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徐家嘲讽,我杀敌升级 第62章

作者:无量功德

“奴婢遵命。”侍女恭敬回道,随后就退了下去。

“朱允熥。”

“你那该死的大哥死了,该死的娘也死了,没有人再保护你了。”

“不过,你也不要怪小娘啊,毕竟,你挡了我儿的路,未来,等太子继位,皇太子的人选必须是我儿,谁敢挡路,我不会放过他。”吕氏心底暗暗想到。

随后。

吕氏缓步向着侧殿走了过去。

当看到了正在读书的朱允炆,温柔的一笑,与刚刚那嘴脸完全是两样。

“娘。”

“我又学完一片文章了。”朱允炆十分高兴的道。

“娘娘。”

“允炆公子真的天纵奇才,特别是对儒学经典有着很深的理解,允炆公子如此出色,想必太子殿下会更加喜爱的。”

一旁教导朱允炆的老师笑着夸奖道。

“还是多亏了黄师傅的教导,如果不是你,允炆不会这样出色。”吕氏立刻笑着回道。

朱允炆的这个老师,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杰之一”,黄子澄。

在历史上。

朱允炆的三个老师,可以说得上是各有千秋,唯有后世的人才知道他们有多么的“出色”。

“多谢娘娘夸奖。”黄子澄也是十分受用。

“如今朝堂上,可有什么事发生?”吕氏颇有深意的问道。

“如今我大明刚刚征伐北元而大胜,举国欢庆,如果说大事,那就是当今皇上亲自下旨昭告的天下褒奖的指挥使朱雄要归都觐见了。”黄子澄说道。

“朱雄。”

听到这个名字,哪怕已经听到了很多次了,东宫内也有不少侍从议论,但每次听到这个名字,吕氏心底都感觉被刺了一下。

她永远也忘记不了多年前,那个贱人的儿子朱雄英是如何受宠的,她和朱允炆母子两人又是怎样遭受冷落的。

“.?他究竟是什么来历?”

“既然姓朱,会不会是皇室子弟?”吕氏看似随意,实则侧击的问道。

“娘娘说笑了。”

“皇族子弟都是有宗人府登记造册,由礼部供养,怎会有皇族子弟流落民间啊,这朱雄,也仅仅是有一个皇族之姓罢了,臣也看过他的册录,出生于北平的一个小地方,父母双亡,只有一个祖母也在几年前亡了,如今他只是孤身一人。”黄子澄笑着回道。

“那这人还真的是一个人杰啊,一个庶民竟然硬生生的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成为了大明最年轻的指挥使。”吕氏有些感慨的道。

“娘娘。”

“臣有一个提议。”黄子澄看了一眼一旁的朱允炆。

“黄大人是允炆的老师,是我东宫的自己人,有什么话就说吧。”吕氏笑着说道,言语里带着一种拉拢人心的姿态。

听到这话。

黄子澄脸上也露出了感动之色,当即道:“允炆公子以后肯定是要争那未来的太子之位的,在如今东宫,以允炆公子最为年长,也最为出众,未来太子之位必然是允炆公子的,至于其他公子,没有能力,仅仅是顶着一个所谓嫡子之名,不足为虑。”

而那个其他公子,自然说的就是朱允熥。

“恩。”吕氏也颇为高兴的点了点头。

一个嫡出,这个就是吕氏心中的一根刺,这么多年了,她都没有被扶正,自然让她不安。

不过在这些年的压制下,朱允熥没有任何出色,甚至于淮西一脉的武将都对他不闻不问了,最上面的老头子也没有任何关切,朱允熥已经彻底边缘化,没有机会了。

“身为太子,除了要得皇上圣恩,还要有支持的朝臣才行,特别是武将,拥兵才是关键。”

“这朱雄正是一个极好的拉拢对象,如果允炆公子能够得到朱雄这个后起之秀的支持,将会更有依仗。”黄子澄正色的道。

“这朱雄,会是那样容易拉拢的人吗?”吕氏有些担忧。

“请娘娘放心,如果朱雄真的入都了,臣会找一个机会替娘娘试探一二。”黄子澄当即就自荐道。

“好,有黄大人为本宫分忧,本宫之幸,允炆之幸。”

“他日允炆真的成为了太子,成为了未来的皇帝,黄大人就是国之重臣,本宫定不会负你。”吕氏当即说道。

“臣,万死不辞。”黄子澄也是一脸激动。

而在东宫的一处,对于东宫侍从都不敢问津的偏殿。

在这里。

住着太子朱标的第三子,也是有着名义上嫡子的朱允熥,不过,随着太子妃难产离开,当初的嫡长公子朱雄英病故,东宫彻底被吕氏执掌,朱允熥就成了一个弃儿,没有人敢接近他,东宫所有人都害怕和他走得太近而被吕氏针对。

“冬兰。”

“你说这日子,究竟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一个少年坐在这孤寂的房间里,低声的道。

一个嫡公子,可是却十分瘦弱,一身病态,看向房间里也是十分的简陋,如果外人看到了,都会惊呼这是嫡公子的住所?

