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271章

作者:漫客1

  不过很快,这个念头就被他否决了。

  皇帝陛下闭上眼睛,整理了一番思绪,然后低声道:“母后,孙家已经两代皇后,门楣显赫了。”

  “您过多的眷爱,对于将来的孙家来说,可能不一定全是好事情。”

  听到皇帝这句隐隐带着威胁的话,孙太后才微微变了脸色。

  她看向皇帝的目光,变得有些不对劲了。

  皇帝低着头,不去看孙太后,而是继续说道:“还有……”

  “沈毅是儿臣身边很得力的臣子,他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儿臣授意。”

  皇帝抬头,静静的看着自己的母亲,目光坚定。

  “母后要是想要追究他的不是,便直接算在儿臣头上罢。”

第五百章 得罪人

  皇帝说出这句话,并不是在替沈毅揽什么责任。

  而是要对太后说,在外面养顾横波的事情,是他这个皇帝自己好的事情,跟沈毅没有什么干系。

  虽然这的的确确是事实,但是皇帝其实是没有义务替沈毅做这件事的。

  因为在朝廷的这个体系里,或者说在儒家的观念里,皇帝这个人是天生的好人,圣人。

  他不会办任何不对的事,或者有碍道德的事。

  如果皇帝干了什么坏事,一定是奸臣蒙蔽了陛下。

  也就是说,皇帝身边的人,就是天生的背锅侠,替皇帝背锅,合情合理。

  如果有人要拿蓄妓这件事攻击皇帝,那么沈毅这个背锅侠,就应该立刻跳出来替皇帝陛下把这个黑锅背下来,不能让圣名有染。

  但是现在,皇帝陛下却主动站了出来,把沈毅从这件事里摘了出去。

  原因很复杂。

  有很小的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少年人的义气。

  而更重要的原因是,皇帝现在,需要一个理由,来跟太后产生一些冲突。

  最好,他能够在这场冲突之中取胜胜利,最少也是要占得上风,这样皇帝在将来的漫长岁月里,才能在家事国事上,拥有最顶尖的话语权。

  所谓最顶尖的话语权,就是一件事情,只要他这个皇帝决定了,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去改变什么。

  太后也不行。

  小皇帝其实等待这个机会很久了。

  他已经亲政两年整了,这两年时间里,他开始陆续掌握朝廷里的各个机要衙门,手底下的亲信也越来越多,更有二十万禁军牢牢的握在手里,现在的小皇帝的底气是很足的。

  正是这种底气,才让他能够下决心去组建海防军,为未来的北伐大业添砖加瓦。

  而现在,在小皇帝底气最足的时候,孙太后突然跳了进来横插了一手,正好让皇帝借以发发威。

  除了执政两年带来的底气之外,皇帝还有一个更重要,也是最重要的筹码。

  那就是……他是孙太后的亲生儿子。

  而且孙太后,有且只有他这么一个亲儿子。

  也就是说,眼前这位只要联合宰相,就可以废立皇帝的太后娘娘,没有第二个皇帝人选了。

  要真是母子二人闹僵,她把自己儿子废了,就只能扶先帝那两个庶子正位,而那两个庶子,也各自有生母,假如他们登基,前面可能还会敬重一番孙太后,时间长了,一定是千方百计想立自己亲娘为太后了。

  从这一点上来说,皇帝在孙太后这里,无可替代。

  所以,他才有足够的勇气,站在坤德宫里,直面眼前这位权倾一时的太后娘娘,李家很长一段时间的最高话事人。

  孙太后坐在软榻上,默默的抬头,看着眼前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儿子,心情十分复杂。

  她是皇帝的生母,在她心里,皇帝从来都是一个小孩子的形象。

  她到现在还记得,当初那个年仅十岁,懵懵懂懂的小孩童,是被他牵着走上帝位,接受百官朝拜的。

  而现在,一转眼八九年时间过去。

  不得不承认的是,眼前的这个皇帝陛下,已经不再是九年前那个孩子皇帝了。

  孙太后想到这里,又瞥了一眼沈毅,然后叹了口气:“怎么?为了一个沈毅,就要跟母后生气了?”

