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徐家嘲讽,我杀敌升级 第52章

作者:无量功德

“见了他之后,咱再重封重赏于他。”

朱元璋对朱标的话深信不疑,当即拍板决定了。

……

pS:第三更到,今天一万三千字送上了,明天继续,求追定,求支持,每天保底至少万字,感谢!.

第70章 昭告天下,朱雄之名!

议政殿!!

“标儿啊,爹今天是真的太高兴了。”

“扬眉吐气啊。”

“你是不知道,当初的元掌天下有多么的残暴,随着我大明建立,将元国赶走了,但他们吞于北境,始终都是爹心中大患,但是这一次,北元朝堂被一锅端,皇帝都死了。”

“北元,真正的名存实亡了。”

“接下来草原肯定会进入争权夺利,我大明边境短期内不会再有北元之患。”朱元璋大笑着道。

“父皇高兴就好。”

“说真的。”

“这一次儿臣也没有想到朱雄能够立下如此旷世奇功。”

“带着六千骑杀入了草原,破北元王庭,斩其皇帝,这些战果当真是想都不敢想。”朱标也是一脸唏嘘的说道。

“别说咱父子想不到,标儿你是没有看见满朝文武的表情啊,他们也都被这战果给惊到了。”

“哈哈哈。”朱元璋大笑道。

朝会散去了这么久了,但一想起朱雄给大明立下的战果,朱元璋就兴奋。

想到了千古之后的史册记载,朱元璋就更兴奋。

他不仅是开国皇帝,在属于他的洪武时代还有一个堪比冠军侯的战将,破敌斩皇。

“看样子父皇心中还真的是对见到这朱雄十分期待了。”朱标笑着说道。

“是啊。”

“如此年轻,如此能力,咱还真的想要一见。”

“而且……”

朱元璋脸上也挂起了一抹思虑之色,但是这一句话到嘴边并没有说出来。

“很快父皇就会如愿的。”朱标笑着说道。

“如今北元战事算是彻底定下了。”

“但我大明的诸多国政还需理清,原北元掌控的二十多个城池,人口有数百万,这些治理也都还是重中之重,说实在话,这些子民受苦了。”

“对待他们,必须用12仁政安抚。”朱元璋有些感慨的道。

“请父皇放心,此事儿臣会亲自去督办。”朱标说道。

“等了却了此事,也是该去研究一番迁都事宜了,标儿你处置完,就代替咱去陕西一探,除了看看长安是否真的可以定都外,顺带也看看老二那东西究竟做了什么蠢事,给咱好好敲打一番他。”

朱元璋又十分严肃的道。

锦衣卫耳目遍布天下,不仅仅是大臣。乃至自己的众多儿子都有朱元璋的耳目,而这些儿子之中不省心的也有不少,特别是这秦王朱樉,生性残暴,在其属地已经做了诸多恶事,甚至已经引起了民愤了,而那属地官员的奏折也递送到了议政殿,朱元璋也看到了。

可,那毕竟是自己的儿子,特别是临老了,朱元璋想要处置他,心中又有些不忍,所以也只能派朱标去敲打一番了。

“请父皇放心。”

“等诸事都处置后,儿臣这一次去一定好好敲打二弟,让他不要再犯事。”朱标也严肃的点了点头。

看着自己这个令人省心的儿子,朱元璋老脸上也有着一种慰藉。

幸好。

他的长子是一个仁德兼备,才能不俗的啊。

未来有他继位,大明江山仍可长存。

“好了。”

“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置,你也先回去吧。”

“让中书省将朱雄战功昭告天下去吧。”朱元璋摆了摆手。

回过头就继续处置起奏折了。

“儿臣告退。”

朱标躬身一拜,转身离开了。

随着朝会散去。

朱元璋下达的旨意通过中书省颁布。

首先是就是应天都城。

一批批快骑带着昭告天下的告示,向着天下各处驿站而去。

而在应天府。

人声鼎沸的闹市之中。

砰!

