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740章

作者:漫客1

  崔煜上下打量了一眼沈毅,沉默了一会儿之后,长叹了一口气:“中丞得空否?一起去喝点酒,暖暖身子?”

  沈毅想了想,问道:“这会是年尾,下官一介闲人,相爷也清闲么?”

  “今年该处理的事情,二十五那天廷议的时候,便已经处理完了,如今只剩下一些零碎。”

  崔煜轻声道:“中丞不赏脸。”

  他指着不远处的一个茶楼,开口道:“那就去那家茶楼里坐坐,老夫经常去。”

  沈毅哑然一笑,这才点了点头,跟着这小老头一起在茶楼坐下。

  等坐定之后,沈毅才轻声道:“皇城底下,一切都在内卫目视之中,相爷真是心大啊。”

  崔煜微笑道:“这建康城里,何处不在内卫目视之中?”

  沈毅闻言,若有所思。

  按照崔煜的说法,归云楼,自然也在内卫目视之中了。

  不过沈毅吃不准崔煜知不知道归云楼,因此没有多话。

  崔相公喝了口热茶,看着沈毅,微微叹了口气:“沈中丞,那些毁你名声的读书人,与老夫无关。”

  “你怎么处理他们,也跟老夫无关。”

  沈毅闻言,抬头看了看崔煜,面露笑容。

  心里一阵暗爽。

  这是当朝宰相啊!

  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他这句话一说出口,是的的确确向自己低头了!

  压得宰相低头!

  不过沈毅的修养已经到了,闻言面如平湖,淡淡的笑了笑:“与相爷无关,与相爷的那些门生故吏,有没有关系?”

  “老夫不知道。”

  崔煜微微摇头。

  “即便有关系,今天他们也已经吃足了苦头。”

  崔相爷顿了顿,继续说道:“今后,应该也会长记性了。”

  沈毅微笑不语。

  崔相再一次喝了口茶水,长叹了一口气:“今天过后,老夫在朝中,几无声音了。”

  面对沈毅这种攻势,如果崔煜在事后不报复回去,那么他在朝廷里的威望,将会立时大跌。

  建康高层,不会再把他这个宰相当回事,门生故吏们,也会离心离德。

  同样的道理,沈老爷一定会声名大噪,从此之后其他人如果想招惹他,就要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宰相级别的本钱!

  不过崔煜的话,还是夸张了一些。

  有损威望是有损威望,但是相位还在,一切都能慢慢从别的地方找补回来。

  前提是,他还在宰相位置上。

  这也是,他今天在这里等沈毅的原因。

  因为他虽然知道皇帝会当和事佬,但不知道,皇帝能不能劝得住。

  这年轻人,太护臂了。

  眼下,吃点亏不要紧,保住相位才要紧。

  毕竟这个当口,北伐是第一要务,朝廷里没有人能跟沈毅硬碰硬。

  当然了,首相陈靖,或许有点可能。

  说完这句话之后,崔相抬头看向沈毅,又叹了口气:“而中丞你,立时成为朝廷里,最耀眼的几人之一。”

  沈毅端起茶杯,敬了崔煜一杯。

  “朝争不及家人。”

  “若非祸及家人,下官其实……”

  “也不想如此张扬。”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大年初一的战火

  朝廷斗争。

  细想起来惊心动魄,但实际上,大多数都是像现在这样,两个人坐下来喝几杯茶,胜负就落定了。

  不过这种胜负,事后双方都不会宣扬,会给对方留面子。

  不然一个宰相的能量,撕破脸跟沈毅硬拼到底,那么沈毅自己也不会太好受。

  几杯茶喝完之后,沈毅起身告辞。

  崔煜也站了起来。

  茶楼门口,一老一少两个进士,拱手作别。

  临走之前,沈毅回头看了看崔煜,笑着问道:“崔相今年高寿?”

  崔煜哑然一笑。

  “沈中丞不知道?”

  几位宰相,是朝廷里的最高领导了,在朝廷里做官,不要说他们的岁数,他们的寿辰,都是要牢牢记在心里的。

  沈老爷摇头:“不知。”

  崔煜微微叹了口气:“六十有一了。”

  “那也不小年纪了。”

  沈老爷面色诚恳:“崔相好好保重身体。”

  崔煜被这句话,说的有些摸不着头脑。

  “沈中丞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沈老爷面带微笑:“下官与崔相之间的龃龉,大多出于政见不同,这些不同,无非是在北伐上。”

  “崔相多活一些年岁,将来就可以看到有一天,下官把大陈龙旗,重新插在燕都高城上。”

  这一句话,让崔煜一直平静的面色,一下子变得难看了不少。

  他深呼吸了好几口气,才抬头看向沈毅,开口道:“借沈中丞吉言,老夫争取多活几年,好好看一看,中丞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袁渡。”

  他顿了顿之后,低眉道:“老夫,比袁渡年长不了几岁。”

  沈毅微笑点头。

  “崔相睁大眼睛,好好看着就是。”

  说罢,他潇洒转身,背着手离开。

  崔老头站在原地,目送着沈毅离开,等沈毅走远之后,老头才微微摇头,对着一旁的随从说道:“让轿夫过来,回家。”

  这随从一愣,抬头看了看天色。

  这会儿,才是午后。

  “老爷,您不去中书了?”