  “非止是一个沈毅的事情。”

  皇帝垂手,站在太后娘娘面前,虽然微微低着头,但是脸上的表情却十分严肃坚定:“即便是只论沈毅,沈毅在儿臣这里,也并没有做错什么。”

  太后娘娘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淡淡的看向皇帝:“他怂恿皇帝游逛秦淮河,还在外面替皇帝豢养名妓,按照文官那一套,便是个实打实的谄官奸官。”

  提起顾横波的事情,皇帝脸色先是变了变,然后微微低头道:“既然母后已经知道了,儿臣也就不瞒着了,顾姑娘是儿臣在晋王叔寿宴上认识的,儿臣对她一见倾心,后来才知道请托他人,替儿臣好生安置顾姑娘。”

  “而这个人,也并非是沈毅。”

  太后娘娘闭目摆手,表示不想听皇帝继续说下去了。

  因为皇帝今天冲撞了她,让这位太后娘娘心里也有些不太高兴,她冷声道:“哀家活着一天,你便休想把她带进宫里。”

  皇帝面无表情,只是默默点头应是。

  他缓缓说道:“母后说的话,儿臣都记下了。”

  这个年轻的皇帝陛下,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低头道:“母后您想给两位表兄安排职事,儿臣并没有什么意见,除了抗倭军之外,他们去哪里都可以商量,儿臣稍后就会约见国丈跟舅公,与他们商议这件事情。”

  给孙家的两个表哥安排差事,就意味着皇帝的态度软化了。

  孙太后是这么觉得的。

  于是乎,这位太后娘娘脸色也稍稍好看了一些,淡淡的说道:“这是外廷的事情,哀家不干涉你。”

  说到这里,她又瞥了一眼沈毅,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了:“至于这个宝贝一般的沈翰林,皇儿还是赶紧带出去罢,哀家这里庙小,容不下这尊大佛。”

  对于沈毅,太后娘娘心里肯定是着恼的。

  因为沈毅太“不懂事”了。

  当朝太后找他办事,他就应该老老实实,踏踏实实的去办,即便办不了,也应该在坤德宫里多磕几个头,请求她这个太后收回成命。

  可是这个愣头青,一转脸就去皇帝那里告状了,甚至影响到了母子二人之间的感情。

  皇帝对着太后娘娘深深低头道:“母后您安心休息,儿臣告退了。”

  说罢他退后几步,带着沈毅一起离开了坤德宫。

  走出坤德宫之后,皇帝陛下依旧没有乘轿,只是与沈毅一前一后,行走在这皇城之中。

  年轻的皇帝陛下,这会儿情绪有些低落,他声音甚至带了点沙哑:“后花园的梅花开了,沈卿陪朕走一走?”

  大老板说这种话,沈毅自然是不能推拒的,他也看出了皇帝心情不好,于是微微欠身道:“今日种种,皆是臣的过失,请陛下降罪。”

  皇帝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沈毅,然后摇了摇头:“你没有什么错处。”

  “只是因为欲壑难填。”

  皇帝陛下走在前面,心情还是有些低落:“朕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跟母后发生什么冲突。”

  “朕对母后,向来是敬爱有加的……”

  “只是……”

  皇帝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只是朕除了是个儿子之外,还是大陈的皇帝。”

  “朕想要替朝廷,替国家做点事情。”

  “想要做事情,就不能不得罪人。”

  说着,他回头看向沈毅,轻声道:“沈卿你也是想做事的人,也是免不了要得罪人的。”

  沈毅心里苦笑。

  他今天就已经把太后娘娘得罪惨了。

  现在,他沈某人对于朝廷有用,皇帝还可能护着他,哪天他要是对皇帝没用了,皇帝陛下说不定就把他办了,哄太后娘娘开心,然后继续母慈子孝。

  沈毅叹了口气:“臣已经得罪过许多人了。”

  从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沈毅已经先后得罪了范家,得罪了杨家,得罪了赵阀,现在甚至得罪了太后娘娘。

  皇帝微微一笑,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咱们君臣,将来便一起……”

  “去得罪更多人。”

第五百零一章 皇帝的城府?

