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孑与2
也罢,这一次母后领你们师徒的情。
不过呢,你师父是一个奇人,他身上的新学问层出不穷的,你要尽力学,一旦有所成,对你将来定然大有裨益。”
“我哪里学的过来啊——就现在的九门功课已经让我疲于奔命了,再说了,我的兴致在赚钱上,对于那些有的没得乱七八糟的学问没兴趣,谁爱学谁学,我不学。”
武媚忍不住捏捏拳头,抬手就一拳砸在春嬷嬷的发髻上,将她的发髻砸偏,对着李思道:“好好的皇家公主,那么多的有用的学问你不学,偏偏去学什么商贾之道,你是怎么想的?”
李思帮着春嬷嬷扶正假发,瘪着嘴巴道:“算学,物理,几何,生物,地理我都在学啊,学不好这些,学别的没用,也学不会啊。”
“我来问你,你送给显儿,旦儿的木牛流马属于哪一门学问?”
“物理跟几何啊。”
“不是机关消息?”
李思摇头道:“不是,孩儿是大唐的公主,不学给人挖坑陷害这一套东西,按照师傅的话说,太低级了。”
武媚斜睨李思一眼道:“既然如此,你说一个高级的出来给母后听听。”
李思嘿嘿笑道:“师父说,物理的精髓在于‘察物明理、由物及理’,还说,物理学的运用方法的精髓在于:用模型描述自然;用数学表达模型;用实验检验模型。
而后,达到一理通,百理通的目的,而后,在俯察万物的时候,就有了一定的方法与道路,不使人迷惑,不使人偏离大道,可以让人直达事物的本质。
我师父这一次弄得这个小黄河就是如此,师父还说,模型过于粗陋,数据不全,导致推演出来的结果偏差比较大。”
武媚听后沉吟一阵道;“你师父还收徒弟吗?”
李思瞅一眼武媚摇头道:“不收,师父说,弟子多了,他教授不过来,一旦在教授的过程中产生谬误,那将贻害千古,流毒无穷。”
武媚嗤的笑了一声道:“云初自己本就不是一个有圣人心的人,更不会顾及千秋万世,他不是不收徒弟,恐怕是不收皇家徒弟了吧?”
李思道:“皇家徒弟现在就有两个。”
武媚不屑的道:“太子才是云初的弟子,你是送的。”
李思毫不在意地道:“以后都是我的学问。”
“你能争的过虞修容?”
“不用争,迟早都是我的。”
武媚叹口气道:“论到性子,你才是最像我的,只要是好的,啥都想要。”
李思摇摇头道:“还是有差别的,师父说,不论是权,还是钱,抑或是物资,只有开始使用了才有意义,不使用就没有意义。
总体上,权钱,物资这些东西都是好东西,只要运用的好,就可以有效推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让人尽快的从野兽的生活模样,提升到一个属于人的真正生活。
师父还说,吃饱穿暖不过是人生存的最低要求,在这上面,还有无数层级可以攀登,等我们解决了吃饱穿暖的问题,就可以向更高,更快,更强的人的目标前进了。
师父还说,权力如果只用来控制,压榨,驱使,掠夺他人的话,这种权力的本质就是黑的,迟早会遭遇陈胜吴广那样的人,最后被推翻。”
武媚皱起眉头问道:“这些话是你师父要你讲给本宫听的吗?”
李思摇摇头道:“不是的,师父说您是父皇的妻子,太子的母亲,不论您做出来了什么样的事情,那都是父皇跟太子的责任,是皇家的家事,与他无关。”
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间显圣,这不可能
“云初说的轻巧,他要是真有本事的话,就把他的百万家财散掉,看他能不能做的出来再说。”
难得可以跟李思心平气和的说话,武媚就决定多说一会。
李思瞅着自己母亲叹口气道:“以前,孩儿还不知晓何为气魄,听母后这样说了之后,孩儿终于知晓啥叫气魄了。”
武媚道:“你是在夸我,还是在贬损我?”
李思道:“母后可知晓孩儿身为大唐公主,为何还对钱财看的这般重吗?”
