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177章

作者:漫客1

  因为到现在为止,沈毅跟他说的每一句话,基本上都实现了。

  他点头称是之后,然后开口道:“那公子要我去做什么?”

  “东市街有一条卖古玩以及文房四宝的街,叫做笔筒巷。”

  沈毅左右看了看,确定四下无人之后,便开口说道:“最近一段时间,你多去笔筒巷走一走,尽量去找那种几十年上百年,却又将要倒闭的老铺子,然后花钱把它盘下来。”

  沈毅顿了顿,继续说道:“记着,连招牌一起盘下来。”

  他看向许复,沉声道:“不要怕花钱,咱们账上的钱能用全部用进去,如果钱不够……”

  “就从那张兑票里支取……”

  搞一家卖文房四宝连带着卖古董的“文化铺子”,是沈毅一直以来的执念。

  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这行挣了他太多钱!

  不管是江都的那家墨砚斋,还是建康的笔筒巷,都从沈毅这里薅去了大量的银钱,毕竟沈毅在文官圈子里厮混,想要送礼,最好的就是这方面的礼物。

  许复咽了口口水。

  他知道,沈毅说的兑票,是宫里给的那两张一万两银子的兑票,其中一万两银子给顾横波赎身了,另外一万两就放在了许复这里,平日里供顾横波开销。

  这份钱,许复一个铜板都没敢用。

  他年纪虽然不大,但是却清楚其中的厉害,深怕自己惹祸上身。

  如今听到沈毅这么说,他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默默的看了一眼沈毅,低头道:“公子,这行当虽然挣钱,但是如果旁人办不好,我们对这行一窍不通,如何能办的好?”

  “一窍不通,就请通的掌柜来,你跟着掌柜学就是。”

  “至于能不能办的好……”

  沈毅看着许复,呵呵一笑:“你放心,咱们运道好得很,接手了之后,这家铺子生意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说完这句话,沈毅看向许复,心中暗道。

  这一次,让你小子知道“流量”的厉害!

第三百四十章 让他折腾去

  推广邸报司的“广告”业务,刚开始自然是不容易的。

  沈老爷乃是两榜进士,自然不可能会像后世业务员那样去到处跑广告招商,而且邸报司在目前乃是垄断性的媒体行业,垄断行业挣钱,向来都是站着把钱挣了。

  不止要站着挣钱,还要让别人跪着送钱!

  因此沈毅的想法是,先把这个板块搞起来,然后自己填几家名吃名铺进去,只要广告效果足够好,用不着沈毅去跑,别人就会争着抢着来邸报司送钱。

  等邸报司的广告业务成型,收入稳定了之后,沈老爷就可以用这笔钱来招兵买马,扩充邸报司的探子线人数目了。

  哦不对……应该叫做记者。

  到时候,建康城里什么晋王府,什么杨府,什么赵阀,都给他安插几个邸报司的记者,把这些老家伙每天穿什么颜色的底裤都给记下来,送到沈老爷的桌案上!

  咳……

  扯远了。

  邸报司的广告业务,还处于初始阶段,因此沈毅这一次只选了两个铺子,一个名吃,一个名店。

  名吃铺子已经内定了,是来自于江都,传承悠久,有着“几代人历史”的许记串串香。

  至于名铺的名额嘛。

  暂时还没有定下来。

  暂时没定下来的原因是因为许复的铺子还没有买下来。

  在秦淮河畔待了一个多时辰,跟许复敲定了一些具体的细节之后,沈毅便打道回府了。

  算起来,从中了翰林之后,他已经两天没有回自己家里了。

  回到自家之后,沈陵又拉着沈毅喝了顿酒,庆祝他入翰林院。

  相比较赵昌平和陆夫子那些长辈,沈陵显然更是激动。

  毕竟按照这个时代的逻辑,他跟沈毅乃是一家人。

  沈毅起先中二甲进士,只是代表江都沈家有着腾飞的希望,而现在沈毅中了翰林,就意味着江都沈家“中兴”,只是时间问题了!

