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第227章

作者:九命沧凌

  而焦本忠与焦行海,则是陷入思索之中,他们知道,裴仁基绝非夸夸其谈。

  薛举兴兵而来,其目的如何,显而易见。

  如果相信他们讨贼的旗号,那就太可笑了,焦本忠与焦行海都不是傻子。

  也不知沉默了多久,裴仁基没有再说话,仿佛在等待焦本忠的答案。

  便在此刻,焦本忠终于有了反应,他的目光在裴仁基身上扫过,道:

  “好,本王可以出兵,但此番,只是为了讨贼罢了!”

  焦本忠这番话的意思,代表他依旧不认可大兴朝廷。但对于裴仁基而言,其实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关系,当下拱手道:

  “那裴某就多谢王爷了!”

  不管焦本忠用的是什么理由,只要他愿意出兵,就能解决燃眉之急。

  如此一来,一桩事情便算是解决了,裴仁基略微松了口气,继续说道:

  “王爷,裴某幼子元庆,如今正在王爷帐下,不知能否劳烦王爷?”

  焦本忠随意道:

  “海儿,你去调动兵马,再将裴元庆叫来吧。”

  不管怎么说,裴仁基是裴元庆的爹,如今裴仁基找上门来,哪怕裴元庆要跟着离开,他也无话可说,这件事本就如此。

  焦本忠并不是喜欢一个强求的人。

  最终,焦行海前去调动兵马,裴仁基也见到了裴元庆。父子多日未见,自然颇为欢喜。

  但在裴仁基说出,想让裴元庆和他一起离开的时候,裴元庆却拒绝了,说道:

  “爹,这天下谁当皇帝,对孩儿而言并不重要,只不过,当初孩儿无路可走,是王爷收留孩儿,孩儿想要先留在这里。

  等还清了人情之后,孩儿自然会主动前来。”

  听到这话,裴仁基一阵沉默,但他也没有过分强求,说道:

  “既然你想跟着渭西王,为父并无异议,其实渭西王心中想法,对于当初陛下所为,亦是颇多不满,只是他的情况,终究是与为父不同。

  为父当初选择投降,其中原因很多,除了陛下罔顾天下,也因为裴家上下。或许最开始的时候,为父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此刻,倒是没什么后悔。

  未来的天下将会如此,为父此刻也无法预料,但为父相信,这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

  在大兴城内。

  虽然伍云召已经另立新君,但天下大事,还是要他这个摄政王处理。

  当前线战报传来,伍云召微微心惊,他连忙找来雄阔海、徐茂公商议:

  “二弟,徐道长,这薛举麾下,竟然藏着如此异人,恐怕也是道长先前说的精怪之流,这样的角色,可不好对付啊!

  现在天锡已经受伤,幸好没出什么大问题,但是我方大军,已经被薛举包围,我等绝不能熟视无睹,看来只能找霸天回来了。”

  雄阔海颔首道:

  “这也没有办法,敌军藏着如此手段,若是霸天不到,哪怕你我出手,恐怕也没有任何胜算。听闻如今霸天在河北,可令人快马加鞭前往。”

  徐茂公亦是点了点头,他从未直接出手,最多给伍云召提出一点建议。他很清楚,只有雄天才是天下变数的核心。

  而伍云召等人,虽然如今身居高位,但他们的一切,都是受雄天影响而来。

  徐茂公有时候也难以理解,明明在他测算之中,伍云召等人都有命中大劫,结果此刻却完全不同,好似他的测算,出现天大偏差。

  这样的结果,几乎让徐茂公崩溃。

  毕竟这是他吃饭的本事,要是这都不行了,岂不是成了笑话?

  但最终,徐茂公想明白了。

  其实不是伍云召等人拥有什么变数。而是因为雄天的存在,他自身就是最大的变数,其影响力,也能改变与之接触的所有人的命运。

  可以说,徐茂公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能和雄天相提并论的存在。

  既然想不明白,他干脆不想了。

  其实雄天到底是什么存在,也没必要了解得太清楚。天下演变,自有其定数,不管其中发生什么波折,最终也会归于平静。

  其实徐茂公演算中,此世紫微帝星应当另有其人,但这天下的主角,起码从现在看起来,和其他人没有任何关系。

  雄天实在是太过突出了。

  正因如此,徐茂公才会留在大兴。

  他也想看看,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大隋会变成什么模样,伍云召等人的最终结局如何?

  其实,有时候探究一个答案,观察其演变的过程,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简单商议之后,伍云召便是决定,让人快马加鞭赶往河北,请雄天回来支援。

  唯有雄天,才是他们最大的倚仗。

第199章 若是雄霸天出现意外?(四千字求订阅!)

  清河郡内。

  正在大刀阔斧的展开分田运动。

  有雄天等人坐镇于此,以及罗艺亲自安排,自然无人敢跳出来作对。

  昔日辉煌的崔家,如今已经沦为阶下囚。

  甚至于,在雄天、罗艺的主导下,清河县菜市口,一众崔家高层人头落地。

  这般场景,着实震惊了无数百姓。

  因为在寻常百姓眼中,崔家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存在。并且,在清河郡的范围内,崔家的影响力,比之天子都更胜一筹。

  然而就是这样的人物,却当着他们的面,直接人头落地了。这般场景,对于寻常百姓的冲击,自然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的。

