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760章

作者:漫客1

  但是这件事情能不能成,不在沈毅自己,也不在裴俊。

  而在朝廷。

  在朝廷的意思就是,这件事,洪德皇帝自己,也是说了不算的。

  两位主帅说了会话之后,沈毅起身,开口道:“这东明县,是淮安军驻地,大将军到了这里,便是客人,只在这里喝茶总不是个事,我让人备了酒席,给大将军接风。”

  裴俊也很爽快的站了起来,面带笑容。

  “都听中丞安排。”

  很快,两个人就在酒桌上坐下。

  裴俊是禁军出身的武人,在禁军里待了二十多年,喝酒自然不会太差,两个人几轮推杯换盏之后,沈毅放下酒杯,吐出一口酒气。

  “大将军应该知道,我手底下有一个邸报司,在建康,就写一些文章刊印,在战场上则负责刺探一些消息,既然河南战场打的不太顺畅,我准备派一些邸报司的人过去,帮助大将军探察消息。”

  裴俊想了想,给沈毅倒酒:“中丞,北境内卫是不是也可以往河南派一些?”

  沈毅微微摇头,无奈道:“大将军可能误会了,我现在虽然能看内卫的消息,但是调不动他们,而且与大将军说句实话。”

  沈老爷跟他碰了碰酒杯,轻轻叹了口气:“北境内卫大部分精力,都在燕都。”

  “暂时在战场上,并没有太大助益。”

  裴俊点了点头,敬了沈毅一杯酒:“如此,裴某就多谢中丞了。”

  沈毅笑了笑,说了句不客气。

  其实邸报司在战场上的作用,也不是很大,真正在战场上能起到关键性作用的,还是军中的斥候以及派出去的探子。

  而且邸报司能够提前布到河南去,对于沈毅把握总体战局,是大有帮助的。

  这天晚上,两个人密谈到很晚。

  回到住处之后,两个人各自给皇帝陛下写了一封信,交待了一番二人谈话的经过。

  毕竟两个人都是手握重兵的主帅,私下密会,有些犯忌讳。

  当然了,两个人上书的内容里,都不约而同了略过了关于北伐大将军的内容。

  次日,裴俊告辞离开,沈毅一路把他送到了城门口,二人在城门口告别,临别之际,沈老爷轻声笑道:“大将军,从今天开始,再莫提所谓担担子的说法了。”

  听到这句话,裴俊一怔,他正要说话,就听到沈毅继续说道:“听说,这一两年,建康文官多有为难大将军,大将军若是心里不舒服,也不必藏着掖着,大可以向陛下抱怨抱怨。”

  “咱们北伐,是为了朝廷千秋大业,凭什么要受那些文官的气?”

  裴俊若有所思,忽然眼睛一亮,他正要说话,沈毅微微摇头,笑着说道:“领会得就好。”

  与沈毅的关系不错,说明在北伐的过程中,会与沈毅与淮安军精诚合作,不会在北伐的过程中捣乱。

  但是跟文官不对付,说明他裴俊跟沈七关系好,只是单纯的为了北伐大业,骨子里跟文官,跟沈七,依旧不是同路人。

  这样,天子那里会放心不少。

  说完这句话之后,沈毅忽然笑了笑:“大将军不会一转身,就把我的话,一字不落的密奏陛下罢?”

  裴俊连忙摇头:“中丞放心,决然不会。”

  沈老爷脸上依旧带着笑容:“报也没有什么,陛下总不能说我挑拨大将军与文官之间的关系。”

  说到这里,沈毅与裴俊,拱手作别。

  裴俊抱了抱拳,翻身上马,一抖缰绳,坐骑立刻跑出老远。

  等跑出数十步之后,马背上的裴俊,回头看了看那个已经转身进城的年轻人,忍不住轻声感慨。

  “读书人心眼子真是多啊……”

  ……

  东明县正北方,有个州城,名叫开州。

  沈毅与裴俊会面的时候,张猛正在领兵攻开州城。

  开州虽然是州城,但不是特别大,守军也不是很多,本来不用耗时多久,就能够打下来。

  不过张猛跟凌肃跟久了,打仗有些谨慎,既担心东昌府的齐人支援,又担心齐人设伏,打了四五天,还没有破城。

  到了第六天,送走了裴俊的沈毅,亲自来到开州战场。

  张猛毕恭毕敬站在沈毅的马前,躬身行礼:“沈公!”

  沈毅跳下战马,抬头看向这座州城。

  张猛低着头,把大致的战况与沈毅说了一遍。

  沈老爷听完之后,面色平静。

  “从今天开始,可以放开手去打了。”

  “不必担心齐人援兵会扑过来。”

  张猛挠了挠头,低声问道:“沈公是收到什么关键情报了么?”

  沈老爷笑了笑:“说反了,不是我收到情报,而是齐人应该已经收到情报了。”

  这个时候,不管是图远还是周元朗,大概都已经收到消息了。

  大陈近半西路军,也就是四万人左右,现在正在兰阳,陈留一带。

  距离开州,只三百余里。

  这个距离,齐人的援兵到了之后,只要被张猛黏个两三天,河南的陈军马上就能赶到支援,将他们统统留下来。

  只要周元朗不蠢,一定不敢再在这里用重兵了。

  因为……

  他的兵力已经不够了。

  想到这里,沈老爷拍了拍张猛的肩膀,淡淡的说道:“放开手脚去打。”

  他抬头望天,缓缓说道:“这个时候,左路军应该快进济南府境内了。”

  张猛对沈毅自然是全然信任的,他闻言精神一振,低头道:“末将遵命!”

