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玄德当主公 第632章

作者:臊眉耷目

  孙策手下的军士,大部分都是当年随同他父亲在江东起家的精锐军士,另外的一大部分则是在豫州招募的精锐军士。

  这些兵士都是妥妥的中原或是长江流域之人出身。

  不管他们原先的家境怎么样,但是他们的祖宗数代都是以汉人自居的。

  他们以汉朝的子民身份为荣。

  大汉朝的内政原先很乱,百姓也因为百多年的土地兼并而多有疾苦。

  但是,不论如何,大汉朝终究还是目前这个世界上最为强盛的国家,相比于那些南方或是北方的荒蛮一族,大汉朝的人民生活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现在,孙策要领着他们离开他们熟悉的家乡,带着他们往南疆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去,让他们变成野人,试想,这些人又怎么愿意呢?

  很快,就在孙策军转移的途中,他的兵马数量开始不断的减少。

  大部分的士兵是不愿意随他去往南疆的,因而使得逃跑的士兵们越来越多。

  而在这种情况下,只是靠军令却是解决不了这件事的。

  孙策现在威信全无。

  他只能是强行带着那些尚且处于犹豫的士兵继续前往南中之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在短短五日之内几乎就减少了一半儿。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张任和严颜的军队也抵达了他的后方。

  孙策手下逃跑的那些兵卒,有很多被严颜和张任给拦住了。

  然后严颜和张任让他们作为向导,带着自己的军队前来追击孙策!

  追上了孙策的军队之后,张、严二将就开始轮番向孙策的军队发动袭击,他们主要的目的是招降孙策的兵卒,或是击杀他的有生力量,但是却一直不发动总攻击,任凭孙策继续向南方撤离,他们只是从旁不断的袭扰。

  孙策在这种情况下显得极为无助,他根本没有办法能够对抗得了张任与严颜,甚至组织不了像样的反击,所以只能够拼了命向着南方逃窜。

  不过最终还是让孙策和吕蒙、孙权等人突出了重围,进入了南中地界。

  在他临近南中之境时,张任和严颜的兵马也就不再追击了。

  孙策进入南中之后,开始清点自己手中的士兵。

  竟然仅仅只余下不到六百人。

  这六百人也大多是身上带伤。

  看着追随自己逃到南中的六百人,孙策的脸上露出了哀痛之情。

  “吾纵横天下数年,想不到事到临头,连汉人都做不了!还要摒弃自己的国家,逃到蛮荒之地当野人,而身边也就只剩下这区区数百亲随,今往后,又当何去何从?”

  孙权走上前,向着孙策拱了拱手说道:

  “兄长不必过于忧虑,我们与南中各大部落联合,试着取得他们的信任,若是能够取得彼之信任,等到时机成熟,我们就联合南中各大部落开是向着益州进军!夺取成都,重新在益州建立基业,到时候孙家必然重新崛起!”

  孙权的话虽然说的比较好听,但是却无法抚慰孙策之心。

  他只能点了点头说道:“只是南中的地方放眼,我们都不知晓,而且与这些蛮夷之辈也不曾有过交集,如今让我与他们交好,又谈何容易呢?”

  孙权急忙说道:“兄长放心,此事就包在我的身上!”

  “对外征战,弟弟虽然远远不及兄长!但是与外族人沟通这些事……弟弟自认为还是能够胜任的。”

  “至于本地蛮夷之方言,咱们一时半刻可能学不会,但是日久天长,必然也能够听得懂,讲的明白的。”

  “这些与外族沟通之事,就交给我就是了。”

  孙策叹息道:“也罢,就交给你了!”

  ……

  张任和严颜在将孙策的兵马击溃之后,随即派人返回成都,向刘俭禀报此事。

  刘俭在益州任命各级官员,同时又将嫡系安置在各大郡为郡守,掌管地方要务,随后便开始准备集中兵马东征,向荆州发动进攻。

  在东征之前,他给赵云还有关羽等人都下了军令,让他们也开始准备,开始与袁绍和曹操开战。

  这次无论如何要先下荆州再下江东,统一华夏。

  刘俭这次对荆州的发力可谓极强。

  他的征调了大汉朝各地最强的军队,向各处军事要点集结,展开对荆州的总攻。

  而且,他还将此事上表给朝廷中,告知皇帝刘协此乃国运之战。

  请刘协,无论如何都要支持自己。

  刘俭如此做,其实还是主要给天下人看的,刘协又怎么可能会不支持他呢?

