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452章

作者:漫客1

  关你娘!

  沈老爷心里颇为愤怒。

  你们五个人有意见,有想法,你去跟皇帝说啊!

  皇帝不同意,你们就排队,在甘露殿里的那根金柱子上把自己一头撞死!

  吓一吓皇帝,让皇帝跟你们服软,采纳你们的意见啊!

  跟我说有什么用?

  让我一个四品五品的官员,在皇帝与宰相之间站队?

  真是一点都不要脸了……!

  心里愤怒归愤怒,沈毅还保持着最基本的理智,他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微微低头道:“陈相,下官刚刚入仕没有几年时间,您的很多话,朝廷里的很多规矩,下官不懂,也听不明白。”

  “今番奉命北上,巡查淮河水师,下官看到了什么,就会写什么。”

  “不过您放心。”

  沈毅微微低头道:“下官心里有数,不会把看到的事情写在公文上,也不会在朝会上说起这件事,而是会把事情,私下里呈报陛下与中书,交给陛下与几位相公定夺。”

  “到时候,陛下与相公们商量出应该怎么处理,事后下官的公文再照着朝廷的意思写。”

  说到这里,沈毅抬头看了看陈靖,站了起来,拱手行礼。

  “相国以为如何?”

  平安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着眼前这个恭敬抱拳的年轻人,心里忍不住有一些感慨。

  这后生,真了不得……

  竟三言两语,就把问题给踢回来了!

第七百六十二章 沈大钦差

  这位中书首相,默默抬头,看了沈毅许久。

  不知道过了多久,老人家才叹了口气,指着椅子说道:“年轻人不要着急,坐下来说话。”

  沈毅没有听话,而是依旧站在原地。

  见他不愿意坐,陈靖先是微微皱眉,然后开口道:“今天让你来,不是要为难你这个后生,你师伯赵昌平,岳父陆治中,老夫都是见过,也都是认识的。”

  陈相缓缓说道:“你我都是两榜进士出身,都同在朝堂为官,只不过老夫比你早一些进入朝堂,现在想要跟你说一说做官的道理而已。”

  沈毅微微低头。

  “相国指教。”

  陈靖轻声道:“古书有云,设天子以为天下,而非设天下以为天子。”

  “你是二甲进士,这话你自然是读过的。”

  “我辈读书人,进入朝堂,是要安邦济民的。”

  陈靖说到这里,咳嗽了一声:“战事一起,不是说能收住就能收住的,洪德七年之时,因为当今陛下一时冲动,导致禁军上下伤亡惨重,这件事你沈子恒不是不知道。”

  沈毅低着头,没有抬头:“陈相说的这些,下官心里都明白,但是相国方才也说过,下官这等臣工,只需要尽职尽力就好,至于劝谏天子,修正朝廷……”

  “应该是诸位相公的事情才对。”

  “理是这么个理。”

  陈靖语气里有些无奈,他开口说道:“劝我等都已经劝过了,前天昨天,一共两天时间,我们五人先后进宫,劝陛下暂时搁置淮河水师一事,但是结果你也看到了。”

  他看着沈毅。

  “现在,圣旨还是发到了你沈子恒的手里。”

  “君上太执着,劝不动。”

  陈靖开口说道:“为了家国安定,为了天下苍生。”

  “我等官员,要戮力同心。”

  听到这番话,沈毅心中不住冷笑。

  他虽然年轻,但是他不傻。

  他沈子恒,能够在四年时间里,一路从一个八品的邸报司司正,做到现在四品中顺大夫,中书这几位宰相,可没有伸手拉过他哪怕一次!

  他比谁都清楚,自己是“皇党”,是皇帝的亲信,现在眼前这位宰相,拿这套家国天下的说辞,来“洗脑”自己,分明是把自己当成傻子了!

  不过不得不承认是,这套说辞,煽动性还是有的。

  尤其是对那些刚刚考中进士,刚刚进入官场的人来说,这番话很可能就会让他们热血沸腾,然后顺着这些个宰相的意思办事,接着自毁根基。

  见沈毅沉默不语,陈靖以为他有顾虑,当即直接说道:“子恒放心,我等绝没有让你悖逆陛下的意思,只是让你在淮河水师这件事情,高抬轻放。”

  “朝廷里的同僚们,都会帮着你。”

  “陛下那里,也不会说你什么。”

  陈靖直接说道:“若你沈子恒因为这件事情获罪于陛下,或者是丢了官,他们四个不好说,我陈青田,定然与你一同辞官!”

  沈老爷在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

  心说你多大,我多大?

  你做了几十年官,位极人臣了,该享的福也都享了,我才当了几年官?

