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臊眉耷目
他敏锐的感觉到这顿饭会带给他一些惊喜。
吃了一会儿饭之后,董昭突然开口。
“公达兄,其实这一次诸位贤能皆来长安慈明公吊孝,还有一件事,想要与公达兄通个气儿,董昭受几位贤能所邀,今日来此,也是做一个中间人,为你们两方引荐一下,”
“而且有我在,有济阴李氏的几位好友在,也显得咱们诸人来自各方,不会轻易为外人胡乱的猜忌。”
荀攸心道,呵呵,你说这话不就是摆明了这里面确实有事儿吗?
不过想想也是,刘俭若是派人给荀爽吊孝,完全可以派任何一个人来,但是这孙乾乃是刘俭麾下有名的使者说客,他代表刘俭来吊孝,定然是有大事想要商议……绝不是单纯的吊丧那么简单了。
孙乾冲着荀攸拱了拱手,道:“其实我等这次来长安,一则是为慈明公吊丧,二则就是与代表大将军,与公达先生见面一叙。”
荀攸闻言,颇为诧异:“某乃是粗鄙声名不显之人,又何劳大将军惦念呢?”
孙乾闻言哈哈大笑:“公达先生过谦了,先生乃是当世奇才,更兼乃是颍川荀氏的第三代的俊杰人物,先生若是粗鄙声名不显之人,那我等诸人岂不皆是鳞羽走兽了?”
“大将军久仰公达先生之大名,今日让我等前来与先生相见,乃是有一件事关朝廷走向的大事,想与先生商议。”
荀攸郑重道:“不知抚远大将军对攸有何吩咐?”
孙乾说道:“大将军深知公达先生为颍川荀氏下一代之翘楚,吾师郑康成对荀氏也是多有高赞,今正值四海崩裂,天下大乱之时,朝廷之中也是局势复杂。”
“以杨彪、王允、淳于嘉等为首的今文系望族,乃是朝中的一大势力,董相国把持朝政,手下有十余万能征惯战的猛将军士,在朝中军事上有一言九鼎之力,反观当世古文经高才清流,如今在朝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弱……昔日,全仰仗荀司徒一人独撑大局。”
“今慈明公故去,清流在朝中无首,实非天下之幸……虽然干涉朝政并非贤臣之所为,但是毕竟天下大乱,不可以寻常行为度之……大将军的意思是,这朝中需要有清流士人来为天子,指明前进路线,以免天子为奸佞之臣所迷惑,毕竟汉室衰微,四海之民多陷入战乱苦楚,却是不可再走错一步了。”
荀攸环顾了一下在场诸人,随后眯起了眼睛说道:“抚远大将军,让公来与我说此事……难不成,是想让我在朝中引领清流士人一系?”
“我荀攸才德浅薄,哪能担此重任呢?”
孙乾急忙说道:“公何必过谦呢?慈明公昔日从颍川来到朝廷任职,荀氏子弟之中不带旁人,只带公达先生一人前来,足见慈明公对公达先生之信任,更是对公达先生寄予了厚望啊。”
“眼下,能够在朝中继承慈明公遗志,整合清流势力的人,也只有公达先生一人了,若公达先生不弃,大将军愿为外援。”
一句大将军愿为外援,可以说是深深的触动了荀攸的心。
其实,就算是孙乾他们今日不来与荀攸说这件事,荀攸也当继承荀爽生前的遗志,在长安城中扛起古文经清流集团这一面大旗。
当然,荀攸虽有才智,且颇有名气,但是与荀爽的号召力相比,终究还是差了不少。
荀爽虽然对荀攸寄予厚望,但荀攸对自己能否担此重任也没有信心,毕竟他要在朝廷之中与之周旋的人,可是董卓,杨彪,王允,淳于嘉之流啊。
哪一派都不是省油的灯。
在这种情况下,荀攸若无外援,拿什么与他们抗衡呢。
但是如今刘俭主动来与他联合,荀攸的心中陡然间增添了不少的底气。
若是刘俭肯作为荀攸的外援,再加上郑学一派的人的支持,则荀攸就有足够的底气,在朝中建立一个由清流集团成立的势力。
虽然这支势力没有兵权,但也足够让董卓还有杨彪、王允一众不能小觑。
