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女记者看林奇没有否认,还作出了肯定的表情和动作,她稍稍用力,抛出了第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你怎么看待有一些人认为你歧视穷人这件事?”
这是最近爆发的,较为猛烈的一个声音之一。
有些人认为被划分到下层,是上流社会对底层穷人的一种歧视行为,所以他们必须住在更接近地狱的地方,忍受糟糕的街区和环境。
而原因,就是他们很穷,达不到入住中层三万信用点的基础标准。
他们不喜欢被歧视,所以他们对全球通的这个政策非常的不满。
一些地区的登记处外,都是这些高举着“我们要公平”的标语牌的反对者们,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抗议行为,让他们可以自己选择去什么地方。
上层,中层或者底层。
这种反抗中上层阶级的“压迫”的风潮正在吸引一部分人的跟随,也成为了一个社会现象。
作为统治阶级,出现这种大规模的问题,肯定是需要解释和处理的。
采访,就是一种统治者面向所有民众的有效沟通解释的方式。
面对女记者比较含蓄,但矛盾同样尖锐的问题,林奇的回答很直接,也让人有点反应不过来,“我在保护他们。”
女记者一瞬间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过了好几秒,才接上了林奇的话,“你是说你在保护他们?”
“不然呢?”,林奇反问道。
“为什么大多数普通人都选择住在普通的街区或者社区,他们明明可以去购买中产阶级社区的房子,或者半山别墅区的别墅。”
“为什么他们要住在那些普通的街区和社区?”
“是因为中产阶级社区的开发商不愿意出售房产给他们吗?”
“我认为不是这样。”
“只要你有钱,你可以在任何社区购买房子,但这里有一个前提,是你得有钱。”
“表面上看,避难所的修建是政府掏钱,并且免费安排居所,但实际上,修建避难所的钱来自于所有的纳税人缴纳的税收。”
“一个只有一个人工作的普通家庭在十年前,他们一年缴纳的税收大约只有一千两二百块,到两千块左右。”
“就算我们所有的家庭都是两个人在工作,他们一年缴纳的税收最多也就四千块。”
“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们一个人一年缴纳的税收,最少都超过五千块。”
“如果是工作比较好,夫妻双方都在工作的家庭,他们每年缴纳的税收会超过一万五千块到两万块。”
“换句话来说,中产阶级缴纳的税收更多。”
“更往上的阶级也是如此,比如说我,每年我名下的企业和我个人缴纳的税都超过十位数,在十年前。”
“税收代表着为国家建设付出的多和少,当然它并不是全部,但代表了很大一部分。”
“所以缴纳更多税收的人,肯定会享受到更好的资源和待遇。”
“现在我们的人民可以免费得到一套房子,是基于建成免费分配的原则。”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他们缴纳的税收和对社会的贡献,能够支撑得起他们得到的房子的成本。”
“有些人做临时工,甚至不缴税,但他们依旧可以分到一套房子,这难道不是我们对他们的照顾和保护吗?”
“如果一些人非要强调公平原则,那么我们会按照联邦税务局的历史税单进行购房补贴。”
“所有的房子不再是免费发放,而是需要花钱购买。”
“你认为那些叫嚷着要住进中产阶级社区的人,有多少人是买得起房子的?”
“我们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也只有这样,才是相对的公平。”
“如果真的有人对我们现在的政策感觉到不满,可以去找工作人员登记退税补贴。”
“我们会把他过去缴的税全部以购房补贴的形式退给他,只要他买得起中层的房子,他完全可以住进去。”
“你说呢?”
女记者被林奇的一番话说的有一种“他说的很对”的感觉,尽管她内心知道这样做其实是不对的,但她就是没有反驳林奇的能力。
这也让她意识到来之前,莫莫提醒她的那些话。
有什么问题大胆的问,只要不是攻击性的,就没有林奇回答不上来的,而且他能处理的非常漂亮!
这种超高的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让女记者叹为观止,她采访过一些名流,那些人不仅要提前看她的提问内容,还需要有人写好答案让他们背诵下来。
即便背诵了标准答案,在回答的时候也经常弄错重拍。
和林奇比起来,那些人简直不能看!
女记者调整了一下思维和情绪,“如果买不起房子会怎么样?”
林奇的回答很快,“那么他们就不具备住进避难所的资格,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为建造避难所贡献足够的力量。”
女记者的提问也飞快,“如果他们不能进入避难所,很大概率会死,对吗?”
“他们不是想要公平吗?”
“这就是公平!”
“有时候公平和真理一样,并不是我们能够得到,就一定是对我们有帮助的。”
“联邦政府,全球通,统治阶层,其实很多时候都在照顾社会底层,就比如说免费的分配政策。”
“住进下层的人如果在接下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足够努力,他们只要攒够了钱,也一样能够住进中层。”
“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我们免费的为所有人,哪怕对这个社会都没有任何贡献的人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保障,也没有关闭他们上升的通道,这就是最大的公平!”
“至于你之前说的阶级问题,联邦的阶级一直都存在,人民们也没有回避过阶级的问题。”
“其实相较于浅显的对阶级的解释,我更认为阶级是一种努力的动力,也是对努力成果的核准。”
“我相信勤劳的联邦人民能够明白我的意思,为了更好的生活去努力,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动力。”
面对林奇的侃侃而谈,女记者感觉采访难度一下子从小学水平进入了博士的水平。
这让她有一种很特别的体验,仿佛过去的工作采访工作遭遇的对象都是一坨狗屎……
第2871章
黑石电视台的采访成品中午就送到了电视台高层审核,经过审核后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直接对全国进行推送。
尽管很多人都觉得林奇面对各种问题的回答都很古怪,让人有一种“这他妈也太荒谬了吧”的感觉。
可真的认真思考他的话,又觉得……好像很有道理。
对这个国家有过多少贡献,就能够享受到怎样的待遇,这个话一点错都没有!