  沈陵自然很高兴。

  这天他喝的酩酊大醉,即便是醉的昏睡过去,都是咧嘴在笑。

  他开心的原因,一部分自然是因为他跟沈毅关系不错,为沈毅以及为沈家感到开心。

  而另外一部分原因是为自己感到开心。

  将来,沈家发展起来了,沈毅做官要避互相,不太可能到江都为官,而沈毅的亲弟弟沈恒,也在准备考学做官,也不会长久的留在江都。

  而沈家,是需要一个家长的。

  类似于范老爷与范侍郎的关系!

  以沈陵跟沈毅的关系,再加上他是长房出身,将来在江都沈家话事的可能性很大!

  沈陵自然高兴,他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士族子弟,也没有什么大梦想,能够回江都做沈家家主,他再开心不过了。

  因为沈陵高兴,沈毅也陪着他喝了不少,加上昨天晚上喝了酒,连续两天喝酒,沈毅也喝的晕晕乎乎,在两个小丫鬟的伺候下,躺在床上早早的睡了。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沈毅不再摸鱼,而是每天去邸报司上班,跟孙谨沟通一些邸报司的具体细节,只不过他身为邸报司的司正,下班时间不太固定,有时候午后就溜出邸报司,去大义坊找顾先生喝酒,偶尔也会亲民一下,跟同僚们一起下班。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风平浪静。

  唯一值得提的事情,是按照小皇帝的科考改革,跟沈毅同科的二百个二甲三甲进士,看着成功晋入翰林院的沈毅,羡慕的双眼通红,这些人开始没日没夜的写邸报,试图走通沈毅已经走通的道路,跟随沈毅一起进入翰林院。

  更有甚者,还有一些三甲进士来邸报司拜会沈毅,想让沈毅“指点”他们一下怎么写邸报文章,或者说怎么写让陛下满意,让陛下喜欢的邸报文章。

  就差没有直说让沈毅代笔了。

  当然,这些进士老爷们都已经有了前程,就算沈毅愿意给他们代笔,他们也不会去用自己的前程冒险。

  对于这些同年,沈毅只能想法子搪塞过去,后来干脆就早早的下班,避开了他们。

  好在沈毅的住处没有暴露,也没有人找到他家里。

  而在这几天时间里,许复按照沈毅的吩咐,在笔筒巷里调研了几天之后,成功找到了一家名叫黄石斋的铺子。

  这家铺子最初以一块黄石砚台闻名建康,传到现在已经整整九十九年时间,马上就要成为百年老铺,只可惜铺子传到这一代,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败家子,欠了一屁股债不说,铺子的生意也每况日下,因此被逼到不得不出卖铺面的地步。

  许复先是汇报了沈毅,最终以高出市价的四千两银子,买下了这个铺子以及黄石斋的招牌。

  双方约定,这个铺子就此就跟原来那家周姓掌柜没有什么关系了。

  黄石斋易主的当天晚上,沈司正就在在自己的书房里写起了小作文。

  主要是关于黄石斋那块黄石砚台的故事,那块砚台传闻最后落入了大陈开国宰相李相手中,六十年前又辗转落入拯救了南陈的姚相手中。

  总之,就是花式炒作。

  然后再介绍一下黄石斋这个百年名店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云云。

  很快,一篇充满了广告味道的小作文便写好了。

  至于许记的作文,前几天沈毅就已经写好了。

  次日,沈毅就在邸报司新版邸报的排版之中,把自己写的两篇作文作为一个新的版面,塞进了邸报里。

  这个版面叫做建康名店。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是这个时代的头一次广告营销,也是媒体这种东西的第一次商业化。

  沈毅是邸报司的司正,有权决定邸报司的初稿,这一期初稿订完之后,很快送到了内侍省审核。

  确切来说,应该是送给高明以及皇帝陛下审核。

  初稿按流程,很快送到了高明手里,这位内侍省的大太监拿过初稿,真是粗略的看了一遍,然后又认真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这是他的差事。

  皇帝每天事务繁忙,可能未必会有时间逐字逐句的去看邸报司的内容,而高明作为皇帝的影子,皇帝没有功夫去做的事情,他当然要认真去做,而且要做好。

  很快,高太监就看到了沈毅写的那两篇小作文。

  小作文的篇幅很短,只在邸报的结尾,占了一个不大的板块。

  初稿里,是会注明作者的。

  高太监在文章末尾看到沈毅的名字之后,若有所思,拿着这份初稿,便进了甘露殿见了皇帝。

  见到皇帝之后,高太监先是说了几句闲话,然后把邸报两只手递在皇帝面前,微笑道:“陛下您看,这是邸报司沈司正写的。”

