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983章

作者:漫客1

  张简摇头道:“若是当年杨敬宗那样的宰相,自然是巴不得陛下不理政事,好攫取权柄,但是为兄不一样,为兄希望朝廷稳固,一直运转下去而不会出什么岔子。”

  张简的想法,也是许多士大夫的想法,在他们看来,朝廷就是一个一直在运转的机器,这个机器最好能够一直运转下去,不出任何问题。

  至于在驾驶这台机器的人是谁,有时候并不太要紧。

  哪怕是圣君明主在位,这些士大夫们也会催促皇帝尽快立储,毕竟圣君明主,并不能长生不死。

  同样的道理。

  现在,就连这些宰相们,也看出来了皇帝陛下的状态似乎不太对劲,像是张简,他心里想的就是让储君尽快进入“实习”的状态。

  万一……万一。

  万一皇帝哪天嘎嘣一下驾崩了,而太子毫无理政的经验,那么朝廷很有可能会出乱子。

  尤其是这种早已经年满十六岁的太子。

  沈毅思考了一会儿,还是轻轻摇头:“师兄,这个问题即便是要考虑,也应该是中书首揆考虑,如今赵师伯不在,中书是宋垣相公主事,你就不要多想了。”

  张简扭头看着沈毅,狐疑道:“我总觉得,子恒有什么事瞒着我。”

  沈毅微笑摇头,没有说话。

  张简叹了口气,开口道:“你家老大成婚之后,你就要把他派到北边领兵去了?”

  沈毅轻轻点头。

  “他自己想去做点事,那就必须要离家闯荡闯荡了。”

  说到这里,沈老爷摇头苦笑道:“说实话,他要是安分一些,与宗室结亲,这会儿兄弟我已经回到江都养老去了。”

  “这话说的。”

  张简哑然一笑:“这燕都大大小小的事实,哪里离得开你?不说别的,要不是子恒你能镇的住那些朝臣,各个衙门的官署在哪儿都会成问题,到现在也不一定能够安定下来。”

  “再有,你若是不在朝廷里,那些暗处的牛鬼蛇神,早就一股脑跳出来了。”

  沈毅低头喝茶,轻声叹道:“有件事,现在说起来,外人已经不信了。”

  “我当年入仕,心中的愿望就是等范家倒台之后,我返回江都老家,去搞一些实验田,盖几间院子……”

  “当年中了举人,同族的族人过来挂靠,我还给自己留了一百亩地的空额,准备留着将来自己用的。”

  (这段开头有写的……)

  “人都是如此。”

  张相公笑着说道:“当年我大父在朝为相,那个时候我每天在建康城里做纨绔子弟,不知道多快活,从来也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也会坐在这议事堂里做什么宰相。”

  二人闲聊了一会儿之后,张简拉着沈毅的衣袖,开口道:“子恒,你家沈渊的婚事,到时候我一定到场,不止我到场,朝廷里绝大多数官员,也都会悉数到场,你就放心罢。”

  “不过在这之前,子恒还是替我去一趟宫里,看一看陛下罢。”

  他轻声叹道:“这个时候,陛下谁也不肯见,绝大多数事情都丢给了中书,也只有子恒你,能够见到陛下了。”

  沈毅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轻轻点头道:“好,一会儿我进宫一趟。”

  他站了起来,看向张简,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开口道:“有一件事,我要跟师兄通个气。”

  张简精神一振:“快说快说。”

  “上一次骆勇捅出来的那件事,现在三法司已经查了七七八八了,至多到今年年底,就会结案,过了这个年关,转过年来。”

  沈毅低声道:“周元朗那厮,大概就会进入中书了。”

  张简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头,随即默默点头。

  “我知道了。”

  ……

  甘露殿里。

  皇帝陛下斜躺在软榻上,手里拿着一本杂书,正在有一页没一页的翻看,沈老爷迈着布子走进甘露殿,欠身行礼:“陛下。”

  皇帝抬眼看了看沈毅,先是示意沈毅坐下,然后笑着说道:“怎么?那帮人按捺不住了,派你进宫来,探查探查朕的情况如何?”

  沈毅尴尬一笑:“是臣想念陛下了,进宫来看一看。”

  “陛下……”

  沈老爷问道:“近来可好?”

  “好极了。”

  皇帝陛下坐直了身子,笑着说道:“朕按照沈卿的建议,尝试着三天不去看那些堆积如山的文书,果然舒缓了不少,这半个月时间,朕把大部分事情都丢给了中书,只觉得无事一身轻。”

  “连心情都好了不少。”

  说到这里,皇帝微微摇头,叹息道:“只可惜……”

  “只可惜十几二十年前,朕用不得这个法子,不然到现在,朕应该是像沈卿一般年轻才对。”

  皇帝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容忽视了。

  真实情况是,差不多一个月前的某一天夜里,皇帝陛下昏倒在了甘露殿,当时情况非常紧急,皇帝陛下在昏过去之前,让太监召沈毅紧急进宫。

  当时甘露殿里,皇帝的脸色非常不好看,几乎就是要托孤的模样,把沈毅也吓了一大跳!