  “相国。”

  沈毅依旧态度坚决,他沉声道:“这件事,非是下官能够参与进去的,下官也没有能力参与进来。”

  这几个议事堂的老头,意思很明显。

  就是让沈毅装模作样的去一趟淮河水师,然后回来之后,在朝会上公开禀奏这件事,公开说淮河水师没有问题。

  那么,皇帝也就寻不到由头对淮河水师动手了。

  这种事,沈毅要是做了,那就真的是自断根基了。

  “再说了,圣人教导不可欺心。”

  沈老爷拱了拱手,开口道:“下官,多谢相国厚爱了。”

  “人各有志。”

  陈靖摇了摇头,笑了笑:“也罢,人各有志,老夫不为难你了,不过你回去之后,要好生想一想这件事情。”

  “不要因为年轻人的一点意思,闹到民不聊生,血流漂杵的地步。”

  沈毅微微低头道:“是,下官回去会考虑的,不过下官也有一句话想跟相国说。”

  陈靖淡淡点头。

  “你说。”

  沈老爷面色平静道:“相国站在高处,应该能看到更远的地方,也应该知道,这场仗避不过去,下官这一代人不打,下官的下一代人也要打。”

  “老夫自然知道。”

  陈靖点头叹息道:“自古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下终有一统的时候,只是老夫等人以为。”

  “现在时机未到。”

  “而且,如果真的打了起来,就更不能动淮河水师了。”

  “时机到与未到,不是一两个人能说了算的。”

  沈老爷说完这句话,对着陈靖拱了拱手,退了出去。

  陈相看着沈毅的背影走远之后,默默站了起来,走到了议事堂的公房里。

  这是公用的办公房,其他四位宰相此时统统在场。

  见陈靖走了进来,年纪最大的宰相谢旻笑着说道:“陈相,那年轻人如何说?”

  陈靖微微摇头。

  “谢相也说了,他是个年轻人,年轻人不碰南墙,永远不知道自己犯错。”

  谢相笑了笑:“陈相这话,似乎不是单说那沈七一人。”

  言下之意,是说皇帝陛下也是陈靖口中的年轻人。

  一旁的崔煜默默叹了口气,他环顾左右,开口道:“诸公,崔某还是觉得,不能任由年轻人胡来。”

  陈靖瞥了他一眼,径自走到自己对着位置上坐了下来,低头喝了口已经有些凉的茶。

  “那光显兄不妨再进宫一趟,劝一劝陛下。”

  崔煜神色一僵,然后郁郁的说道:“昨日不是已经去过了么,陛下那里话,始终咬着错该不该查,恶该不该究,咱们没有办法。”

  说到这里,他咳嗽了一声,看向几位同事,开口道:“诸公,要不然咱们联名上一本?”

  听到他这句话,几位宰相都是面露异色。

  宰相谢旻从自己的椅子上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打着呵欠说道:“要上诸位上,老夫不参与了。”

  说罢,他晃晃悠悠的离开了中书。

  其他三个宰相都是礼貌性的婉拒。

  宰相陈平安看了一眼崔煜,心里微微冷笑。

  真是畏战畏的一点脑子都没有了!

  要是五个宰相一起联名,替边军说话,而且还是有意包庇边军,文武勾结的罪名压下来,那么中书五个宰相,一个都不要干了!

  崔煜似乎也反应过来自己说错了话,不过他好面子,只是尴尬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言不发。

  ……

  第二天上午,沈毅在兵部把武选司的差事交割给了下属郑岭,下午的时候他又回到家安排了家事。

  到第三天的早上,沈大钦差就带着十几个护卫,准备离开建康,去巡查淮河水师。

  因为是秘密出行,并没有几个人来送他。

  不过户部员外郎张简,倒是请了半天的假,出城送他。

  师兄弟两个人,在城外见了面,张易安见到沈毅之后,便长叹了一口气:“怎么这么急着就动身,圣旨上也没有催你这么快去罢?”

  “再不去,恐怕去不了了。”

  沈毅笑着说道:“师兄放心,我心里有数的。”

  张简点了点头,开口道:“老师说,他不方便送你,让你一路小心。”

  “我明白。”

  沈老爷微笑道。

  “师伯要是来了,那我才是心里过意不去。”

第七百六十三章 沈老爷的官威!

  赵昌平这个人,不能单纯的以“鹰派”或者说“鸽派”来形容。

  比如说沈毅的老丈人陆安世,就是一个比较纯粹的鹰派,强硬派,或者说愤青。

  但是赵尚书不是。

  正因为这个原因,当年杨敬宗执掌朝政的时候,沈毅的老丈人陆安世,气的辞官不做,回家教书。

  而赵昌平却在朝堂上生存了下来,而且生存的很好,几乎可以说是平步青云。

  非要来判定赵尚书这个人性质的话,他应该算是一个偏“北伐派”的实干家。

  也就是说,虽然他心里也有着北伐的愿望,也愿意看到北伐,但这也只是他的一个愿望,对于赵尚书来说,他更倾向于做好眼前的事情。

  比如说,眼下中书的宰相们,都不同意朝廷在这个时候动淮河水师。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