“那是你天生就贪财。”
李思摇头道:“不是的,师父早就说过,一代人赚一代人的钱粮,他聚集的钱粮,一定会在他们夫妇死前散一个干净,一个铜钱都不会留给子孙。”
武媚嗤的一声笑了出来,指着李思道:“为何不现在就散掉?”
李思瞅着武媚的眼睛道:“师父说,这些钱现在在他手中可以繁衍出更多的财富来,一旦他要离世了,他从天下人手中赚来的钱,终将会回到百姓手中。
师父还赋诗明志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母后可以不相信我师父会这么干,但是,孩儿相信师父将来一定会这么干的。就算是孩儿赚钱,也最多赚到二十岁之前,二十岁之后要做的事情便是潜心教育子女。
师父常说,在大唐,赚钱是最容易的一件事情,不值得投入太多的精力,而钱这个东西足够施展抱负即可,再多,那就是贪心了,会让人变得堕落,配不上师父辛苦教出来的学问。”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云初好狂傲啊。”
李思嘿嘿笑道:“孩儿觉得像我师父那样的人,狂傲一些是应该的。”
武媚挥手斥退了李思,她觉得要是继续将话题进行下去,云初很可能会被李思吹嘘的人间显圣。
从李思这里得到了准确的消息之后,武媚也就不那么急躁了,左右黄河里的冰还需要半个月才能用来谋害他们,所以,她还是准备装作啥都不知道的模样去见见皇帝,看看皇帝会不会把云初给他的消息说出来。
李治今天很勤政,武媚到来的时候,他还在看奏折,只不过,他所说的看奏折,其实就是听奏折,他的眼睛不好,多看一会奏折,眼睛就会发花,只好如此了。
武媚进来了,负责念奏折的宦官就退下去了。
武媚来到李治身边坐下来,瞅着宦官念了一半的奏折继续念了起来。
等武媚念完,李治就轻声道:“你说,南诏的盛逻皮这是疯了吗?”
武媚道:“南诏地域偏僻,消息闭塞,盛逻皮未必就知晓我大唐的强大,故此,才会有劫夺我商队,杀我边民之举。”
李治摇摇头道:“既然他不知道,那就让他知道一下,命戎州司马章仇孝方以本府军为先锋,命巂州司马张承禄为左翼,命眉州司马何汝道为右翼,分三路进军南诏,以拿下南诏太和城,取南诏酋首盛逻皮首级为最终作战目的,只许胜,不许败。”
武媚记录了皇帝的旨意之后担忧的道:“这一次难道不派遣一路行军总管统辖全军吗?”
李治摇摇头道:“不了,以后但凡不动用行军总管,就不要用行军总管,告诉这三人,谁先拿下太和城,取得盛逻皮首级,谁就是云南太守。”
武媚轻声道:“他们如果贪功冒进呢?”
李治摇摇头道:“八千铁甲如果还灭不了盛逻皮,他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武媚还是担忧的道:“这些武人有虎狼之心,一旦进入南诏,恐怕会造下无边的杀孽,徒然给朝廷日后的招安带来麻烦。”
李治猛地回头瞅着武媚道:“招安?朕从没有想过招安,盛逻皮既然不想当我大唐的臣子,那就换一个人来当,若是南诏没有人愿意当我大唐的臣子,那就绝其苗裔便是了,哪怕南诏成了无人之地,那也是我大唐的荒地。”
武媚见皇帝主意已定,就派遣宫娥唤来后殿的秘书丞开始按照皇帝的意思拟旨,等秘书丞拟旨完毕,李治用印后,这道旨意就下发到了中书门下,两天之后,这道旨意会出现在洛阳的上官仪处,最后会走兵部的渠道,将皇帝旨意分派到三位司马手中。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李治就揉着自己的太阳穴对武媚道:“你也早点回去收拾,后日,中军就要离开汴州,起驾濮阳了。”
武媚不解的道:“此次为何如此的仓促?陛下在汴州的安排还没有到位呢。”
李治道:“云初给朕上了一封密奏,说有人会利用黄河冬日里的凌汛来害朕,朕是不怕的,只是这一手毒计目前没有太好的应对之法,朕思量之后还是觉得提前离开汴州,让那些贼人的计划落空,免得汴州百姓无端遭此劫难。”
武媚道:“陛下一心为民,那些贼人们却未必能知晓陛下的这一番苦心,臣妾担忧无论陛下走还是不走,只要凌汛的事情是真的,对陛下是有害的,它将必然会发生。”
李治闭上眼睛道:“朕以前对他们过于仁慈了。”
武媚道:“此次东巡,陛下将不再留任何情面给任何人了吗?”