但为什么,就是让人觉得……怪怪的呢?
节目很快就播出了,播出之后引发了社会上巨大的反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林奇的说法持肯定态度。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他是在狡辩,有些人觉得林奇用一个工人和一个大资本家去作对比。
对比双方对社会的贡献大小,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比较。
你不能用芝麻和西瓜去比重量,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品种。
可人们越是琢磨他的那些话,又越是觉得很他妈有道理。
毕竟贡献的大小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
别管什么压迫剥削的事情,谁缴的税最多,谁说话就硬气,就像林奇说的那样,避难所的修建来自于联邦财政。
而联邦财政,则主要来自于税收。
这就让林奇的说法成为了一个很合理的闭环,即便有人认为不应该把资本家和劳动者放在一起,但他们就是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来。
而且林奇也为解决那些刺头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办法,查过往纳税证明,然后退税作为购房补贴。
同时各地避难所管理层,也对上中下层的房屋作出了价格标准。
其中下层普通街区的房子,至少需要二十五信用点一个平方,一次性最少购买六十平方,也就是一千五百信用点。
但这里六十平方只足够一家三口居住,并且很拥挤,想要住的更开一点,可能就需要八十到一百平方,这就是最少两千信用点了。
按照林奇提供的退税房贴,一个普通人过去十年缴纳的税顶多能退二三百信用点,这还是那种积极纳税的。
像是中层的房价就更高了,一平方最少都需要两百点以上,同时中层的房屋面积最少都是两百平方,这就意味着如果花钱购买,至少需要四万信用点。
那点退税房贴就在这样巨额的购房款中,就更没有什么存在感。
可能人们自己也没有想到,都他妈世界末日了,他们居然还和买房子扯上了关系。
当然大多数人都只是打听了一下,就没有继续讨论。
他们买不起那些中层的房子,也不打算去中层,手里能够有点钱在下层居住的开开心心的,为什么还要继续折腾呢?
这辈子都处于社会底层,也没有让他们的生活过不下去,没有理由到了这个时候还要去折腾这些问题。
社会上对于居住在下层的讨论虽然还存在,但相较于前一段时间某些人的激烈反对,已经平静了很多。
毕竟大多数联邦人,还是讲道理的。
加上林奇在采访中表示,如果某个人,某个家庭,对联邦社会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和推动作用,那么他们也可以免费的进入到中层居住。
比如说发明了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生活的一些东西,又或者发现了一些以前没有人发现过,能对科学等起到促进作用的理论或元素。
甚至是一些企业也表示,只要员工们能够努力工作,每年他们都会拿出一些名额,用来作为奖励,让表现最好的人去中层居住。
这些讨论和转变的风向让一切又回到了正轨上,即便还有些人认为这不公平,也不会影响到整体。
十一月中旬,天气已经越来越冷,哪怕是联邦的最南方也都降到了零下十度左右。
中南部地区大量的避难所开始开放,并迎接第一批住客,各个电视台也在追踪报道。
这一次全球通的政策是不止报道下层的生活情况,还要报道中层的生活环境和氛围。
这也是所有人,第一次看见避难所的“中产阶级”的生活情况。
从中层的入口进入之后,就是蔚蓝色的天空和悬挂在空中的太阳。
镜头跟随着设计师,他为所有人介绍起了中层的环境。
比如说这些太阳实际上就是一个巨大的光源,但它会按照每天二十四个小时的推移,更变位置。
包括夏天白天长,冬天白天短之类的,也都几乎和大自然的完全吻合。
这一点和下层不同,下层的白天和晚上就是公共光源的变化,他们根本没有设计这样的太阳!
而且下层也没有好看的天空!
随后人们就看见了大块的草坪,以及一块“欢迎来到xxx城”的巨大牌子,大巴车的出现让人们有一种无法通过语言形容的情绪起伏。
仿佛这里根本就不是避难所,不是地下,而是在过去,在夏天中某一个地上城镇!
高度的绿化,还有一些飞鸟的影子,加上移动的云层,整个拍摄团队都陷入到对过去的缅怀当中。
一些感性的女性甚至都流下了激动和感伤的泪水!
中层没有海,连湖都是比较小的那种,这不是说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这个世界的地下水资源并不匮乏,关键还是造价和成本问题。
上层居住空间的造价很高,成本能够吓死人,所以它可以有如同海一样的湖,还有人工海浪。
但中层居住空间的造价下来之后,再想要做大型的人工湖成本就控制不住了,所以这里只有湖泊和河流,都还是不大的那种。
但即便是这样,也让很多记者都充满了想要在这里生活的渴望!
随着大巴车进入城镇,这里就像是一个联邦看起来比较普通的小型城镇。
随处都是独栋的房子,在这里并不存在明显的社区的概念,越往市中心,房子越好。
实际上能够进入中层居住的人们,在这里也是会被区分开的。
账户里的信用点越高,他们就能够获得越靠近市中心的房子。
那些只是能够勉强达到中层标准的,则只能居住在远离中外环的位置上,真正的外环也是那些最有钱的人居住的,因为他们除了房子外,还会附带一些小农场。
当车队进入城市的中心地区后,一个繁华的城市终于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记者团队集体的沉默了下来,他们回想起了过去那些美好的时光。
这里已经有了很多居民,他们穿着夏装在街上闲逛,路边的商店不时就有人进入,或者有人提着购物袋出来。
慢节奏悠闲的生活总是这么令人向往,这也是下层人们最渴望,却很难得到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