  他手指着沈毅新建的那个板块,笑道:“陛下任命的这位新司正,想法倒是不少。”

  皇帝陛下简单扫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

  “且让他去折腾。”

  皇帝陛下语气平淡。

  “看他能把邸报司,折腾成什么模样。”

第三百四十一章 赔礼道歉

  皇帝跟内侍省都没有挑毛病,于是乎沈毅的这个初稿很顺利的通过了审核,可以安排后续刊印了。

  邸报这玩意儿,目前是不挣钱的。

  因为这个时代印刷成本比较高,活字印刷技术也不太成熟,因此邸报要一版一版去刻雕版,需要几十个匠人同时去做,因此印起来成本不低,而且朝廷把邸报司当成喉舌,因此邸报售卖的时候价格并不会很高,所以整体来说并不会赚钱,还要朝廷贴补一点进去。

  不过从沈老爷接手之后,邸报司将会彻底扭亏为盈。

  不过赚钱是赚钱,壮大是壮大,想要发展成为另一个世界锦衣卫的模样,目前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为锦衣卫人数巅峰的时候,扩张到了十万人的规模,以邸报司的经济能力,养那么多人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为邸报司不能像锦衣卫那样收保护费,朝廷也不会允许他们这么干。

  当然了,邸报司现在还只是一个雏形,目前赚钱的法子也很单一,如今皇帝默许邸报司可以自行发展为一个情报机构,等这个情报机构慢慢形成规模了,自然就还有别的赚钱门路。

  下一版初稿定了之后,新官上任的沈司正,便开始召集邸报司的线人们开会。

  如今建康城里,负责给邸报司提供情报的人,差不多有二百个左右,这些人都是编外人员,没有固定的工资,之前邸报司会根据他们提供的消息,或多或少给些钱。

  而现在,邸报司来了新的司正。

  沈毅花了差不多三天时间,从这二百个线人里挑选了近三十个年轻干练的,收进了邸报司,让他们成为了邸报司的正式员工,每个月按时发月钱的那种。

  既然是正式工了,那么自然而然的会开始形成上下阶级,这一点沈毅并没有直接任命,而是给了这三十个人一个月到两个月的考察期,到时候会选出三个小旗以及一个总旗,工资待遇会比其他人高出一个档次。

  不管在哪个年代,获取财富都是大家热衷的事情,有了待遇做底子,这些人自然干劲满满,都拍着胸脯跟沈毅保证,说自己一定会好好干之类的话。

  这三十个人,就是邸报司情报机构的“初创团队”了。

  在接下来发展的过程中,这个初创团队里有些人会拾级而上,慢慢成为优秀的情报人员或者是管理人员,也有些人会不可避免的慢慢掉队,被这个团队淘汰掉。

  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而沈毅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老实说,他需要一些专业的,情报方面的培训人员来培训这些萌新,也需要几个比较专业的账房,来组建邸报司的“度支处”。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慢慢来,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能够搞定的。

  专业的情报训练人员,没有别的路子,只能去内卫里找,至于账房,看能不能想法子从户部搞几个专业的过来。

  毕竟沈老爷有个即将就任户部尚书的师伯,后者对他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就这样,干劲满满的沈某人,一连在邸报司工作了四五天时间,终于把邸报司初步改造成型,而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他这个司正没有去理会那些行政方面的问题,而是开始让人搜罗杨家的“黑料”,准备写杨公子的小作文了。

  杨公子杨蕃,在建康不能说是坏事做尽,至少可以说的上是声名狼藉,以前他老爹杨敬宗,在朝廷里大权独揽,自然没有人敢说他的闲话,但是现在,老杨相已经从中书退了下来,整日在家下棋喝茶,没有了朝堂上的势力庇护……

  太多人愿意说杨家人的坏话了。

  根本不需要专业的情报人员,只两三天的时间,凭借邸报司那三十个不怎么专业的业余情报人员,已经有一大堆的杨公子黑料,出现在了沈毅的桌案上。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