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917章

作者:漫客1

  他要保证沿途不会有任何情况,不会有北齐的伏兵,他才可能会有下一步动作。

  之所以有两种选择,不仅仅是两个人的性格使然,更多的是因为,凌肃的担子更重。

  凌肃是抗倭军成立时候,就一直主持抗倭军军务了,当初的抗倭军老人们,有一个算一个,包括薛威万钟刘明远张猛这些人,都是他带出来的。

  到现在,虽然一部分人已经跟他生分了,但是右路军那些老人们,一直跟他跟到现在,在这场北伐中却一直没有太大的功劳。

  或者说,相比较左路军与先锋军来说,功劳要稍微黯淡一些。

  因此,凌肃凌山谷,心里也有些着急。

  毕竟眼见着,北伐之战可能就要告一段落了,他必须要为下属们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利益。

  而苏定大不一样,他是半路出家的,到现在能够稳稳的掌握左路军,最早是因为沈毅的力捧,在后面就是因为他的个人能力,而且左路军到现在,有钟明等不少年轻将领涌现出来,因此苏定不至于被下面的人推着走。

  或者说,他在这方面的压力不大。

  再加上,他距离燕都实际上是要近一些的,因此也有一些时间,前去探明敌情。

  沈毅文书传到之后的第三天,一个一身甲胄的年轻人,来到左路军大营,被拦下来之后,他不慌不忙的说道:“右路军总旗凌鹏,奉凌将军之命,求见苏大将军!”

  拦下他的人,闻言上下打量了他几眼,然后扭头去汇报去了。

  很快,从左路军中军大帐里,也走出来一个只有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年轻人身材瘦长,但是步履很是扎实,虽然年轻,但是看起来非常沉稳,他走到大营门口之后,对着凌鹏抱拳行礼:“凌世兄。”

  凌鹏看了看他,随即笑了笑:“是苏大将军的公子?”

  这年轻人再一次微微低头,抱拳道:“小弟苏方,见过世兄。”

  凌鹏咧嘴一笑,上前抱拳还礼,然后伸手拍了拍苏方的肩膀,笑着说道:“早听说苏大将军的公子也到了咱们淮安军里来,却一直未曾见过,今日终于得见了!”

  他对着苏方咧嘴笑道:“苏大将军与我父一样,都是世袭千户出身,想来苏兄弟应该是自小习武的,等我见了苏大将军,了了差事,咱们哥俩找个地方比划比划。”

  苏方也很喜欢这种爽直的性子,闻言微微低头,笑着说道:“等见完了家父,世兄教我几手,也是可以的。”

  二人一前一后,很快来到了左路军的大帐之中,凌鹏见了苏定之后,直接单膝下跪,低头道:“卑职凌鹏,见过大将军!”

  他顿了顿,又低头道:“小侄凌鹏,拜见叔父。”

  苏定这会儿也在翻看斥候营送来的文书,闻言默默放下手里的东西,看了看凌鹏一眼,抬手道:“贤侄快快请起。”

  前段时间,苏定与凌肃之间,有了一些不太相同的意见,不过他们这一辈的龃龉,苏定还不会小气到算在孩子身上,因此他对凌鹏,还是颇为客气的。

  凌鹏起身之后,先是手捧文书,然后低头道:“叔父,我父已经领右路军北上,开往燕都,父亲想要知道,您的左路军什么时候动作,要不要相互策应。”

  苏定伸手接过凌鹏递过来的文书,一边拆信,一边开口说道:“我这里,是两三天前接到了沈公的示意,当天就派出了斥候营北上,这会儿第一批斥候已经回来了,估计两天之后,左路军就能掌握北边的大概情况,然后就会整兵北上。”

  凌鹏低头道:“叔父,家父说,根据邸报司跟内卫的情报,北齐的军队已经全面往后收缩,这个时候应该全力北上,争取最快的速度到达燕都,协助薛将军那里,将燕都直接围起来。”

  苏定低头喝了口茶水,他指着大帐里的椅子,示意凌鹏坐下,等后者落座之后,苏大将军才缓缓说道:“贤侄,内卫与邸报司,并没有太多人,他们在一些并不需要大规模人手的情报上,相信他们自然没有问题。”

  “但是,我这里到燕都还有三百里,这么大的地方,内卫与邸报司算在一起,也不可能打探的清楚,只有我的斥候营去清理过一遍,我才能彻底放心。”

  “不过……”

  苏定笑了笑,开口道:“我这里距离燕都还近一些,要是真决定北上。相比较凌大将军,说不定能够后发先制。”

  “贤侄回去告诉凌大将军,只要时机合适,左路军这里,会尽快北上,与他互相配合,推到燕都城下。”

  凌鹏闻言松了口气,连忙起身,低头行礼:“小侄明白了。”

  两个人又说了几句话之后,凌鹏告辞离开,苏方一路把他送到了外面的大营里。

  凌鹏走到大营里之后,犹豫了半天,还是忍不住扭头看了看苏方,长叹了一口气:“兄弟,令尊也太谨慎了一些,我听说北边的齐人已经被吓得屁滚尿流了,这个时候,哪里还有什么伏兵……”

  苏方不急不躁,微微一笑道:“家父早年在明州卫做千户,一个不小心就会碰上倭寇,千户所里的兄弟们,不少被倭寇杀了,死在了战场上。”

  “父亲说,千户所里的兄弟们,都是被他害死的,从那个时候起,他老人家就越来越谨慎小心了。”

  两个淮安军二代走在外面,边走边聊。

  “凌世兄去过建康没有?”

