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978章

作者:漫客1

  至于沈毅……

  他其实与读书人,已经没有太大关系了,得罪不得罪,他们也不会替沈毅说什么好话。

  反而,在沈家依旧掌兵的情况下,读书人骂上沈毅两句,反而对沈家是有好处的。

  这也是沈毅愿意出力的原因。

  当然了,更多的原因是因为皇帝开了口。

  这种时候,这种事情,如果沈毅不帮他,实在是没有人可以帮他了。

  三法司的官员跪在地上,都不约而同的抬头看向天子,最终刑部尚书周元朗,恭敬叩首,开口道:“请陛下放心,臣等,一定将这件事查的水落石出。”

  皇帝陛下默默叹了口气,从帝座上站了起来,摇头道:“当年咱们在建康的时候,朕就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跟你们说过,要弃绝贪欲之心,这十几年,朕本以为大陈是激昂向上的,不曾想……”

  “罢了。”

  皇帝陛下长叹了一口气:“朕……实在是有些伤心。”

  “今日朝会就到这里,散了罢。”

  说罢,他默默走下御阶。

  沈老爷第一个躬身行礼:“恭送陛下。”

  “恭送陛下。”

  朝臣们,纷纷欠身行礼。

  行礼之后,整个朝会,一下子吵闹了起来,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有大九卿级别的官员,直接大步走到沈毅面前,先是躬身行礼,然后开口道:“侯爷,咱们这些个同僚,平日里谁见了您,都是毕恭毕敬的,自问没有得罪过您,要是谁惹恼了您,您开口言语一声,大伙到您家里给您磕头赔罪就是。”

  “干什么不声不响的,把大家伙都给告了?”

  说这话的,引起了无数人的呼应,不少人将沈毅给围了上来,大声应和。

  “就是!侯爷您要是心里不舒服,直说就是,干什么直接闹到了大朝会上?”

  沈老爷本来脸上就没个笑脸,这会儿直接黑了脸,他低喝了一声:“让开。”

  沈侯爷这些年的积威,自然不必多说,他只说了两个字,所有人就都让开了一条路,不敢再拦着他。

  沈某人默默走到大殿门口,然后回头看向跟在自己身后的官员们,面无表情的说道:“诸位,沈某人只说三点。”

  “第一,邸报司十几年前,就不归沈某管了,今日告你们的是邸报司,不是我沈毅。”

  “诸位能参与朝会,也都是一路攀爬上来的,哪天你们的前衙门犯了事,是不是也能找到你们头上去?”

  “第二。”

  沈老爷缓缓说道:“第二,既然有官员上交了证据,而且涉及官员,交给三法司去查,是大陈的惯例,诸位应该不会不知道。”

  “第三。”

  沈毅面无表情道:“第三,自洪德十三年开始,陛下发奋图强,终于在洪德十九年撵走了朱里真人,一统了天下,但是诸位扪心自问,从洪德十九年到现在,诸位的手干不干净?”

  “或者我问的再直白一些,这十年时间里,诸位伸手的次数,是不是变本加厉了?”

  沈老爷冷声道:“难道我沈七当年,带着无数将士,在前线出生入死打下来的半壁江山,是为诸位打的吗!”

  “今日,是沈某要查你们,还是朝廷要查你们,诸位心知肚明,不用我多说,我沈毅只说一句!”

  “都摸一摸自己的良心,真能做到无愧于心的,再到沈某人面前说话。”

  说罢,沈老爷转身,拂袖而去。

  整个大殿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宰相宋垣,站在众人身后,扭头看了看新晋拜相的宰相张简,默默叹了口气,低声道:“张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您得给我们这些同僚透透气……”

  张相公苦笑道:“我到现在都一脸懵,我能透什么气?”

  说罢,张相公两只手拢在身前,长叹了口气。

  “不过,这朝廷里的事情,与沈侯确没有太大关系……”

  说着,他看向周元朗,笑着说道:“周尚书你说是不是?”

  周元朗恭敬低头。

  “回张相,沈侯多年领兵,与朝廷牵扯,的确不深。”

  张相公意味深长的笑了笑:“那这件事,三法司就辛苦辛苦,好好查一查罢。”

  三法司的官员默默点头。

  “是。”

  ……

  另一边,沈毅来到了宫门外,见到了已经被打的屁股皮开肉绽的骆勇。

  动刑的是内卫,手法都是很讲究的,这伤口看起来吓人,但是回家躺上七八天准好。

  只是皮外伤而已。

  沈老爷看了一眼骆勇,然后蹲了下来,微微摇头道:“是你让他们这样打的,是不是?”

  骆勇低着头,小声道:“是,下官得罪了太多人,打的惨一点,让大人们看了出出气。”

  “蠢。”

  沈老爷微微摇头,叹了口气:“你这个时候,绝不能被打的很惨,看起来很惨都不行,能够毫发无伤最好!趁着他们还没来,你现在立刻穿衣服回家,莫要让他们看到你的惨状。”

  “不然……”

  “你就麻烦了。”

  骆勇毕竟也是聪明人,他很快明白了过来,忍不住一个激灵,然后挣扎着爬了起来,一瘸一拐的离开了。

  虽然一瘸一拐,但是走路的速度,比起平常,甚至还快了一些。

  沈毅默默目送他远去,然后回头看了看正在慢慢走出来的一众官员们,叹了口气。

  朝堂,要经历迁都之后的第一场剧变了。

  而这一场官场大地震,究竟会到什么程度,最终的决定权在皇帝那里,但是真正动手,却是在周元朗他们。

  有骆勇开了这个头。

  以周元朗的手段,至多一个月,他就会把这件事情给搞大。

  直到有一天,洪德帝认为,朝堂上的平衡已经彻底完成。

  沈毅正在出神的时候,一个声音在他身后响起,毕恭毕敬。

  “侯爷,陛下请您过去说话。”

