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爱庭
“马竞的中路,阿德里亚诺和右路的华金都在往前冲。”
“曼联在第一时间回防,基恩一路紧追维森特。”
当维森特冲到了禁区前沿左侧时,侧过头去看了一眼中路,发现阿德里亚诺还慢了一点。
但罗伊·基恩已经追上来了。
维森特及时一个急停,立即将球给控制在脚下,径直让罗伊·基恩冲过了头。
曼联队长也是彪悍,一个急刹车,立马又凶神恶煞地冲着维森特扑了过来。
马竞左边锋抢先一步横传到了弧顶区中路,但自己被罗伊·基恩给铲倒在地。
进攻有利原则,主裁判没有鸣哨。
阿德里亚诺恰到好处地追了上来,抢在上抢的布兰科之前,右脚迎着维森特的传球一停,将球停入了大禁区,整个人也第一时间追上去。
加里·内维尔整个人都扑了过来,就要去抢阿德里亚诺刚才停出去的那一脚球,可就在他要碰到球的时候,胸前传来了一阵剧痛,整个人身不由己地往后倒飞了出去。
眼光的余光扫到了阿德里亚诺那魁梧的身影,加里·内维尔经验丰富,哪里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
在倒地的那一瞬间,他的脑海里就蹦出了一句话:TMD,这是哪来的怪物?
阿德里亚诺撞倒了加里·内维尔之后,右脚迎着足球往右前方一趟,正好就避过了出击的法国门将巴特斯,整个人又一次启动,以最快速度朝着足球追了过去。
巴特斯试图倒地出手去抓球,结果没抓到,反而抓到了阿德里亚诺的左脚。
在那一瞬间,法国门将脑海里生出了一个念头:坏了!点球!
可下一秒,他就整个人都懵圈了。
他的手抓到了阿德里亚诺的左脚,但巴西人非但没有倒地,反而将他的手直接踢开,整个人稍稍一个踉跄,又稳住了身形,追上了刚才趟出去的那一脚球,右脚一记扫射。
足球以极快速度钻进了无人把守的空门。
“GOALLLLLLLLLLLLLLLLLLL!!!!!!”
“开场2分钟,开场仅仅2分钟。”
“我的天,马竞今晚取得了一个非常美妙的开局!”
“阿德里亚诺在开场2分钟,就用一次非常强势,非常彪悍的进攻,为马竞首开纪录!”
“1比0!”
“这简直太叫人不可思议了,他一口气在曼联的禁区内,撞倒了两名曼联的球员。”
阿德里亚诺完成射门之后,又一次冲出了球场,狂奔到了看台下方,遥遥朝着自己的父亲在庆祝。
杨浩则是已经激动得整个人都跳了起来,大声地喊着阿德里亚诺的名字。
他跟全场的所有球迷一样,都在为巴西中锋的精彩表现欢呼!
谁能想到,马竞仅仅2分钟就攻破了曼联的球门!
还有比这更好的开局吗?
杨浩跟助手们庆祝之后,特地看了一眼客队教练席,发现弗格森一脸的铁青。
很显然,这个丢球也让他感到很被动。
“干得漂亮,阿德!”杨浩再度走到了场边,跟庆祝返回球场的阿德里亚诺击掌后,用力一把,两人一个热烈的拥抱。
阿德里亚诺进球之后,整个人也是相当亢奋,在松开杨浩之后,他咧嘴哈哈直笑。
“老大,其实,我们所有人都更喜欢你穿西装的样子。”
周围的马竞球员听了,顿时就是一阵哄堂大笑。
杨浩瞬间敛去了笑意,指着球场,“滚!”