  “去干什么?”

  崔相爷终于露出了怒容:“让人家看笑话吗?!”

  ……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建康城一切如故。

  除了被沈毅弹劾的那几个人统统被查办了之外,仿佛再没有任何波澜。

  而沈毅,除了家里处理送来的军务,闲下来之后,要么是大义坊见顾老头,要么就是跟赵师伯说说话。

  当然了,更多的是去鸡笼山,帮老丈人弄甘泉书院建康分院。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一整年的时间,这座书院已经基本上弄好了,等开了春之后,就基本上可以开始“招生”了。

  生活一片平静。

  一转眼,好几天时间过去,时间来到了大年初五。

  这天早上,沈毅还没有从床上起身,就被蒋胜叫醒,一连好几封文书,递在了睡眼惺忪的沈毅面前。

  沈老爷拆开一看,困意就基本上全消了。

  他连忙起身,刚穿好外衣,就有小太监到了沈家前院,请沈毅进宫。

  很显然,宫里的那位皇帝陛下,也收到了消息。

  沈毅没有急着进宫,先是在房间里,飞快的写了两封信,让蒋胜送出去,然后才换上了一身常服,跟着两个小太监一路进了宫里,在甘露殿,碰到了同样顶着黑眼圈的皇帝陛下。

  皇帝招呼沈毅坐下,不怎么在意形象的揉了揉眼睛,问道:“沈卿那里,应该也接到消息了罢?”

  沈毅微微低头,开口道:“是,臣刚收到消息。”

  他吐出一口浊气,开口道:“东昌府,兖州府,青州府,以及莱州府,几乎同时遭遇齐人袭击。”

  他抬头看了看皇帝,低声道:“大年初一……”

  “嗯。”

  皇帝也正色起来,轻声道:“前几年打仗,哪怕打得再凶,进了冬天,大家也就偃旗息鼓了,这一次齐人,连年都不过了……”

  沈毅认真思考了一会儿,开口道:“陛下,几份战报臣都认真看过了,兖州城有一万守军,臣临走之前还调了个大将守城,不会有什么问题。”

  “青州的左路军与莱州的先锋军,可以互为依仗,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可能会有问题的,就只有东昌府的右路军,也就是凌肃所部。”

  “他东边是济南府,西边是大名府……”

  皇帝揉了揉自己的眉心,认真思考了一会儿,忽然笑了笑,开口道:“看来,齐人已经急了。”

  沈毅微微点头:“陛下,早在他们不顾一切,往山东河南增兵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急了。”

  “冬天本就不太适合打仗,他们这一次年关动手,一是想出奇兵,二是要欺负咱们王师,没有他们耐寒。”

  如今的淮安军,虽然经过好几轮整编,但是主体依旧是“南方军”,尤其是淮安军最早的那一批人,更是浙江福建乃至于广东出身,不怎么能够忍受寒冷。

  因此这几年时间,基本上一进入冬天,沈毅都会暂时停止战事。让他们得以休息,扬长避短。

  现在,齐人抢在年关动手,显然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皇帝陛下看着沈毅,问道:“沈卿准备怎么处理?”

  “臣进宫之前,已经给凌肃去了信,让他当心两侧夹击。”

  “必要时,可以先撤出东昌府,返回兖州府待命。”

  皇帝敲了敲桌子,叹了口气道:“这信送过去,至少又是两三天时间。”

  “陛下放心。”

  沈毅回答道:“臣回来之前,已经跟他们交代好了,如果见机不对,他们会主动后撤的,就算吃亏……”

  “也不会吃大亏。”

  沈老爷目光幽幽:“陛下,这应该是齐人在山东,最后的一轮反扑了。”

  “之后,他们将会越来越弱。”

  皇帝哑然一笑:“你不要哄骗朕,何以见得?”

  沈毅看向北边,轻声道:“陛下,历来哪怕战事再凶,也没有不让将士们过年的。”

  “齐人虽然是借着这个心理,打了咱们一个出其不意,但是齐军十成里,至少也有七八成是汉人。”

  “即便是朱里真人,也是要过年的。”

  “若是战事顺利,一个年节可能无关痛痒,他们现在本就不顺,将士们心中怨气,只会更大。”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