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第54章

作者:九命沧凌

  至于杨广张贴皇榜,想要寻天下名医医治宇文成都,却始终一无所获。

  现在的宇文成都,呼吸倒是还算稳固,可这一直昏迷下去,也不是事啊!

  宇文成都是杨广亲信大将,当年杨广只是晋王,宇文成都已经在他麾下。在杨广看来,宇文成都要比韩擒虎等人更可靠。

  虽然南阳罢战,大隋是暂时安稳下来了。

  可伍云召等人给杨广带来的压力,他依旧无法忘怀,不可能熟视无睹。

  这一日,杨广让人将宇文化及招来。

  此刻的宇文化及,要比前段时间更加憔悴,多半是因为宇文成都的缘故。

  目光一扫,杨广无奈唏嘘,叹道:

  “宇文化及,现在成都爱卿怎么样了?”

  宇文化及毕恭毕敬,拱手答道:

  “启禀陛下,成都如今情况还好,只是依旧无法清醒,也不知要昏迷到何时?”

  杨广不禁默然,他深吸一口气,说道:

  “成都爱卿是朕亲信大将,却被奸贼所害,日后朕一定会替他报仇。

  至于皇榜之中,朕已经让人去找那孙思邈了,此人号称药王,应当有其过人之处,等找到此人,成都爱卿便可无忧了。”

  宇文化及拜谢。

  二人各自客气一番,而宇文化及,自然能够感受到,杨广找他另有深意。

  果然,当问候完宇文成都后,杨广的目光变得凌厉,他正色沉声道:

  “现如今,朕让人加封伍云召为南阳王,使得南阳罢兵停战。但伍云召这贼子,相信你也知道,终有一日还会谋反。

  宇文化及你有何看法,如何才能削弱南阳之地,免得让其猖狂日盛。”

  两边罢战,只是权宜之计而已。

  要是有机会将之覆灭,杨广绝不会手下留情。只可惜,为了解决伍云召,杨广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还没有成功。

  数十万大军,对于大隋不至于伤筋动骨,却也没到不值一提的程度。

  听得杨广之言,宇文化及沉吟道:

  “启禀陛下,如今南阳威势正盛,若是贸然出兵,绝无成功可能。”

  杨广神色一暗,继续说道:

  “那就完全没有办法了吗?”

  这时候,宇文化及仔细思索答道:

  “启禀陛下,如今想要对付南阳反贼,若是明着来,多半难以奏效。

  同时,南阳之地连同南北,要是和伍云召要求的一样,完全不加以限制,恐怕假以时日,南阳反贼的实力会更强。”

  听到这里,杨广已经看出来了,虽然宇文化及说得神神叨叨,却不是真的无计可施。

  果然,当杨广目光看来,宇文化及笑道:

  “是以微臣觉得,朝廷可以用其他手段,对南阳加以限制。”

  “快说来听听。”杨广迫不及待。

  宇文化及终于合盘托出:

  “臣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南北陆路被南阳卡住,咱们何不开通一条运河?”

  等宇文化及说完,杨广颔首道:

  “你这个想法,倒是有些意思,那你再说说,这运河要在何处修建?”

  对此,宇文化及早有福高,答道:

  “臣以为,可以从涿郡起始,再到洛阳为中点,终点及余杭之地。只要修通了这条运河,对于我大隋来说,必定好处无穷,万代昌盛。

  到时候,不管是漕运还是商贸,甚至是调兵遣将,都能通过这条运河,不再受南阳限制。”

  等宇文化及说完后,杨广面露思索之色,却没有直接给出肯定的答复。他能够感觉到,如果挖通运河,肯定是一项大工程。

  而宇文化及,作为杨广手下亲信,他当然明白杨广的心思,继续说道:

  “运河直通南北,对于大隋江山稳固,有着莫大影响,不容小觑。

  除此之外,如果将这运河修筑好,陛下可乘坐龙舟,一路到余杭江南。臣听闻,江南美人众多,吴语娇媚,柔情万种。

  到时候,天下绝色,都在陛下指掌之间。”

  这时,杨广的表情终于有了变化,他嘴角微微上扬,笑着说道:

  “宇文化及,你说的没错。”

  身为大隋皇帝的杨广,他平生目标只有两个,一个是让大隋繁荣昌盛,千秋万代。

  另一个,就是阅遍天下美人了。

  在此之前,杨广着急篡位登基,就是被杨坚发现他与后宫嫔妃私通。

  否则的话,杨广按部就班等下去,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了。毕竟当初的杨坚,已经是强弩之末,活不了多久了。

  而今,挖通运河好处这么多,彻底激发了杨广的兴趣。他知道,如果他真能将这件事做成,名留青史是肯定的。

  虽然杨广有私心,但运河挖通之后,对大隋也有数之不尽的好处。

  只见杨广目光灼灼,他盯着宇文化及道:

  “宇文化及,你的图谋不无道理,但朝堂群臣却未必会同意此事。还有,如果真能将这个计划付诸实施,你觉得该让何人主持好?”

  宇文化及毫不犹豫,郑重其事道:

  “陛下此言差矣,您可是大隋至尊,天下之事都决于陛下,那些臣子只能听从陛下的安排,何必顾虑这件事情?