  凌鹏微微摇头:“没有去过,不过我家兄长去了,至今还不曾回来。”

  “唔。”

  苏方点了点头,问道:“那世兄见过侯爷吗?”

  “见过见过。”

  提起这个,凌鹏眼睛都亮了起来。

  “见过好几次,我大兄就跟在侯爷身边做事。”

  “真好。”

  苏方感慨了一句,然后抬头望天:“有时间,我定要去一趟建康。”

  凌鹏一愣,然后笑着说道:“沈公都不在建康,贤弟去建康做什么?”

  “去拜谒朝廷。”

  这位左路军少将军语气悠悠,缓缓说道:“还要去侯府,拜见侯府的主母。”

  凌鹏咧嘴一笑:“等军中的事情忙完,咱们兄弟一起去建康。”

  “好。”

  苏方微笑着与凌鹏击掌,然后笑着说道:“一起去见见,建康的小侯爷。”

  “生得什么模样。”

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拜托沈卿了!

  事实证明,有时候莽一些,比按部就班更有效果。

  当左路军斥候营回报苏定的时候,苏大将军的脸色就有些不太好看了。

  从静海一直到燕都,十日之前还在,并且与左路军交战过的诺勇主力,此时已经全部后撤。

  只留了一两万人,依旧在与左路军交战,伪装成诺勇所部的主力,阻拦左路军前进的步伐。

  也就是说,北齐基本上已经放弃了抵抗,开始全面后撤,企图保存实力了。

  当然了,虽然苏定浪费了一些时间,但是在战场上,领兵稳妥一些并不是什么坏习惯,相反,如果行事莽撞,可能一个不小心,就回把全军葬送。

  探明前线的情况之后,左路军也开始提兵北上。

  三百里的距离,左路军只用了十天的时间,几乎是毫无阻碍的推到了燕都城下。

  而原本用来伪装成主力的齐军,在见到左右两路大军主力全部北上之后,也开始仓皇后撤。

  而这个时候,右路军凌肃,也开到了距离燕都四十里的位置,与左路军不同的是,因为他没有提前派斥候探路,北上的过程中,还是碰到了不少小股齐军的,因此耽误了一些时间。

  而这个时候,薛威的先锋军,已经抵达燕都西边七八天了。

  与此同时,刘明远的登州水师,与周怀的那一路偏师,也在北进的路上,用不了多久,淮安军全体将士,就会在燕都齐聚。

  当三路主力军到达之后,三位主将互相通信,最终约定在凌大将军的大帐里见面。

  当天晚上,薛威与苏定两个人都骑马赶到,三个人互相抱拳行礼之后,凌肃上下打量了一下薛威,忍不住惊呼了一声:“薛兄弟,怎么瘦成这样了?”

  从前的薛威,尤其是跟了沈毅之后的薛威,因为吃的好了,加上他本身就很高大强壮,是个二百斤以上的壮汉,如同一座小山一样,但是差不多一年多时间没见,薛威现在已经瘦了一整圈,脸上的线条都变得深刻了一些。

  薛大将军浑不在意,摆手笑道:“凌将军不知道,去年下半年兄弟在大同跟鞑靼人放对,第一仗我就差点死在鞑靼人的骑射之下,要不是有城池可以守着,二位哥哥就看不到兄弟我了。”

  “即便如此,一直到今年下半年,我那里都打的很艰难。”

  薛威坐了下来,仰头猛地灌了一口水,开口道:“他娘的,那些鞑靼人,骑马就是比咱们快,射的就是比咱们准!”

  “我每天做梦都在想着,怎么跟那些鞑靼人纠缠,加上经常要出去跟他们纠缠,有时候几天几夜都不合眼,一年时间熬打下来,自然就瘦了一些。”

  一旁的苏定看着薛威,思索了一番之后,问道:“薛将军,鞑靼人的战力,具体如何?”

  薛威看了看两个同袍,低头叹了口气,开口道:“这么说罢,一直到今年下半年,我练了一整年的骑兵,也只是能够勉强跟一支普通的鞑靼骑兵过手,但是同样的一支骑兵开到宣府。”

  薛威微微昂首道:“我一千多骑,打朱里真骑兵两千六百余骑,杀的他们大败亏输!”

