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655章

作者:漫客1

  “到了明年北齐改元之后,他该笼络的人心笼络完了,大概就能睡得着觉了。”

  沈毅仰头喝完杯中的烈酒,又用夹子夹起一块木炭,旁边的火炉里丢了进去,看着火炉里溅起的火星,有些出神。

  “那个时候,齐人一定会再一次南下,想要夺回徐州诸州。”

  “打赢了那一场仗,山东一省便没有什么滞碍了,到时候战线……”

  沈毅微笑道:“可以直接推到黄河边上。”

  张简也喝了杯酒,思考了一会儿,问道:“子恒心里可有把握?”

  沈毅摇头。

  “打徐州,我心里也没有把握,不也做成了?”

  “现在淮安军的兵力,已经数倍于当初在淮安府的时候,我心里虽然没有十成的把握,但是也没有太担心。”

  说到这里,沈毅看了看北方,皱眉道:“本来想趁着敌人北撤的机会,看能不能拿下兖州的。”

  “结果……”

  他叹了口气道:“兖州现在,有数万守军,很难取下来,只好等西路军北上之后,再考虑兖州了。”

  西路军北上,北伐军的兵力便立刻倍增,到时候西路军攻河南,沈毅取山东的难度,就会骤然降低。

  而沈毅之所以放弃在年前进攻兖州,是因为最近内卫的情报陆续送回来,齐军已经完全转攻为守,准备严防死守兖州。

  而现在,一是攻城器械不全,二是兵力也不算太足,所以沈毅才准备把攻兖州的事情放一放。

  “师兄……”

  沈毅放下手里的酒杯,看向张简,开口笑道:“过几天,我要回一趟建康。”

  张简先是点头,然后问道:“是想家了?还是陛下相召?”

  “都有。”

  沈毅轻声道:“陛下唤我回去的诏书,已经到了三天了,只是这几天……”

  他揉了揉脑袋,开口道:“整编之后的淮安军,没有从前那么顺手了,很多刺头跳出来,有些要我亲自处理……”

  “因此耽误了几天。”

  他看向张简,问道:“师兄回不回建康,我带你一起回去。”

  张简摇头笑道:“我家里人都回于潜去了,我即便是回家,也是回于潜,回建康做什么?”

  “倒是子恒你。”

  张简若有所思:“这个当口回建康去……”

  “不碍事。”

  沈老爷微笑道:“北边一直有人盯着,情报会一直送到我手上,至于淮安军……”

  “苏定与凌肃两个人,都很稳重,不会出什么事情。”

  张简闻言,哑然失笑:“听子恒话里的意思,就薛将军不太稳重?”

  “他不能太稳重。”

  沈毅微笑道:“先锋军就是要有敢打敢拼一些,不然也不能称之为先锋了。”

  “说的有理。”

  他喝了口酒之后,开口道:“徐州又不少特产,其中也有糕点,这几天我准备一些,子恒回建康的时候,替我带给恩师。”

  张府尊叹了口气道:“一转眼,已经两年多没有见到恩师了,也不知道他老人家,是不是风采依旧。”

  听他提起赵昌平,沈毅想了想,笑着说道:“今年回去,我把二哥也带上,师伯见了二哥,应该会年轻好几岁。”

  张简哑然一笑:“你把我的副手带走,师伯倒是年轻了,我恐怕要老上好几岁了。”

  “师兄莫慌,等过了年关,我给你多带几个县令回来。”

  沈老爷打趣道:“只是不好再带咱们书院的人来,不然朝野要说咱们甘泉书院结党了。”

  “说起书院。”

  张简看着沈毅,开口道:“恩师来信说,陛下想让陆师叔入仕或者入建康办学,这件事子恒知道么?”

  “知道。”

  沈毅轻声道:“所以我才在这个当口,回一趟建康,岳父他……”

  “这会儿应该已经到建康了,今年在我家里过年,我回去……”

  “与他商量商量。”

  张简点了点头。

  “这样看来,子恒的确应该回去。”

  “你放心,徐州这里的政事有我,不会出太大的乱子。”

  沈毅从怀里,摸出了一块刻着沈字篆字的腰牌,放在张简面前,开口道:“师兄,这是我的牌子。”

  “要是出了什么事情,你拿着这块牌子……”

  “去找苏定。”

  张简拿起这块牌子,看了看,笑道:“这牌子莫不是可以调兵?”

  这话有点犯忌讳。

  因为调兵,是国之大事,不好玩笑,一般只有皇帝的牌子才能调兵,甚至皇帝的牌子都不太好调兵。

  沈老爷苦笑道:“师兄莫要开玩笑。”

  “只是让他配合师兄做事。”

  张简收下这块牌子,微笑道。

  “子恒现在,愈发有封疆大吏的风范了。”

  ……

  数日之后,沈毅把淮安军的事情处理完了之后,动身返回建康。

  此时已经是腊月天。

  他一路骑马,六百多里的距离走了四天左右,在第五天,终于抵达建康。

  建康城门口,皇帝陛下亲自出迎。

  沈毅下马,对皇帝叩首行礼。

  “臣沈毅,叩见陛下。”

  “臣不负圣望,今徐州,颖州,亳州,宿州,海州等诸州尽复。”

  沈老爷低头,声音低沉,铿锵有力。

  “大陈南直隶全省,光复了!”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大张旗鼓

  南直隶,对于大陈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了。

  至少六七十年无人提起。

  因为在大陈国都还在燕都的时候,建康江都所在的省,便叫作南直隶。

  直接归属朝廷管辖,无有省级的三司衙门。

  不过世宗南渡之后,建康这个大陈太祖皇帝所在,后来成为大陈陪都的城市,再一次成为都城。

  而且,南直隶淮河以北的部分全部失落,南直隶这个名字,也就无人提起了。

  如今,时隔近七十年,南直隶这三个字,再一次在大陈皇帝耳朵边响起!

