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109章

作者:漫客1

  不过老去的百兽之王,有些时候更加可怕,因为在这个时候,如果谁敢招惹它,它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维持自己表面上的强大,一定会不遗余力的对来犯之敌痛下杀手,以展示自己的余威!

  沈毅并没有进过朝堂,还不理解一个拜相十几年,持国近六年的宰相,到底有多么强大的影响力,但是赵昌平却非常清楚。

  他毫不犹豫的阻止了沈毅。

  沈毅深呼吸了一口气,起身对着赵侍郎恭敬低头:“多谢师伯,师伯教诲,小侄都记下了。”

  “嗯。”

  赵昌平看了看沈毅,语气颇有些欣慰:“你能听得进去劝就好,这半年时间里,你有些太急功近利了。”

  “在朝廷做事情,讨好陛下固然能得到一些好处,但是一味逢迎,在朝廷里是走不远的。”

  赵侍郎语重心长。

  “更重要的是看你能替朝廷做多少事,你这个年纪,是最容易被眼前利益蒙蔽双眼的,千万要看清楚眼前的每一步。”

  “你认得陛下,陛下未必认得你。”

  赵昌平低眉道:“比如这一次,他说把你当成试探的棋子,就把你当成棋子了。”

  “而且不止是你。”

  赵侍郎静静的说道:“你是书院的人,如果你被卷进这件事情当中,咱们书院说不定也会被卷进来,成为陛下应对杨相的工具,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太多,现在跟你说,你一时半会也听不明白,总之你记住师伯的一句话。”

  沈毅起身,恭敬低头。

  “请师伯教诲。”

  “对于现在的你来说,最重要的是考学,是功名,除此之外,再无他事。”

  沈毅低头苦笑:“小侄原也没有想要自己飞黄腾达,只是猜想既然陛下想要动杨相,那咱们书院或许……”

  “朝堂的派系争斗的事情,与你无关。”

  赵昌平面色严肃。

  “最起码与现在的你无关,听明白了没有?”

  沈毅心悦诚服的点头受教。

  “小侄明白了。”

第二百零八章 精似鬼!

  沈毅很听话,没有再冒险去讨好皇帝。

  因为赵昌平没有理由害他。

  而且经过与赵昌平的谈话之后,沈毅也终于明白,自己并不懂得这个时代,尤其是官场中的一些逻辑。

  因为他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都没有做过官。

  他不太懂的官场里的这一套。

  先前在沈毅看来,只要自己讨好了皇帝,那么将来在官途上就会顺畅许多,至少能有一条捷径出来,不至于像其他人一样,在自己的位置上苦熬资历,然后一点一点往上爬。

  事实证明,沈毅的想法,或者说对官场的看法有些幼稚。

  朝堂里的事情,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或者说的再直白一些,那就是……

  皇帝这个角色,没有看上去那么厉害。

  如果把整个朝堂的所有力量划成一百份,除了开国皇帝以及国初的两三位皇帝之外,后世的传代之君,能够把三十份把握在自己手里,就已经是难得的实权皇帝了。

  皇帝这个角色,并不代表着掌控,而更多的是代表平衡,他负责平衡朝局,平衡国家,平衡上层矛盾以及平衡底层矛盾。

  这个角色有一种天生的使命,那就是把现有的朝局或者说平衡维系下去,也就是所谓的维持“国祚”,至于开疆拓土,千古留名这种事情,对于皇帝来说是附加题,有当然最好,没有也不会影响他们的职业生涯。

  如果一味讨好皇帝而得罪一大票官员,乃至于得罪整个文官阶层,对于沈毅来说,最起码是对于现在的沈毅来说……

  是非常不明智的事情。

  得了赵侍郎的指点之后,沈某人就开始拖稿了。

  他是十月初四考完的乡试,十月初八接受了给邸报司写第七版邸报稿子的事情,但是在见过赵昌平之后,沈毅一直拖到了十月二十四,也就是整整半个月时间,也没有把手里的稿子写完交上去。

  这让邸报司的官员很没有面子。

  因为邸报司是新成立的机构,现在还在由宫里的宫人负责,如今邸报司的司正乃是这几年跟在皇帝身边的一个颇为出风头的太监,姓钱名叫钱锦,也是东宫出身,今年二十四五岁,正是做梦都想要立功干事业的年纪。

