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徐家嘲讽,我杀敌升级 第554章

作者:无量功德

“要快些去布政司了。”

“正好可以去长安都城做生意。”

听到了圣旨宣诏第四。

许多百姓在惊震之后,也是纷纷行动了起来,谁也不想错过这大好的机会。

作为都城的百姓,自然是有着一种自傲的,他们也不想失去。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布政司必然是非常忙碌的。

……

PS:求追定,求追定,感谢!另外,老铁们不要跳定啊,木有找枪,一直自己写.

第474章 议政殿内!朱雄的告诫!

圣旨宣诏!

连续四道圣旨昭告天下,每一道对于大明天下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毫无疑问。

当这四道圣旨传遍了天下后,注定会影响整个天下。

而如今还只是应天罢了。

随着这些圣旨下达,几十匹快骑也是从应天城内疾驰而出,向着大明各个府域而去。

翌日。

议政殿内。

朱标坐在了主位上。

批阅着奏折,虽然刚刚醒来不久,但是批阅奏折这些事可是朱标最得心应手之事。毕竟经过了朱元璋多年的培养了。

而朱雄则是和一个没事人一样,坐在了一旁,吃着从南疆云南的水果,不亦乐乎。

“你小子,还真的是全部丢给我了。”

“你就在享受了。”

看着朱雄这惬意的样子,朱标没好气的说了一句。

“爹。”

“这原本可就是你的事。”

“我已经代劳了这么久了,也够了。”

“所以以后的日子你好好享受吧。”

“下一次朝会我都不去了,好好享受一番生活,然后就去荆州府。”朱雄笑呵呵的道。

对于奏折什么的,朱雄是真的不想处置,甚至是朝会,他都不想去上。

如果继位后有选择,朱雄估摸着就让六部什么事都自行处置了,朝会也是半个月一开就行了,现在三日一次,还真的是非常的苦恼。

“你这小子,我终于明白你爷爷为什么那么无可奈何了。”朱标好笑的叹了一口气。

这时。

王景弘从殿外走了进来。

“太上皇。”

“皇上。”

“六部尚书,还有布政司,侍郎以上的大臣都来了。”

“是否召见?”王景弘恭敬问道。

“宣。”

朱雄立刻道。

王景弘立刻转身下去。

不一会。

十几个大臣走入了大殿内。

“臣等参见太上皇,参见皇上。”

众臣入殿,立刻恭敬行礼。

“免了免了。”

朱雄摆了摆手。

“谢太上皇,谢皇上。”

众臣齐声道谢,然后站在了殿中心。

“宣诏的圣旨都已经昭告下去了没有?”朱雄看着礼部尚书郑沂问道。

“回皇上。”

“已经传诏下去了。”

“如今在应天率先昭告了,其他府域也会很快宣诏。”郑沂立刻回道。

“反响如何?”朱雄笑着问道。

“反响很大。”

“特别是军户籍取消,还有我大明迁都之事,这些影响非常大?à。”

“当然,罗刹国定,大明要开辟通商罗刹疆域的商路,也有很多商人应从。”

“如今,布政司想必是非常忙碌的。”

“当然,还有户部也是一样。”

“新都落成,朝廷将逐步迁移,许多富户,许多百姓也都想迁移至新都,购置房屋的,购置铺面的,不计其数。”郑沂笑着道。

“回皇上。

“如今布政司的确非常的忙碌。”

“从昨天开始,每天都排满了长队,要么就是购置房屋的,要么就是租赁铺面的。”

“如今臣已经调集了布政司所有的文书,加快处置审核。”

“但还远远不够,估摸着布政司还会持续忙碌下去。”夏原吉也是有些无奈的道。

“辛苦了。”朱雄微微一笑,勉励道。

“朕解开海禁已经快有两年多了,马和他们又下了西洋,海外税赋如何?”朱雄看着夏原吉问道。

海外产品入大明,自然是要征收赋税的,也是关税,要不然可不能入大明的疆域销售。

未来也是如此的。

不过。

海禁解,朱雄也并没有着急的让布政司统计,而是让他们将数字全部归纳,最终统计下来。

“皇上。”

“此事还是由杨大人来禀告吧,有关于海外税赋之事,都是由杨大人负责的。”夏原吉转过身,指着自己的副手,也是从北疆回来的杨溥,还是朱雄亲自下达的调令,从工部调到了布政司。

而她入了布政司后,能力仍然出众,没有让朱雄失望。

“回皇上。”

“海外归来的赋税,远远超过了想象。”

“这两年下来。”

“我大明无数商人出海经商,自海外带回来了无数奇珍异宝,更有钱银入关。”

“我布政司征收赋税下,足足征纳了五千万白银。”

“这还仅仅是两年时间。”

“往后商人越多,所征收的赋税也就越高,这数字几乎可以比拟我大明征缴商税的半数了。”

“皇上开海禁,此乃真正强国国策。”杨溥激动的禀告道。

听到这个数字。

“竟然有如此之大的海赋。”

“以前设海禁还真的是让我大明损失太大了。”朱标感慨的道。

“以前我大明周围威胁太大,如若还开了海禁,也有来自那些蛮夷海盗侵袭,损失也绝对不会小,但现在我大明不同了。”

“国富民强,军队战力强大,更有领先于整个世界的水军,还有战舰。”

“凭此,就是开海禁的依仗。”朱雄笑着说道。

“你说的没错。”

“以前的确时机不到。”

“现在大明在你的手中,太强盛了。”朱标十分感慨的道。

若不是这几日翻阅了六部册录,还有各种赋税,国库存储,朱标简直都不敢相信如今大明会强盛到了这等地步。

“皇上。”

“在海关收取的赋税是不是要归入国库之中?”

“这两年皇上要统计,所以这些银两也未曾归入。”杨溥恭敬问道。

“自然。”

“以后此项也要完全统计造册。”朱雄点了点头。

“臣领旨。”杨溥恭敬领旨。

“这些年来,六部做的都不错。”

“但人心难测,利益动人心。”

“虽然六部做的不错,但也有那些害群之马造次。”

“蒋瓛,你给诸卿说说这些年锦衣卫缉拿的那些贪官污吏有多少,各部多少,各职权多少。”朱雄沉声道。

蒋瓛立刻站出来,看着眼前的诸部重臣。

“这些年来。”

“锦衣卫总计在人。”

“其中以户部,吏部,布政司,三部占据了几乎七成的人数。”

“.々 根据我锦衣卫探查所至。”

“这些职权都是涉及到了权财交易最多的地方,也是经手更多钱财的地方。”

“也正是如此。”

“那些贪官污吏忍不住,伸出了他们的手。”

“不过。”

“锦衣卫遍布天下,自有监管。”

“他们就算隐藏的太深,锦衣卫也是能够揪出来。”

“他们的确贪了,但也多亏了他们贪了,才让锦衣卫为皇上建功,并将他们家财顺理成章的纳入国库。”蒋瓛带着几分嘲讽之意,大声的道。

这些话,也带着一种震慑。

锦衣卫,直接受命于皇权。

做的就是得罪人的事情,所以他也不怕得罪了这些朝廷大吏。

受命于皇权,自然就是为皇权效力。

“听到这个数字了吗?”

“这些数字还仅仅只是应天府,朕的眼皮子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