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量功德
让他们感激涕零。
“对了。”
“我听说朝廷还有一个锦衣卫监察机构。”
“每年都会巡视四方,如果有冤情就可以通过锦衣卫直接上奏,这些年似乎也取到了不少成效,这是真是假?”朱雄笑着问道。
“这肯定是真的啊。”
“老汉我就住在应天城外不远的官道边上,几乎每过几天都能够看到从各地押来都城的犯官,听说有欺压百姓的,也有贪腐的。”
“总之。”
“建武皇帝和开国祖皇帝一样,那是真的对贪官污吏没有任何容忍,贪官污吏都该死,特别是欺压百姓的那种。”
“这一年多以来,锦衣卫都不知道抓了多少了。”
“而且锦衣卫直接受命于建武皇帝,根本不受那些贪官污吏贿赂,只要入了锦衣卫的耳,他们就翻不了身了。”老伯一脸坚定的说道。
“原来如此。”
“看样子锦衣卫还真的做了不少实事了。”朱雄笑着点了点头。
“那可不仅仅是实事。”
“而是真正的恩泽百姓。”
“以前,我们平民百姓看到那种官老爷就恨不得躲得远远的,毕竟民不与官斗啊,但现在,只要我们不违法乱纪,根本不用怕他们当官的,因为有锦衣卫监察天下,如果那些官老爷敢报复,我们就通过锦衣卫举报。”
“这才是真正的皇权恩泽啊。”
“所以,老汉我已经告诉了几个孙子了。”
“如果朝廷要募兵,朝廷要兵卒,老汉五个孙子都理当去应征,为朝廷效力。”
“这是我们身为大明子民的职责,建武皇帝和朝廷对我们太好了,我们自然要报答。”老伯一脸动容的说道。
看到他的样子。
朱雄脸上也露出了一抹笑容:“如果建武皇帝能够看到民间对他如此推崇,他想必也会很高兴的命。”
“不不不。”
“民间对建武皇帝一切的推崇都是建武皇帝应得的。”
“皇帝好与不好,朝廷好与不好,我们百姓心底都看得到,我们又不瞎。”老伯十分坚定的说道。
…….
第324章 朝会,大明各项进程!
对于这老伯的话,朱雄的心底触动也是十分大的。
朱雄以仁义之心对待大明的子民,换之而来的就是大明子民的万民归附。
对于属于炎黄族群的大明嫡系,朱雄对待方式自然是恩泽对待,仁义国策最先受用的就是他们,但是对待那些出兵攻伐而来的异族,虽然也是以大明律法治理,但根本上却是有所不同。
首先。
就是赋税的不同。
交趾府,高句丽,乃至于北疆府。
他们缴纳的赋税要比大明原本的子民要多上很多,这一点,朱雄并不准备改,而是会一直延续下去。
无论在哪一个时代都是有着自己的根本族群,在如今的大明,炎黄族群就是大明的根本,大明征伐掠夺强盛国力之时,也会掠夺他国的资源强化自身,受益者除了朝廷,那就是大明数千万的嫡系子民。
要不然。
大明攻占了天下疆域,全部都是以大明嫡系子民的方式对待,那就是拖累,而不是掠夺资源了。
翌日。
应天皇宫,朝堂之上。
“臣等参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满朝文武纷纷跪下,齐声高颂。
奉天大殿内,仍然是一片威肃之景。
朱雄一身龙袍,带着皇帝帽,俯瞰朝堂。
“诸卿平身。”
朱雄一抬手。
“谢皇上。”
满朝文武齐声道。
“有本奏,无本退朝。”
王景弘大声嘶喊道。
“启奏皇上。”
“臣有本奏。”
徐辉祖站出来,一脸激动。
“说。”
朱雄挥手示意。
“启960奏皇上。”
“又至一年秋收之时。”
“得皇上洪福之恩,我大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应天府之外,户部还未统计,但单单是应天府丰收,就足可填满我大明国库。”
“如若我大明其他府域全部统计,国库必更加充盈。”
“就以这几年皇上施行国策,我大明国库就从未空虚过,就单单是户部如今统筹之下,国库税收就足可支撑我大明百万大军两年之用。”
“如若再算上今年即将入库的税收,如若我大明对外用兵,足可维系百万大军三年之用。”徐辉祖一脸激动的启奏道。
作为户部尚书。
这些数字他掌握的极为准确。