  皇帝的心中很清楚刘俭此举的意义何在,于是以朝廷的名义下诏,传遍全国,展开国运之战,让一统天下。

  大汉开始集中力量,准备这场一统之战。

  此举表明了刘俭一统天下的决心,也表明了朝廷方面对袁绍以及曹操等人的态度。

  也算是最后通牒了。

  刘俭还写书信告知徐州的刘备,让刘备开始准备对江东各地的沿海口岸进行袭击。

  袁绍在知道了刘俭的行动之后,立刻开始派人去江东与曹操商议,希望曹操能够与自己合兵一处,与刘俭展开大战。

  袁绍告诉曹操,若是能够在此战中获得胜利,那么荆州和江东将会有十年时间得到安定的发展。

  曹操在得到了袁绍的书信之后,随即陷入了沉思之中,他也知道现在对于他来说,与北方的交战已经达到了一个紧要的关头。

  刘俭是鼓足全国之力来与自己和袁绍交手的,若是能够打败刘俭、挡住他的这一波攻势……则他的势力和袁绍的势力便能够得到很大的喘息时间。

  但是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他已经被关羽打的有些抬不起头来了。

  江淮之地,眼看就要守不住了。

  毕竟北方的马军体系极为健全,在江淮的平原上,自己怎么也不可能战胜关羽。

  曹操现在只能撤兵往江东,把江淮之地让与关羽和刘备。

  只是寿春这附近一带毕竟是他经营多年的地界,如今就这么的让与关羽,曹操心中实在是不甘心啊。

  但是在寿春九江郡这一亩三分地上与关羽的军队作战,曹操纵然用兵的手段再强,但是一力胜十会。

  北方士兵在平原上的作战能力超强,这件事是铁打的事实。

  他们有成规模的骑兵以及最精锐的步兵甲胄,这一点是曹操的南方士兵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的。

  在经过了几番商讨,几番议论之后,最终,曹操下了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决定。

  那就是放弃九江,将兵马收往江东,沿着江岸长江天堑,利用强大的水军与北方士军周旋。

  曹操的这个决议,很多人都秉持反对的态度,特别是一些九江郡本地出身的官员,他们都是本地出身的望族名门,先前被曹操极力的打压,他们其实心中对曹操不满,但是在曹操的铁腕政策下,也不得不屈服,如今见曹操要派兵撤往江东,他们的心情很是矛盾,很是复杂。

  他们既想让曹操滚蛋,同时也不想让刘俭到这里来统治他们。

  虽然不知道在这两个人中如何取舍,但是现在让曹操立刻撤兵往江东,对他们来说还是极为不利的。

  因为刘俭的大军一旦进驻到了江淮,那对他们而言,他们并不是功臣,而是属于降臣。

  到时候他们的家族会让刘俭如何处置,那就都得是凭刘俭的心情。

  在这些望族人的心中,还是袁绍这个人最为适合统治他们。

  但可惜袁绍现在在荆州,自身难保,他能来江淮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七百七十八章 跨海急先锋

  因为对刘俭准备南侵的事情十分警惕,所以曹操召开了内部的军事会议,要求所有人做应对北军南侵的准备。

  不久之后,传来了关羽在淮南演武的消息,让曹操很是警惕。

  内部军事会议上,虞翻对此很不理解。

  “之前关羽演武,主公说那对方在虚张声势,不必担心,可现在对方再次演武,主公为什么要全军动员做好准备呢?”

  曹操摇了摇头,对虞翻耐心解释道:“之前,刘俭在益州与袁遗正在进行争斗,西南不稳,不能进取,所以那个时候关羽演武,是为了虚张声势,其就算是有进取之心,但却不好在江南开辟过大的战场。”

  “而现在,刘俭成功拿下益州,西南反抗势力被一扫而空,他已经稳定住了局势,西南战局已经稳定了,接下来,必然是对江南扩张,所以这一次关羽演武,是代表朝廷有了收江南之决意。”

  曹操的话说出来,参与议论的人们顿时面色大变,感到十分惊恐。

  不得不说,刘俭政权的强大让他们窒息,袁遗惨败的事情打断了南方政权的脊梁,他们面对北军的强势已经无法正常看待了。

  当初袁家如此强大都不能打败刘俭的军队,现在南方势力衰弱,若北方全力来攻,能守住江东基业吗?

