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489章

作者:漫客1

  皇帝这番话,说的还是很走心的。

  老实说,易地而处,沈毅未必有这位洪德皇帝的决断心。

  毕竟,仔细想一想,他只要不努力,踏踏实实干一辈子皇帝,绝对不是什么大问题。

  而他一旦努力了,说不定一个不慎,顷刻之间,就是国破家亡的下场,到时候敌人马踏建康,建康这座天下繁华的大城,又会沦为六十多年前燕都的模样,成为一片鬼蜮。

  他的母后,皇后,一众妃子,还有儿女!

  都可能成为齐人的玩物!

  重复《燕闻录》之中的惨状!

  如此巨大的风险,由不得人不慎重!

  易地而处,如果沈老爷成为了洪德皇帝,说不定早就每天吃喝玩乐玩女……选秀女,摆烂当个快乐昏君了!

  而眼前这位皇帝陛下,亲政近六年来,几乎可以说是不忘初心,一直在忙着积极备战。

  这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想到这里,沈毅恭敬低头拱手。

  “陛下圣明睿断……”

  他真想要捧两句,又被皇帝打断,皇帝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无用的话不必多说,天色晚了,朕知道你家夫人又有了身孕,就不留你在宫里了,明天一早,沈卿你再进宫来,朕再与你详谈。”

  沈老爷恭敬低头,行礼之后,离开了甘露殿,回家睡觉去了。

  此时,他已经离开建康数月,家中夫人的肚皮,已经显怀了。

  除了怀孕的陆若溪之外,这几个月家里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经过一家人的软磨硬泡,沈章总算是同意了沈恒与陈幼娘的亲事,小两口的婚期定在了年底,准备在建康成婚了。

  回到家里之后,沈毅抱着夫人睡了一晚上,感受着夫人肚子里又一个即将长大的小生命,在外面几个月的疲惫,似乎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

  第二天一早,吃完早饭之后,沈毅按照皇帝的吩咐,又去了一趟宫里。

  今天不是朝会的日子,因此皇帝一大早就在甘露殿等着沈毅,只不过今天,他不止是一个人在等着沈毅。

  甘露殿里,一个将将学会走路的孩童,正坐在皇帝专属的座椅上,被皇帝陛下抱在怀里,手里拿着一根不是很粗的毛笔,异常笨拙的写着大字。

  一些大字被碰落到了地上,沈毅弯身捡起来之后,展开看了几眼,只见纸上的字写的歪歪扭扭,很不成样子。

  不过想到这些字的主人,沈毅把一张张大字捡起来收好,放在了桌子上,然后看向这个孩童,微微低头,笑着说道:“陛下,皇长子现在,应该还不到两岁罢?”

  “这么早学写字,太早了一些。”

  “朕也觉得早了。”

  皇帝起身,把孩子抱了起来,递给了一旁的高明,然后扭头看着沈毅,淡淡的笑道:“只是他娘一直想教他写字,一直学不成样子,到现在都握不稳笔。”

  两周岁不到的孩子,能握稳笔才是怪了!

  想到这里,沈毅心里一动,抬头看了一眼高明怀里的皇长子李望。

  这位皇长子,到现在,也才不到两周岁,是一年半多一点而已。

  问题是,他的“登记年龄”比实际年龄还要小几个月!

  这么说,他明面上,也才一周岁多点而已。

  这么大的孩子,能写出半个字,就算是神童了!

  联想着是惠妃娘娘一直强行教这孩子写字……

  沈毅心里不由有些发寒……

  那位惠妃娘娘,不会已经在为“天降圣人”这个标签而布局了吧?!

  见沈毅沉思不语,皇帝笑了笑,开口说道:“沈卿家里的那个儿子,今年也该会写字了吧?”

  “去年就会了。”

  沈毅微微低着头,开口笑道:“他母亲也是一直要教他写字,从小就是握笔杆长大的。”

  皇帝微微一笑。

  “孩子现在都还小,无忧无虑。”

  他看着沈毅,静静的说道:“几十年之后……”

  “说不定就有忧虑了。”

  说到这里,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但是话里的意思很明显。

  他已经想通了。

  哪怕是为了下一代,这场仗也是要打的!

  皇帝陛下静静的看着沈毅,轻声道:“沈卿,你回淮安去罢。”

  “回去之后,好生布防淮安。”

  “你去做好你应该做的事情。”

  皇帝陛下眯了眯眼睛,似乎有一些杀气。

  “朕也会做好朕应该做的事。”

第八百一十五章 “亲密无间”

  从洪德七年沈毅中进士以来,一直到今天,四年多的时间里,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他都是一直在为北伐做准备。

  但是不管沈毅做了多少准备,他一个人是没有办法决定历史进程的。

  至少现在不行。

  因此,北伐……迟迟没有进度。

  而现在!

  皇帝这句话说出口的时候!

  洪德朝北伐,终于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沈毅低着头,脸上露出笑容:“是,臣明天一早,就动身回淮安。”

  他顿了顿,开口道:“陛下,如果北齐增兵淮河,淮安沿线的压力可能会骤增,到时候沿海都司守两年淮安的打赌,是不是要暂不作数了?”