李治道:“斩草除根虽有一时之痛,然而,可以换来长治久安,这件事还是能做的。”
“臣妾以为拉拢,打击两手应该同时进行。”
“不必了,他们现在之所以低头,唯一恐惧的便是我大唐的铁骑,至于怀柔,高祖皇帝试过,太宗皇帝试过,朕以前也试过,毫无成效,既然他们恐惧大唐铁骑,朕就给他们大唐铁骑,纯粹的大唐铁骑。”
李治的声音不大,话语中的坚决意味却非常的浓厚……
李弘骑马到郑州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下来了,随行的两千太子六率并未单独扎营,而是按照李弘的吩咐径直进入了云初后军大营之中。
进入了大营,就意味着这两千兵马的指挥权已经到了云初手中。
对于太子这样的行为,云初,李绩都没有觉得有什么大问题。
云初没有给李弘寒暄的时间,进入中军大帐之后,温柔就把能找到的所有消息,都摆在了李弘的面前,同一时间,黄河上的凌汛实验,再一次开始了。
虞修容听闻李弘来了,就派三肥送来了一大盆臊子面,臊子面进入中军大帐之后,云初,温柔都自动离开,给了李弘一个可以单独思考,单独研究的一个空间。
云初是天亮时分才回到中军大帐的,李弘明显一夜未眠,人却非常的精神,见云初进来了,就推开空空如也的饭盆,笑吟吟地道:“师父这是要我接触一下军事?”
云初坐在椅子上轻声道:“你能动用的依旧只有你太子六率的两千兵马。”
李弘皱眉道:“师父,两千兵马,看管二百五十里河道,恐怕不够。”
云初道:“记住,河道是两边,可不是一边,合起来应该有五百里之遥,一里地四个人,人数不少了,如果需要整个后军参与进来,就算你能抓住贼人,也谈不到什么光彩。”
李弘的眉头立刻就拧成了一疙瘩。
来的时候就知道这里有大事发生,所以多带来了一千人,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麻烦,如果死守河堤的话,两千人明显是不够的,看样子,师父并未打算让自己用防守的笨办法。
“好了,这座中军帐暂时借给你用,斥候人马你也可以随意调动,这一次的事情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尽量做好。”
李弘抬头看云初的时候,却发现他已经起身准备离开中军大帐,想要叫住讨教一下,想到师父刚才说的话,就生生地闭上了嘴巴。
云初,温柔,狄仁杰三人一起吃早饭的时候,温柔问道:“太子打算从那里入手?”
云初道:“我猜是从火药开始入手,毕竟,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入手方式,想要造成凌汛,首先就要有足够多的碎冰,黄河从渑池开始,河道陡然变宽,三里宽的河面,想要把足够多的火药安置到河心,绝非一小撮人能做到的。
这中间还涉及到多次爆炸,多点爆炸,爆炸过后要产生足够多的碎冰,而碎冰又需要足够强劲的水流推动才能撞破脆弱部分的冰面,最终形成大规模碎冰潮。
在这两百五十里长的河道上,符合所有条件的地域并不多。”
狄仁杰道:“还可以从路引堪合出发,既然已经确定这些贼人来自于河北,山东,只要太子有足够的耐心,派人仔细勘察移动人口,总会有所收获,毕竟,参与的人手不少。”
温柔端起一碗臊子面点点头道:“确实挺简单的。”
狄仁杰也端起饭碗,瞅着温柔道:“知易行难,仅仅是调度人马,将这些人马分配到合适的位置,做合适的事情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太子长于深宫,或许能找出贼人的破绽,能否将贼人一举拿下,则是另外一回事。”
云初端起饭碗,回头瞅一眼中军大帐方向,吃一口面条道:“我相信他能做好。”
温柔翻一个白眼道:“这件事对他的好处太大了,一旦擒获贼人,将贼人的毒计公告天下,太子就能名正言顺的参与,山东,河北事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自由的蝼蚁