  至于此事,应该交由何人处置,臣觉得可让麻叔谋为开河总管。

  麻叔谋对陛下忠心耿耿,深明陛下心意,让他主持开河最为合适。”

  杨广所言,表明了他对朝堂群臣的担心。

  而麻叔谋作为杨广亲信,不管他能力如何,都是执行此事最合适的人选。

  等宇文化及说完后,杨广轻轻点头。

  虽然麻叔谋对其他人不是好人,但对于杨广来说,他只需要听话,就足够了。

第82章 挂锤庄

  当麻叔谋来到大殿时,心中还有几分慌张。

  因为从南阳归来后,他好似被杨广忽视。虽然之前诬告韩擒虎之事,还没有东窗事发,也让麻叔谋觉得忧心忡忡。

  在大殿中,仅有杨广和宇文化及在。

  麻叔谋恭敬行礼:

  “末将麻叔谋,拜见陛下!”

  杨广看着麻叔谋,和宇文成都一样,麻叔谋跟着他也很多年了。虽然实力不如宇文成都,但办事水平,却颇得他的心意。

  只要是杨广交给他的事,麻叔谋不择手段,也会倾尽全力将之完成。

  这是杨广最欣赏他的地方。

  因为在杨广看来,结果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过程如何,并不在他考虑范畴。

  很快,杨广便是开口说道:

  “麻叔谋,你可知朕找你过来,是所为何事?”

  听得杨广之言,麻叔谋表情一僵,身后冷汗已经冒出来了,硬着头皮道:

  “启禀陛下,末将不知。”

  看到麻叔谋惊慌的模样,杨广一阵好笑,实际上麻叔谋平日所为,他全都了然于心,却从来没有问责追究过。

  对于杨广来说,麻叔谋这种人才是最好掌控的。

  至此,杨广没有继续戏耍麻叔谋,而是说道:

  “行了,朕找你过来,是有一件要事交给你,此事关系重大,你可愿意去做?”

  哪怕杨广没有说清楚,到底要麻叔谋做什么,但求生欲旺盛的麻叔谋,没有半点犹豫,他神色坚定,郑重其事道:

  “末将愿意。”

  得到肯定答复,杨广哑然失笑:

  “好,那朕就和你好好说说吧,朕打算开凿一条运河,从涿郡开始……”

  翌日朝堂。

  当着群臣的面,宇文化及提出开河之事。

  这个建议,自然遭到不少人的反对,理由便是劳民伤财,滥用民力。

  且不说杨广早就和宇文化及商量好了,就算没有商量妥当,这些理由也无法说服杨广。

  杨广自幼出生功臣家庭,等杨坚登基称帝后,一跃成为皇室贵胄。所以,从来衣食无忧,生活安逸的杨广,完全体会不到民间疾苦。

  在杨广眼中,大隋五千万人口,只是一个数字罢了,根本不值一提。

  最终,杨广力排众议,将开掘运河之事确定下来,同时任命麻叔谋为开河总管。

  群臣见无法劝阻杨广,也只好作罢。

  ——

  雄天和姜松一起上路了。

  二人策马而行,从南阳往北而去。

  如今的大隋,整体还是很平稳的。毕竟杨广刚刚登基,没来得及大显身手。

  而杨坚治理下的大隋,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却没到民怨沸腾,不可收拾的地步。

  经过这几天的相处,雄天对姜松有了更多的了解,虽然姜松大部分时候都是一张冷脸,实际上却是外冷内热的性格。

  自从二人离开南阳后,姜松对雄天多有照顾。一方面是雄阔海的嘱托,另一方面,则是姜松更加年长,自然要照顾相对年幼的雄天。

  虽然最开始的时候,姜松打算一个人去北平府,寻找困惑自己许久的答案。

  但现在,有雄天相伴而行,也不是什么坏事,无聊时还能说几句话。

  二人一路向北,雄天也没有询问姜松目的何在,他们要到哪里去。

  毕竟这个问题,雄天早就有所猜测。

  以姜松的性格,却大老远跑去北方,多半是要找自己那便宜老爹,质问他为何抛妻弃子。

  在这件事上,雄天自然是支持姜松的。

  不管罗艺有万千理由,这件事情,确实做得不地道。

  当初罗艺入赘姜家,习得姜家枪法,后面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可以说,正因为入赘姜家,才有后面崛起的罗艺。

  然而,在罗艺成功后,却对原配不闻不问,待在北平府怡然自得,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这件事一样,妥妥的负心汉一枚。

  又是数日赶路。

  此刻雄天和姜松,已经来到东郡境内。

  他们没有着急赶路,如果真的快马加鞭,以他们坐骑的脚力,怕是用不了多久,就能赶到北平府了,凡事不可操之过急。

  虽然姜松要比雄天年长许多,实际上,姜松也很少出远门。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见识一些风土人情,也不是什么坏事。

  反正罗艺就在北平府,也不会飞了。

  当他们靠近韦城附近,发现在城外的一处庄园,竟然显得格外热闹。

  二人也是凑上前去。

  这庄园聚集了很多人,看样子,其中不少也和雄天二人一样,都是吃瓜群众。

  雄天不由得有些好奇,走上前去询问:

  “这位兄台,这里发生什么事了,为何这么多人聚集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