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综武当神捕 第696章

作者:贫道爱烫头

  “跑?能跑到哪里去?如果我决定拼死突围,唐顺之肯定放开道路,丰臣秀吉等人,则是会拼死追杀,他们更希望杀死朕,这些歹毒的叛逆!”

  造反从来没有回头路。

  要么成功。

  要么死亡。

  既然决定投靠大明,那就必须做出成绩,否则如何换取好处?

  “请陛下指示!”

  宫城玄武跪倒在地。

  “朕平生最得意的有两样,那就是权势和武功,权势已经没了,武功万万不能认输,我要击败沈炼,用生命为东瀛武道冲开一条崭新的道路。”

  东瀛天皇缓缓举起双手。

  宫城玄武大为感动:“陛下,如果您战死沙场,臣绝不独活!”

  “你不能死,你有别的任务,你带着我的孩儿投降大明,隐忍发展,将来如果有机会,夺回天皇之位。”

  “臣誓死完成!”

  宫城玄武满脸都是决绝。

  他对东瀛天皇忠心耿耿。

  为了完成任务,可以舍弃一切。

  名誉?

  他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名誉!

  东瀛天皇心说还是这货好忽悠,什么特么战死沙场,朕是皇帝,怎能死在武夫手中,沈炼哪有这个资格?

  你不投降,朕怎么投降?

  武士决斗?

  朕没有那种无聊的兴趣!

  当天晚上,宫城玄武“反叛”,带着皇子冲出皇宫,跪地投降。

  翌日清晨,东瀛天皇引火自焚,幸而被唐顺之救下,“惨遭”生擒。

  无奈之下,只得臣服!

第584章 我叫吴明,口天吴,日月明

  投降也是讲求技巧的。

  有的干脆利落跪地投降,有的需要演戏表明“迫于无奈”,东瀛天皇属于后一种情况,排演了诸多大戏。

  唐顺之猜到东瀛天皇的想法,默契的陪他演戏,让朱橚劝他投降。

  至于接下来的事情,当然是交给真正的使者处理,朱橚和朱檀,是高高在上的吉祥物,真正的主事者,是最后到来的使者,礼部尚书老李探花。

  老李探花是拿着圣旨,拥有便宜行事权力,代表皇帝的真正使者。

  具体过程就是:

  老李探花根据东瀛的情况,拟定出各种计划,如何封赏投降的大名,如何分化东瀛各地世家大族,哪些家族是儆猴的鸡,哪些家族是千金市骨。

  拟定完毕后,交给朱橚、朱檀。

  两位皇子盖章。

  旨意分发下去。

  最先投降的柳生家族,在某些层面给予优待,比如赐予封地、宝刀。

  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势力颇为庞大的枭雄,从内部进行分化,类似于汉朝的推恩令,封赏他们的亲信。

  权势方面,明升暗降,让两人处在争斗的状态,维持特殊平衡,这是老李探花擅长的事,做的如鱼得水。

  最重要的还有一件任务。

  朱元璋发动这场战争,目的绝不仅仅只是银矿,而是一石三鸟。

  从中原出发到达东瀛,由于大海的天然阻隔,非常消耗时间,很容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养虎为患。

  如果从高句丽出发呢?

  距离是不是近多了?

  反过来想,如果从东瀛进兵,可以两面夹击高句丽,然后以此为跳板对满清实行大包围,彻底扫平北疆。

  沈炼原本对此无甚感觉,甚至觉得派出老李探花,略微有些过度,但看到随行而来的副使者,兵部侍郎原少卿的各种动作,才知老朱高瞻远瞩。

  这些事情,和沈炼没什么关系。

  说句不好听的,若非此次出征的目标是东瀛,沈炼很可能称病告假,在家里养精蓄锐,等待八月的历练。

  如今东瀛之地的事情,属于沈炼的部分已经结束,如何治理东瀛,如何以此为跳板进攻高句丽、满清,莫说沈炼这个外人,朱橚朱檀也不在乎。

  朱橚除了盖章,就是研究植物。

  朱檀除了盖章,就是钻研古籍。

  虽说蜃楼被李白开走,但徐福留下的竹简还在,点灯熬油的研究,王怜花博学多才,自然有极高的求知欲,留下来翻译竹简,解开先秦的隐秘。

  沈浪想回中原看看。

  一方面回家祭祖,另一方面则是当初和白飞飞的事,总该有个交代。

  在东瀛武士的欢送声中,沈炼等人乘船离开,相比于唐顺之,沈炼在东瀛的名声更大,相当于武林神话。

  既是无数东瀛武士的噩梦,吓得他们失去拔刀的勇气,同时也是无数少年天才追赶的目标,期盼五年之后,能够击败沈炼精心培养的弟子。

  ……

  船头。

  风四娘好奇的询问:“夫君,东瀛皇室三大高手,宫城玄武被你击败,另外两个呢,他们为何没有出手?”

  左诗对此也是颇为好奇。

  东瀛对武者非常崇拜,这份崇拜远远高于中原,武士地位非常高。

  前期有诸多龙争虎斗,让风四娘见识到东瀛武士的风范,尤其是他们决死一击孤注一掷的狠辣决绝,以及对于死亡的淡漠,着实让人终身难忘。

  自从沈炼击败宫本武藏,东瀛武士不仅没来复仇,反而主动退避。

  东瀛皇室培养的高手,除了宫城玄武之外,纷纷避而不战,这些人的勇气去哪儿了?他们的满腔血勇呢?