没错,云初之所以会戳破黄河冰凌事件,一是为了黄河两岸的百姓不要受苦,一旦黄河在冬日里真的开始泛滥了,绝对会死很多很多人的,夏秋泛滥的黄河,在夺去人们的家园之后,人们还能在野地里生活一段时间,不至于立刻殒命。
如果黄河在冬日里泛滥,即便是水灾势头没有夏秋黄河水灾大,可就是因为严寒,天知道会死多少人。
黄河两岸的百姓们没有长安人那么富裕,在失去了唯一能够为他们御寒的房子之后,死亡将会成为这场灾难的主旋律。
其二,就是为了让李弘理所当然的参与到皇帝的庞大而残酷的计划中去。
在皇帝的整个谋划中,他可能考虑到了事情的方方面面,但是呢,唯一没有考虑的是刹车计划。
所谓的刹车计划,其实在云初以前的时代里是一种很常见的事情,只要是一个巨大的计划将要施行,总会有一个关于计划施行过程中突然出现的危机,或者失败结果的一揽子计划。
这样,即便是真的失败了,也能很好的步步为营的应对失败后果,不至于因为失败后造成的慌乱,继而将失败的后果扩大化。
在云初看来,项羽就是不懂得建立这种制度,导致打赢了一百场战争,最后仅仅失败了一场,就落得一个被人分尸的下场。
同样的,曹操在赤壁之战的时候,也没有制定好这种应对最坏结果的计划,从而,赤壁一战失败之后,造成损失远比有这种计划大的多。
刘备也是一样,夷陵之战中被人一把火烧了八百里连营之后,自此,蜀汉由强转弱,从此再无与曹魏争夺天下的资本。
这种例子在史书上层出不群,让很多人的大功业都形成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奇景。
李治的计划残酷且违背人性,这样的计划即便是成功了,也会留下无穷的后患,在云初看来,如果在事后没有补救措施,即便是平定了山东,河北之地,暂时收买了两地百姓的人心,也注定不会长久。
李弘就是云初为李治准备的刹车计划。
皇帝暴虐无常,可以一声令下,伏尸百万,血流漂杵,问题在于,痛快完毕了呢?
这个时候,大唐王朝里,就应该出现一个充当缓冲地的人,而这个人只能是太子李弘。
在李治的极限恐怖下,李弘应该站出来形成一个亮点,这点光可以让所有人都有一点喘息的余地,并且可以希望这点光最后变成普照大地的太阳。
只要李治活着,山东,河北地的百姓就没办法全心全意的向大唐中央靠拢,毕竟,两方的恩愿情仇实在是说不清楚。
李弘可以。
因此上,云初需要给李弘创造一个正大光明的切入点,而那些准备炸开冰面,制造凌汛水淹黄河两岸的贼人,就是最好的那个点。
第三天的时候,李弘开始调兵遣将了,东宫所属兵马在换上便衣之后,就一队队的离开了军营,云初从斥候送来的消息来看,对于李弘的计划还是比较满意的。
温柔看过之后道:“防备,进攻两手都在抓,还两手都硬,看样子,这个年轻人还是很自信的,不过,他还邀请百骑司的人马开始收集黄河两岸的绿林好汉的名册,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你说,他一个长于深宫的太子,是如何知晓这世上还有绿林好汉这么一群人的?”
云初道:“在万年县监牢见过,还对这些人很感兴趣,有一段时间里,没啥事干就喜欢钻进监牢里跟那些坐地分赃或者飞檐走壁的大盗们聊天,那些人要是把故事讲的好,就能得到一块肉,因此上,这孩子在那一段时间里,觉得当一个坐地分赃,号令万千绿林好汉的黑道总瓢把子,比当什么太子之类的人有趣多了。
被我借口试验的武功狠狠的揍了一通之后,才灭了这个念头。”
狄仁杰呵呵笑道:“我还是很期待我大唐出现,父为皇帝,子为大盗的场面的。”
上一篇:告白短信群发,小姨哭诉发晚了?
下一篇:期待在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