  沈毅离开皇城的时候,时间也才接近中午。

  皇帝并没有留他下来吃饭。

  沈毅本人,也没有留在宫里吃饭的心思。

  短短一个上午,耗去了他大量的心神,他已经没有精力再留在宫里跟皇帝说话了。

  是的,跟皇帝说话,也需要大量的精力。

  因为跟这位大老板说话的时候,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甚至于说话的语气,神态,动作,都需要思考一下,不能张口就来,不然的话很容易出问题。

  走出皇城之后,沈毅连走路都懒得走了,他在路边招手拦下了一辆板车,然后做着这个板车回了家,回到了家中之后,他先是看了看老婆孩子,然后简单吃了两口饭,就躺在床上,沉沉的睡了一觉。

  一觉醒来,已经接近傍晚。

  他睡醒之后,就看到自家夫人就坐在他床边,见他醒了过来,陆若溪才坐在了床边,看着沈毅因为刚睡醒,还有些发红的眼睛,问道:“夫君,可是出什么事了么?”

  沈毅微微摇头,脸上挤出了一个笑容:“没有出事,我能出什么事?”

  陆若溪微微叹了口气,开口道:“张师兄吃过饭没多久就到了,现在在家里客厅里坐着,已经等了你快一个时辰了。”

  沈毅听到这句话之后,连忙坐了起来,一边穿衣服,一边开口道:“易安师兄来了,怎么不叫我起来?”

  “我去奉过茶了。”

  陆若溪一边帮着沈毅整理衣服,一边开口道:“张师兄听说你睡了,便没有让我喊你起来,说让你休息一下,他等等你。”

  “现在父亲在那边陪着他说话。”

  说话间,沈毅已经穿好了衣服,他随意披上了一身衣服,便要起身去见张简。

  陆若溪拉住了他,轻声道:“夫君还是穿好衣服再去,免得失礼。”

  沈毅回头对着陆若溪眨了眨眼睛,微笑道:“人家等了一个时辰了,这种时候穿好衣服去,才是失礼。”

  说罢,他拍了拍陆若溪的手背,直接朝着客厅里走去,客厅正堂,一身青色布衣的陆夫子正坐在主位,而张简坐在他的下首,爷俩似乎在说一些学问上的问题,气氛还算和谐。

  沈毅迈步走了过去,先是对着陆夫子拱手行礼,叫了一声岳父,然后又扭头对张简拱手行礼,开口道:“让师兄久等了,家里人应该喊我起来的才是。”

  张简也站了起来,看着沈毅坐下,摇头道:“子恒你也应该好好休息休息了。”

  陆夫子坐在主位上,瞥了一眼这两个子侄,然后他从主位上坐了起来,笑着说道:“你们兄弟俩应该有事情商量,老夫就不在这里耽误你们了。”

  张简跟沈毅,一起把他送出了客厅,送到客厅门口的时候,张简还对着陆夫子微笑道:“前两天小侄去见恩师,恩师说过两天腊八,在家里摆个宴席,让师叔一家跟子恒一家都去。”

  “师叔莫要忘了捧场。”

  陆安世微笑道:“好,到时候我便去昌平兄家里蹭一顿。”

  说话间,这个小老头便转身离开,又回到书房看书注文去了。

  陆夫子离开之后,兄弟俩便又回到了客厅里,张简低头喝了口茶,笑着说道:“看来陆师叔的软肋,在青雀师妹身上,前些年赵师一年两次请他进京来,连续请了七八年,如今这一两年时间,他便来了建康两次。”

  沈毅无奈的摇了摇头:“他老人家是不肯待在建康的,原先说等孩子满月之后,他就要回江都去,好说歹说,才说服他在建康过完年之后再回去。”

  师兄弟俩说了一点关于陆安世的话之后,张简低头抿了口茶水,然后深深地看了沈毅一眼,深呼吸了一口气:“子恒,今日上午,你在宫里……”

  “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沈毅先是一愣,然后苦笑道:“师兄还真是消息灵通。”

  “非是我消息灵通。”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