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369章

作者:漫客1

  最起码在吸引点击上百试不爽。

  沈老爷这篇文章,虽然有点标题党的意思在里面,但是并不是那种空有一个标题全无内容的文章。

  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沈毅目前对两国局势的一个详细对比。

  仅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沈毅觉得,陈国总体是向好的,而北边那个看起来强大而又庞大的北齐,在不由自主的走向衰落。

  这种衰落,不仅仅体现在军事上。

  而是体现在人心上。

  这些女真后裔在六十年前之所以能够入关,能够占据燕京,割去半边天下,并不仅仅是因为当年北齐无敌的十万铁骑。

  更多的是因为,当初那个还不被称为“齐”的女真部族,战斗起来,无论男女老幼,的的确确是悍不畏死的,单兵作战能力和群体作战能力都非常强悍。

  简直可以称作是轻骑兵的巅峰之一了。

  六十年过去,当年入关的朱里真族,如今被北朝称为贵人的那一批北齐的贵族,真正能上马骑射的不能说没有,但是已经十不存一了。

  没有办法。

  关内的生活,实在是太舒服了。

  现在再让这帮朱里真人回转到关外,去抓鱼打猎,十个人里最起码有九个半要冻死在辽东。

  之所以堕落腐化的如此迅速严重,主要是因为北齐的第一代创业集团没有文化。

  确切来说,他们不读汉人的书。

  而且北齐创业的那位太祖皇帝,入关四年之后就崩了,因此没有能够给后人,给那些贵族们留下约束他们,并且使族群保持战斗力的章程。

  再加上齐人的第二任皇帝,也没有多少远见,在位十几年,除了穷奢极欲之外,就是喜欢带兵征讨四方。

  一直到北齐的第三任,被北朝称为仁宗的皇帝,北齐才开始从上到下进行全方位的汉化。

  而到了这个时候,齐人入关已经过去了二十年时间,最早的一代人已经陆续凋零,而新的这一代人,骨头已经软的差不多了。

  北朝的仁宗皇帝在位二十年,用尽了各种手段,包括强行征募贵族从军,并且要从小卒做起,亲临战阵等等。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朱里真贵族,本就掌握了军队的话语权,贵族子弟入伍,除了那些一根筋的愣头青,其他贵族子弟绝少真正上阵拼杀的。

  已经是贵族老爷了,为什么还要跟泥腿子一样,用命去挣前途?

  而一直到二十年前,齐人的现任皇帝登基,北齐才算彻底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可能性,再也无力南下吃掉陈国。

  到现在,双方的实力对比……

  天平虽然依旧朝着北边倾斜,但是幅度已经不大了。

  所以沈毅的分析,没有任何问题。

  诚然,这篇文章在邸报上刊印出去,一定会被一些“精齐”人士嘲讽,说朝廷自不量力,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乃至于民间百姓说不定也会轻飘飘的讥讽两句。

  不过沈毅相信,这篇文章,还是多少能够激励一部分国人的。

  皇帝陛下让沈毅坐了下来,就沈毅的这篇文章,聊了不少关于北齐的话题。

  不得不说的是,标题党的标题,是非常管用的,哪怕是这位皇帝陛下,这会儿也被这篇文章撩拨的有些激动,时不时会问上一句例如“咱们真的胜过北边了吗”这种话。

  面对皇帝,一味空谈肯定是没有用的,沈毅还是实事求是的跟皇帝坐在一起,讨论了不少关于北齐的话题。

  此时的小皇帝,像极了另一个世界的爱国军迷,话语间有对自己国家实力增长的激动,也有对国家前途迷惘,以及对未来国家命运的些许恐惧。

  两个人在一起聊了很久,一直到皇帝嘴都说干了之后,他才低头喝了口茶,抬头看向沈毅,问道:“沈卿,年节马上就要过去了,上元节之后,朕就要决定沿海都司都指挥使的人选了……”

  他顿了顿之后,问道:“沈卿觉得,晋世子李穆如何?”

  沈毅愣了愣,然后微微低头道:“天家家事,臣本不该置喙,但是臣与晋世子还是有一些交集的,他去年年初托伤请辞,为的就是不让家里人担心,此时让他再一次出面任职,就算他本人同意,晋王爷多半也是不会同意的。”

  “而且……”

  沈毅犹豫了一下,问道:“陛下心里真的放心么?”

  “所以朕才要问你。”

  皇帝下意识的伸手敲了敲桌子,开口道:“这个问题,朕这段时间翻来覆去的想,如果从勋贵,或者是高层将领之中调派人选南下,最起码要是三品乃至于二品官了,朕怕你压不住他……”

  “要是派个文官下去,也只能以钦差身份派下去,以文制武,到时候你就更不可能压得住了。”

  “沈卿你……”

  皇帝缓缓说道:“这两年在东南办的事情还是得力的,洪德十年,是东南最重要的一年,朕想让你全始全终。”

  “思来想去,也只有朕那个堂兄最合适了,不过,朕如果派他下去,沈卿你就要向朕保证一件事情。”

  皇帝看着沈毅说道:“不能让他碰军权,沿海五卫的事情,不能过他的手,不然……”

  “朕就真的有一些不太放心了。”

  沈毅苦笑了一声之后说道:“陛下,这件事情,晋王府会同意么?”

