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第43章

作者:九命沧凌

  当所有人都开始跑的时候,韩擒虎的声音显得微不可闻,根本把控不了大势。

  接连数次呼喊,甚至是亲自动手杀了几个溃兵,却也改变不了整体的颓势。

  韩擒虎的脸色,前所未有的难看。

  他们是想要破阵的,但现在这架势看起来,敌阵到底破没破?

  己方这几十万大军,却挡不住南阳十万人。

  便在此刻。

  韩擒虎听到伍云召的大喊。

  南阳兵马,气势如虹冲杀,竟是朝着他所在位置袭来,想要把他拿下。

  看到这般阵势,韩擒虎再怎么稳如泰山,也淡定不了了。

  有人带着宇文成都先撤了。

  杨林以及新文礼、尚师徒,他们也赶到正面战场,来到了韩擒虎身边。

  韩擒虎看着杨林,眉头紧皱在一起,问道:

  “虎臣,到底发生什么了,宇文成都呢?”

  杨林默然,随即答道:

  “敌军势大,不可力敌,准备撤退吧!宇文成都身受重伤,生死难料,我们已经挡不住南阳反贼的攻势了。”

  现在的杨林,早就没有了之前的自信。

  他连雄天都拿不下,更别说还有伍云召三人。差距实在太大了,他们能做的,就是先行撤离,起码能够保全有生力量。

  主要是被敌军抓住了机会。

  要是方才他们不在主动进攻龙门阵,而是选择严阵以待,哪怕敌军突然变阵,他们也能有所防备,不至于一下子溃败了。

  但世上没有后悔药,哪怕杨林明白了问题所在,如今也改变不了局势。

  就算他们不下令,大军上下亦是溃退。

  当听得杨林之言,韩擒虎直接沉默了,他是真没想到,宇文成都竟然再度重伤,而且比上次伤得更重,到了不省人事的程度。

  没有了宇文成都,还与敌军野战,他们没有一点优势,只会落入下风。

  虽然心有不甘,但韩擒虎清楚事情的严重性,他重重点头道:

  “好,那就下令撤离吧!”

  环顾战场上,遍地都是尸体,朝廷的精锐之师,一个接一个的倒下。

  完全称得上尸横遍地,血流成河了。

  至于南阳方面,分为五路兵马,每一路只有两万人。却能追着数倍于己的大军,完全没有胆怯的意思,战意上完全碾压。

  “传令下去,鸣金撤退!”

  韩擒虎叹息一声,发出自己的命令。

  至于杨林,他现在别无他法,就算现在带着新文礼、尚师徒顶上去,也挽回不了颓势,只是上去送人头罢了。

  但是,杨林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他很快决定道:

  “新文礼、尚师徒,你们随孤领兵策应,不要和敌军硬碰硬,尽可能拖延时间,让大军能够安然撤离,明白了吗?”

  其实新文礼、尚师徒也累够呛。

  他们二人联手,一直被雄阔海压着打,要不是雄天放他们出去,恐怕第一次进龙门阵,他们就要被打个团灭了。

  但此刻,杨林已经下令,他们只能强打起精神,拱手领命称是。

  新文礼、尚师徒,二人分别率领部分兵马。

  前往阻挡后方追兵。

  这种时候,能救多少救多少,实在救不了,那就只能保全自身。

  有了杨林等人断后,加上韩擒虎主持中军,朝廷溃军总算冷静了些。

  虽然伤亡依旧在所难免,却不至于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到处乱爬。

  沿着规定的路线,践踏的死伤会少很多。

  当伍云召等兵马杀上前来,杨林等人也顾不上还有兵马落在战场上,便是果断撤离,免得自己都被困死于此。

  这一战,朝廷大军折损大半。

第66章 三日后整军北伐

  从南阳城外,雄天各自率领兵马,一路追击而去。

  至于朝廷大军,如今只有仓皇逃窜,一路上狼狈不堪,人心惶惶。

  连经营多日的朝廷大营,此刻都只能弃之不顾。杨林、韩擒虎二人,果断往麒麟关撤去,完全没有恋战的意思。

  南阳守军追击很远,直到看不见敌军踪迹,这才回身南阳关。

  一路上稀稀拉拉的残兵败卒,要么卑微乞降,要么便是身死当场。

  ——

  南阳关内。

  这一战的结果,自然是毋庸置疑。

  朝廷大军损失过半,单清理战场留下的尸体,就有十多万人了。这其中,被击杀的只是一部分,许多都是自相践踏而死。

  剩下的俘虏,也有数万人之多。

  更别说乱军之中,逃散四方的溃兵,根本难以计算,数量也不少。

  至于南阳守军,损失也是有的。

  主要是敌军外面强攻,以及宇文成都等人冲阵,些许损失在所难免。

  待到大军反击,损失就微不可见了。

  一场大战下来,损失了一万多人。

  这就是龙门阵的恐怖之处。

  要不是朝廷大军人太多了,强行打破了外围阵线,损失还要少很多。

  此刻众将聚集于南阳侯府。

  伍云召面露喜色,心情也是格外振奋,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真的可以,将朝廷数十万大军击溃,大获全胜。

