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1002章

作者:漫客1

  “那沈卿,就继续戡乱罢。”

  见沈毅没有回答,皇帝替他回答了这句话,他缓缓说道:“再立一个新君。”

  沈毅微微摇头道:“陛下,这非是人臣所为,按照陛下所说,要是朝廷有一天成了致乱之源,臣岂不是要竖旗造反?”

  皇帝反问道:“沈卿不会?”

  沈老爷摇头:“那个时候,臣多半已经很老很老了。”

  “臣只会尽力保全家里人,让后人们去争去斗。”

  皇帝再一次剧烈咳嗽,他躺在躺椅上,喘了口气:“朕生病之后,只要一闲下来,就开始考虑身后事,考虑将来天下会是个什么模样,但是思来想去,也没有什么结果。”

  “后来,朕干脆也不去想了。”

  皇帝默默说道:“一个人本事再大,也管不了身后事,莫要看朕的那些个儿子们现在对朕俯首帖耳,个个听话,朕这边闭上眼睛,他们就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办事了。”

  “朕现在,没有什么精力了。”

  皇帝看向沈毅,舒了口气:“北边的事情,终归不是什么大事,沈卿去一趟中书,跟几位宰相还有太子,商议办理罢。”

  是的,以目前大陈的国力来看,哪怕鞑靼部举族来犯,也已经不是什么大事了。

  最糟糕的情况,无非是大同军镇失守,山西一省乱上一乱,想要有更大的影响……

  不太可能了。

  毕竟鞑靼部这些年在沈毅的刻意压制之下,体量并没有扩大多少,反而是略有缩减的。

  沈老爷抬头看向皇帝,问道:“陛下,臣问一句不该问的。”

  “您现在身体……”

  “朕不是说了么?”

  皇帝扭头看向沈毅,摇头道:“没有什么精力了,一天倒有大半时间是在昏睡的,有时候朕也不知道朕是在睡觉,还是已经昏迷了过去。”

  沈老爷心中一震,随即开口道:“陛下,陆帅在燕京么?”

  皇帝“嗯”了一声,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他一直在,内卫也收缩了一些人回来。”

  说着,他看向沈毅,笑着说道:“沈卿放心,朕再怎么不济,皇城还是能够掌控得住的,不会出什么乱子。”

  “朕保证皇城不出问题,沈卿保证京城以及京畿不出乱子。”

  皇帝闭上眼睛,缓缓说道:“咱们君臣,联手做好最后一件大事。”

  这最后一件大事,自然不是指鞑靼部之乱。

  而是指皇权平稳顺递。

  沈老爷心中大恸,起身后退两步,深深拱手:“臣……谨遵圣命。”

  皇帝睁开眼睛,看着对自己深深作揖的沈毅,沉默了半晌没有说话。

  最终,向来喜欢与沈毅开玩笑的洪德帝,再一次笑着说了一句话。

  “沈卿既然应下来,朕就不死在你家里了。”

  沈老爷低头道:“臣已经不害怕了。”

  “至多无非君臣同路。”

  皇帝笑了笑。

  “那可不成,朕还指望着沈卿替朕看护好大陈呢。”

  皇帝陛下坐直了身子,笑着说道:“这可是朕一辈子的心血。”

  这一次,向来圆滑,喜欢推脱责任的沈某人,没有再推脱,而是再一次拱手。

  “臣,谨受命。”

  ……

  中书,议事堂。

  太子殿下染恙没在,只有五位宰相与沈毅一同落座,沈老爷被首揆宋垣,硬拉着坐在了首位上,沈毅推脱了几句,最终还是被几位宰相联手按在了首位上。

  沈毅落座之后,也没有再继续推脱,而是看向众人,开口道:“诸位相公,事情刚才我已经大致说了一遍,事涉几个边军以及大同防务,沈某人就厚颜,坐在这里主持这场议事了。”

  宋垣笑着说道:“即便不是军务,太保到中书来,也该是坐在这里,毕竟咱们几个现在坐的位置,住的房子,乃至于走过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太保一手打下来的。”