  那个专心武道的皇室天才呢?

  那个神秘莫测的皇室供奉呢?

  难道他们全都怂了?

  怎么怂的这么快?

  沈炼伸了个长长的懒腰,活动自己略有僵硬的筋骨,拉了拉筋脉,用最淡然的语气,说出最装叉的词汇。

  “因为他们不想死!”

  “夫君知道他们都是谁?”

  “当然知道,皇室天才,是那个神秘的白衣人,此人虽然不怕死,但自知武功远远不如,挑战是在送死。

  他需要更多磨炼,等到他觉得自身武道有成,肯定会来中原挑战。

  我希望那个时候,我的徒弟已经成长完全,可以接下他的武士刀。

  皇室供奉,就是东瀛国王,此人韬光养晦数十年,平衡东瀛局势,如果不是大明到来,或许能做出成就。

  可惜,他没这个机会了!

  他所有的骄傲,都在于权势,大军兵临城下之时,权势消失无踪,他的武功随之而去,没了武功,自然会失去出手的勇气,只想着该如何保命。

  咱们刚刚登陆东瀛时,如果东瀛国王御驾亲征,两军阵前与我决战,我最多有八成胜算,肯定会受伤。”

  风四娘闻言翻了个白眼。

  你说的是人话么?

  两个绝世高手,一个自知武功远远不如你,只能与你徒弟争锋,另一个更加无语,说出的话半点不挨着!

  皇帝御驾亲征不算稀奇,但哪有皇帝亲自上战场参与斗将的?

  文武群臣是干什么吃的?

  武道供奉都是吃白食的么?

  中原如果发生这种事,文武群臣会觉得奇耻大辱,那些武道供奉绝大多数没脸留下来,太特么丢人了啊!

  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全都亲自统兵冲锋,李世民三千冲十万,赵匡胤号称一对拳头一条杆棒打天下,朱元璋冲锋起来,常遇春都会惊恐。

  但是,那时他们不是皇帝,那是他们打天下的阶段,某些战役,需要身先士卒提升士气,这是必须做的。

  即便如此,也是统兵冲锋,是带着一群人冲阵,不是和别人单挑。

  面对斗将应该怎么做?

  李世民派出秦琼:

  叔宝每从太宗征伐,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太宗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

  意思就是,如果有高手挑衅,李世民就让秦琼出手,秦琼单枪匹马,当着千军万马的面,斩杀敌军高手。

  朱元璋麾下做这种任务的,前期是常遇春,后期是常茂,武林高手交给虚若无、郭不敬,乃至于言静庵。

  就算是西楚霸王项羽,古往今来最勇猛的“霸王”,也是冲锋陷阵,而不是找人单挑,就算是单挑,那也是想和刘邦单对单,不是和武夫单挑。

  想象一下那种画面。

  东瀛天皇御驾亲征,带领东瀛数万武士排兵布阵,两军阵前,和沈炼单对单生死相搏,军队还有士气么?

  这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场景。

  即便是在这等情况下,沈炼分配给东瀛天皇的胜算,只有两成……

  你谦虚点儿能死么?

  忘了说了,东瀛不再有天皇,也不会有皇帝,只有东瀛国王。

  天皇这个称呼太霸道,会损伤自身的运数,老朱帮他们改名,恢复汉朝时的名号,算是给他们的“封赏”。

  朝廷大军并未返回,返回的船队分为三部分:唐顺之回朝述功,沈浪先去财神岛,然后再返回中原,沈炼带着十几个船工,乘坐小船返回杭州。

  当然,小型战船,不是小渔船。

  除了负责开船的船工,只有沈炼风四娘左诗,不是不想和沈浪同行,而是沈浪表示想去趟财神岛,看看许久未见的叔叔,帮他解决一些小麻烦。

  众所周知,海上航行非常无聊。

  去的时候叫做行军打仗,不能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回的时候就无所谓了。

  所以,沈浪委婉的表示拒绝。

  你们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吧!

  ……

  海上天气,说变就变。

  如果用鬼天气形容海上风波,那肯定是太过抬举鬼天气,鬼天气怎么可能鬼成这般模样?简直鬼到家了。

  白天风平浪静,晚上忽然卷起剧烈的暴风雨,遮天蔽日,毁天灭地。

  飓风卷起百丈海浪,天地自然的恐怖威能,在这一刻显露无疑,远处甚至能看到数条数十丈高的水龙卷。

  如果西门吹雪、萧峰、燕南天等好友在此,与沈炼合击,倒是能够卷起三四条这么高的龙卷,但眼前的龙卷足有七八条,随着飓风越来越强劲。

  天地之威,恐怖如斯!

  千锤百炼的战船,被风浪轻易撕成千百块碎片,强如沈炼这等高手,在狂暴飓风中,也被卷的晕头转向。

  莫说是人,就连阿金,面对这般剧烈的风浪,也是不住地哀鸣。

  天亮的时候,暴风雨终于过去。

上一篇:六环巫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