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527章

作者:漫客1

  “沈公您心里也清楚,不管是派船袭扰,还是去扰乱淮河水师的西线战场,都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沈毅看了苏定一眼,突然笑了笑:“还是苏将军慧眼。”

  苏定恭谨低头:“不敢,末将比沈公,差的很远。”

  沈毅伸手敲了敲桌子,静静地说道:“苏将军看的分明,不管是袭扰北岸的船只,还是派人挑拨西线,于根本上,都没有太大的用处。”

  “苏将军看得出来,那么北边的周世忠,南边的赵禄……”

  “多半都是瞧得出来的。”

  沈老爷语气悠悠:“就是要让他们觉得,我淮河已经无计可施了,再做最后的挣扎。”

  苏定抬头看着沈毅,问道:“沈公还有后手?”

  沈毅笑了笑,开口道:“这个不着急说,苏将军且信一信我,按照我的法子去打,到时候,我自然会跟苏将军说明白。”

  苏定连忙低头:“属下自然信沈公,只要沈公一句话,属下立刻带人去冲齐人大营,眼皮子都不会眨一下!”

  沈毅闻言,哑然一笑。

  他伸手拍了拍苏定的肩膀,笑着说道:“好了,打仗的事情暂且就说到这里,这几天我都会住在响水大营,剩下的事情,咱们明天再谈。”

  “兵部的文书,这几天已经陆续送到了军中,苏将军可知道自己升了什么官?”

  苏定低头道:“属下功劳微薄,没有想过这些事……”

  沈毅笑了笑,从袖子里取出一份公文,递到了苏定面前,开口说道:“早上送到的,被我截了下来。”

  苏定两只手接了过去。

  因为他穿着甲胄,没有大袖,于是收进了怀里,对着沈毅恭敬抱拳:“多谢沈公!”

  “不看一看?”

  沈毅问道。

  苏定犹豫了一下,又从怀里取出这份文书,拆开看了一遍。

  这是兵部的文书,盖着兵部的官印和兵部尚书大印,是任命文书。

  任命苏定,为广州卫指挥同知。

  从三品。

  薛威是广州卫指挥使,正三品,他这一次没有升官,苏定则是从四品指挥佥事再升了一级,升为了薛威的副手。

  不过薛威虽然职位只是一卫的指挥使,随着淮安军人员的扩充,他手底下有一万五千人,是整整三个卫所的编制,权柄远远大于职位。

  而苏定这个“副手”,在很多时候,都充当着整个东线的指挥官角色。

  苏定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道:“多谢沈公栽培,沈公知遇之恩,属下没齿难忘!”

  沈老爷微微摇头:“苏将军这话不对,你应该谢过朝廷栽培才对。”

  “是。”

  苏定连忙低头,这会儿他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只是若不是沈公,朝廷恐栽培不到末将头上。”

  沈老爷跟着笑了笑。

  苏定这个人,虽然业务能力不错,但是没有什么幽默感,这一次难得的跟沈毅开了句玩笑。

  沈老爷喝了口茶之后,淡淡的说道:“本来想给你报温州卫指挥使的,毕竟除了福州卫广州卫两卫之外,其他三卫都是虚职代掌,那三人的权柄,也都没有苏将军来的高,不过……”

  沈毅微微摇头道:“怕你日子不好过,就没有给你报。”

  苏定松了口气,低头笑着说道:“沈公英明,广州卫两个指挥同知的位置都是缺位的,末将占了倒也没有什么,要是另外三个指挥使的位置,被末将这个非抗倭军出身的给占了,把那三卫卫帅挤了下来……”

  他苦笑道:“那末将今后的日子,可真是不好过了。”

  沈老爷微微皱眉,叹息道:“其实我也瞧不惯他们,成日里讲出身,论资历,但是不管朝中还是军中,都是这个模样。”

  “我也没有办法。”

  他看向苏定。

  “以苏将军去年的功劳,其实是值一个指挥使的位置的,不过没有办法,也只能慢慢来了。”