  苏定闻言,有些出神,开口道:“那看起来,将来的边患,恐怕不止是山海关外的朱里真人,更难以处理的,应该是这些鞑靼人。”

  “不错。”

  薛威开口道:“沈公私下里跟我说过,如果咱们这一次北伐不成,将来天命所归的,多半就是这些鞑靼人。”

  凌肃也想了想,然后开口笑道:“沈公说的,应该是几十年乃至于百年之后的鞑靼人,现在的鞑靼人,至多二十万户,甚至只有十几万户,他们底蕴远远不够。”

  薛威苦笑道:“我能占下大同,是因为鞑靼人主动撤退了,跟着沈公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打这种全然占不到任何便宜的仗。”

  苏定从怀里取出一张精巧的地图,铺在了桌子上,然后手指着山西的位置,对着薛威说道:“咱们淮安军在战事告一段落之后,大概会成为大陈在北疆的边军,到时候薛将军,估计要驻扎在这里,也只有薛将军,有应付鞑靼人的经验。”

  “也没有什么经验。”

  薛威咧嘴笑道:“他们攻城很是差劲,拖住他们就是了,不过跟这些鞑靼人打仗,很是锻炼骑兵,我手下有三个千户营的骑兵,跟这些鞑靼人纠缠了近一整年,虽然只剩下了一大半,但是剩下的几乎都可以称得上是骑兵精锐了。”

  苏定笑着说道:“也就是薛将军这种性子,才敢用鞑靼人这样的强敌练兵,要是苏某过去,恐怕只敢据城固守了。”

  凌肃伸手,给两个人倒了茶水,然后咳嗽了一声,微笑道:“二位,今天咱们难得聚在一起,我们各自所部,也都距离燕都不远了,是不是应该商议商议,如何攻燕都的事?”

  薛威接过茶水,对着凌肃咧嘴笑道:“凌将军,我部在燕都西边,你们右路军在燕都南边,苏将军在燕都东边,现在只差封住北边,就可以围住燕都了。”

  说到这里,薛大将军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现在不清楚燕都城里还有多少齐军,我那里兵力太少,只能够勉强守住西边,还要两位哥哥派人,去封住燕都北边,防止燕都里的齐人北逃。”

  苏定默默说道:“我已经派人去北边探查情况了,按照邸报司内卫还有斥候送回来的消息看,这几个月时间,燕都城里的朱里真人一直在北撤,北边的官道上,都被轧出了一个个深深的车辙印。”

  薛威闻言大怒,拍了拍桌子,闷声道:“这帮狗娘养的胡人,这些年不知道在北边搜罗了多少好东西,眼下估计都被他们运到关外去了!”

  凌肃看向苏定,开口道:“苏将军,咱们各派两万五千人,去封住燕都北边的门户如何?”

  苏定想了想,先是点头,然后开口道:“这自然没有问题,不过我提议,凌将军与薛将军调换一下位置。”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由右路军驻扎在燕都西边,我们左路军驻扎在燕都东边,薛将军守住南边,这样不管南北哪里有情况,咱们两路兵力多的大军,都可以尽快支援到。”

  苏定又看向薛威,沉声道:“薛将军在山西打的艰苦,现在领兵太少了,我从左路军分出去十个千户营给薛将军。”

  薛威摆了摆手,摇头道:“不用不用。”

  他咧嘴笑道:“我没什么大本事,也领不了太多兵,就现在自己带出来的兵,用着就足够顺手了,到时候打起来,万一把左路军的兵伤了,苏将军还要埋怨我。”

  苏定连忙站了起来,微微低头道:“薛将军这是什么话?整个左路军,都是薛将军您带起来的。”

  薛威摇头:“不能这么说,我领左路军的时候,左路军才多少人?”

  凌肃低头喝茶,不紧不慢的说道:“围了燕都以后呢?”

  薛威不假思索的说道:“自然是上报沈公,请沈公过来主持大局。”

  苏定也点头道:“这种时候,是要请沈公过来。”

  凌肃微笑点头:“那好,今天定下来,咱们就这么办。”

  他看向薛威,伸手拍了拍薛威的肩膀,叹了口气:“这场战事之后,兄弟你一定要好好休养几年,你现在年轻,伤了身体感觉不出来,等你年过四十,各种毛病就都找上来了。”

  薛威笑着说道:“老哥哥放心,我自己的身子,自己心里有数的。”

  ……

  泰安州,天子行宫之中。

  沈毅手里捧着文书,来到皇帝面前陛见,他微微低头,沉声道:“陛下,前线的事情进程,远超臣之预料。”

  “齐军大量撤回关外去,王师很顺利的围了燕都。”

  “臣准备这就动身北上,替朝廷,替陛下……”

  “取回旧都。”

  洪德皇帝闻言,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他站了起来,走到沈毅面前,重重的拍了拍沈毅的左肩。

  “拜托沈卿了!”

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托孤

  燕都皇城皇宫一处偏殿里里,昭武皇帝神色平静,坐在自己的的位置上,在这处不起眼的偏殿之中,坐着大将军郎琰,大将军诺勇,以及昭武皇帝的三个年长的儿子。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