  “这个自然。”

  皇帝笑着说道:“他淮河水师,也顶不住几乎倍增的齐军,也要朝廷支援,既然他们也要朝廷支援,那么淮安自然不可能独立支撑。”

  “朕会适时派禁军过去,归你调遣的。”

  沈毅松了口气,微微低头道:“如此,臣就放心了。”

  他对着皇帝拱手道:“有陛下这句话,臣可以保证淮安防线,固若金汤。”

  说完,他就要拱手告辞离开。

  皇帝出言挽留。

  “不忙着走,还有很多事情要商量。”

  他笑着说道:“今天中午,沈卿就不要离开了,在宫里跟朕一起吃顿饭,到下午再离开。”

  说完这句话,他对着高明招了招手,高太监立刻会意,把大皇子李望,交到了皇帝手里,皇帝抱着李望,走到了沈毅面前,伸手摸了摸这孩子的脸蛋,笑着说道:“皇儿,这是你沈叔叔。”

  这个饼,有点大……

  沈毅没有宗室身份,也没有勋贵身份,他跟皇帝是非常单纯的君臣关系,这一声叔叔无论如何也不应当,沈老爷被吓了一跳,连忙后退两步,拱手道:“陛下,朝廷自有纲常,无论如何……”

  他是想说,无论如何,这一声叔叔都不应当。

  皇帝微笑摇头,开口道:“不一定非要从朕这里论。”

  “沈卿莫忘了,朕与惠妃的缘分,还是沈卿你帮忙续上的,你与这孩子……”

  皇帝笑着说道:“大有缘分。”

  “称你一声叔叔,是应当的。”

  沈毅垂手而立,不说话了。

  他跟这孩子,的确有些渊源,因为当年,他为了跟皇帝搞好关系,的确帮着皇帝办了点“私事”。

  正是因为这个私事,才有了这位大皇子李望。

  虽然有这一层关系,但是老实讲,沈毅并不想把这一层关系给摆在明面上,甚至不想跟惠妃母子再有什么牵连。

  毕竟这只是一个庶出的皇子。

  后宫争斗,也是非常麻烦的事情。

  他沈子恒,两榜进士出身,如今年纪轻轻,就官居四品,前程早已经无量,实在是没有必要跟这娘俩有什么牵连。

  不过皇帝陛下,似乎很想让自己的这个皇长子,跟沈毅牵连上一些关系。

  李望本就聪明,这会儿已经会说很多话了,被皇帝引导了一会儿,就奶生生的喊了声不怎么标准的“苏苏”出来。

  这是这位洪德朝皇长子的第一句叔叔。

  哪怕是他的亲叔叔越王誉,也没有能听到这一声叔叔。

  沈毅垂手,默默往后退了两步,没有说话。

  皇帝微微一笑,抱着孩子玩了一会儿,才把孩子递给了高明,开口道:“去,送回惠妃娘娘那里去罢,朕要跟沈卿谈正事了。”

  高太监恭恭敬敬的接了过来,退了下去。

  这天,沈毅在宫里,一直待到了下午时分,跟皇帝聊了很多关于前线的细节,这才告辞,离开了甘露殿。

  皇帝陛下亲自送了他两步,开口道:“这一次北齐增兵,前面几波攻势,一定会非常猛烈,你回去之后,要好好守住淮安。”

  “今年主要是防御为主。”

  皇帝陛下叮嘱道:“到明年,再相机而动。”

  说到这里,他看向沈毅,沉声道:“这两年,你在淮安把仗打好,两年之后,哪怕中书五个老家伙统统撞死在德庆殿的金柱上,朕也给你一个兵部侍郎!”

  两个人年纪相仿,今年也就二十一二岁,两年之后,沈毅算虚岁,也不过二十四岁而已。

  二十四岁的兵部侍郎,可以说是亘古罕见了!

  面对老板的大饼飞来,沈毅慌忙低头,开口道:“陛下,切不可因为臣,与中书的相公们起冲突……”

  “放心。”

  皇帝微笑道:“起不了什么冲突,淮安之后,你沈子恒的战功,会满朝皆知,那些老家伙即便心里不舒服,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沈毅低头谢恩,君臣两个人,在甘露殿门口分别。

  送走了沈毅之后,皇帝回到了甘露殿里,批阅因为接见沈毅,而没有来得及批阅的奏书,在甘露殿里忙活了大半个时辰之后,一个一身宫装的少妇,端着一碗汤羹走了进来,她把汤羹小心翼翼的放在皇帝面前,轻声开口。

  “陛下,天热了,这是臣妾给您熬制的冰镇莲子羹,你喝几口解解暑。”

  皇帝放下手里的朱笔,抬头看了看这女子,揉了揉太阳穴:“且放着罢,朕忙完手上的事情再喝。”

  “还是快喝罢。”

  这女子坐了下来,一边帮着皇帝盛羹,一边开口道:“高公公他们都查验过了,这才让臣妾端起来的,今年天气热,这冰没一会儿就化了,陛下趁着凉快喝了,等等便不好喝了。”

  皇帝闻言,只能放下朱笔,端起女子递过来的汤羹喝了两口。

  “爱妃手艺,真是不错。”

  这位后妃,自然就是惠妃娘娘了。

  事实上,现今后宫嫔妃之中,也就只有她这个受宠的妃子,敢在皇帝办公的时候,来甘露殿打扰。

  见皇帝低头喝汤,惠妃娘娘眼睛眨了眨,问道:“陛下,今天皇儿在您这里练字,练的怎么样?”

  皇帝放下莲子羹,看了一眼惠妃娘娘,无奈的摇了摇头,开口道:“爱妃恐怕不是想问他练字的事,而是想问沈七对他的态度如何,是不是?”

  惠妃娘娘微微低着头,低声道:“陛下,您知道的,妾身出身寒微,在建康城里,除了陛下之外,无有半点倚靠,每日里在后宫战战兢兢。”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