  不过好在皇帝的年纪毕竟不算大,那一次还是顺利的熬了过来。

  当时沈毅就跟皇帝建议,让他彻底放下几天政事,好好休养几天,看一看效果。

  这就是皇帝陛下为什么近一个月没有上朝的原因。

  不过这件事情是绝密,任何人都不能说,因此沈毅就没有跟张简说清楚。

  毕竟要是被别人知道皇帝一个月前就昏死了过去,朝廷内外恐怕立刻就要大乱起来。

  而现在,经过大半个月的“沈氏治疗法”,现在皇帝陛下的精神明显恢复了一些,气色也好看了不少。

  但是能不能彻底恢复过来,还很难说。

  毕竟,积重难返……

  而沈毅这一趟进宫,明面上是受张简之请进宫来做探子,实际上他是进宫来探病的。

  见皇帝恢复了一些,沈毅松了口气,开口道:“陛下,这个法子既然见成效,您就好生休养一段时间,应该就能把身体慢慢调养过来了,至于朝廷那里……”

  “内有几位宰相,外有大陈王师还有禁军,出不了岔子。”

  皇帝幽幽的叹了口气。

  “朕躲得了一个月两个月,躲不过去一年半载,总要处理政事的,只可惜……”

  他没有说完,但是沈毅知道,他是在可惜东宫不称心。

  不然这个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慢慢交权了。

  皇帝陛下站了起来笑道:“休息了一个月时间,朕现在的确精神了不少,昨天甚至有想去翻牌子的念头,不过想到不能损伤精气神,便还是忍住了。”

  他看着沈毅,轻声道:“朕快一个月没有上朝,外面恐怕已经议论纷纷了罢?”

  沈毅摇头道:“陛下放心,您天威如狱,朝廷那些人便是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闹事。”

  “他们不闹事,是因为沈卿你还在朝廷里,他们不敢闹事。”

  “罢了。”

  洪德帝笑洒脱一笑:“是时候找机会露个面了,也让他们放放心。”

  他看向沈毅,笑着问道:“沈渊何时成婚?”

  沈老爷一怔,然后连忙回答道。

  “回陛下……”

  “五日之后。”

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托付

  “老大最近,有没有去找你?”

  一番闲聊之后,皇帝陛下喝了口茶水,笑着问道。

  沈毅微微摇头,轻声道:“陛下,大殿下是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这个时候不应该找我,找我不仅没用,对他自己还有害处。”

  皇帝“嗯”了一声,挥了挥手。

  “都退下。”

  甘露殿里的宫人,很快都退了下去。

  等人都离开之后,皇帝微微叹了口气,开口道:“老实说,朕考虑过老大,他毕竟是朕的长子,还是惠妃的儿子,朕心里是喜欢他的。”

  “而且,老大虽然心思复杂了一些,但是是个极聪明的孩子……”

  “只可惜……”

  皇帝微微摇头,没有说下去。

  沈毅低头道:“陛下如果属意大殿下的话,恐怕就要杀很多人了。”

  当初做顾横波那件事的时候,一来是因为时间仓促,二来是因为当初的君臣二人手段都还稚嫩,其实是有不少漏洞的,当初建康城里的那些大臣们当中,一定有人对这件事心知肚明。

  因而,这也就成了皇长子李望最大的痛点。

  他的母亲出身……

  实在是太低微了。

  更要命的是,当初赵二赵蓟州那些常逛秦淮河的年轻公子们,如今的年龄正好是处于朝廷的中流砥柱阶段!要是皇长子即位,太后召见群臣的时候,要是给人认了出来,那乐子可就大了。

  这也是洪德帝,现在几乎不考虑李望的最大原因。

  皇帝叹了口气:“咱们这一代人,不必动手杀人,但是要是老大即位,他一定会大开杀戒,到时候燕京城里,恐怕要血流漂杵了。”

  说着,皇帝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子恒啊。”

  沈毅一怔。

  皇帝很少称呼他的表字,事出反常,他连忙低头行礼道:“陛下吩咐。”

  “朕要托付你的事情多多,除了朝局之外,现在还有两件事,想要托付你去办。”

  沈毅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陛下吩咐。”

  皇帝闭上眼睛,开口道:“头一件事,就是惠妃母子,万一朕要是不在了,老大又没有即位,说不定就会有好事之人,把当年的事情翻出来旧事重提,到时候惠妃母子处境难堪不说,新帝可能也会为难他们。”

  “惠妃……”

  皇帝看着沈毅,默然道:“惠妃是朕这一生,最喜爱的女子,朕希望她能够安安生生的,到时候,沈卿帮忙回护回护他们,至少让老大能够安稳就藩。”

  沈毅低头苦笑道:“陛下,这是宗室里头的事情,臣如何好插口,而且臣没有陛下的威望,多半管不住那些好事之人,这事……”

  “子恒不必谦虚。”

  皇帝低眉道:“惠妃出身吕家……这事咱们俩当年做的太糙,但是这些年,朕已经派人把窟窿给补上了,任谁去查,都是一个结果,那就是惠妃就是吕铮的孙女。”

  “到时候要是有人挑事,子恒下重手办一两个,后面就自然消停了,你动手的由头,朕都给你想好了。”

  皇帝陛下淡淡的笑道:“就说是,为了维护朕的名声。”

  沈毅深思了一会儿,低头道:“陛下,您现在身体已经见好了,不用考虑这么长远的事情,还是将养身体为好。”

  “朕不是说了万一嘛,你呀你,还是考虑的太多。”

  皇帝笑着说道:“是不是怕因为这件事,恼了新君?”

  沈毅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道:“陛下,这事臣应下了。”

  他看向皇帝,脸上挤出了一个笑容。

  “至多就是丢官回江都养老去。”

  皇帝哑然一笑,随即低头喝茶,继续说道:“第二件事,就是后族的事情。”

  他静静的说道:“这些年,内卫已经拿了他们不知道多少为非作歹的证据,朕先前不办他们,是看在母后的面子上,现在还留着他们不动,是因为牵涉太子,朕不想朝局震荡。”

  “之后,内卫会把他们为非作歹的证据交给子恒,朕若是立四子,估计就来不及办他们了,到时候子恒替朕办了孙家。”

  皇帝眯了眯眼睛:“至少,要让他们一蹶不振。”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