  宋垣是赵昌平时期进入中书的宰相,最令人称道的就是他这张嘴,说话很是好听,而且从来不得罪人。

  也是因为如此,他成功接过赵昌平的班,在中书掌枢。

  沈毅摇头道:“宋相,这是大陈王师的功劳,沈某当年,只是奉诏办差罢了,不值一提。”

  “咱们现在,开始商议正事。”

  既然是主持会议,那么就要掌握住会议的主题,沈毅也没有废话,开门见山的说道:“我的想法很简单,暂时从凌肃所部抽调两万精锐,由钟明将军率领,支援大同防线,交由薛威薛大将军调派。”

  他这话一说完,几个宰相都分分点头。

  张简开口说道:“这几个边军,本就是沈侯节制,这些调动不必在这里商议,由沈侯自行做主就是。”

  沈毅接过话,笑着说道:“只是跟几位相公有个交待,调兵的事情沈某已经定下来了,今天要商议的主要是钱粮调配,以及派遣使者的问题。”

  “沈某刚去见过陛下,陛下的意思是,可以派遣一位使者到鞑靼部,告诉鞑靼汗,我们可以给一些,或者卖一些粮食给他们,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周元朗若有所思,开口问道:“太保,鞑靼部有什么东西,来换我们大陈的粮食?”

  沈老爷笑着说道:“这个我已经想好了。”

  “如果他们买,就用市价卖给他们,收取金银财物皮毛或者其他东西。”

  “如果是送给他们,那就是咱们陛下向鞑靼部施恩了。”

  沈毅慢悠悠的说道:“鞑靼汗多子,这些粮食,可以送给鞑靼汗的两个儿子或者三个儿子,再封他们一些头衔,表示我大陈天子无上仁德。”

  这话一出,几位宰相还在交头接耳的讨论,周元朗已经听的眼皮子直跳。

  沈毅看向周元朗,笑着说道:“我听说周相,精通朱里真和鞑靼的语言文字,这是国之大事,不如周相辛苦辛苦,替朝廷跑这一趟?”

  周元朗连忙摇头:“太保,下官刚蒙拔擢进中书,很多事情都还不太了解,眼下正是要紧的时候,礼部主客司精通鞑靼语言的不少,何必要我去?”

  “派其他人去,显不出我天朝气魄。”

  沈毅笑着说道:“正要一个宰相过去,才显得我大陈对此事的重视。”

  他看向其他众人,问道:“诸位相公以为如何?”

  四位宰相本就对这个“北人宰相”不太有好感,闻言纷纷附和。

  周元朗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

  “那上报罢。”

  “有圣旨,周某便去。”

  沈老爷轻轻点头:“那就上报……”

  “太子殿下罢。”

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急召入宫

  请示太子,也只是走个过场罢了。

  这个时候,几位宰相连同沈毅议定的事情,即便是皇帝陛下想要否决,也要认真掂量掂量,更不要说刚被沈老爷吓唬了一顿的太子殿下了。

  就连周元朗本人,也知道这事基本上定下来了。

  等沈毅走出议事堂的时候,周元朗紧随其后,跟在沈毅身后,苦笑道:“太保,咱们当年的一些龃龉,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如今同朝为官,我也不曾的罪过太保,太保何苦还要再为难我?”

  沈老爷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周元朗。

  “我若是想为难周相,周相现在坟头草恐怕都数尺高了,如何能够位列中枢,登阁拜相?”