京兆府的官吏敲击着铜锣,许多人的目光立刻汇聚了过来。

“皇上有旨。”

“北疆大捷。”

“特此昭告天下。”

“于数月前,皇上降旨攻灭北元,时至今日,已然功成,北元残存在我炎黄疆域朝廷已被攻克,我炎黄陷落北元二十余城已全部夺回,长城以内,再无北元。”

“此乃大捷第一贺。”

“皇上昭告天下,与天下万民同贺。”

当到了闹市中心,也是朝廷官府张贴告示所在,京兆府的官吏大声的宣布道。

听闻此大捷的消息。

闻声的百姓也是无比激动。

“太好了。”

“北元彻底在我大明疆域成为了历史了。”

“他们终于被赶走了。”

“大明万世,皇上万岁。”

“大明万世,皇上万岁……”

无数百姓都为之激动高呼了起来。

这就是如今尚武时代的民风。

大明强盛,对于民间而言也是十分自豪。

在这时代还有许多曾经元国掌天下时期的百姓,他们清楚知道那时候的世道是多么的残酷,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遍地饿死骨,这都是十分常见的事。

如今大明已建国数十载了,与前朝相比,过的如何,只有民间百姓知道,而且朱元璋在民间的声望极高,都知道是一个好皇帝。

“北疆第二捷。”

“昔大汉有冠军侯霍去病,大破匈奴,令草原之敌不敢再犯我炎黄。”

“今,吾大明也有如冠军侯一样人物,北平第一军守备战将朱雄,率军攻破北元都城后,又亲率六千骑继续向北疆进攻,夺取元军掌控长城,越长城,杀入北元疆域腹地,凭借微末兵力,攻破北元王庭,吾大明战将朱雄亲斩北元皇帝,部曲尽斩北元百官。”

“北元朝廷,被一举屠尽。”

“此捷,当与天下贺,朱雄所立之功。”

“当为天下传颂。”

“以微末之力,灭北元朝堂,可让我大明永安。”

“以此庆贺。”

宣读告示的官吏再次大声喝道。

这话一落。

比之第一大捷的消息更为震撼。

听闻这消息的百姓甚至都怀疑是耳朵出错了。

“我没有听错吧?”

“我大明一个叫朱雄的战将只带着区区六千兵深入了草原,攻破了北元王庭,还斩了北元皇帝和他的百官?”

“没……没有听错,我也听到了。”

“这是真的。”

“这真的是我大明当代的战神啊,难怪昭告上还会用冠军侯来比拟,这真的是我大明的冠军侯,我大明的战神啊。”

“斩了北元皇帝,屠了北元朝堂,这真的是一个狠人啊。”

“厉害……”

应天府无数人都对这战功感到了震惊。

甚至有人直接用大明战神来称呼了朱雄。

如若朱雄听到了这个称呼,只怕都会怒斥两句,什么大明战神?我可不是大明战神,大明战神现在还没有出生呢。

那才是真正的战神。

“二哥,现在怎么办?”

“那小子,彻底压不住了。”

“我们怎么向大哥交代?”

在人群之中,徐增寿一脸苦涩的对着徐膺绪道。

看着朱雄取得如此战果,对于天下人来说,或有惊赞,但唯有两个人的心情最为复杂,那就是这徐家两兄弟了。

说到底。

他们也算是朱雄达到这等位置的见证者。

从当初朱雄是一介商贾,到现在,竟然成了整个大明最为炙手可热的人物,还被当今皇上亲自下旨昭告天下褒奖的战将。

这一昭告,可不仅仅是让名字响彻天下的荣耀,还是一道无形的免死金牌啊。

可以想到。

凭借朱雄为大明立下的如此大功,以后在大明,只要朱雄不犯下造反谋逆的大罪,朱雄就能够被赦免,毕竟他为大明立下的功太大了。

北元,这可一直都是大明的心头大患,在没有攻灭他们之前,每年北疆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在北元的屠刀之下,但如今被朱雄给解决了。

当今皇帝又怎会不记得此功。

当然。

这对于徐家两兄弟而言,心底五味杂陈,复杂无比。

他们又怎么想得到,曾经一个他们随手就可以捏死的商贾,竟然到了如今的地步。

十七岁的指挥使,正四品。

绝对的位高权重。

哪怕他们两兄弟拥有了自己爹的遗泽,如今也只是四品,而且还不是那种手握大权的四品。

“要不要,我们去告诉小妹实情?告诉他朱雄没有死?”徐增寿试探的问道。

“大哥现在都不准我们去见小妹了,而且,这话要是说出来,我真的不知道怎么面对小妹了。”徐膺绪一脸苦意的道。

此刻两人。

并不是对于当初对朱雄的折辱而后悔,也不是因为骗了徐妙锦而后悔,他们所后悔的是朱雄如今已经成长到了他们不能压制的地步了,这等身份,大明最年轻的指挥使,得当今皇上亲口褒奖,还昭告天下表彰其功,前途无量,这还配不上他们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