  钱太监跟在皇帝身边,自然知道皇帝对邸报非常重视,邸报司前六期都办得好好的,现在到了他手里,第七期突然停稿了,钱太监心里当然着急。

  他现在几乎每天都往沈毅家里跑一趟催稿子,除了沈毅家里,连翰林院他也跑,只不过翰林院里那些正经的读书人,不太擅长邸报这种形式,因此写出来的东西都非常生硬。

  因此,钱太监只能在沈毅家里软磨硬泡,有时候甚至在沈毅家里一待就是半天。

  不过沈毅得了指点之后,现在也成了老油条,哪怕宫里的公公坐在他面前催稿,他也只是装模作样的写几个字,然后挠着头,装出一副江郎才尽的模样。

  钱太监实在拿沈毅没有办法,只能将沈毅的情况如实上报给了高明,高太监听了之后,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知道了”,便没有了下文。

  到了下午皇帝陛下得了闲空,陪孙太后逛后花园赏完秋菊之后,高明才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对着自家的主子低头道:“陛下,新一期的邸报,可能要拖一段时日了。”

  这会儿皇帝刚陪完老母亲,脸上的笑意都还没有散去,闻言微微皱眉,看了看高明,问道:“为何?邸报司不是添派了人手么,怎么这也忙不过来?”

  他有些不悦的说道:“你们内廷的人能不能办好差事?如果办不好,朕就交给礼部的人去办了。”

  皇帝对于第七期邸报,还是很上心的,因为他准备用这一期邸报,一来是削减一些杨敬宗的名气,给他抹点黑,二来也是想用这种方式,来试探杨敬宗现在是个什么态度。

  是愿意退,还是不愿意退。

  高明低着头,轻声道:“陛下,邸报的事情与邸报司没有关系,实在是您指定了给邸报司写稿子的那个人,不愿意写了……”

  “朕指定的人……”

  小皇帝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千千万万,很容易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放在眼里,比如说现在的沈毅,在这位皇帝陛下看来,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几个月下来,沈毅在皇帝这里毕竟混了个脸熟,他很快反应了过来:“想起来了,沈毅。”

  他“唔”了一声,缓缓皱眉道:“这件事情虽然确实有些难为他,不过朕亲自交代的事情,一个小小的生员居然敢推拒,实在是胆大包天。”

  高太监恭敬低头,轻声道:“陛下,奴婢看来,这位沈公子,应该是受了什么高人指点,因此才会对这件事情这样推诿。”

  “高人?”

  皇帝冷哼:“什么高人,也不能对抗天子!”

  高明再一次低头,微笑道:“陛下,这位高人下午的时候就进宫求见了,只是当时陛下在太后身边尽孝心,因此奴婢把他拦了下来,让他进甘露殿候见去了。”

  确定了在甘露殿候见的人是赵昌平之后,小皇帝忍不住再一次皱眉,他眯了眯眼睛,开口道:“这甘泉书院的人还真是团结,一个微不足道的生员,就能让朕的户部侍郎进宫来面见朕躬。”

  高明躬着身子,低头道:“陛下,依奴婢看来,倒也不一定是因为团结,有可能是出于自保,沈毅是甘泉书院的人,如果沈毅得罪了杨相,说不定整个甘泉书院都怪被拉下水。”

  “说来说去,还不是要拉帮结派?”

  小皇帝背负双手,闷哼道:“他们如果不是自以为是一派,如何会担心什么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出现?”

  说完这句话,小皇帝伸了个懒腰,缓缓说道:“走罢,去见见朕的财神爷。”

  几个小太监立刻抬起抬轿,把小皇帝抬到了甘露殿门口,小皇帝进了甘露殿之后,一身紫色官服的赵昌平,才毕恭毕敬的对着皇帝下跪行礼,开口道:“臣,户部侍郎赵昌平,叩见陛下!”

  “好了好了,财神爷,快起来罢。”

  户部尚书刘纪章年纪大了,越来越不管事情,整个户部的事情,大半是赵昌平在打理,尤其是户部钱库,更是被赵昌平死死攥在手里,因此他才被朝廷里的人戏称为财神爷。

  赵昌平起身之后,先是看了一眼高明,然后默默低头,从袖子里取出一本奏书,双手捧在手里,沉声道:“陛下,臣有本奏。”

  “臣参奏原吏部侍郎陈矩之孙陈尚,在京为非作歹,强抢民女败坏国法纲常,臣请陛下重罚!”

  小皇帝目光微变,他先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看向赵昌平,开口道:“赵卿乃是户部堂官,怎么干起御史台和大理寺的活计了?”