  周元朗叹了口气:“那太保为何非要逼我北上出使鞑靼?且不说鞑靼人会如何待我,旧齐清净司一直在盯着我,我这刚一出京,恐怕清净司就要着手准备要我性命了。”

  沈老爷摇头道:“周相,鞑靼汗是个英主,他不会把你怎么样,相反,这一次鞑靼部出了大问题,想要谈成条件,就必须派一个有能力的人过去,周相若是能够与鞑靼部谈成,免去一场刀兵,那就是本朝的大功臣。”

  “到时候不管是陛下还是太子殿下,都会给周相记上一份功劳,周家在大陈,也将彻底站稳脚跟。”

  周元朗叹了口气:“我若是死在外面,周家立刻就破落了。”

  “那不会。”

  沈老爷笑着说道:“周相要是出了事,令郎的前程就包在沈某人身上了。”

  周元朗退后一步,低头拱手:“下官,拜谢太保。”

  沈老爷拱手还礼,周元朗这才转身回了议事堂。

  沈老爷看着他的背影,微微眯了眯眼睛。

  周元朗这厮……

  还真是能屈能伸啊。

  沈毅其实不太讨厌周元朗,虽然两个人当初是对手,但是现在人家已经认输,并且低头做小了,沈老爷自然不会一直揪着不放。

  而之所以沈毅一直瞧他不太顺眼,已经跟当年的事情无关,主要是因为……

  周元朗这个人能力太强,让沈某人有些忌惮。

  不过,就现在来看,周元朗暂时还是没有什么威胁的,沈老爷目视了他一会儿,然后默默转身离开。

  沈毅与几位宰相的议案,很快被送到了太子殿下那里。

  被吓得不轻的太子殿下,已经好几天没有去中书了,看到带着沈毅两个字的议案之后,他想也没有想,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而另一边,沈毅已经开始给麾下各军传递文书,调兵遣将。

  只过了一天时间,就驻扎在密云的钟明,赶到了燕京城里来,一路到了沈侯府中,对着沈毅躬身抱拳行礼:“沈公!”

  沈老爷示意他坐下,然后开口道:“事情你大概已经知道了,要尽快赶到大同去,见到薛威之后,好好配合薛威。”

  钟明连忙抱拳道:“回沈公,凌大将军已经在整理兵马了,末将明天就能带兵赶往大同。”

  沈老爷看了看他,笑着说道:“你是难得的猛将,这段时间一直驻扎在密云,估计把你憋坏了,这一趟到大同去,说不定能跟着薛威一起,好好打上几场大仗。”

  钟明低头道:“末将遵命!”

  沈老爷低头喝茶,继续说道:“凌大将军驻扎密云,用不了太多人手,反倒是薛威那里缺人,你到了大同之后,不管战事进展如何,有没有打起来,都不急着回来,在薛威手下多待一段时间。”

  钟明一怔,随即抬头看向沈毅。

  “沈公的意思是,末将就调到薛大将军麾下了?”

  沈老爷笑着摇头道:“那不至于,只是暂时过去罢了,要是直接给你调过去,凌大将军多半会来找我闹事。”

  钟明没有多想,低头道:“末将领命!”

  沈老爷停顿了一下,开口说道:“军队点齐之后,不要急着动身,过几天朝廷里一位宰相也要到大同去,正好你领兵过去,就沿途护送罢。”

  “不过要注意一些。”

  沈毅提醒道:“这位宰相被朱里真人记恨,至今朱里真人还在盯着他,你要卫护好他的安全。”

  钟明自信一笑:“沈公,除非朱里真人开着五万大军突然出现在京城附近,否则绝不会出问题,宰相要是出了事,末将提头来见。”

  “那也不至于。”

  沈老爷笑着说道:“钟将军是难得的人才,将来要成为朝廷栋梁的,我可舍不得杀。”

  薛威在淮安军的一线将领中属于年纪比较小的,凌肃苏定都已经五十多岁,而薛威至今也就四十而已。

  不过当初那一批人,也就只有他一个人还正当壮年了,凌肃苏定,都已经有些老了,甚至张猛刘明远那些人,都已经四五十岁。

  而钟明,就属于比较年轻的将领,今年只三十七八岁,也就是说,他当年刚开始跟着沈毅打仗的时候,可能才十五六岁而已。

  在沈毅心里,这就是将来接替凌肃与苏定那一批人的备选,是极其要紧的人物。

  钟明欠身行礼。

  “多谢沈公厚爱!”

  沈老爷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今天在我家一起吃个饭,过两天我带你去见那位宰相。”

  钟将军颇为激动,低头行礼:“是!”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