  苏定微微低头道:“末将是半路出家,能得沈公重用,得薛将军信赖,末将已经十分知足了,至于升官不升官的。”

  他抬头看着沈毅,缓缓说道:“末将现在,只想打好淮安的仗,不作它想。”

  沈老爷点头,然后微笑道。

  “说起来,薛威倒是很在意你的官职,这些天问我许多次了,你任指挥同知,他多半是不满意的。”

  “薛将军赤子之心,末将感佩万分。”

  苏定深深低头。

  “末将愿意一生,为薛将军佐。”

第八百六十六章 月夜的炮声

  在这种即将要打仗的时候,说官职好处,说人情世故,实际上是有一些俗气的。

  但是这些东西,有时候又不得不去说。

  一个团队,或者说一个集体的领导者,不能只是单独的享受权力,而不去承担义务,承担责任。

  就拿沈毅来说,他在享有淮安最高指挥权的同时,也必须是一个利益的分配者,把该分下去的利益,合理的分给每一个人。

  尽量让多数人满意,这就是他这个主帅的职责之一。

  以后的几天时间里,沈毅一直住在响水大营,因为他要随时观望北齐的动作,一旦齐人有什么动作,他能够第一时间响应。

  时间来到了二月十七。

  这天早上,沈毅刚刚从帅帐里起身,苏定就寻到了沈毅,这位苏将军微微低着头,抱拳道:“沈公,这几日……”

  “薛将军带领水师,一直袭扰北岸的齐军,袭扰的很是成功,北岸的齐人已经不厌其烦。”

  “不过,正因为他们不耐烦了,他们船只集结的速度,反而又快了几分,到现在,只响水大营北岸的齐人船只,就有三百多艘船了,从昨天开始,北岸的人异动频频,末将估计,他们进攻,可能就在这一两日了!”

  沈毅伸了个懒腰,舒展了一下筋骨。

  “昨天我就给凌肃的涟水大营去信了,一旦东线这边有动静,他那边会立刻调派五个千户营过来支援。”

  苏定默默低头,沉声道:“沈公,敌人太多,他们大可以进攻我们东线响水大营的同时,进攻西线的涟水大营。”

  “而且因为他们人多,调用兵力的时候,也会灵活一些,假如他们发现咱们东线的防线变强了,随时可能会集中兵力去打西线。”

  沈毅眯着眼睛,开口道:“苏将军放心,我会有安排的,你们随时盯着齐人的动向,一旦他们的船只,有像南岸进发的迹象,我们的战船立刻起锚,跟他们打一打水战!”

  “是!”

  苏定不再犹豫,恭敬抱拳道:“末将遵命!”

  这位苏将军对着沈毅行礼之后,大踏步转身离开。

  苏定离开许久之后,沈毅身后,传来了一个略有些紧张的声音:“子恒……”

  “这就要开打了么?”

  沈毅点了点头,回头看了一眼这段时间一直跟着自己的赵二,开口笑道:“可不就是要开打了?去年北齐皇帝,就发了怒火,要攻打咱们大陈,我朝天子也没有惧怕他们,吩咐前线临机应战,再说了,去年已经打了好几个月了。”

  “什么时候打起来都不奇怪。”

  赵蓟州深呼吸了一口气,摇了摇头,叹息道:“到现在,我还有点不真实的感觉,仿佛前两天还在秦淮河畔逍遥快活,今天就到了前线,要跟齐人打仗了。”

  沈毅背着手,朝着外面走去:“师兄心里实在是害怕的话,我让人带你回淮安去,你就在钦差行辕里帮我守着钦差行辕,那里有什么书信,你再派人送过来就成。”

  赵蓟州看着慢慢走远沈毅,问道:“子恒要去哪?”

  沈老爷头也没有回。

  “去前线。”

  ……

  二月十七夜,响水大营的沿淮防御“阵地”之中,有斥候慌慌忙忙的跑了过来,先是对着薛威说了些什么,薛威听了之后,二话不说,伸手拍了拍苏定的肩膀,然后大手一挥,带着几百号人离开防御工事,朝着河边奔去。

  而同样身在前线的苏定,也是吐出了一口浊气,转身一路小跑,跑到了稍后方一些的一个小棚子下面,见到了正在埋头写着什么东西的沈毅。

  苏定低头抱拳,声音沙哑:“沈公,齐人动了!”

