝,吴遵路粒米未进,吩咐完了,自回后衙去先吃饭。

  杜中宵和苏颂对视一眼,只好随着公人出去,在一间空房等候。

  开封知府不是地方官,每天上朝,固定奏对,官员排名中非常靠前。苏颂的父亲苏绅是知制诰,官位不低,但开封知府并不会给他什么面子。特别是苏绅在朝中并无根基,士大夫中的风评一般,吴遵路这些人最近正看他不顺眼,就像没看到苏颂一样。

  在房里落座,苏颂叹一口气:“杜兄,看吴相公面色严厉,心中不快。如果你此次说得差了,实际就真是两个小贼偷盗,只怕——”

  杜中宵道:“又有什么,若真是小案,我便上交册子,转身出城便了。梁园虽好,非久恋之家,我回家去安心读书,准备来年科举,又有什么。”

  苏颂点了点头,既然杜中宵已经准备好了退路,那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其实杜中宵心中也忐忑不安,几个巧合联系在一起,让他想得多了。其实,真正是两个小贼做案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但那有什么,自己在京城待着确实再没什么意思,到了离去的时候了。

  过了约半个时辰,一个公人来到房里,道:“知府相公请两位前面说话。”

  到了前厅,只见吴遵路已经换了公服,面色缓了和了许多。见到杜中宵,沉声道:“你说的那个同乡吴克久,自昨夜便就没有回住处。与他一起的表兄,正在四处找寻。——那一日听到你手中有本蒸酒册子的到底是什么人,现在还记得吗?”

  “学生记不清了。只记得是五六个人,西北口音,甚是彪悍。相公,找不到这几个人,可行文西去沿路州县,着意看护彭提辖一行便了。吴克久口音不同,跟那些人混在一起,当不难查找。”

  吴遵路点了点头:“我已发了公文,让州县回派人手,相帮彭提辖。”

  苏颂在一边道:“其实现在最稳妥的做法,是让彭提辖不要前行,路上或郑州或河南府,暂时先住下来。等拿到偷盗册子的一伙贼人,把事情弄清楚了再定行止。”

  吴遵路微微颔首,没有说话。他又不糊涂,当然知道利害都在张源家人身上,只要他们不出事,便就没有大错。哪怕最后证实是虚惊一场,也没有什么。更重要的,他本就不赞成给张家的人封官,让他们诱降张源。不过要让彭提辖路上停住,要让枢密院同意,很多手续要做。

  沉吟良久,吴遵路才道:“我会行文郑州,让彭提辖在那里先暂住几日,再与枢府商讨。此事我自会处置,你们哪个与吴克久熟识的,与本府的公人一起,沿路去郑州查访。只要拿住了吴克久,找到了那伙贼人,事情便就水落石出。”

  杜中宵拱手:“回相公,学生与吴克久是同乡,先前有过交往。”

  吴遵路当下派了一个节级,手持开封府公文,与几个老练的公吏一起,伴着杜中宵,一路去查访吴克久。这个年代走远路的,多是商人之流,而且各行各业服饰都有特色。吴克久年纪轻,穿着读书人标致性的青色长衫,只要路走对了,并不难找。

第63章 阴错阳差

  郑州城外,马大对一边闷闷不乐的吴克久道:“你莫要焦躁,忍得路上饥渴,等到了西北,相公高兴,不定就让你做个小使臣。依你出身,又不用上阵厮杀,白得一个官身,还有什么担心的?”

  吴克久无力地摇了摇头:“西北正是打仗时候,不上阵拼杀能做什么官!”

  其他几人一起笑了起来:“正是阵前,才正需要你这种人。军中处处用钱,钱从哪里来?实话说与你知,各级将帅,都是靠着回易才能衣食无缺。你家里是开酒楼的,到了西北,自然是仍开酒楼。只要生意做得让主官高兴,升官比阵前拼杀还快呢!”

  吴克久听了,心情稍稍有些振作。这一路上,他一直觉得不对劲,怎么看马大这些人也不像西北军前来的。不过有陈虞侯一群禁军相随,吴克久又觉得说不清楚。路上吴克久几次要给家里寄信,都被马大用各种借口拦住了。最后实在没办法,答应他等到了河南府,派个可靠的人去送信。

  正在几个人说闲话的时候,一个兵士快马奔来。到了跟前,向马大叉手:“提辖,虞侯到郑州去缴还军令,不想又出事了!”

  马大吃了一惊,翻身而起:“你细说一说,又出了什么事情?”

  “先前派我们运货的阉宦,新近又得了一个差使,提点京西路剿灭盗贼张海一伙。那厮见虞侯做事乖巧,不问青红皂白,让我们送粮草去福昌县,而且即刻起运!”

  马大听了,不由目瞪口呆,怔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