  不只是伍云召,在场众将都亢奋不已。

  虽然最开始的时候,他们也夸下海口,要杀到大兴,将昏君拉下台。

  可是,当朝廷调遣五十万大军前来,他们的压力是很大的,无人能够忽视。

  是因为雄阔海、雄天兄弟前来,再加上伍天锡及时赶到,才有了一战之力。否则一个宇文成都,就够伍云召喝一壶的了。

  而这一战的最大功臣,也是雄天无疑。

  如果没有雄天,没有龙门阵的话,如今的伍云召,怕是已经家破人亡。

  等心中躁动稍稍平息,伍云召便是看向人群中的雄天,忽然开口说道:

  “霸天,此番多亏你了,要不是有你在,如今的南阳必定危在旦夕。”

  这段时间的相处,雄天和伍云召可以说是亦师亦友,他笑着答道:

  “侯爷何必如此见外,此番大胜是南阳关上下齐心协力,也是侯爷愿意信任我,否则的话,哪怕有龙门阵,也无济于事。”

  伍云召哑然失笑,他并不是优柔寡断之辈,便是郑重其事道:

  “霸天说的没错,这一战能够获胜,是南阳关众将士,所有人的功劳。

  昔日大兴消息传来,昏君倒行逆施,弑父篡位,害我伍家满门,正是南阳关众将士勠力同心,愿意与本侯举义兴兵。

  那就满饮此杯,诸位同庆此番大胜!”

  众人了然,心中万千感慨。

  这场胜利确实犹如梦幻一般,彻底粉碎了昏君攻取南阳的可能。

  大家喝着酒,心情好极了。

  司马超便是拱手说道:

  “侯爷,这一次我军大胜敌军,敌军损失兵马众多,宇文成都也没有再战之力,我南阳讨贼之师,正该趁机北伐大兴啊!”

  见司马超开口,伍天锡也点头附和道:

  “云召哥哥,司马总兵说的没错,此番让昏君见识到我们的厉害,却不能就此停下,咱们一口气杀到大兴城外,灭了这昏君。”

  其余众人也都纷纷附和。

  至于雄天和雄阔海,兄弟二人没有反对,也没有过于积极的应和。

  雄阔海主要是看雄天的态度。

  倒不是说雄阔海没有自己的想法,而是他更相信雄天的判断。既然雄天不开口,那肯定有其原因,兄弟二人保持一致。

  而雄天不表态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就像今日在龙门阵内,明明宇文成都必死无疑,却横生变故,赤炭火龙驹一跃近乎腾空,龙门阵也被韩擒虎从外面攻破。

  仿佛宇文成都命不该绝。

  这到底是什么缘故,雄天也无法确定。

  但他下意识觉得,就算他们整军主动出击,恐怕也难以取得效果。想要将一个如日中天的王朝覆灭,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成功。

  杨广之所以覆灭,不是世家大族的手段,而是遍地开花的农民起义。如果只有世家谋反,杨广未必不能将之镇压。

  没有这个前提条件,就想颠覆大隋,难度实在太大了,让人有些头疼。

  听得众人劝说,伍云召也有些热血沸腾,他没有忘记初心,当然想要报仇。

  伍家上下二百余口,老幼妇孺都被杨广所害。这样的血海深仇,他怎么可能忘怀,在心中时时刻刻都会想到。

  正当伍云召想要表态,他忽然看见了雄天和雄阔海,兄弟二人都一言不发,这让伍云召有些好奇,便是先问道:

  “雄寨主、霸天,你们觉得此事如何?”

  雄天拱手道:

  “侯爷,我等没有异议,听凭侯爷安排。”

  方才的想法,是雄天作为穿越者的推断,他也拦不住众人报仇的目的。

  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自己决定。

  若是成功了最好。

  实在不行的话,雄天再来劝说也不迟。

  雄阔海亦是附和。

  见雄天这样说,伍云召没有纠结,他目光毅然,语气严肃道:

  “诸位所言极是,此番南阳兴兵而起,本侯有大义,有私心。大义是为大隋,昏君弑父篡位,如何能为我大隋天子?

  至于私心,便是我伍家血海深仇,岂可不报,昏君无道,正当诛之。

  此番南阳大胜,击落敌军数十万,虽然敌军依旧有不少兵马,但他们战意已溃,无心再战,如何能抵挡我大胜之师?

  是以,本侯决定,我南阳大军应当乘胜追击,歼灭残敌。更要诛灭昏君,给吾父忠孝王一个交代,给天下黎民一个公道。”

  “从今日起,大军休整三日,三日后大军北上,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伍云召所言,慷慨激昂。

  众人都是热血振奋。

  伍天锡拍着胸脯,大声喊道:

  “到时候某来做先锋,到时候杀了那昏君,让云召哥哥来做皇帝。”

  而伍云召听得此言,却眉头一皱,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