  即便是已经即位十三年有余的洪德皇帝,听到南直隶这三个字,也觉得身上一麻,他立刻上前,一把把沈毅扶了起来,龙颜大悦。

  “南直隶,南直隶……”

  皇帝大笑道:“好一个南直隶!”

  “不是沈卿提起,朕几乎忘了这三个字了!”

  他回头看向身后的中书舍人沈恒,笑着说道:“小沈爱卿,你回去之后,起草告示,公告四海,告诉天下人,我大陈已经光复南直隶。”

  沈恒现任中书科中书舍人,起草文书正是他的职责之一,尤其是这种公告类型,已经确定的事情,也不需要中书复议,直接写出来就行了。

  沈恒微微低头,神态恭谨:“微臣遵命。”

  皇帝对他招了招手,笑着说道:“不用这么拘谨,你兄长回来了,还不来上前见过?”

  沈恒抬头看了一眼沈毅,深呼吸了一口气之后,默默上前,对着沈毅躬身作揖,几乎有些泪目:“兄长消瘦了许多。”

  沈老爷虽然没有亲自上战场,但是一年奔波劳累,自然也不会好过到哪里去,尤其是刚进徐州那段时间,几乎每天提心吊胆,也就这两个月才过了点安生日子,自然不会好受到哪里去。

  如今兄弟俩站在一起,沈毅明显比沈恒黑了不少,整个人的皮肤,几乎变成了小麦色。

  兄弟俩自小一起长大,尤其是父亲离开江都之后,沈恒几乎就是沈毅带大的,见到兄长辛苦,他自然不太好受。

  沈毅伸手扶起了他,笑着说道:“我不碍事。”

  “幼娘何时生产?”

  沈恒是年初五成的婚,成婚两个月之后,陈幼娘便怀了身孕,如今已经快要临盆了。

  沈家,即将再一次开枝散叶。

  沈恒低头道:“就在这个月了。”

  两兄弟说了会话,一旁的皇帝笑呵呵的说道:“好了好了,在城外不必多说,朕在宫里设了酒宴,今日沈家上下同去,为沈爱卿庆功。”

  沈毅这才看向皇帝车辇后面,父亲沈章,以及岳父陆夫子,还有夫人陆若溪,牵着穿着六品官服的沈渊,站在百官的右侧,迎接自己回来。

  沈老爷对着皇帝躬身道:“臣功劳浅薄,淮安军能有今日之功绩,俱是圣上英武,将士用命,如今淮安军将士尚在徐州前线,臣不敢居功,更不敢庆功。”

  “陛下亲自出城相迎,臣已经惶恐不安了。”

  皇帝一把拉着他的衣袖,哈哈笑道:“淮安军的功劳,朕自然是记下的,而沈卿之功,也是南渡以来所未有,朕也不会忘。”

  说着,他就要拉着沈毅上自己的龙辇,沈老爷惶恐不已,死活不肯坐上去,最后皇帝才作罢,让人另备了一辆王侯规格的车驾,载沈毅一家进宫。

  皇帝上了辇驾之后,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沈毅一家,对着小沈渊招手道:“来来来,朕的承直郎,来与朕同辇。”

  沈渊先是抬头看了看自己的母亲,又看了看已经拉着自己手的父亲,有些害怕。

  他今年已经六岁了,多少已经知道一些,皇帝在这个世界,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陆若溪也在看着自己的丈夫。

  沈毅想了想之后,拍了拍沈渊的小肩膀,轻声道:“去罢。”

  “记得守礼。”

  沈渊点了点头,然后跳下马车,一路小跑到了皇帝面前,然后砰的一声,直挺挺的跪了下来。

  “承直郎沈渊,拜见陛下。”

  皇帝见状,心中大是喜欢,下了辇驾,一把把这孩子抱在怀里,又上了龙辇,伸手摸着他的脑袋,微笑道:“以后人多的时候,叫朕陛下,人少的时候,就叫伯父,明白吗?”

  沈渊自然不敢不听话,连忙点头:“明白了。”

  皇帝笑眯眯的说道:“你妹妹可还好?今天怎么没有一起过来?”

  沈渊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妹妹有些调皮,娘亲怕她哭闹,因此就没有带她出门,让莲姨娘在家里看着她。”

  皇帝依旧满脸笑容,和蔼可亲:“等下次进宫,把你妹妹也带到宫里来,伯父喜欢小孩儿。”

  沈渊连忙低头。

  “侄儿遵命……”

  见儿子与皇帝有说有笑,陆若溪也松了口气,拉着自己丈夫的手,轻声道:“陛下似乎很喜欢渊儿。”

  沈老爷轻声道:“不是喜欢渊儿,是喜欢咱们的儿子。”

  陆若溪若有所思,似乎听明白了夫君的意思。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