  赵昌平面色不变,低头道:“回避下,祖宗有成法,民有恶则报官,官有恶则弹劾,臣也是大陈臣子,当然可以弹劾同僚以及建康城里的不法之徒!”

  “陛下,臣参陈尚,是因为手里有确切证据,证明此人为非作歹多年!”

  “好了!”

  小皇帝挥了挥手,打断了赵昌平义愤言辞的发言。

  “你这份奏书,朕会留中不发,只当是今天赵卿没有来过。”

  说到这里,小皇帝看了一眼赵昌平,有些无奈的说道。

  “赵卿,朝堂是讲规矩的地方,有些事情该交给御史做,就应当交给御史去办,你说是不是?”

  这是在暗示让赵昌平去找个御史来弹劾陈尚,既程序正义,又有人背锅,实在是两全其美。

  因为皇帝不能让赵昌平这个身为户部侍郎的支持者,去冲在最前面当炮灰。

  赵侍郎恍若未觉,他站在皇帝面前,神态恭谨。

  “陛下的吩咐,臣记下了,待臣将证据整理出来,一定上交御史台,替建康除去陈尚这个祸害!”

  这句话说完,君臣俩又说了几句闲话,赵昌平才心满意足的起身告辞。

  等到赵昌平走后,甘露殿里的小皇帝,才气的拍了拍桌子。

  “这些老家伙个个精似鬼,一个比一个难缠!”

第二百零九章 皇帝的雨露

  赵昌平的意思很简单。

  如果真要参陈尚,那就他这个户部侍郎来参。

  而真到了那个时候,也就不止是试探那么简单了,或者是杨敬宗隐忍下来,或者是是杨相一系与甘泉书院一系正式开战。

  虽然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达到小皇帝其中一部分目的,但是赵昌平这种朝堂大佬,掌控起来绝对没有掌控沈毅那么轻松,一个弄不好,小皇帝可能就会翻车。

  小皇帝发了一通脾气之后,气呼呼的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生了会闷气之后,然后缓缓说道:“高明。”

  高太监低头:“奴婢在。”

  小皇帝低头道:“去翰林院找个翰林,把陈尚的事情编进邸报里,朕亲政已经快一年时间,是时候试探杨老头,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了。”

  高明点头:“奴婢遵命。”

  “再有。”

  皇帝陛下缓缓说道:“沈毅那边,就不要逼着他写邸报了,你抽时间去赏些东西给他,安抚安抚。”

  这位尚有些稚嫩的皇帝,终于冷静了下来:“甘泉书院的这帮人很看中他,这次用不到,将来多半有用得到他的一天。”

  高明低头,这位大太监犹豫了一下,开口道:“陛下,乡试再过几天也就放榜了,这会儿应该能问出来成绩,您……要不要过问一下沈毅的乡试成绩?”

  “过问”就代表干涉。

  皇帝低头想了想,摇头道:“罢了,这是朕亲政之后的第一科,要给朝廷好好选一些人才,国家抡才大典,便不过问了,他能中自然是好,不能中等下一科就是。”

  乡试与会试是连考的,虽然一般来说春闱会试才算一科,但是毕竟是建康乡试,因此勉强也算一科。

  一般来说,皇帝对即位之后的第一科都非常重视,毕竟这些录取的进士们将会成为新朝的基石,不过先前的几年时间里,小皇帝都属于吉祥物的状态,一直到今年他才开始接手朝事,因此这一科也可以算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一科。

  高明低头。

  “奴婢明白了。”

  ……

  一转眼,时间来到了洪德六年的十一月,建康的天气一天冷过一天,秦淮河畔的两家许记串串香,生意也变得越来越好。

  这会儿距离乡试放榜,只剩下一天时间了,沈毅闲来无事,去许复的店里巡视了一番,顺便吃了一顿晚饭,坐下来跟许复喝了顿小酒。

  沈毅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到了建康之后,被张简跟赵蓟州带着,其实喝了几顿酒,有了一些酒桌上的经验,顺便也带一带许复这个酒桌新人。

  因为不是外人,所以就没有多喝,两个人喝了一壶酒之后,沈毅就起身离开,在夜色之中朝着自己家中走去。

  他住的地方距离秦淮河不远,只一柱香时间,他就走到了胡同口,刚从胡同转进去,就看到门口停了一顶紫色的轿子,轿子两边,还站了两个微微躬着身子的蓝衣年轻人。

  这两个年轻人,都是下意识的微微弯身,而且动作非常标准。

  沈毅见过这种人,他可以一眼认出这种人的特征。

  宫人。

  用俗话说,就是太监。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