当然,或许过几年之后,清流集团能不能在刘俭的帮助下,在朝中掌握一定的兵权,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对于荀攸本人来说,一个崭新的时代和属于他的独特机遇即将来临。
第五百三十章 长安第三势力开始组合
董昭等人临走之前,乘着旁人不注意,董昭将一卷绢帛偷偷的放在了荀攸的手里。
“公达先生,此乃家书,乃吾等受人所托,转交给公达先生的。”
荀攸是何等的聪明人,旦夕之间就明白了这份绢帛乃是何人所写的。
定然,是自家那位有着“王佐之才”声望的叔叔了。
送走了董昭等人之后,荀攸拿着荀彧的书信返回了自己的居室。
虽然荀攸是荀彧之侄,但是论及实际年龄,他比荀彧还要大上六岁。
荀彧是有着王佐之才的声名,但荀攸一直都觉得,自己的政治能力和才华,绝不在这位叔叔之下。
可是直到今日,他终于感觉到,自己还是慢了自己叔叔几步。
别的不说,单冲眼光上来看,整个荀家中的人就都让荀彧给比下去了。
刘俭这个人,当真是了不得啊。
先前以为荀爽为了荀氏家族,主动替刘俭寻找支持,成就了刘俭,使荀家获利。
但是现在看来,或许打从一开始,就是刘俭利用了荀家,而不是荀家利用了刘俭。
想到这,荀攸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绢帛,脸上露出了无奈的笑容。
“文若叔叔,终归还是你眼光犀利!看的深远啊,侄儿这一次落你真是不下几百步了。”
……
但是荀攸不知道的是,他现在心中感到惊讶、佩服的那个大将军刘俭,在长安下一步所做的布局中,并不是只针对他一个人。
另外还有两个人也是在刘俭的计划之中。
而这两个人并不由董昭负责联系。
张既负责替刘俭去联络这两个人,想与这两个人达成同盟。
这两个人,一个人是汉室宗亲刘表,一个人是关西大儒之马融之孙马日磾。
扶风马氏是关西士林的顶级门族,马日磾的祖父马融,经学造诣在关西独树一帜。
在关西士子的心中,马家在经学上的造诣和威望,近来甚至要超过累世三公的杨氏一族。
而因为都是名门,且在地域上相对较近,马家一直与杨家走的很近,并且支持杨家任何在朝中的政治决定。
按道理来说,马家是不应该背叛弘农杨氏为首的今文系公卿集团的,但是现在来找他们马氏的人乃是张既,而张既代表的是刘俭。
刘俭是郑学门人,他的背后是郑玄郑康成。
而郑玄昔日也师从马融,与关西名门马家有着极为接洽的关系。
当然,若是仅仅只是靠一些经学名士之间的师徒关系、祖辈交往,并不能说动马日磾放弃支持杨彪等人,转而投向刘俭支持的清流士人队伍。
但是,刘俭却能够掌握一些别的东西,让马日磾心甘情愿的与自己合作。
刘俭能提供给马日磾和扶风马家什么东西呢?很简单,那就是渠道。
什么渠道能令扶风马家如此感兴趣?
若是真计较起来,扶风马氏或许会觉得有些愧颜无地。
只因为刘俭能够提供给他们的并不是学术性的渠道,而是赚钱的渠道,升级家族产业的渠道。
扶风马氏这么多年来一直秉承着学术为先的家族原则,但是同时也秉持着享受奢靡生活的做派。
因为扶风马氏有马家这个先例……其家族奢靡之风实在太甚了。
马融活着的时候确实是一代名儒,但是马融身为经学大家,并不讲究什么艰苦朴素的作风。
相反,马融对于物质生活极为看重,他教学生的时候,设下红帐,外教学子,内有女乐,每日酒宴,欢娱不断。
其生活作风很是奢侈。
这也就是因为有他经学名士的光环加成,若是换成普通人,早就被士林清流找借口攻击唾骂了。
马融本人崇尚奢靡之风,这倒也什么,一个人享受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是,马融的子孙也因为崇拜他们的祖父,行事之风也与祖父几乎一模一样。
全家改不了!