  “朕已经跟晋王叔谈过了。”

  皇帝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朕许了他晋王一系三代不降。”

  陈国的爵位是代降制度,例如晋王府,晋王爷李睿本人是亲王,将来王位传到世子李穆这里,就是郡王了。

  再往下就是国公,侯、伯、子、男。

  也就是说,七八代人之后,爵位基本上就被稀释得不存在了。

  三代不降,意味着从一代晋王李睿,到他的儿子孙子,晋王府会出三代晋王。

  算是皇帝的加恩了。

  当然了,皇帝还是没有舍得给出一个“世袭罔替”,不然一个与国同休的王室就算是诞生了。

  皇帝看向沈毅,继续说道:“晋王府说,他要回去想一想。”

  “如果他同意了,那么东南五卫,以及五个市舶司,都要落在沈卿你的肩膀上了。”

  “这本来,不是你这个年纪有资格干的事情。”

  皇帝今天似乎情绪有些兴奋,话也多了起来:“中书的宰相,也多次跟朕举荐过一些有资历的人选。”

  “不过朕跟那些老家伙想法不一样。”

  皇帝看着沈毅,开口道:“朕觉得,你这两年干得很不错。”

  “而且,咱们君臣是同龄人。”

  皇帝深呼吸了一口气:“要让那些老家伙们看看,他们那个年纪能做成的事情,你我这个年纪也能够做成,而且能够做得更好!”

  “东南的事情办成了……”

  “朕很快就能一扫心中憋闷气了。”

  皇帝说的闷气,并不是指北齐,而是指赵阀。

  掌握了淮河水师的赵阀!

  饼哥重重的拍了拍沈毅的肩膀。

  “到时候,朕许你一份大大的前程!”

第六百五十三章 母子平安!

  邸报司本来也是在休年假的。

  不过皇帝陛下一声令下,邸报司的人统统加了个班,赶在了上元节,将最新一批的邸报印发了出来。

  因为时间太赶,加班加点也只印了一两千份出来。

  不过也足够用了。

  邸报司创立至今,已经有三年多时间,每年年节过后,邸报司大概会在正月二十几号刊发新一期的邸报,而这一期邸报,也会是一年当中卖的最好的几期邸报之一。

  因为这一期邸报,会刊载新年的上元新词,不少才子佳人,会因为这一期的邸报,闻名建康。

  毕竟“报纸”这种媒介,可比原来口口相传,或者临时抄录的新词本有效率多了。

  不过今年的第一期邸报,在上元节当天就发了出来,让许多读书人都察觉到了其中的古怪。

  因为上元诗会还没有办。

  正是因为古怪,这些读书人便争相购买,两千多份邸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被抢购一空。

  而这一期邸报上,并没有刊载新年的上元诗词。

  除了一些常规的内容之外,沈毅以“笔名”写的那篇文章,被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而这种极其博眼球的内容,自然在读书人里引起剧烈的反响,邸报上午发售,还没到中午,各家酒馆酒楼里,便都是吵闹的争论声音了。

  争论的内容,无非是这篇文章写的内容到底对还是不对,北齐到底衰落没有衰落,大陈平定东南,于国力有没有益处等等。

  一些酒馆里,两帮读书人争得面红耳赤,甚至会撸起袖子动手,吵得热火朝天。

  不得不说,这东西的效果很好。

  最起码,已经没有人在说惠妃娘娘的八卦了。

  而作为文章作者的沈毅,此时却没有在这场论战之中,因为他收到了一份请帖。

  请他吃饭。

  落款是李穆两个字,地点在十八子楼。

  算起来,沈毅与这位晋世子,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准确来说,是从李穆请辞回京之后,两个人就没有再见过面。

  因为李穆这个宗室的身份,两个人不好交往过密。

  不过这个当口,李穆约他见面,沈毅还是要去见的,因为很有可能是谈关于东南的事情。

  于是乎,沈老爷临近中午,从家里出了门,坐着自家的马车,一路到了秦淮河畔的十八子楼。

  这座神秘的小酒楼,沈毅已经来过不少次了,算是这里的“常客”,因此他很顺利的被招呼上了二楼,见到了已经在等候他的晋世子李穆。

  李穆见到沈毅之后,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着沈毅微微拱手,笑着说道:“许久未见了,沈相公。”

  沈毅拱手还礼,苦笑道:“世子莫要取笑。”

  李穆哈哈一笑,对着沈毅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子恒快坐,菜已经好了,马上就能上上来。”

  沈毅依言坐下,然后看向李穆,问道:“世子约我吃饭,大抵是已经想好,今年要去东南领沿海都司了?”

  李穆微微摇头,长叹了一口气。

  “正是因为没有想好,所以才请子恒过来,向子恒你问一问情况。”

  他看向沈毅,问道:“东南局势如何?”

  “大定。”

  沈毅笑着说道:“现在倭寇已经不足为据了,今年南下,只需要把广东沿海的倭寇清理干净,剩下的就是一些征募新兵,以及训练新兵的差事,比起当初世子带我南下的时候,情况已经好上太多了。”

  世子微微摇头:“子恒用不着给我脸上贴金,不是我带着你南下,而是你带着我南下。”

  “东南这个情况,按理说我没有不去的理由,只是……”

  他低头喝了口酒,没有说下去。

  但是沈毅已经听明白了。

  如今,是皇帝主动请他南下,而且许以重利,按理说只需要南下当个吉祥物,就能拿到三代亲王的天大好处,这个买卖没有不做的道理。

  可是晋王父子为什么还在犹豫不定?

  因为他们担心,皇帝哪天突然翻脸不认人,突然犯疑心病,突然拿统兵的事情说事……

  沈毅陪了一杯酒,问道:“晋王爷如何想?”

  李穆看了沈毅一眼,伸手给沈毅倒满了酒:“陛下应该跟子恒说过,他给出的条件了罢?”

  “说过。”

  沈毅点头道:“三代不降爵。”

  “要是……要是世袭罔替,父王想都不想,就会把我丢到东南去,甚至我死在东南都没有问题,不过只有三代人……”

  “父王他就有些犹豫了。”

  李穆端起酒杯,跟沈毅碰了碰杯子,问道:“子恒,你是个有大智慧的人,易地而处,你当如何?”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