众人一哄而散。
“这群混蛋!”杨浩骂着往回走。
胡安马·利略等人都笑呵呵地看着。
所有人都知道,杨浩最近都不穿西装了,因为他签下了一份全新的赞助,对象就是俱乐部的球衣赞助商耐克。
具体的赞助金额没有对外透露,但外界猜测,每年赞助费用高达200万欧元,而代价就是,杨浩必须得穿耐克的衣服和鞋子来指挥比赛。
这是杨浩履行合同的第一场比赛。
“别介意,他们都是羡慕。”胡安马·利略哈哈笑道,“我们所有人也都羡慕。”
其他人又是一阵好笑。
耐克专门用小厢货送了两车的鞋子和衣服来给杨浩,全部都是耐克的最新款,有的确实都挺好看的,再加上杨浩的身材,穿起来也真的不错,妥妥的衣架子。
杨浩哪里不知道这群家伙是在开自己的玩笑。
可为了赚钱,不寒碜!
哈哈,我一黑皇马,他就赢了!另外,谁说我更新慢的?站出来!我今天保证两更,另一章还没写完,下午发。终于可以底气十足地求一求月票了!拜谢各位了!
第148章 巨人之殇!开片吧,曼联!
执教之后,杨浩对于足球战术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纵观足球历史,技战术总是在不停的重复,但又不是简单地重复。
它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
而所有成功的战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拥有一群合适的球员。
不管是早前的442,还是几年前的三后卫,或者到现在4231,以及将来的433,都是如此。
战术这东西就没有好或不好,没有孰强孰弱的说法。
合适才是最重要的。
杨浩之所以从4231转型433,主要原因是马竞的中前场球员拥有很强的个人能力。
433就比4231更能发挥出球员的能力。
可同样是433,在巴萨就踢得一塌糊涂,为什么?
因为现在的巴萨的阵容吼不住这套战术打法,也控制不住场面和节奏,到头来只会被对手冲得七零八落的,甚至被打爆掉。
同样4231,有没有一名强力的十号位球员,有没有一名出色的全面型中锋至关重要。
曼联现在既缺乏十号位球员,也缺乏全面型中锋。
所以,红魔的4231就注定踢得磕磕绊绊。
弗格森对战术的理解能力确实是非常强,所以他就专门针对球队的情况,尤其是球员的特点,适当做出了改变,采取了4141战术。
在他的理解里面,基恩拖后,专职负责防守和分球,前面四名球员一字排开,不就跟442的四中场一样了吗?
杨浩一直都觉得,自己作为穿越者,跟这个时代的这些名帅们最大的区别就是,他见得足够多,所以他很清楚地知道,4141这套阵型的问题出在哪里。
为什么这套阵容很难成为主流?
踢过4141阵型的球队少吗?
其实不算少,最有名的就是阿拉贡内斯的那支西班牙,马科斯·塞纳就是踢单后腰,专门负责扫荡。
当时阿拉贡内斯为什么采取这套打法?又做出了哪些改变?
熟悉那个时代的球迷一定不会陌生,最大的改变就是放弃了西班牙的旗帜,劳尔。
这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实际上呢?
从技战术的角度来看,阿拉贡内斯做出的最大的改变就是把西班牙从原来的双边锋战术,彻底改造成了控制型战术,为将来的博斯克和巴塞罗那的那套打法奠定了一个基础。
什么意思呢?
放弃了维森特、华金这样的边锋球员,选择了大卫·席尔瓦、伊涅斯塔这样的边路,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提升中场的控球能力。
大卫·席尔瓦和伊涅斯塔都缺乏在边路攻坚的突击能力。
他们没办法提供给球队像维森特和华金那种在边路一对一的过人和突破。
在这种情况下,把他们推到了边锋位置,不就是在自杀吗?