马家的祖父子孙,个个崇尚奢侈,学习学的很好,但花钱玩乐享受,那也是全大汉朝一等一的家族了。
说实话,马家人在吃喝玩乐这方面玩儿的比刘宏玩的都花花。
玩的好,能奢靡也不是一件坏事,问题是你得看财力能不能支持的住。
财力能支持的住,你就是风雅之士。
财力支持不住还败家,你就是疯了之士。
扶风马家原本在关西也是有些产业的,但是他们的产业绝对经不住数代子孙都这么败祸。
到了马日磾这一代,说句不好听的话,扶风马氏虽然表面上风光,但是其账务已经完全呈现了赤字,只是靠家族遗留下来的田产,是根本支撑不了马氏家族中人这么大开销的。
但是这么多年来,扶风马家一向都是以这种生活作风闻名于关西,奢靡的生活也是他们家族的骄傲。
在外人的眼中,马氏人是有学问又有钱的家族,令人羡煞。
你让扶风马氏对外说,他们濒临破产,马氏的子弟宁肯全都跳楼自杀。
对于这些家族的人来说,面子有时候可能比命都重要。
因此,问题就来了,在大汉朝,最有钱又最有资源、商贸渠道最广、产业分布最多的人是谁?
只要是不傻,基本都会回答两个字。
刘俭!
谁能够伸手将扶风马氏从这深渊之中拉出来?
答案是……刘俭。
如今,中原的八厨集团,在张邈的带领下,与刘俭进行了深度的合作。
河北的商贸产品以及他们从辽东和北境,韩州等地弄来的珍奇事物,包括对外输出的商品,通过中原散往诸州的渠道就掌握在了刘俭手中。
刘俭想让扶风马氏有钱,很简单。
只要他掐紧手中的渠道以及河北优良产品的资源供应,让扶风马氏在关西占据大头的河北商品批发权,那他就等于在一夜之间使扶风马氏登上顶峰。
所以,当张既见了马日磾,并委婉的从侧面对他进行旁敲侧击之后,马日磾的立场就有点不确定了。
毕竟刘俭给他的许诺不是一般的许诺啊。
那是能堵住他马家三代所造成亏空的巨大利益许诺啊。
过了这村绝对没这店了。
马家奢靡之风,如今也是影响马家在大汉朝名声的一个重要指标。
毕竟,很多士人都羡慕着他们!
但是,若是这样下去,马家在维护住他们奢靡之风尊严的同时,也会破产,这是一个进退两难的道路……
就算是弘农杨氏面对马家这么大的亏空也无能为力。
放眼整个大汉朝,现在能够帮助他们的只有刘俭了。
张既笑呵呵的将青州锦,实木家具的模型放在了马日磾的面前。
“只要马公愿意与大将军合作,这两样商品今后在关西的代理销售权,就是你们扶风马氏的了。”
马日磾的喉头滚动了一下,竟然是在无意之间咽了一口吐沫。
“河北石墨,还有畜牧牛羊马匹呢?”
马日磾这个人倒是贪多嚼不烂,直接又问起了另外两样他非常关注的东西。
张既叹了口气:“马公啊马公,有些事是要循序渐进的,大将军能给你这两样东西的销权,就已经是算对扶风马氏仁至义尽了,你要是真想要其他河北资源的销权,那你就得拿出诚意,好好的为大将军办些事才行。”
“毕竟河北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是不是?”
马日磾捋着须子,认真的考虑了许久,最终却见他的双眸骤然一亮。
“我亲自给大将军写一封书信,烦劳德容转交。”
“自然,自然。”张既笑了。
能说出这话,基本就代表这事成了。
第五百三十一章 贾诩的专业领域
相比于荀攸,马日磾,刘表更好拉拢了。
不管怎么说,刘俭和刘表都算是皇亲宗室。
就算是董卓当年对刘表有提携之恩,但是在内心真正的感觉上,刘表还是倾向于汉室的。
姓刘的才是他自家人。
刘俭所做的事情,刘表也知道,特别是刘俭在青州大兴书业以及他兴学的举动,令刘表深为敬佩。
上一篇:箱子里的大明
下一篇:修仙:从心动大律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