他,就是朱允熥列。

太子朱标第三子,也是如今唯一的嫡子。

“公子,好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有奴婢陪着公子呢。”一旁的侍女温柔的回道。

“九年了,我都不知道是怎么活过这九年的。”

“自从我大哥走了后,我就彻底成了一个没人要的人,父不疼,无人念,呵呵,大明嫡出的公子,可笑啊。”朱允熥苦笑着,有着千般的委屈。

……

PS:第一更到,求追定支持!.

第77章 太子亲迎,徐家兄弟真的慌了!

在外人眼中。

作为当今太子朱标的嫡子,应该是有着万般宠爱,万般殊荣。

但这一切都是他人的臆想罢了。

在外,他或许是一个尊贵的皇族嫡子,外人见到了也要自称为臣。

但是在东宫内,他的日子甚至还不如普通的侍从,身为嫡子,身边却有一个侍女侍奉,其他的侍从都是唯恐避之不及。

而且身为嫡子的皇族俸禄也被吕氏给克扣了,本该有受到名师教导的机会,也被吕氏剥夺了,并且在这偏殿各处,到处都是吕氏的耳目,他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传到吕氏的耳中。

但是朱允熥对此却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在外面所有人的看法之中,吕氏都是一个很好的继母,表现对他关爱有加,不论是他的父君,还是外面的大臣都这样觉得。

如果朱允熥对外去说吕氏的不是,绝对会被苛责怒斥,甚至还会冠上不孝的罪名,被许多人口诛笔伐。

“公子。”

一旁的侍女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安慰朱允熥,只能温柔的注视着。

“大哥。”

“为何当初死的人不是我,如果是我的话,这偌大的东宫内,还轮不到那个贱女人放肆吧。”

“如果你还在的话……”

朱允熥喃喃的说着,充满了悲愤。

……

奉天殿内!

“启奏父皇。”

“自户部调拨的抚恤都已经由兵部调兵运送至了北疆。”

“如今四弟正在发放抚恤,最多一个月内,抚恤安抚之事就可尘埃落定。”朱标向着朱元璋禀告道。

“有标儿亲自去办,果然神速。”朱元璋笑着夸赞道。

“谢父皇夸奖。”

“至于夺回北元那二十多座城池,儿臣已经安排好了人选,由李进为知府,将那夺回来的城池命为北疆府,由李进来掌管这北疆府的政务。”

“至于其他知州,知县,儿臣也已经准备好了名单,请父皇一阅。”

朱标说着,从怀中拿出了一份奏折,对着朱元璋一递。

一旁的太监立刻上前,将奏折捧起呈送。

朱元璋打开一看,扫了一眼,就直接点头一笑:“标儿亲自选的官吏,咱自然是相信,就按标儿所说的任命,让他们即刻去北疆府上任。”

“父皇圣明。”朱标躬身一拜。

“对了。”

“在多日前,朱雄就从北平动身了是吧。”

“如今应该也快到了应天了吧。357”朱元璋看着朱标问道。

“回父皇。”

“应该明天或者后天就可到应天城了。”朱标笑着回道。

“启奏皇上。”

“朱雄乃是我大明国之功臣,臣恳请让臣出城迎接朱雄。”徐辉祖站出来,大声启奏道。

“魏国公所言极是,朱雄乃是国之功臣,臣也请命出城迎接朱雄。”

“臣也请命。”

就在徐辉祖站出来请命后,一个个的朝臣站出来请命。

不乏六部尚书,当朝国公。

可见。

如今朱雄在朝堂上带来的波澜有多大。

“诸位大人,此事乃是我先启奏的,还是让我吧。”

看着这么多人抢着去迎接,徐辉祖十分无奈的道。

而且。

让人不知道的是,他这无奈并非装的,而是真的。

朱雄如今归都,他就想找一个机会和朱雄交谈,这样也能够避免朱雄会在这奉天殿上说一些什么了。

“诶,魏国公,迎接我大明的国之功臣,这可是难得的机会,这一次老夫可不会让啊。”

“没错,我早就想看看朱雄长什么样了,如今既然有着好机会,我可不想错过。”

“这一次机会就让给老夫吧……”

朝堂上,众多国公,还是尚书,侍郎他们竟然直接争论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

朱元璋却是淡笑了一声,目光则是看向了朱标。

感受到自己父皇的目光,朱标立刻会意。

对着朝堂上争论的群臣一笑:“对待国之功臣,我大明自不可薄待,本宫决定亲自去迎接,你们就别争了。”

听到朱标的话。

群臣这才老实了下来。

“太子殿下圣明。”

群臣纷纷躬身一拜。

显然。

朱元璋示意让朱标去接是有着深意的,作为国之储君,未来的皇帝,自然要让朱标拥有着足够的羽翼。

朱雄这等新锐战将交给朱标亲自去迎接,足可展现朱标对他的重视,以此收服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