他们最擅长的是传球和控球,所以他们就应该撤回来,避免过早的,直接跟对方的防守球员贴身肉搏,所以位置要比原来的边锋更为靠后。
那看到这里,大家肯定都明白了。
4141战术在进攻端最大的特点就是后插上。
中锋在前面拿球冲锋陷阵,后面4名中场集体后插上,进攻打的就是第二梯队。
但没有十全十美的阵容。
4141前面就设置了一名中锋,势单力孤,对球员的个人能力要求更高,而且两名边前卫也基本不属于突击型球员,所以,如果采用这套战术打法的话,很容易遇到一个问题,进攻打不出速度。
不管是阿拉贡内斯的西班牙,还是后来瓜迪奥拉的球队,都尝试过这套打法。
他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答案就是,把防守推到高位,在前场逼抢压迫,抢下球后,距离球门就近,传一脚或两脚,就能形成射门了,反击时的速度就不是很重要了。
当然,西班牙也还是拥有像托雷斯和比利亚这样的速度出色的球员,但劳尔在这套打法里面就反而变成了鸡肋。
除了这个呢?
1个中锋,4名中场,全都堆到了中前场,尤其是两名中前卫,这势必会造成前场的人员过于臃肿,在这种密集的环境下,球员还要跑位、传球配合、拉扯对方防线等等。
想一想都明白,这就需要球员拥有很强的小范围内的传接球配合能力。
所以,为什么西班牙和瓜迪奥拉能踢4141?
因为他们的球员都属于小快灵打法,个个技术都很细腻很出色,传球也很默契。
当一支球队具备了上述的条件,又拥有一名出色的后腰球员时,采用4141阵型,几乎就代表着统治了整个中场。
但很明显,曼联缺乏这样的条件。
在杨浩前世,弗格森的试验也是失败的。
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后腰位置,罗伊·基恩踢单后腰是没有问题的,但曼联的中锋位置,范尼斯特鲁伊并不是全面型的中锋,他更多是得分手,而且最适合他发挥的区域是在大禁区内。
吉格斯、贝隆、斯科尔斯和贝克汉姆,这四名球员都有非常出色的后插上能力,但他们都不具备那种在狭小范围内传接球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曼联就踢不了高位。
后防线的软肋就注定了曼联必须得保护好防线,一旦采取高位防守,中前场压出去,后防线立马就暴露出来了。
更要命的是,中场人员拥挤的情况下,传接球成功率下滑,失误就增多,失误多了,给对方的反击次数也就多,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后防线的压力。
再加上两名边后卫都不善于进攻,导致边路进攻不强,曼联最赖以成名的两翼齐飞战术就打不出来,球队不得不更多走中路,这又进一步导致中路的臃肿。
那么,不采取高位,行不行?
这就是曼联对阵马竞时,上半场所采取的战术。
不压上,范尼斯特鲁伊被迫离开最熟悉最有威胁的区域,曼联抢下球后,反击根本打不出来,中场人员依旧臃肿,传球组织一塌糊涂,失误很多。
防守是稳住了,可进攻完全打不出威胁。
那弗格森为什么会选择4141来踢马竞呢?
因为他在英超尝试过,而且占到便宜。
在球风更为开放,技战术也更为粗糙的英超,曼联还能够凭借着球员的个人能力,以及技术层面上的优势,把4141运转起来。
可到了欧冠赛场,尤其是碰到了杨浩的马竞,曼联就玩不转了。
当杨浩开场抢到进球,又猛攻了一阵,发现没能再破门得分后,立马放弃了激进的抢攻战术,转为求稳,迫使曼联要压出来抢。
在马竞缜密的战术体系面前,曼联的4141立马就暴露出了问题。
体现在球场上就是传接球失误很多,范尼斯特鲁伊根本发挥不出威胁,贝隆和斯科尔斯都形同梦游,吉格斯和贝克汉姆算是球场上不多的亮点,但也乏善可陈。
曼联整个上半场就是这样过的。
在开场丢球的情况下,非但没能对马竞形成威胁,反而被马竞一次次的快速反击威胁球门,最后又不得不为了稳住防守,将比赛拖进了僵持的泥潭。
当上半场比赛最终以1比0结束时,杨浩发现客队教练席里的弗格森早早就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