  沈老爷默默点头。

  “知道了。”

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艰巨的任务

  甘露殿里。

  皇帝陛下似乎是因为今天事情进行的很顺利,因此气色非常不错。

  他示意沈毅坐下之后,对沈老爷笑着说道:“方才沈卿在大殿里,跟他们说的那三段话,朕已经听闻了,沈卿说的极好啊。”

  皇帝陛下挥手屏退了伺候的宫人,然后才缓缓叹了口气:“当年,咱们两个人一起着手北伐,明面上是沈卿你在前面做事,实际上朕在后方,也出力不少,朝廷里的这些官员们,基本上也都出了力,都可以称得上是功臣。”

  “因此,看在他们的功劳份上,整整十年时间,只要他们做的不是特别过分,朕都不会治罪,也不会兴什么大狱。”

  “但是现在……”

  皇帝默默摇头道:“朕体谅他们,以宽厚待他们整整十年时间,到现在,朕只是想要做成迁都,让朝廷稳固下来,他们为了一些自己的利益,就全然不体谅朕了。”

  “养不熟啊。”

  皇帝低头喝茶,默默说道:“既然他们不体谅朕,这些年他们的错处,朕就不能再视而不见了,沈卿那句话说得很好,咱们当年发奋图强,打下来的半壁江山,不是替他们打下来的。”

  “希望这一次之后,朝廷的吏治能够清明一段时间,那么朕的苦心,就算是没有白费。”

  沈老爷微微低头,开口道:“臣以为,陛下待他们还是太宽厚了,当年北伐的时候,朝廷里除了陛下运筹帷幄之外,真正出力的其实也就是兵部与户部,如今赵相在南京,当年兵部的姜尚书也已经致仕,当年的功劳,跟现在朝廷里的这些人,扯不上什么关系。”

  “依臣看来。”

  沈老爷沉声道:“治他们,就必须要下重手,他们贪墨的金银财物,多是出于百姓,朝廷里下重手,哪怕承担一些士大夫那里的骂名,但是百姓那里,就能多一口吃食。”

  “陛下。”

  “文官势力,已经太大了。”

  沈老爷微微低头道:“您是中兴之主,尚且需要顾忌那些文官们,您想一想,后世之君恐怕就更加不敢得罪他们了。”

  “臣,陛下这一次,要下手重一些,尤其是针对那些家中良田万顷的官员,要重重惩处!”

  所谓的王朝周期律,本质上就是土地兼并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底层百姓已经活不下去了,不得不挺身而出,竖旗造反。

  而实际上,大陈的土地兼并已经非常严重了。

  二十年前沈毅到东南做事的时候,当时的广东巡抚,老家就有十几万亩田地,人称半城。

  其他官员士大夫的情况,大抵也是类同的。

  诚然,因为沈毅开疆拓土,大陈的底层矛盾一下子被缓和了不少,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出现造反的情况,但是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洪德帝若有所思的看了看沈毅,然后哑然一笑:“朕原本还以为,沈卿这个读书人,会对骆勇站出来举告而心里有些不舒服,没想到沈卿比朕还要厌恨那些士大夫。”

  沈老爷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陛下,土地乃是百姓之根基,而大陈的土地兼并,已经相当严重了,底下的百姓们,有相当大一部分已经没了自己的田地,只能去给大户人家做佃户。”

  “臣知道,陛下这两年,想替大陈尽量多做一些事情,而臣觉得,土地问题才是最要紧的问题。”

  “趁着北方土地兼并还不严重,臣以为,陛下可以派一个信得过的人,到北方某一个州府,试行禁止土地买卖……”

  “四五年之后,再看成效。”

  “除此之外,户部再新建一个土地司,主要负责清丈以及管理全国的土地,其核心在于,慎重每一笔土地买卖。”

  “这件事情,只要能够做成,能够推行下去……”

  沈老爷正色道:“至少能替大陈多绵延五十年乃至于一百年的国祚。”

  听到这句话,洪德帝才忍不住微微色变。

  他低头咳嗽了几声,看向沈毅,长叹了一口气:“清丈土地……谈何容易啊。”

  “朕……恐怕不一定能做的成了。”

  沈毅低头道:“陛下春秋鼎盛,只要去做,就一定能够做的成。”

  “臣有一个建议。”

  皇帝笑着说道:“你说。”

  沈毅沉声道:“派四皇子去户部做这件事,给他两年时间,让他去清丈淮河以南的土地。”

  “他如果能够做成这件事,而不是成天只会在臣家里的后院里打转……”

  沈毅面色严肃:“臣便认为,陛下没有选错人。”

  皇帝陛下闻言,也面色严肃了起来,他看了看沈毅,问道:“朕还以为,沈卿只对兵事感兴趣。”

  沈毅微微低头,开口笑道:“陛下,臣一直以来,对农事的兴趣,都要强过对兵事的兴趣。”

  “您可能忘了,臣许久之前就跟您建议过,要在朝廷里建设农学院,以培育更好的种子,让地里长出来更多的粮食。”

  皇帝哑然一笑:“朕记得,那个时候,沈卿还跟朕说,要将农学纳入科考,这事太过离经叛道,朕没有办法应允。”

  “不过……”

  皇帝陛下摸了摸下巴,开口道:“等朝廷这些官员处理完成之后,朕会好好考虑沈卿这个提议的。”

  真正让洪德帝心动的,是沈毅那句可以多延续五十年到一百年国祚。

  这才是洪德帝的出发点。

  他毕竟是皇家深宫里养出来的孩子,想事情的角度,不可能从黎民百姓的视角出发。

  身为皇帝,他所求的就是让大陈国祚绵长。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