  沈毅抬头看了看苏定,神色平静:“意料中事,不必惊慌,薛威人呢?战船出动了没有?”

  苏定连忙说道:“回沈公,薛将军收到消息之后,已经亲自率领水师战船起锚,去应战齐人去了。”

  “咱们东线,现在的十三艘战船,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中型和小型船只,薛将军准备统统带出去,能在河面上拖延齐人多久,就拖延多久。”

  沈毅点了点头,他手上的笔不停,写了几个字之后,终于把关键的内容写完,他简单吹了口气,沉声道:“蒋胜!”

  蒋胜连忙跑了过来,帮着沈毅整理桌子上的书信,一共有三封信。

  沈老爷看着蒋胜,叮嘱道:“这三封信都十分关键,你用最快的速度,送到正主手里,耽误了,我便用军法治你!”

  蒋胜不敢怠慢,他飞快的扫了一眼三个信封上的人名,连忙点头道:“是,小人天亮之前,一定送到!”

  说完这句话,他手里的书信已经整理的七七八八,这个沈老爷的金牌跑腿,把信揣进怀里,慌慌张张的跑了出去。

  蒋胜离开之后,沈毅也站了起来,他看着苏定,开口道:“走罢。”

  苏定有些愕然:“沈公,这里是中军,正要您坐镇中军指挥,您这是去哪里?”

  “我去河边看一看,在这里能看到什么?”

  沈老爷不等苏定答话,直接起身走了出去。

  “又不是野战,需要顾忌前后左右的敌人,现在咱们的敌人只在北边,我还在中军做什么?”

  他走出棚子底下之后,直接骑着马,与苏定一起,奔向了淮河沿岸。

  这会儿,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不过,今天晚上的月亮不错,毕竟刚满月一两天,现在的月亮还很圆。

  月光斜斜的铺在河面上,又反射出去,波光粼粼的,很是好看。

  而此时,从望远镜中可以看到,整个淮河北半边的河面上,已经基本上看不到任何月光了,只能看到几百艘船只,影影绰绰的,若隐若现。

  而与此同时,淮河南岸已经有十三艘大船,带着差不多四五十艘中型小型的船只,也已经起锚,朝着河对岸的齐人船只冲了过去。

  双方船只数量悬殊巨大。

  但实际上,差距并不是特别大。

  因为北齐的船只,个头都不是很大,哪怕是他们那边最大的船只,相比较于大陈的十三艘战船,还是小上了不少。

  这就是造船业的悬殊。

  论造船,肯定是南方要占便宜一点,尤其是大陈的福建广东两省,经常与南洋人做生意,造船的技术都相当不错,单纯船只层面来说,大陈这边甚至是占了便宜的。

  如果是水战的话,陈国不会吃亏。

  但是齐人,并不会在河面上,跟大陈的水师硬碰到底,他们最重要的目的,还是把第一批齐人运送到南岸,让这些齐人在南岸站稳脚跟,然后他们再去接第二批人过来。

  只要来回送个五六次,南朝的淮河防线,就是不破也破了。

  终于,寂静的河面上,传来了一声巨响!

  “砰!”

  紧接着,巨大的炮响声又陆续传来。

  站在河岸边上的沈毅,扭头看了一眼一旁的苏定,静静地说道:“薛威开炮了。”

  苏定面带担忧之色,微微低头道:“是,这是咱们火炮的声音,齐人的火炮不是这样的。”

  “看来,薛将军已经跟齐人碰上了。”

  他话音刚落,又一声沉闷的炮响传来。

  苏定脸色微变,抬头看向河面,喃喃道。

  “这……是齐人的火炮声了。”

  沈老爷眯了眯眼睛,看向淮河河面。

  洪德十二年的第一仗……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