  别说是文官了,就连武将们也都是惴惴不安,面有忧色。

  这让曹操十分的忧虑。

  曹操知道局势的差距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扭转的。

  江南之人谈刘俭就色变,对于刘俭的存在和北军的强大不敢正视,可谓心惊胆战,为之惴惴不安,内部动荡。

  但是事到如今,也没办法,这件事情不是以江南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刘俭真的要来打,只能硬着头皮迎战。

  所以曹操感觉自己是不可能在淮南击败北军,只能沿江死守,发挥在水军上的优势,把敌人的军队拦在水面上,以此抗击北方的进攻,争取消耗掉他的意志,逼他退兵。

  另外还要看袁绍的。

  袁遗已经被打废了,袁家只能看袁绍的,看看袁绍是否还能再次进攻中原腹地,为曹操这边减轻压力。

  所以曹操在刚刚探知到关羽演武的消息的时候,就派人去江陵送信,让袁绍知道这件事情,并答复袁绍,愿意两家联手扛过这一波大战,挫一挫刘俭的锐气。

  袁绍在荆州先前的平叛手段,可谓雷厉风行,让曹操看到了一些希望。

  他的这个年轻时的玩伴,还是非同等闲的。

  但是在整体形势上看,袁绍和曹操即使愿意联合,但实际上还是处于弱势。

  他们两家一个退往江陵一个退往江东。

  都是往龟缩着发展。

  但此时,江东方面,丹阳郡等地的山越在得知了北方的朝廷将对南方有行动之后,也开始蠢蠢欲动。

  所以在军事会议上,曹操决定将兵马转移向江东,把山越的反叛一举荡平,恢复江东的安稳,然后用尽全力对抗刘俭。

  曹操这是在给自己找个理由!让自己退往江东,放弃寿春,显得合理些。

  有了战略目标和战略指导,曹操的江东政权内部逐渐安稳下来了,开始筹备退守江东平定山越一战。

  夏侯渊前往了江东最前线,在最前线整点军队,集结军队,他在江东汇集了两万多人的军队,积累了三个月的粮草额度,然后曹操和周瑜等人亲自动身,带领主力南下,平定山越叛乱,为曹操积累威望。

  曹操需要树立威望,这样才能统领好江东,这招多少也是在仿袁绍。

  建安四年公元201年,三月上旬,曹操带领主力离开了寿春,南丹阳郡,在丹阳整军,然后周瑜下达了诸多指令,指挥曹军开始向山越叛军的主力合围。

  曹操和周瑜来势汹汹,誓要在刘俭好战争准备之前将叛军主力合围,全部歼灭。

  曹操和周瑜的心中已经有了把握,有了底。

  相对于曹军的准备充分,山越叛军则完全没有什么把握。

  之前会稽郡和丹阳郡的山越叛军,在曹军的攻击之中,节节败退,同时还被曹操掠夺了很多人口充军。

  剩下的这些的山越叛军实力不足。

  根本无法抵抗曹军,这一次造反也不过是为了响应刘俭应应景,哪曾想曹操正愁没有理由返回江东。

  对于山越叛军来说,曹操南下使他们一片绝望。

  江东的平叛之战随着曹操南下全面爆发,而此时此刻,关羽则是在曹操南下之后,顺利入驻了寿春。

  在拿下寿春和阴陵之后,他立刻派人飞马西向,向刘俭禀报此事。

  但其实,在关羽向刘俭禀报情况之前,刘俭对刘备就已经做出了针对江东的军事安排。

  刘备在徐州,麾下有一支成建制的水军,指挥这支水军的人是将军太史慈。

  水师的最初筹建还是在刘备占据徐州,而水师的大体成型则是在三年前。

  三年前,诸葛亮与曹操谈定了商贸互市,以及沿海口岸的建设,而在那时候起,刘备就在徐州沿海打造完成了一支人数约五千人,各类战船二百多艘的水师。

  这支水师里不仅有适合内河作战的轻型船只,也有适合外海作战的大型海船。

  这支水师的统领这就是刘俭和刘备书信商议之后,一同选出来的太史慈,为了建立水师训练水兵顺便熟悉水战,太史慈一直都没有参与到与江南的各场大战之中。

  一直到刘俭征服益州之前,太史慈少有功绩。

  在和他同期加入刘俭麾下的诸多将军纷纷进位将军的时候,只有太史慈是落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