  而这期间,也有人想不开,竟然想要当众劫法场救人。而他们的结局,亦是显而易见,没有任何意外的被镇压,同样身首异处。

  雄天无法将崔家斩尽杀绝,但是,牵扯造反中的崔家高层,谁都别想跑。若是非要牵扯其中,也只是自寻死路罢了。

  而崔家高层有没有好人,雄天无法确定。

  不过他可以肯定,这些人里面,没有一个是无辜的。既然他们能够坐到这个位置上,已经能说明很多东西,他们与崔家的利益牵扯很深。

  而百姓,在分得实际利益后,心中最后一点顾忌也消弭于无形。崔家的影响力再大,也不可能让所有人变成傻子。

  现在的情况,已经显而易见了,那就是崔家虽强,如今也落得家破人亡的结局。

  民心所向其实是个很直接的东西。

  只要有人能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自然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与此同时。

  随着清河郡大动干戈,消息传播出去,也有其他各地的世家大族,暗中派人打探消息。

  因为雄天他们,在清河郡所为,几乎是对世家斩尽杀绝了。并且毫无顾忌,将土地分配百姓,可以说断绝他们根基。

  这样的结果,自然令人难以接受。

  若在平常,世家大族有利益冲突,他们看见崔家吃瘪,也乐在其中。

  然而,当他们看见,崔家直接被覆灭,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个时候,他们是共同代表世家阶层,他们拥有着共同利益。

  毕竟今日,雄天可以将崔家灭了,以后也能随便拿捏他们。本来身居高位,肆无忌惮的世家大族,心中如何能好受?

  当然了,他们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也知道如今是什么时代。虽然这朝廷,依旧打着大隋的名号,却没有人觉得,会一直维持下去。

  说到底,这是一个乱世,如今的一切,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如果他们不识好歹,直接站出来与雄天作对,他们会死得很惨。因为雄天的实力,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必须保持足够的敬畏。

  世家大族惟有蛰伏不动,暗待时机。

  此时此刻,维持家族延续,才是重中之重。世家千年传承,哪怕一时衰弱,也有着崛起的可能。

  只不过,真落得崔家这般结局,想要逆天改命,怕是没有那么容易了。

  家族无数年积累,一朝毁于一旦。只留下一些旁系血脉,还要被发配边疆。

  恐怕这天下,再也不会有清河崔氏之名了。

  众多世家中人心中暗叹。

  ——

  虽然只是清河郡一地,但要将这些事情尽数处理妥当,也是需要不少时间的。

  便在此刻,大兴的使者赶到。

  这正是伍云召派人牵连,欲请雄天归去,解决凉州的麻烦。

  当雄天听得消息,不禁有些意外。

  不过,他也没有犹豫,既然伍云召主动派人前来,说明情况确实到了难以控制的程度。

  该出手时,雄天绝不会优柔寡断。

  不过,雄天没有直接离开,而是与姜松、罗成以及罗艺等人商量:

  “方才我大哥派人,说是凉州薛举已经杀到陇右之地,来势汹汹。现在,我三哥又受伤了,情况紧迫,看来我要先行一步,去解决这个麻烦了。”

  罗艺恍然,其实对薛举来袭,他是早有耳闻,只不过,他并没有想到,这薛举竟然如此厉害,让伍云召不得不请雄天归去。

  只见罗艺朗声道:

  “原来如此,既然是有急事,贤侄只管离去,清河郡的事情,老夫自当处理妥当。”

  方才雄天之言,显然是打算自己一个人离去,姜松沉默之后,还是说道:

  “那我便和霸天你一起走吧!”

  这下子,罗成愣了一会,也是反应过来了,雄天和姜松都走了,岂不是把他一个人留下,想到这里,罗成赶紧说道:

  “嘿嘿,天哥,大哥,我也和你们一起去。”

  紧接着,罗成看向罗艺,笑着说道:

  “爹,那这里的事就麻烦你了,我还是跟天哥他们走一趟吧!”

  看着罗成急不可耐的表现,罗艺一阵无言以对,但他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点头道:

  “也好,贤侄你们注意安全,凡事不可太过冒险。虽然贤侄你的实力非凡,天下应当无人是你对手,但落入陷阱之中,亦是麻烦。”

  面对罗艺的提醒,雄天点头回答道:

  “王爷提醒的是,我记下了!”

  既然姜松和罗成,依旧想要跟着雄天,他也没有开口拒绝。说起来,他们三人还是一个组合呢,一起走一趟也没有什么。

  就这样,三人出发而去。

  罗艺没有离去,他准备将清河郡事务处理妥当之后再离开。

  ——

  晋阳城内。

  李渊正在书房之中,上次从潼关离开,他便是领兵回到太原。

  不得不说,李渊不在的这段时间,李建成负责留守太原,诸般事务确实做得很好。大小事务,都安排得游刃有余,井井有条。

  说起来,李建成的能力确实不差,如果他成为大唐的第二代接班人,大唐也有稳定下来的可能,不过上限,恐怕比大怂好不了多少。

  并且再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没有李世民的话,大唐可能都不会出现。李渊并非庸人,他确实是有能力,但最多就是割据一方。

  以李渊的水平,想要一统天下,难度很大。

  且不说李世民的军事能力,连李靖都会死在李渊手里,大唐哪里来的名将呢?

  历史上的李建成失败,要怪就只能怪他有一个文武双全的弟弟。乃是历史上文治武功首屈一指,甚至独树一帜的存在。

  且说李渊在书房,他这段时间,对于天下局势格外关注。虽然表现出的态势是明哲保身,但他也不可能无视当今天下的变化。

  此刻,有人送来消息。

  除了薛举杀入陇右的情报,还有清河崔氏的变故。这些都是影响天下大局的变故。

  李渊看到情报,不禁脸色微变,便是让人将李世民、李建成,以及亲信谋士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