如今大明国库已经不复当年一动兵就国库空虚,一遇天灾人祸就国库空虚之时了。
如今国库。
足可应对各种事情,大明的国力,已经达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了。
听到徐辉祖说出如此大的数字,除了户部的属官外,其他六部,其他朝臣,全部都被惊得目瞪口呆。
作为朝廷的大臣,他们自然能够清楚看到大明国力的蒸蒸日上,但具体国库充盈到了什么地步,他们也是不知道,而现在徐辉祖一说,他们瞬间明白了,有些难以想象。
此番只要税收入库,足可维持百万大军三年所需,可想而知这是多么充盈。
“好。”
听到这个数字,朱雄也是十分动容,大说了一声好字。
“各地府库,乃至于国库内存放的粮食一定要好生保存,千万不能腐烂,更不能让其发霉。”
“此事,户部有没有治理的主官?”朱雄沉声问道,表情严肃。
粮食入库,存放也是关键之中的关键。
如若遇到了潮湿,乃至于水染等祸,那府库内的粮食也就废了。
“请皇上放心。”
“粮食存放之事,是历任户部尚书担责亲治,如今臣也是一样,亲自负责此事,各地府库所在位置,皆为阳气充足之地,更是地势居高之地,而且每过一定期限,我户部属官就会前往巡视。”
“一为防止粮食腐烂受潮,二为防止有地方官员贪墨府库粮食。”
“此事,户部必全力督管。”徐辉祖大声说道。
“徐卿不愧是朕的户部尚书,掌管我大明税收主官。”
“有你掌管户部,朕放心。”朱雄大笑一声,夸赞道。
“多谢皇上夸赞。”
“此乃臣职责所在。”徐辉祖躬身一拜,在这朝堂上被夸奖,他脸上也是一脸动容之色。
“继续议事吧。”
朱雄微微一笑,俯瞰朝堂道。
“启奏皇上。”
“臣有本启奏。”
方孝孺站了出来,恭敬道。
“说。”
朱雄一挥手。
“一年多前,皇上定下长安为新都所在,时间过去久。”
“工部全力调集工匠,还有奴隶,如今长安皇宫在原古都基础上,重新建造,如今大半宫殿已成,最多半载内,长安皇宫就可彻底成型。”
“另。”
“户部和工部一同规划了皇城之外的内城所需。”
“工部同样调集了诸多工匠还有百姓建造,如今内城建造才不到一半,预计,还需一年半载才能完成新都建设。”
“还请皇上恕罪。”方孝孺恭敬一拜,有些惭愧。
在刚开始的时候,朱雄定下的是两年时间迁都,但现在来看,似乎根本还达不到。
对此。
朱雄摆了摆手。
“此事不怪你,更不怪工部,是朕之前想的太简单了。”
“一个都城建设两年时间怎可完成,是朕想错了。”
对于这件事,朱雄考虑还是现代的思维方式,高看了这个时代的力量。
工部还需要一年半载,也就是三年多时间,已经很不错了。
“方卿。朕,还给你工部两年时间。”
“两年之后,朕要看到焕然一新的长安城,我大明的新都。”
“如若再有两年时间都无法将新都建好,那朕可就要惩处了。“朱雄十分严肃的对着方孝孺道。
“请皇上放心,如若再有两年时间,臣完不成新都建设,臣愿辞去这工部尚书之位。”方孝孺大声说道。
“嗯。”朱雄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启奏皇上,臣也有本启奏。”
铁铉站了出来,恭敬道。
“铁卿说吧。”朱雄看向了铁铉。
“我大明疆域各处,总有兵力近两百万,过去多年,除了我大明边境之地兵卒替换频繁,其他地方兵卒却少有替换。”
“在军中,老迈者,体弱者,不计其数,臣以为理当革新,重新募兵替换,选择更年轻精装的兵卒入伍,如此方可强盛我大明战力。”铁铉恭敬启奏道。
此话一落。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这一件事,说大已经很大了,因为此事很久没有人提及过了。
不论是以前胡惟庸时期的兵部尚书,还是之前的秦逵,都无人提及,因为这天下兵卒的牵扯太大了。
但铁铉的性格就是那种刚强之辈。
对于任何事都没有畏惧,所以这一把火,他来点燃了。
为了大明军队的战力,他必须如此去做。
上一篇:高武聊天群
下一篇:从黑袍开始成为究极生物