  说完这句话,他犹豫了一下,问道:“沈公,只左路军一路军去打济南府么?”

  沈老爷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好好打你的仗,不要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听从将令就是。”

  “该调你们去打济南的时候,自然少不了你们的。”

  说到这里,沈中丞笑骂了一句:“好像我,亏待过你们功劳一样!”

  张猛缩了缩头。

  “沈公,末将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担心左路军吃亏……”

  见沈老爷皱眉,他连忙低头抱拳,小心翼翼往后退。

  “末将,这就去安排下一轮进攻……”

  说罢这个大个子将军飞快转身,一溜烟跑了。

  沈毅看了看张猛离开的背影,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释然一笑。

  “不知不觉,已经不是当初打倭寇的时候了。”

  此时,沈老爷抬头出神。

  他回想起了当初还是抗倭军的时候。

  想起了那时的凌肃,薛威,刘明远,张猛,万钟等人。

  那时候,这些人还都是千户百户的身份,连个像样的铠甲也未必有,碰到倭寇,有时候眼睛一红,端着狼筅就冲上去了。

  热血,年轻,不计利害。

  想到这里,沈毅轻轻眯了眯眼睛。

  “当初那些在战场上,拿着刀就嗷嗷叫跟倭寇拼命的人,现在……”

  他喟然长叹。

  “都已经成大人物了啊……”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燕都睿亲王

  济南城北十里。

  周元朗与图远,都坐在官道旁边的亭子下面,时不时抬头,看向道路远方。

  图大将军抬头,看向周元朗,皱着眉头,低声道:“先生,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周元朗也不怎么打得起精神,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微微摇头:“我与大将军,几乎是同时收到的消息,大将军不知道的事情,我如何能知道?”

  一天前,他们两个人先后接到消息,朝廷派遣睿亲王赵良虎,南下督战。

  睿亲王是与先帝永平帝同代的皇族,比永平帝略小一些,不过今年也已经五十岁出头了。

  他出生那会儿,朱里真人刚入关二十年,那个时候北齐当家的人还是一些“老辈子”,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汉化,因此取名字,还带了不少朱里真语在里头。

  比如说这位睿亲王,他本名谋良虎,在朱里真语中有威武的意思,后来北齐的太宗皇帝全面汉化,皇族改姓了赵,他也就改了个音译的名字,唤作赵良虎。

  图远瞪大了眼睛看着周元朗,低声道:“先生,清净司不是……”

  周元朗低眉,面无表情:“清净司没有跟我报告这件事。”

  说完这句话,他抬头看了看图远,两个人的目光之中都有了一些忧虑。

  清净司现在,虽然是周元朗代管,但是很明显,这个职司并没有完全听从于他,归根结底,还是皇帝陛下在管着。

  而清净司隐瞒这件事,就说明皇帝对于山东战场的战况很不满意,甚至偷偷摸摸派了个皇族下来督战。

  之所以瞒着图远和周元朗,就是要来个突然袭击,好让前线战况无从隐瞒。

  而周元朗低着头,脸色更加不好看了。

  他算是文官。

  至少对于朝廷的制度,比图远知道的更清楚。

  理论上来说,一个战事,不会有两个督战的钦差。

  即便第一个钦差犯了过错,朝廷也应该是撤换,而不是同时增派第二个钦差过来。

  如今,他这个督战的钦差尚在,朝廷却又派了个亲王过来,作为督战的钦差,就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朝廷对他周元朗不满,派了这位睿亲王来替换他,说不定还会降罪。

  而第二种可能是……

  想到这里,周元朗脸色更加不好看了。

  第二种可能是,朝廷现在,已经乱了!

  从昭武帝,到下面的臣子们,都因为山东战场乱了心神,连朝廷的一些规矩,都已经不顾了。

  如果是后者的话。

  周元朗深呼吸了一口气,正要说话,一旁的图大将军突然站了起来,看向官道上,提醒道:“先生,钦差仪仗似乎到了。”

  周元朗抬头看去,只见道路远方,已经隐约可见钦差的回避牌。

  图远默默的看向远方,低声道:“这位睿亲王,当初先帝似乎并不喜欢。”

  “在民间风评,更是奇差……”

  “皇上用宗室倒也罢了,怎么用起睿亲王来了……”

  周元朗微微摇头,叹了口气:“亲王驾到,不要多说了。”

  他顿了顿,轻声道:“听闻这位亲王好色,好好招待招待他,让他心满意足离开就是了。”

  图远点头,开口道:“先生放心,昨天就已经准备好了,济南城里有数的名妓,都已经召到钦差行辕等着了。”

  周元朗沉默了一会儿,苦笑道:“若是几个妓女能够解决,那真是谢天谢地了,就怕他看上了民间女子,然后乱来。”

  “山东民心,本就已经不再了……”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